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首页 >> 崇祯十七年秋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 驿路星辰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前方高能 黑铁之堡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 崇祯十七年秋全文阅读 - 崇祯十七年秋txt下载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61章 迁民填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时间到共治六年之后,原来年年大战的共治朝廷,终于从大规模的战事之中解放出来。

这使得明朝开始有精力规划起国内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内政起来,让战争逐渐沦为次要的地位。

虽说最近,明军与金军在蒲津关和潼关打了一仗,明军又准备攻击蒙古,南洋的战事也还没有结束,但是这些战斗都只是局部的战斗,并不需要明朝全力应对了。

南洋那边,荷兰人在马六甲的棱堡被围困四五个月,还在死撑。

前不久,港内的荷兰战船,基本被明军击沉,陷入绝望的荷兰人才开始寻求谈判,他放了近千明人,但是并不愿意放弃马六甲这座堡垒,可能还需要再围几个月,这群荷兰人才会无条件投降。

另外再明军水师到达巴达维亚,也遇见了这种棱堡,因为陆师没有过来,水师一时没有办法,便拿下附近的泗水,于此建立简易的港口,并铸造堡垒同荷兰人对持。

抓哇一地,许多躲入山林的明人,得到消息,纷纷向泗水汇集,近有万人之多,一下就帮助明军站稳了脚跟。

南洋的战事,或许还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明军已经占据了主动,而且明军将荷兰人困在马六甲后,明朝的商船早已重新驶向天竺。

当然,这存在危险,毕竟天竺南端有荷兰人的据点,荷兰人的武装商船会于此出没,但是海上贸易就是因为风险巨大,所以收益才让人眼红,驱使着人们前扑后继的进行贸易,而且明朝的海上商船,也配了火炮,并非任人宰割之辈。

南洋的事一时未决,可并不影响明朝的大局,北疆的事情也是一样。

金国突然出兵,可能是想拉吴克善一把,但是金国也并未有挑起大战的意思,只是在潼关和蒲津关,同明军发生了几场不到万人的战斗。

王彦估计金军的意图,一是牵制一下明军,为他的新盟友吴克善减轻压力,同时也有摸清明军战法、武器装备和战斗力的意图。

金军没有大打的意图,怕真的引火烧身,所以掌握的分寸很到位,而明朝也只是将这次冲突定义为边境摩擦,只需河南和山西的驻军就能应对,不需要朝廷增派兵马,也影响不到明军扫荡蒙古,开拓关外的计划。

从二月底开始,关外的积雪逐渐融化,山海关开关,第一批入辽的三十多万百姓,从此出关,向辽河平原进发,于此同时明军也开始大举出关,一部集结于大同,一部集结于辽宁。

在辽西走廊上,前行的队伍足有数十里长,渤海上也有大批的海船穿梭,将大量的农具以及粮食,送到辽河口。

这次明军进攻蒙古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大同,那里集结了一万义从和五千多山西的骑兵,负责扫荡漠南诸部,一部是从沈阳出发,攻击科尔沁蒙古,主力是三万横冲马军。

军队的行动,由将领们负责,张家玉主要是负责安置迁入辽宁的百姓。

到三月中旬,辽河两岸的平原上,已经布满了一望无际的帐篷,第一批填辽的三十万百姓,将被安置在这里。

这日,他先在辽河口的码头边,迎接了从天津卫坐船到此的王夫之,然后便领着他一路巡视,迁辽百姓的安置情况。

辽河平原十分肥沃,努尔哈赤造反之前,这里至少生活了两百多万人,一度十分繁荣,但是现今以成为荒芜的原野。

此时辽河的冰面已经融化,两岸的冰雪也以消融,远处不时看见有滚滚的浓烟升起,那是官府组织百姓烧毁树林,准备建屋和开垦土地。

“中堂大人,这次入辽的三十万百姓,下官准备沿着辽河安置,设立三个县,每县十万人。一设在辽河口,就叫营口,然后再恢复辽中和辽阳两城。”张家玉与王夫之打马而行,他一边走一边说道:“如今我朝海运发达,将这些百姓安置在辽河两边的平原上,生产出来的物资可以通过河道,便捷的运到营口,再从此转海路运到江南,江南的物资也可到此再通过河道运往各地。这比走陆地运输,要省时省力许多!”

“芷园的规划很好,辽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只要将这批百姓安顿好,那关内的百姓就会自发前来,你的责任很重呀!”王夫之微笑道。

一个地方要好,除了要有丰富的物产之外,交通还得便利。按照张家玉的规划,辽河平原怕只要二三十年,就能发展起来。

这时,一行人在数十名骑兵的护卫下,进入了一片安置百姓的营地。

他们在一顶顶帐篷中穿行,孩子们不懂长辈的苦恼,在帐篷间穿梭玩耍,大人们见一群官兵进了营区,则站在远处观看。

“现在辽宁官府的问题是缺少官吏,特别是底层的官吏来管理百姓。”张家玉继续王夫之介绍道:“下官,现在只能让百姓自己管理自己。还好这些百姓大多是举家举族的前来,都是乡里乡亲,又有族里的长者调节矛盾,所以没有出现什么治安问题。”

“官吏的问题,我已经向监国上书,给你抽调一百名监生到辽宁任职,至于衙役可以从百姓中招募一些,捕头则从退役士卒中挑选一些人,他们很快就会调到辽宁来,芷园不必心急!”王夫之随口说道,看得出来,他对迁民填辽很用心。

走了一阵,这次换王夫之问道,“粮食和帐篷到位了么?吃住可不能出纰漏。”

张家玉笑道:“中堂大人不用担心,朝廷从福建运来了许多番薯,粮食暂且足够,帐篷也不用担心,这一批百姓是够了。”

番薯在明朝种植以有好几年,已经逐渐推广开来,另外明朝还在吕宋发现了玉米、土豆等能在旱地种植的高产作物,使得原本不能种植水稻的旱地和山地都能种植,粮食暂时没有问题。

这些作物,在清朝创造了一个地瓜盛世,明朝如今还有南洋这块产粮基地,以目前的人口,还不须要担心粮食的问题。

至于帐篷,这些军用物资,明朝的储备也很充足,湖广的作坊生产了许多军需,不打仗没地使,正好可以用来给百姓扎营。

王夫之微微颔首,“虽然吃住没有问题,但是长期这样也不行,安置的进度必须要快一些。另外,天气热了之后,要防止疫病传染。”

“中堂放心,下官已经在组织他们建设屋宅,开垦荒地,到五月,这一批百姓应该可以安置完。”

这时众人走到了营区的核心区域,一名年轻的官员,正召集各族的族长以及头面人物,召开会议,宣讲朝廷政策,帐篷内大概聚集了四五十人。

王夫之见此,随即与张家玉一起翻身下马,钻进大帐。

中国古代社会,这些族长和族老,可以说就是朝廷稳定的基石,他们在乡间的影响力,甚至不会输给朝廷。

乡绅作为整个社会的中间阶层,他们是官府和百姓之间的中间人,他们一方面帮助官府统治地方,一方面替百姓向官方争取权益,为家乡发声,为王朝的统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也有不少“劣绅”利用此一地位从中取利、鱼肉乡民,而一个王朝出问题,多半也是他的乡绅出了问题,为能帮助官府和百姓沟通,从而使得王朝逐渐丧失人心。

这时帐中的人见两员大员进来,不惊有些惊慌,但是正说话的官员却忙道:“诸位不要惊慌,这是北直总督王中堂,这是辽宁的张抚台,来看看大家的情况。”

众人听说是总督和巡抚,惊得连忙行礼,王夫之摆手笑道:“诸位乡老不用紧张,本官今日过来,就是想听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和担心,官府将会全力帮你们解决!”

张家玉也抬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坐下,然后说道:“诸位,我们坐下说!”

帐内的四十多位老者齐齐行礼,道谢之后,才纷纷坐下。

这时在年轻官员的主持下,让众人有什么担忧,可以直接向两位大人反应,一名老者便在众人的推荐下站起来,行礼道:“众位大人,我们有两个担心,一是我们在这里安置,蒙古人会不会过来抢我们,还有就是,这里天气寒冷,也不能种麦子,我们种什么,吃什么呀?”

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所有百姓关心的问题,一个关系到他们的安全,一个关系种地。

王夫之笑了下,示意张家玉来说,后者便回道:“这两点,大家可以放心,朝廷已经发兵,准备北击蒙古,保证他们不敢在进犯辽宁。至于种什么,朝廷也有规划,辽宁很适合大豆的种植,我们先种大豆,等发现新的作物适合种植后,再逐步增加新的作物种植。”

众人顿时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那老者又问道:“大人,那大豆能抵过麦子么?我们种它可以吃饱吗?”

这些人就会种地,而且只种过麦子,所以心中还是有不安。

王夫之随即笑道:“乡老们放心,这个大豆可以吃,也可以榨油,豆渣还能养牲畜,你们要是吃不惯,官府会给你们联系江南的商人,让他们用上好的大米交换你们的大豆,保证你们能吃饱,还能过上好日子。”

众人听了王中堂说话,才有些安心下来,对于今后的生活,开始充满了希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御女天下 剑来 倚天神雕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穿越1942有空间 猎艳谱群芳 重生之武道复苏 退下,让朕来 山村情事 陛下不可以! 重生日本高校生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官梯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抗战之血肉丛林 花都太子 宠妾改嫁后,清冷权臣强取豪夺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三国凭实力截胡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动荡的大元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如何拯救德意志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汉吏 极品五世子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 崇祯十七年秋txt下载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 - 崇祯十七年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