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首页 >> 崇祯十七年秋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驿路星辰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将军好凶猛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至尊特工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 崇祯十七年秋全文阅读 - 崇祯十七年秋txt下载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18章 人心向背定成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众将听了王彦的话,也就放心下来,各自回到营中等候,万一城中清军要作死,那他们再一展身手。

明朝作为一个大国,除了要有威严之外,还要有大国的气度和胸怀。

中国被称为天·朝,除了强盛和威严令小国敬畏外,主要是我们更加文明,更加先进,更开化,胸怀更为广阔,是整个东亚,乃至人类文明的灯塔。

蒙古人屠灭文明无数,足够强大,可是这个文明让人喜欢吗?他虽然强大,但是却是野蛮的象征,除了让蒙古人作威作福百年,对于世界各族来说都是个灾难。

文明分为有序和混乱,混乱充满了破坏,有序则寻求天下的安定,推动历史向前。

中国要的不是元、清那样的朝代,要的是像汉、唐一样,强大、开阔、既能击破强敌和敢于冒犯的对手,也能教化四方,传播文明,影响世界的朝代。

王彦决定招降,是给满人一个机会,但是为了不让城中的满人存在幻想,还是让大军架起巨炮,狂轰了一阵,给清军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心里有点数。

在炮击了一日之后,王彦随即让冯铨写了一封信,他自己也写亲自修书一封,让书吏抄了十多份,晚上射进城里。

自从北京被围后,城中的满人就惶恐不安,士气低落,军无斗志,知道自己的末日已到。

现在北京已经是一座孤城,也不可能有什么援兵,根本就没有任何希望,尼堪从决定留下的一刻起,他就知道了自己的结局,做好了与北京共存亡的准备。

北京城大,城中只有两万五千人,其中还有一半是汉军,他只能将府库打开,给满族的妇孺分发兵器,让她们帮助守城,并将北城的汉人全部赶到南城,在让人在紫禁城备好引火之物,准备最后自·焚。

尼堪已经做好了城破自杀的准备,可是城中的汉军,甚至不少满人都不想死。

眼下的情况,明眼人都能看清楚,大清彻底输了,继续打,只有全部去死。

汉军对于尼堪,怨气很重,多半不愿意跟着尼堪寻死,就是城中的满人也不想继续抗争,尼堪给他们分发兵器,没有激起他们的斗志,反而让他们感到绝望。

妇人和孩童都要上战场,那大清还有什么希望,满人也是人,也是怕死的。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的劝降书信,射入城中,无疑就给了里面的人一条生路。

每次攻城,都先射劝降书信,降低大军损耗,以最小的代价夺取城池,这是明军的惯例。

王彦劝降,一般就是分析利弊,开出条件,许以好处,让城中的人自己决定。

这次也不例外,城中的人已经没了选择,除了投降就是死,王彦书信上没有废话,直接告诉尼堪,蓄发、改姓、易服饰,投降免死。

历史上汉族融合周边少民,都是比较温和的策略,用先进的文化吸引,让他们自己慢慢改变,从不强迫他们一定要说汉话,穿汉服,是一种不主动的吸纳,鲜卑、契丹、百越都是这样慢慢融合进了汉族之中。

今岁,四月间,金国下令,治下之民,无论各族统一称为金人,等于是用国家的力量,加速金国境内各族的融合,意图增强金国内部的凝聚力和各族对于金国的认同感。

王彦不敢断定,这是好是坏,但是他见了金国此条政令之后,对于明朝之前以及历代中原王朝,不主动去融合周边民族,进行了反思。

大明既然是天·朝,文明既然先进,就有责任教化四方,帮助周围藩属,学习中国文化。

因此在民族政策上,王彦觉得要采取,积极进取的策略,加速国内各族的融合,可以学习金国,重新统计人口,国内之民每人发放一块竹牌,标明籍贯,而在民族问题上,治下之民统一称汉,或者都称明人。

当然除了强制的政策之外,也要许以一定的好处,在朝廷主动要求融合的同时,也要让少民愿意进行融合。

这点王彦听到金国颁布的政令后,与王夫之商谈过,王夫之的建议是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将国内之民的身份,定义为汉和归义两种成分,汉不用说,归义则是归附的少民,不许再提满、蒙、壮、藏等问题。

为了促使归义和少民汉化,归义和汉民之间,自然存在差异,才能促进汉化。

凡事获得汉民的身份,百姓就能在大明随意出行,不需要路引,可以经商、从军、购买土地,子嗣可以免费入州县的蒙学等各种便宜。

归义则受到一定的限制,从军、经商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出行进入城池,更是需要批准,享受不到朝廷的诸多福利,但是归义只要能说汉话,且归顺三年,就可以到地方官府改成汉籍,能活汉话会写汉字,则只需一年,有为明朝立功,则直接赐汉姓身份。

当然,这还只是王彦与王夫之私下商谈的结果,有什么纰漏,想要推行,还要内阁和议事堂通过才行。

总之王彦觉得,朝廷因该主动要求周围臣服之民,进行汉化,这样有利于明朝,快速稳定边疆地区。

这样的政策只要实行,一旦某地,汉籍超过归义,明朝便站稳了脚跟,归义全成汉籍,那他们生活的土地,就是汉地。

招降书信射入成中,性命都不保了,蓄发,改汉姓,穿汉服,对于满人来说,根本不算事儿。金国的满人,早就已经剪辫,穿汉服了。

敬谨郡王府邸,一群将领站在下面,尼堪看完劝降书信,沉默半响,仰天长叹。

众将领见他神情,心中一喜,都松了口气,以为尼堪接受了明军的条件,这样十多万满人,就还有一条生路。

众将脸上刚放松了一些,谁知道尼堪却忽然恨声道:“冯铨老贼,本王早就怀疑他有鬼,果真是投了南明。王贼让我们改姓、蓄发,这是对我大清的侮辱,汉人为了衣冠,能举城相抗,我大清的勇士,同样不可侮辱,本王誓与北京共存王!”

他这么一说,下面的将领,便齐齐变色了。剃个小辫儿,马蹄袖和马褂有啥好的,谁美谁丑不是一目了然么,改了有啥大不了,你想死,我们可不想啊。

要是明军不给他们活路,他们还有可能和尼堪一起与城池共存亡,可是王彦给了他们一条生路,他们自然要求生。

毕竟眼下的局势,不降必死,打下去有什么意义呢?总得为妻儿老小考虑呀!

尼堪在选择留下时,他就已经是在求死,作为大清的王爷,投降后失去权力,像一条狗一样耻辱的活着,他还不如去死。

王彦的招降他没有动心,也不想理解属下的心情,反而让人去抓捕冯铨的家眷杀了。

只是清军到冯铨府邸时,冯铨的家人早就被人转移了。

尼堪下命,他将与北京共存亡,但是清军将领们的觉悟,却并没有他那么高。

南城的绿营将领中,不少人冯铨早就联络过了,他们见了投降书信,立刻就聚集在一起,准备兵变。

另一些则早就联系上了城中天地会的成员,剩下没门路的急了,直接见人就问,也不怕暴露,他们自己找上门来,直接说道,“看在同袍多年的份上,谁要是有投降的门路,务必带上弟弟一个。”

南城的汉军,几乎明目张胆的策划投诚,消息早传入了北城,但是却没有人向尼堪禀报,因为把守南城的几个甲喇额真,也在串联,准备献城,并且连夜派了人手出城求见王彦。

墙倒万人推破鼓万人捶,人心如此,尼堪已经被人抛弃,或许他心中也有所察觉,只是求死的他已经不想理会。

共治五年,六月二十日,清晨,守卫南城永定门的马光辉打开了城门,早已做好准备的忠武镇直接开入南城,万余清军纷纷弃械,全都投降保命。

刘顺领大军没有在南城耽搁,直接从正阳们进入北城,投降的满兵齐齐大喊,“不要抵抗,器械保命!”

城内的满人乱作一团,满城哗然,明军遇见手持兵器的一律斩杀,惊得妇孺们纷纷跪地,迎接明军入城。

尼堪听见城内杀声震天,才晓得明军进城,他也不带兵抵抗,而是领着近千心腹,直接去了皇宫,然而守卫的满人牛录,却不让他进宫,痛哭道:“王爷,您要是烧了紫禁城,我们就都活不成了···”

看着宫墙上的满人士卒求情,尼堪不禁长叹一声,招来身边的亲信,让他们各寻出路,是与明军厮杀,为大清尽忠,还是器械保命,他都不干涉了。

此时城内满是明军入城的呼喊,喊杀声正往宫城而来,几员满将听了尼堪的话,无不伤感,纷纷问,“那王爷怎么办?”

尼堪却没有说话,摇了摇头,心如死灰的往王府走去。

一众满将见此,也顾不了那么多,纷纷逃离了宫城。

尼堪回到王府,脱去了铠甲,穿上满族王公的朝服,将妻儿叫到一起,然后点火焚烧了敬谨王府,为他的大清国尽了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诡秘之主 剑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穿越1942有空间 猎艳谱群芳 重生之武道复苏 退下,让朕来 陛下不可以!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桃花沟 拿稳深情人设后,我悔婚了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大宋女刑司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不良人之白虎星君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梦回西晋娶女帝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山贼之谋定三国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我家有个电饭锅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穿越之铁血捕快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汉吏 无双镇北王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 崇祯十七年秋txt下载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 - 崇祯十七年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