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耻

狂人阿Q

首页 >> 宋耻 >> 宋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凤囚凰 回到明朝当王爷 长嫡 寒门宰相 敛财人生 国色生枭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抗日之英雄传奇 民国谍影 
宋耻 狂人阿Q - 宋耻全文阅读 - 宋耻txt下载 - 宋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十章 此事要躬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顿家宴吃成了故事会。

李慢侯他们这一趟旅行,确实充满了风险,三言两语都说不清楚。

出发之前,他也想过会遇到各种风险,盗贼、小偷都不算什么,最担心的是遇到土匪,还好江南一片祥和,哪怕北方已经风云激变,这里的社会基础还没有败坏,否则也不会有南宋的一百五十二年江山。

真正败坏的时候,虽然是在金兵打过长江之后。在之前,社会秩序也遭受到了冲击,不然金兵没那么容易过江。出现匪患是这种秩序崩坏的象征之一,李慢侯遇到了,很糟糕,但也很幸运人,让他得以最直观的去感受这种败坏的开始。

雪一直下,吃完饭众人走出门的时候,大雪如同幕帘,遮挡着眼前的世界。

金枝在帮李慢侯收紧衣襟,黄酒喝起来没事,可容易发热。

李四早已醉意朦胧,在宋氏的搀扶下,踉踉跄跄回屋去了。

金枝见此景,脸色一红,暗骂一声。

张三的寡妇周氏,怀里抱着一个两岁的男孩,神色复杂,不知是不是在这团圆氛围中,想到了自己的亡人。

“走罢!”

李慢侯深吸一口冷气,踏入雪中。

温暖的被窝中,金枝窝在李慢侯的怀里,紧紧的抱着这个朝思暮想的人。

这副高大的身躯,一会儿让她心疼的流泪,一会儿又让她快乐的发疯,现在平静下来,感受到硌人的骨架棱角,金枝又开始心疼的哭了。刚才给他洗澡的时候,身上的骨架好像要凸出来一样,让金枝一边擦一边哭。这会儿又勾起了伤心。

“官人。怎么就走了那么久啊?”

一想到丈夫离家一年才归,金枝的委屈就抑制不住,她不敢想象没了男人的女人有多可怜。

李慢侯抚摸着她光滑的背,叹道:“为了做一件大事!”

金枝疑问:“不是说去做买卖吗?”

李慢侯离家的真正原因她一直不知道,这个院子里,就只有一个人知道。其他人都以为李慢侯是出门做买卖去了。

李慢侯笑道:“也算是买卖,天底下最大的买卖!”

“那是什么买卖?绫罗绸缎?”

对金枝来说,做绫罗绸缎的丝绸商就是顶天的大买卖人了。

李慢侯摇头:“比这大的多。”

“难不成是买卖田宅?”

“比这更大!”

金枝猜不出。

李慢侯也不打哑谜了,问她:“我去做官可好?”

金枝忽的坐了起来,不顾冬夜的寒冷,光着身子竖在空气中。

她惊问道:“官人你发烧了?”

李慢侯疑问:“你不愿意我去?”

他很担忧,回家之后,之所以一直安抚金枝,因为他要去做天大的功业,他不能让任何事情分心,理不清的家事,是最容易让人分心和头疼,却又最没有意义的事情。至于茂德帝姬哪里,李慢侯相信更容易理解他。

金枝道:“当然不是啊。当官可是好事啊。但你怎么能当官呢?你又不是读书人!”

宋朝的官制很严,堪称历代之最,不是科举出身很难做文官,蔡京权倾天下二十年,却依然拥有数不尽的政敌,就是因为科举这道关,让他无法将庞大的官僚机构都换成他自己的人。相比而言,武将的要求相对宽松,但需要强大的人脉力量,童贯、高俅两人先后高居太尉之职,靠的就是军功,童贯是实打实的军功,高俅则是宋徽宗送去军队镀金的,在西军将领刘仲武军中混了份军功,才得以成为高官。

李慢侯道:“当然是有法子的。朝廷下诏,让文武百官举荐人才,我认得几个官员,可以让他们举荐。”

金枝道:“那是好事啊!”

“那你愿意让我去了?”

李慢侯还担心金枝会反对,或者要死要活跟着,他就该头疼了。

金枝道:“当然要去啊。等你等了官,我就是诰命夫人了!”

金枝脸上露出向往的神情。

李慢侯放下心来,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愁绪,那是多愁善感的大家闺秀的无病之吟,金枝这样的渔家女子没这么多心思,她要简单的多,好事,那就该去做,就这么简单。

这样真好!

这样活着,真让人羡慕。

拉金枝进被窝,她浑身冰冷,帮她暖和身子,身子暖和了,心不安分了,又一番缠绵。

大早起来,金枝还没醒,李慢侯悄悄穿衣,洗漱,打开房门,一股风雪迎面杀来,刺骨的凉。

闪身出门,赶紧关了房门。

院子里一片静谧,簌簌的落雪声十分清晰。

一行脚印出现在厢房和正屋之间,东屋的房门很快被扣响。

“黄莺儿。你主子起来没有?”

李慢侯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里面传来不耐烦的声音:“大早上的,嚷嚷什么!”

本来昨天李慢侯都有些急迫的想跟茂德帝姬好好商量一番的,但最后她喝酒喝多了,才散了家宴,耽误了。

虽然不耐烦,很快黄莺儿还是披着一件鹅黄色的儒袄打开了门缝,没好气道:“主子让你去后亭等着。”

求人办事,果然是门子最难缠,李慢侯没多话,转身就回去了。

金枝竟然已经起来,站在门口看着李慢侯从那边回来,一句话也没问,手里拿着一柄浮尘只顾帮他掸身上的雪。

“把我的纸笔都拿出来,要用。”

进了屋,李慢侯说道。

金枝匆匆去准备了。

李慢侯则点起油灯,靠了靠墨饼,用暖瓶装了些热水。全都装进一个食盒里,接过金枝拿过来的纸笔,一并装了。批了件蓑衣,再次出门。

出了大门,沿着外墙和竹林之间的小径,绕到东墙下,又沿着东墙和竹林之间的小径,往屋后走。小院四周都密植竹林,竹子已经高过院墙。有种说法,竹子在地底下四年生长三厘米,之后每天可以长三十厘米,这种心灵鸡汤真不靠谱,竹子是草,长的极快,哪有那么大的耐心,人参才那么长。

院墙四周密植竹林,目的是出于防贼。小院四周都是这样的竹林,只有一条小径通过,而且并非笔直。李慢侯走到一半,就被面前一道如墙的竹林挡住,左拐,右拐,走出了一个几字才再次走上一条直径。

这是他设计的,显然带有一定的军事意义,不过意义不会太大。恐怕只有心里安慰,真的发大兵来打,这样的院子是防不住军队的。

到了后院,人甚至恍然不知道到了后院,因为所有的视线,全都被竹林遮挡。竹林跟小院之间有一丈宽的水渠,更多的其实是防火作用。穿过竹林中迷宫一样的小径,视野开阔之后,眼前已经出现一座小亭子。

亭子不大,但是很高,超过五丈。全是用盖房时候挖起来的泥土堆积起来的,亭子盖在土堆上,是整个地主大院的高点,可以俯瞰周边的一切,远到北边的运河都尽收眼底。这依然是有军事目的的,事态紧急的时候,可以当成了望塔来用。

亭子在整个大院的正后方,亭子后面三丈远的地方,就是外墙。前是秘密的竹林,竹林那边是小院,环绕小院的水渠,从竹林中笔直的传出,从亭子下穿过外墙,跟外墙外的一条天然河叉相通,这条河叉又自东向西平行于大运河,东西都有水口跟运河相通。河叉北边,就是浔溪村,这条河叉就是浔溪跟运河交织的一部分,有人说这条河叉也是浔溪,有人说这条河叉是运河,当地人都说不清楚。

进出外墙内外水口两侧,都密植着竹林,而且除了院墙之后,水渠就开始碗沿,从北面的浔溪村里,其实根本看不到这条水渠,在竹林的遮掩下,这条逃生用的水渠成了暗渠。暗渠的另一端,直通两个公主居住的正屋后院,她们的正屋其实都有小门进出后院。

亭子两侧,有两株梅树,此时梅花正开,傲雪绽放。

李慢侯饶有兴致的嗅了一口,清淡的香气,夹杂在冷空气中,似乎分辨不出来。

“李大官人好兴致!”

声音从身后响起,真没看到公主什么时候过来的,说明这座竹林防线很成功。

李慢侯回头,茂德帝姬身穿一件粉色的儒袄,外面披着一件红色的裘袍。黄莺儿穿着鹅黄色儒袄,披着一件蓑衣,手上还打着纸伞,给公主当着落雪。

“见过公主!”

李慢侯拱手。

茂德帝姬笑道:“我又是公主了?”

她还在取笑昨日李慢侯站在院子里高叫他名字的事儿,她并不觉得冒犯,因为李慢侯一直就是一个特别的人。

李慢侯笑道:“名字就是个称谓。其实赵轻卿更好听!”

赵轻卿是茂德帝姬的假名,她来到这里后伪造的身份。可惜一直也没用上,汴梁的户籍管理都不严格,更何况穷乡僻壤的江南。

茂德帝姬笑道:“那你就这样叫吧。”

李慢侯点了点头,这个名字很好,他能感受到其中的含义,轻公卿慢王侯,跟他正是一对。

跟公主的情愫很奇怪,有时候炽热,大多数却清冽,两人都能很理智的对待这个问题,反倒是李慢侯有些不太适应,他经常会为此而愧疚,对金枝感到愧疚,对公主也感到愧疚,总是提醒他他不是一个道德的人。

一年的苦旅,让他坦然多了,因为心里装下了更大的信念。

两人一左一右走上亭子,这亭子就叫梅亭,因两株梅树。

在亭中的石桌边坐定,公主坐下铺了垫子,怀里抱着暖炉,只是身上的儒袄让她显得有些臃肿,人似乎也很憔悴。

“你还好吧?”

李慢侯问道。

公主摇头:“你知道我不好。”

李慢侯叹道:“这不怪你!”

公主眼睛有些发红:“要是我那时候语气严厉一些,态度坚决一些,不至于如此。”

历史没有变化,金军第二次南下,跟李慢侯想的一样,无力回天。东路金军势如破竹,上次南下绕开的许多城市这次主动投降,西路金军攻破太原后一起南下,粘罕和斡离不两个统帅像上次一样进行竞赛,这一次依然是斡离不先渡过黄河,兵临开封城下,粘罕却占领了北宋西京洛阳,切断了西军出陕西援救的通道。而上次,斡离不请求粘罕切断西军退路,粘罕却一直纠缠在太原,让种师道可以率领十万西军抵达开封。可惜敌军两路统帅的矛盾,宋军利用不起来。

两路西军合围开封,兵力还得到了加强,西路总兵力依然是六万,可东路的斡离不军,增加到了八万,十四万金军围困下的开封,却只有七八万禁军,西军主力全都断送在河北的平原之上,第一次围城期间,江南各地组建的勤王军,被遣散。只有一个人抗旨,那是张叔夜,他没有遵照命令遣散招募的士兵,而是留在身边,一直训练了一年。之后跟他两个儿子一起带领这三万组建不久的军队,在开封第二次围城,皇帝再次下诏天下勤王的时候,成功突围进入开封,他是第二次围城期间,唯一成功突破金军包围,开进开封的官员。

其实张叔夜是难得拥有军事经验的文官,宋江起义就是他剿灭的。可惜北宋朝廷对有军事经验的种师道这样的将领不能重用,对张叔夜这样的文官也不能重用。

金军围困开封,救援无望的情况下,再次开始议和,跟上次一样,北宋朝廷又开始榨干开封的财富奉送给金军。先是要了一千万匹绢,北宋朝廷搜刮足数,运了二十多天。接着要了一万匹马,搜刮全城只有七千匹。要城里的武器,也给了,府藏的甲仗、军器运了好几天,军队手里的武器,很多部队直接遗弃给平民。

金人的胃口是永无止尽的,连武装都解除的情况下,也只能予取予求。金军最看重的金银,先是搜刮了金十六万两、银六百万两送去,不满足。接着又搜刮了金七万五千八百余两、银一百十四万五千余两,有整有零,城里的金银真的是枯竭了。

此时最耻辱的事情出现了,金军要求用人来抵债,而且是宋朝宗室权贵的女眷,定价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五千两),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将开封城内的权贵女子一网打尽。

其实城下之盟,这些人早就是金军的囊中之物,却岸上一个买卖之名,无非是想羞辱赵宋皇室罢了,而赵宋皇室接受了这份羞辱,乖乖的将自家的女子、妃子全部奉上。

可惜的是,最后金军直接将两个皇帝一起掳走,这也不算最坏的结果,假如任何一个皇帝留下了,他们有何面目面对被清扫一空的开封?

不止是皇家女子,百姓女子依然遭到劫掠,而且是宋朝官府帮忙抢掠的,金军开口,他们动手,第一批讨要少女一千五百,开封府在城里到处抓女子,最后金军竟借口其中八百不是处女而退回。

最后被折价的各种女子一共高达一万一千多人,其中皇室、官员女眷只有三千多,大多数是平民女子。

这还没完,金军押解着皇帝、主战派的官员,不肯屈从的主和派官员北撤,依然让开封府帮忙搜刮,留下军队分批押解。北宋都城积累了两百年的各种宝贵财富,卤簿、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坊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全被带走,府库蓄积,为之一空。物质财富尚在其次,关键是他们掳走了大量人口,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全都被押走。

史料记载,金军掳掠宋国男、妇不下二十万。女人大多分给了军队,分给军官的,还算幸运,伺候的好,能够苟活,分给下级军官和士兵的,野史说十人九娼。有一个铁匠,花八金买了一个妇人,结果竟然是亲王女孙、相国侄妇、进士夫人。

最惨的自然是平民,金国掳掠这些百姓,全都是奴隶。除了自己奴役之外,还会出卖。其中一些卖给朝鲜半岛的高丽国,一些卖给西夏人,用人跟西夏换马,价格低廉,四个人换一匹马!耻辱如此,谁该负责?

这些消息已经随着南下逃难的人群扩散到了整个国家,赵宋朝廷遭受如此重大羞辱,导致威严扫地,正是皇室威望不足,才导致历史上赵构难逃之后,江南叛乱频繁。

现在茂德帝姬将其中一部分责任归到自己身上,觉得她当时做得不够,她明明知道这一切都会发生,却因为各种顾虑,不敢将事情全部说出来,而是委婉的用辽国的惨剧来警醒皇帝和那些王爷、公主,结果最后竟没有一个人走。现在那些人遭受了苦难,茂德帝姬深感自责。

李慢侯叹道:“你可能没听过,有一个词叫幸存者愧疚……”

李慢侯告诉她一个道理,当一个人的同类,不管是亲人也好,族人也罢,只要别人都发生了不幸,而自己没有发生,这个人一定会自责和愧疚,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都会将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

可这并不能化解茂德帝姬身上的愧疚,因为李慢侯自己也是这样,他明白这个道理,可当他过江的时候,身上的愧疚让他几乎无法踏上过江的船,最后他立了一个誓愿,等他安顿好这些人之后,他要为这个国家做些事情,然后愧疚才淡了下来。

茂德帝姬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时间会让你变好的。如果太愧疚,就为他们做些事情。”

李慢侯安慰道,这是他的经验。

茂德帝姬道:“我一妇道人家,能做什么事情?”

李慢侯道:“你有很多钱。就可以做很多事。救很多人!”

茂德帝姬道:“我听你的。你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你现在要,我都给你!”

李慢侯叹道:“这个国家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怎么用钱的问题。”

开玩笑,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钱从来不是问题,可问题是有多少钱用到了该用的地方。

茂德帝姬又问:“给朝廷可好?”

李慢侯沉默了,茂德帝姬此时极其愧疚,她的兄弟姐妹全都被金军押走,而她坐享几百万贯的财富,这让她怎么能不愧疚。将这些钱全都献给朝廷,她会有一种尽力的的安慰感。

这对茂德帝姬其实是最好的,反正他一个公主,注定衣食无忧,不需要这么多财富。

但李慢侯还是摇摇头:“你听我的吧。此时把钱给朝廷,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

这个朝廷从来不会花钱,宋徽宗把钱砸在奢侈上,宋钦宗把钱拱手送给金兵,至于现在这个皇帝,目前看着还可以,但也很难说能用好钱。

茂德帝姬又问:“你打算怎么用?”

李慢侯道:“募兵,抗敌,北伐,恢复!”

这是必须经历的四步,敌强我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抵抗,岳飞用了十年,李慢侯觉得他不太可能比岳飞做的更好,他能做的,就是在北伐力量充足的时候,比岳飞这些人更坚定的打过去。

茂德帝姬被这种大抱负鼓舞了一些,问道:“能抵抗的住吗?”

李慢侯摇头:“事在人为。我跟你一样,不这样做,心难安。但只要坚定信念,是一定能功成的,许要十年,乃至二十年。”

茂德帝姬用力点了点头:“我信你。你要募兵几何?”

李慢侯道:“兵不在多,先募三千。”

茂德帝姬皱眉:“只有三千?如何北伐?”

李慢侯道:“北伐靠的不是兵多。如今河北地面,义兵百万,又能如何?”

茂德帝姬道:“那你何时北伐?”

李慢侯道:“我不知道。三年为期,若三年都无法北伐。则我并非合适之人。”

茂德帝姬道:“莫非你不通兵法?可你读了那么多兵书!”

是的,李慢侯几乎将市面上能卖到的兵书都通读了,而且细读,精读,书都翻烂了。拿着兵书,一路走一路领悟。中国古代的兵书,跟文官读的儒家经典一样,充满了大道理,可很少有告诉你如何技术性的排兵布阵,如何标准化的训练士兵,他只告诉那些看似充满哲理却不知道怎么操作的思辨哲理。这些兵书,全都是军事哲学,而是不是军队操典。

李慢侯试图对照实地,领悟一些经验。他游历了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一座座有可能爆发战争的要地,测绘了当地的水深城高。每到一地,对照地形,他都在脑子里拼命想象敌人进攻的方式,应对的办法。可他完全无法将想象具象化,他无法领悟当一千具装骑兵冲击过来后,步兵队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上万、上十万的场面,他就更无法具象出可用的经验。

李慢侯颇为失望的叹息道:“纸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要躬行啊!”

他是受过现代系统教育的人,拥有极强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可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并没有,那些读过几本兵书的文官,立刻就觉得自己是军事天才,遥控前线将军作战,认为天经地义,想当然认为没什么知识的军人,根本不会作战。

李慢侯却知道,有时候经验、直觉,可能比理论更加重要。否则金军那些大字不识的将领,根本不会打仗。

茂德帝姬道:“你练兵三年才去北伐?莫非皇兄还能抵挡三年?”

茂德帝姬说的皇兄,正是金兵退走后登基称帝的新皇帝。

历史在这里改变了,康王赵构没有登基,而是换成了郓王赵楷。

郓王果然没死,而且成功上位。

这让李慢侯十分欣慰,郓王在位,也许情况就不会太坏。至少不会比赵构这个逃跑皇帝更坏!

李慢侯道:“如果皇帝处理得当,何止抵挡三年!金兵将止步于黄河,也未可知。”

李慢侯对新帝赵楷目前的处理相当满意。

茂德帝姬点了点头,她也对新皇帝的表现充满期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御女天下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天海仙途 快穿之拆官配计划 我是精神念师,夺舍太古神虫 宿敌 都市偷心龙爪手 大道剑圣 我加载了恋爱游戏 渔港春夜 造化丨鼎 全球高武 花都太子 万古神帝 猎艳谱群芳 女公务员的日记 林岚秦小雅 科举之男装大佬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剑道乾坤 帝国大闲人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大明风流 抗战之红色警戒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戒指传奇 紫鸾记 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 苏联1941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楚武信君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衣冠谋冢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笔架叉将军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大明辽国公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宋耻 狂人阿Q - 宋耻txt下载 - 宋耻最新章节 - 宋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