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首页 >> 崇祯十七年秋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 清末之帝国崛起 敛财人生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大清隐龙 凡人歌 至尊特工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 崇祯十七年秋全文阅读 - 崇祯十七年秋txt下载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76章 粗粮出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去岁,公元1654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由以清的覆灭,最为震动天下时局。

在清覆灭之后,金成为了明朝唯一的对手,也是明朝今后必然征讨的下一个国家。

自秦皇扫六合,统一天下以来,整个华夏民族,就种下了大一统的基因,所以金国上下都知道,最后一战迟早会来。

今岁,明朝又北击蒙古,南征西夷,解决了牵制手脚的两大隐患,金国便更加紧张起来。

为了摸清明朝什么时间动手,以及战备的情况,金国花费了大笔的银钱,还有人力物力,用来刺探明朝的情报。

四川作为明军北上汉中,进攻金国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金国刺探的重中之重。

去年底,曾经被吴三桂烧毁的金牛道栈道,就被四川官府花大力气修复,四川与汉中的联系便又畅通,随之而来便带来了两国商旅之间的往来。

虽说明朝禁止向金国输送粮食和精铁等战略物资,但是其他物品却不禁止,双方依然有商业上的往来。

特别是汉中的人口,大多是川北迁过去,他们与四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说两国敌对,但是民间的联系却并没有斩断。

金国的密探便时常扮成商旅,到四川以及其他各处,刺探情报,而明朝同样派遣了大批人员,对金国进行渗透。

四川北面保宁府境内,这里的人口被吴三桂迁走了大半,之后四川布政使司从川南和川东迁来了一些,再加上官府劝说一部分土司下山耕种,所以广元的人口,已经得到一定的恢复。

这时在广元境内,田间地头,官府的官吏正指导百姓,收获番薯,播种玉米、土豆。

几年前,王彦在发现福建大量种植番薯,使得福建对外省的粮食依赖减少后,便在西南的山区,大力的推广番薯的种植,为明朝提供了许多粗粮,使得粮食的问题,对明朝而言,不再是个特别严峻的问题。

粮食历来是王朝稳定的根本,在番薯推广成功之后,王彦便下教旨,追封将番薯带入福建的长乐县商人陈振龙为伯爵,曾经力主推广的巡抚金学曾也被追封为伯爵,给予两家极大的荣耀。

番薯传入中国以久,许多官员甚至都吃过番薯,可是这些尸位素餐之辈,就是没想过到田间地头瞧一瞧,看一看,等朝廷封下爵来,一个个才后悔莫及,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子。

在朝廷下旨追封后不久,福建便有官员,以进献祥瑞为名义,又发现了苞谷和土豆等旱地作物。

祥瑞都是下面的人搞的迷信,不过作为统治者却很享受,这代表着天对统治者的认可,代表国泰民安,王朝鼎盛。

王彦很享受着种感觉,对进献之人,再次封赏,然后命人试种,结果收成都还可以,随即便让官府在民间推广。

这些作物的出现,让原本不能耕种的许多旱地,都能产出粮食。

明朝这些年仓库储备,已经明显增多了许多,就算某一地,发生大规模的饥荒,也足有能力赈济。

早在番薯推广之时,明朝就下令不许任何人将番薯带入北方,之后的苞谷和土豆,也被列入了禁止运送的名单之中。

各个关隘一旦发现有人私自携带前往金国,官兵将立刻锁拿,经过审问之后便可问斩。

这条刑罚可谓极重,震慑力很强,不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两年来因此而死的人,却依然不在少数。

其实番薯在明朝推广之初,清廷的密探就得到了消息,但是多尔衮更加关心明朝的火器,因而并没有注意此事。

金国之前并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不过在满清灭亡之后,大批清廷的密探,转而效力大金,许多原本不被清廷重视的事情,却被金国翻了出来。

当然金国能注意此条情报,主要还是因为金国的粮食产量到了一个瓶颈。

虽然金国大力开荒屯田,但是金国能耕种的土地毕竟不多,而且麦子每亩的产量也很有限。

金国上下的粮食产量,只是勉强自足,这就扼住了金国发展的命门。

现在金国采取魏武一样的屯田手段,军屯已有六十多万户,这个数目看似很庞大,军队数量众多,但这种兵农结合,种地多过打仗的农兵,战力实在堪忧。

这种农兵,在精锐的职业军队面前,就是乌合之众。

金国想要训练更多的精兵,就必须让农兵脱离生产,但是受粮食产量,特别是土地的限制,金国不可能有太多的粮食,来训练脱产的精兵,也不可能有太多人,去开矿,从事商业。

粮食的问题,限制了金国的发展,而当金国知道明朝有这些能在旱地种植的高产作物之后,怎么会不动心呢?

这时在广元境内,可以看见许多带着斗笠的百姓,正在开垦旱地,收获果实。

傅有春与傅有年两人,扮成小伤人,牵着两头驮着货物的骡子,在道路上缓慢前行,不时用目光打量着道路两边劳作的百姓。

两人见他们顺着番薯的藤子,不时从地里挖出一个个又红又肥的番薯,然后用框子运到道路边上,片刻就堆了一大堆,不禁交换了一下眼神。

这时两人牵着骡子,顺着道路走到了一名坐在路边,用斗笠扇着风,歇息的老者旁边。

傅有春便给傅有年使了个眼色,傅有年便将骡马的绳子交给傅有春,然后做到老者旁边坐下,笑着说道:“老人家,今年的收成不错啊!”

“是还不错,就这一季,下半年就够吃了。”老者扇着风道。

“这就是那个番薯吧,产量居然这么高,种起来一定很麻烦吧!”傅有年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把枣儿来,递给老者道,“老人家尝尝,可甜了。”

老头抬头看了他一眼,不禁问道,“听你的口音似乎是我们保宁府一带的,你不清楚这个番薯么?”

为了来四川刺探情报,傅有年和富有春,在汉中待了三个月,专门学了保宁一带的方言。

傅有年叹了口气,“我确实是保宁人,不过被金军强迁到汉中,已经好些日子没回保宁,这次是前往成都买了些蜀锦,做点生意,才途径这里,所以不太了解。”

老者听他这么说,才接过枣儿,自己没吃,全都放到怀里,然后忽然站起身来,从身前的番薯堆中拿出两个番薯,用手擦了擦泥巴,递给傅有年道:“朝廷有规定,这东西不让运到北边去,估计你们都没吃过,来,你们也尝尝,甜着哩。”

傅有年接过,将另一个丢给傅有春,然后在衣服上擦了两下,一口咬下去,甚为甘甜,他不禁连连赞叹道:“好吃,好甜!”

老者见他的样子笑了,“甜吧,老朽第一次吃时也觉得好甜,其实他煮着吃和烤着吃更好些,生吃有点容易打嗝。哈哈···”

“这真是好东西啊,只可惜不能带到金国。”傅有年叹了口气。

老者却笑道:“这东西种起来简单,只要切成块儿放在土里就能自己发芽,长出的藤条也可以当做幼苗,他们只要不被水泡,就能活,每亩的产量也高,真是极好的东西。它是朝廷花大力气弄来的,自然不能给金国,要不然吴汉奸吃饱了,又得祸害我们!”

傅有年赔笑道:“这东西简直是隗宝,旱地都能种,这一下得有多少粮食呀!”

老者说得兴起,接着道:“你们还不知道吧,去年福建那边再降祥瑞,老天爷又给咱大明朝降下两种作物,一种叫土豆,种法和番薯差不多,一种叫苞谷,据说一粒米有豆子大,都是金黄金黄的···”

傅有年在南京办过商号,做生意的人会说话,他与老者交谈了一会,不多时就把这番薯怎么种植,要注意些什么,还有那土豆和苞谷的事情,打听得清清楚楚了。

番薯、苞谷和土豆,这些都能在市面上买到,明朝并不禁止它们在市场上流通,百姓照样可以卖钱,只是不准人往北面带而以。

其实这种禁止,只能拖住一时而已,但对明朝而言,拖一时,金国与明朝的差距,变化大一分,所以是绝对要坚决禁止的。

金国的密探在明朝获得这些作物并不难,难的是怎么运出去,还要怎么种植这些作物,他们需要知道种植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才能保住带回去的作物能够发芽,能够推广。

傅有年与老者交谈了一阵,直到套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才起身告辞,与傅有春往北而去。

接下来一段日子里,两人便游走在乡间,寻机会与农人相谈,了解更多的技术之后,两人才到了剑门关外,准备出关。

为了出关,傅有年将番薯的藤条编入装货的框子内,傅有春就恶心一些了,他将从成都得来的几粒玉米用丝绸包好,然后便咬牙塞入屁股里,便开始准备出关。

两位怕出错误,并未一起走,以免全军覆灭,它们分开了排队出关,结果傅有年倒霉,还真被查了出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诡秘之主 保护我方族长 辣妈攻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娱乐帝国系统 猎艳谱群芳 乙木修仙录 退下,让朕来 拿稳深情人设后,我悔婚了 男欢女爱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重生之神级明星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我有一剑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大宋女刑司 不灭剑神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抗日之铁血战魂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智械战争 抗战之红色警戒 朔明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立渊传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学名张好古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靠读懂人心立足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 崇祯十七年秋txt下载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 - 崇祯十七年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