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耻

狂人阿Q

首页 >> 宋耻 >> 宋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权奸 凤囚凰 妖孽王妃桃花多 寒门宰相 混在洪武当咸鱼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宋耻 狂人阿Q - 宋耻全文阅读 - 宋耻txt下载 - 宋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九十章 削藩(2)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靖选择接受,因为这跟目前的现状一样,他依然是东洲之首,汉海大都护。但地方行政依然是东藩府在管,没什么区别。他可不想为了朝廷,跟东藩府开战。他爹还没死呢,死了再说。

而且朝廷给了一个郡王爵位,让他跟世子争燕王王爵的动机都没有了。燕王如今退休,权柄都交给了东藩府,当燕王似乎也没什么意思。

晏湲发现,推恩令似乎对东藩府没什么作用。这就不是一个藩镇家族控制的诸侯,根本就是一个跟大宋一样的朝廷,掌权的是一套不同于科举文官的官僚集团。

要灭掉东藩府,似乎除了发动战争,将这套体系摧毁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谁摧毁谁还真不好说,东藩府的官员,拥有比科举文官更强的进取心。一个个如狼似虎,拥有十年军队历练的官员,一个个上班都习惯骑马,许多都是亲手杀过人的书生,这些带刀文官,甚至比唐朝时的文官都强悍,虽然长孙无忌可以骑马冲锋,但这些人真的当过兵。他们以军人的身份征战过,他们的官职,都是从军职转过来的。一个知州,至少是带过上千军人的统制。

可以说,东藩府的文官,根本就是秦朝的郡守,利出一孔,文武兼备。而大宋的官员,一个个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真的发生了大战,能打赢才怪了。

如今韩世忠等一批武将凋零,韩世忠的几个儿子,可都是培养成了文官,一个个都是科举进士,早就提不动刀了。

晏湲最终没能削弱东藩,反而加强了东藩府的威望。因为很快有几个藩镇也选择加入东藩府,东藩府是藩镇让渡权力的政权。

先是辽东野心勃勃的刘佶在病重缠身之后,选择加入东藩府。他辛苦大半生,用尽了各种权术,在辽东建立了庞大的基业。治下百姓两百万,强国弱民,他的百姓都很穷,他的军队也很强。后来多次跟高丽征战,已经将国土扩张到了大同江,占领了平壤。他的女婿也降服了混同江下游的兀者、吉烈迷诸部,将这些游猎部落转为屯堡府兵。

可惜刘佶没有子嗣,他的亲族也找不到几个,他决定直接将辽东郡王的爵位让给外孙。他的女婿靠不住,是一个跟他一样野心勃勃,却缺乏他的城府的辽寇二代。他刘家想要永享富贵,还是要找一个靠山。

能罩得住他外孙的,不是朝廷就是东藩,相比而言东藩更讲规矩。于是他遣使东藩,表示希望加入东藩。签署东藩条法,让东藩府派员接掌他的安东都护府。东藩府自然乐意,没有刘佶的手段,要在辽东建立这样的政权很难。刘佶打下的基础,东藩府接过来,进行管理的话,又更能开发这里的潜力。

于是东藩括地到了辽东,韩剌一开始很不满,甚至打算兴兵。结果他老婆骂了他一顿,就老实了。刘佶的女儿可是个母老虎,手段很强。把韩剌制的服服帖帖,加上东藩府吞了辽东,可他儿子还是世袭的辽东大都护和辽东郡王,他还求什么呢?老丈人算计的在深,辽东郡王不还是姓韩吗?

通过这种和平方式吞并辽东之后,对自己命运十分担忧的西藩集团也开始动摇。以前他们夹在朝廷和东藩之间,是心向朝廷的。可朝廷却从未对他们放心过。吴璘拉拢到了一半西藩家族,选择签订了东藩条法,他们的子嗣获得世袭藩镇权力,拥有大量世袭藩地。他们的属官,被东藩府统一安排。

东藩括地到了陕西,让朝廷赶到压力重重。想阻止,又不敢开战。而且吞了辽东,陕西之后,东藩的军事优势更加明显。一旦开战,朝廷如何抵挡得住凶悍的辽东骑兵和西军悍卒。

看到朝廷的虚弱之后,担心被朝廷进一步算计的林永长子立刻选择了投靠东藩,林永藩镇的二代已经不行了。没有合理的制度保证,二代们普遍是二世祖。把藩地经营的很混乱,巧取豪夺的他们倒是富贵,可是境内贫富分化的极为夸张。贫者无立锥之地,纷纷往外地迁移。如此下去,基本上都不可能传到第三代了。

通州、泰州相继加入东藩,东藩府派出干吏整顿通泰吏治,裁汰了大量庸官,镇压了地方豪强的反抗。通泰本该有的经济潜力,很快就释放出来。但东藩括地基本上就结束了,因为通泰地区的反抗此起彼伏,已经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地方西军势力,很难清除。任由他们把持地方官职,又实在是不合理。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陕西。

东藩括地,其实只是对藩镇家族有好处,对于那些中小西军家族来说,他们只是占有县级以下政权,世袭罔替,现在要拿走他们的权力,却不给藩镇首领那样的好处,他们自然是要反抗的。

这样的反抗规模,跟唐朝时候的藩镇类似,都很难彻底清除。所以东藩府认识到,境内藩镇是不容易吞并的。倒是辽东很稳定,刘佶建立的,是一个弱民强国的体系,十分集权,根本就没有什么地方实力派,如果有,早就被刘佶清洗了。但西军不同,林永、吴阶是藩镇镇抚使,他们下层军官就是知州、知县,一直到都保长、保长,这样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很难用武力消灭。

这才是真正的封建势力,容易打败,很难征服。

东藩括地结束之后,朝廷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知道削藩果然没那么容易。虚弱的江藩、西藩他们削不动,强势的东藩竟然也削不动。

新的平衡形成了,一个更强大的东藩,和一个依旧苟且的朝廷。

朝廷大而弱,东藩小而强,谁也不敢动手,谁也不想动手。

于是晏湲第四次执政后,将竞争方式转向了其他领域,比如制度建设上。朝廷相比东藩,拥有三倍人口的优势,可是税收收入却已经快被东藩赶上。朝廷岁入四亿贯,而东藩已经逼近了三亿。

骂东藩穷刮民财当然可以,可不解决问题。晏湲知道,东藩的税收都没有白花,他们的教育体系已经比朝廷更加健全。一代人都接受了教育,下一代识字率百分之百,这实在太可怕了。他们培养人才的数量,是朝廷的十倍。全国精英都更愿意接受府学教育,因为更容易找到出路。无数寒门北上入府学就读,毕业之后给东藩当兵,历练十年之后就是文武兼备的人才。

这条链条源源不断的产出这些进取心极强的人才,让朝廷如何对抗。科举制的弊端已经显现,哪怕他依然比世界上其他地区更加先进,可是成材率太低的劣势,让他无法跟东藩的体系相比。

晏湲也开始大办府学,废除科举他做不到,但是提高府学人才比例还是可以的。他的府学毕业的学子,也需要入伍十年,或者在海外入仕五年替代军龄。

他还要健全税收体系,依然是模仿东藩。不模仿不行,东藩吸收全世界的智慧,不断革新税收制度,还跟本国的商人阶层协商,年年都在推广新的经验。

而朝廷没过几年发现落后了,就只能模仿,甚至模仿都有大量反对者。坚持祖制的势力拒绝任何改变,晏湲四起四落,就是跟这些势力斗争的结果。

几起几落之间,晏湲的势力越来越大,他斗倒很多对手。赵鼎已经死了,张浚也被他排挤出去,大权独揽。他的政治动向也发生了转变,以前他是反燕王的,所以他不支持燕王支持的渊圣太子,而是支持建炎皇帝集团。可是建炎皇帝集团,又是守旧派。所以晏湲四起之后,也跟渊圣太子站在了一边。

幸好这几年四圣临朝,四个皇帝势力相互制衡,让文官集团的力量可以主导朝堂。几年前长寿的宋徽宗死了,朝廷强势收回了他的封地。为此还镇压了十几个皇子的叛乱,也是为此晏湲才被罢官。可到底离不开他,几年后他就又起来了。

这次他改而支持渊圣太子,让建炎皇帝集团的反击更加激烈。因为他们看到,宋徽宗一死,封地收回。如果他们的家族无法夺取皇位,建炎皇帝的封地苏州势必也要被收回,庞大的家族成员以后要和西北风去了。

晏湲在海外开拓上,这几年已经落后于东藩,因为他下野这几年,燕王修建了苏伊士运河,东藩府的商人,可以直接去欧洲贸易。而原本跟欧洲的贸易,掌控在大宋商人手中。

一个大州的贸易量,可以带来千万贯的收益。

而且东藩境内,物产日益丰厚,竟然已经隐隐超过朝廷境内。大量新机械开始出现,广东开始广泛使用水力机器缫丝。织布机也发明出来。机器造的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山东开始直接用高炉炼钢,钢铁变得极为廉价。武器大规模对外出口,赚取了超额利润。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赵氏嫡女 御女天下 剑来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背剑之人 天下枭雄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汴京春深 猎艳谱群芳 山村情事 肥水不流外人田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超维术士 护花野蛮人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抗日之铁血战魂 兵器狂潮 重生三国之中兴大汉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星落门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明朝皇帝往事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宋耻 狂人阿Q - 宋耻txt下载 - 宋耻最新章节 - 宋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