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山刀

桑甄

首页 >> 明末开山刀 >> 明末开山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想当皇帝的领主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1949我来自未来 混在洪武当咸鱼 金牌帝婿 我岳父是李世民 大清隐龙 暴君闺女五岁半 
明末开山刀 桑甄 - 明末开山刀全文阅读 - 明末开山刀txt下载 - 明末开山刀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十五章 失控的朝堂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今天崇祯非常高兴,用膳时吃菜都吃的多了些。

用过膳后,他被一群太监宫女伺候着,来到后花园。

他来到后花园的池塘边,王承恩递上鱼食,崇祯捻起鱼食抛洒了下去。

原本平静的池塘顿时沸腾起来,潜藏在里面的鱼全都跑出来抢鱼吃。

“宣府为京城西北门户,此处巡抚一职责任重大,想来会有不少人蠢蠢欲动吧。”

“皇上英明!此刻,京城内二品以下大臣都活动了起来。”

王承恩躬身称赞道。

“哼!朕的大臣个个自以为是,把朕当成个摆设,他们还想自己选一个巡抚出来,朕偏不从他们。”

崇祯抓了一大把鱼食洒到池塘里,池塘里顿时变的更沸腾了。

崇祯是有一个有雄心壮志的皇帝,他不想做一个傀儡帝王,他要把朝廷掌握在自己手中。

崇祯一直怀疑朝中还有魏阉的余党,这些人在朝中为官,他就如鲠在喉,寝食难安。

他想趁着这次机会把这些人都换掉。

可是,一旁的王承恩不那么认为。

他掌控东厂挟制锦衣,知道这些大臣太多的黑料了。

他觉得此刻的崇祯有些自大了,他太小看这朝中的大臣了。

可是这也不能怪崇祯,他本来就不是做皇帝的,做皇帝的是他的哥哥朱由校,也就是说,他并没有被作为皇帝培养过,自然缺了一些皇帝必备的思维。

王承恩躬身低头,犹豫了好半晌,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安静的陪着崇祯。

因为,说教这种事是长辈才能做的,他一个太监哪里有资格说教皇帝。

第二日,刚上朝,崇祯就遭受了文臣们的迎头痛击。

“启奏皇上,臣弹劾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杨景辰。”

家境贫寒,勤奋好学,年少时在岳父家潘湖典当及仁颖书院读书,后为诸生时,在乡中立蒙馆教授村童,所得俸薪,补贴家用,万历四十年,景辰中举。

越年,赴京会试,以会试第二名,廷试二甲第十七名联捷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万历四十三年丁母忧回籍守制,服满复职。

启二年迁左春坊谕德,为当年会试典试官,后升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天启六年,升礼部侍郎,仍兼掌詹事府院务,教习庶吉士,同时受命为《三朝要典》副总裁。

杨景辰自万历四下一年入翰林院至天启六年晋礼部侍郎,十三年间官阶从七品升至正三品,一直在内廷供职,位列车员清班,以教习皇子为主要职务。

天启七年八月,熹宗薨,思宗(崇祯)即位后,当年十月即以果断措施,一举铲除魏忠贤阉党,晋升杨景辰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崇祯元年,也就是今年四月,又升为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位至极品。

景辰在入阁辅政的期间,屡欠剀切陈情,针对国策、时弊,积极提出兴革的意见,如叙川功而汰冒滥,录忠党而起禁锢,惠全国而停加派等建议,无不切中时弊,得到崇祯的嘉许采纳。

此刻,崇祯眉头一凝,正视着这个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御史,心中杀气沸腾。

魏忠贤临死前,曾经告诉过崇祯李养冲是东林党人,所以崇祯在听到有人弹劾之后,二话不说就把他押入大牢了。

他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人针对他的人出手了。

难道这就是这些大臣们想出来对付他的办法?

为什么这些大臣都不能站在他的身边呢?

“说。”崇祯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吐出一个字。

“杨景辰曾经三疏颂魏忠贤功德,并参与阉党修编《三朝要典》,梃击、红丸、移宫三方,閧于清流,而《三朝要典》一书,成于逆竖。此等奸佞若在朝中为官,恐难服众,请皇上三思啊。”

崇祯憋着脸,过了半晌忍痛看着杨景辰说道:“杨景辰归籍吧。”

崇祯知道这个御史说的是事实,这些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如果崇祯不办杨景辰,他们就会以此为例来保全自己,这不是崇祯想看到的。

“皇上英明,谢皇上!”杨景辰三叩大拜,心灰意冷,当朝脱下官服扬长而去。

杨景辰回归晋江后,不久便忧思成疾。

“启奏皇上,内阁首辅,来宗道,天启年间与魏忠贤往来甚密,并且他也参与了《三朝要典》的编纂,请皇上明察。”

此刻朝中的大臣,不论是阉党、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宣党、昆党纷纷开始上奏,按照着崇祯昨日定下的规矩开始排挤朝中的亲皇派。

年事已高,疏于政事,与魏阉有联系,没问题,就按皇上的意思来弹劾。

“老臣年事已高,不能再伺候皇上了,请皇上明鉴。”来宗道伏首叩头,请求归仕。

“准了。”

“谢皇上。”

熹宗皇帝驾崩时,身为顾命大臣的来宗道在拥立信王(即崇祯皇帝)中,起过相当大的作用,他是标准的亲皇派。

他眼看文官们来势汹汹,也起了告老还乡的想法。

崇祯几乎是眼含泪水,他亲眼看着自己手下两员大臣被弹劾,而他又保护不了他们,他还得亲自把他们赶出朝堂。

也就是自这一日起,无比惨烈的党争之事暴发了,它来的如此突然,如此猛烈。

崇祯打这一日起,每日上朝都如同被铁锤敲脑,浑浑噩噩,晃晃忽忽。

每日下朝都是食不甘味,寝不思眠。

期间,倒是有些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五月十一日。

御史王相出列,奏陈民穷之因,他说:“在有司有四弊:一为火耗之侵克;二为滥词之罚赎;三为代折之打劫;四为佐领之横噬。

在地方有弊四:一为田粮之隐冒;二为强贼之扰害;三为豪右之欺凌;四为游惰之冗食。

在衙门有弊四:一为库藏之侵渔;二为征解之扣除;三为佥派之骚扰;四为仪文之借取。

在功令有弊四:一为加派之积欠;二为杂税之保奸;三为防察之哧诈;四为查盘之罪名。

凡此等弊,总竭民膏脂,而除此等弊,则惟巡方能之,而其要在选择贤令而已。”

崇祯木然的眼珠微动,僵硬的脸颊总算有了一丝表情,他笑道。

“善。”

王相归班,殿内一静,片刻后,这些大臣再次互相弹劾起来,至于王相奏陈的内容根本没人去在意。

这种情况持续到了五月十八日,朝堂再次一静。

礼部郎中马懋才,奉命入陕调查,此刻回京上报灾情。

朝中的大臣全部目露奇异的看着他,无他,五月十日王则之就安排白玉把印刷的民间小报传到了京城。

只是此刻的大臣们都在忙着党争,无暇顾及一份无关紧要的小报。

不过,随着卖报小童的吆喝,他们还是忍不住买了一份。

反正一份报纸也才一百文钱,对于这些老爷来说太便宜了。

他们都看到了一番马懋才登的那篇文章,文笔犀利,掷地有声,颇为不凡。

至于百晓生的评论则为大臣们不喜,免不了一阵唾骂,还有口诛笔伐。

不过也就仅止于此了。

马懋才慷慨激昂的陈述完灾情,脖颈后全是冷汗。

要说他不知道那份小报是不可能的,他回京之时就有家人通知他了,他一下子成了京城的名人。

马懋才把自己关在家里,思虑了一夜,最后把自己写的那份奏折给扔了,把王则之报纸上的那份奏折重新抄写了一遍。

他不得不承认,这篇文章更能陈述陕西的实况。

“臣有罪。”马懋才陈述完,立刻跪地请罪。

他的奏折还没上陈给皇帝就先出现在了民间小报上,他怕崇祯怪罪于他。

“爱卿有何罪呀?”崇祯也看了这篇小报,他看过这篇文章之后,面沉如水,他这时才发现陕西到底有多糜烂。

“臣,臣写的奏折过于冗长,所以就扔了,没想到会被登到这民间的小报上。”

马懋才刚说完,崇祯的脸就阴沉的能滴出水来,这是在怪他一登基就要求精简奏章之过吗?

崇祯元年二月初二日,崇祯帝厌章奏冗长,谕令各衙门,条奏须简出,毋出千字。

如词意未尽,可再奏,至初九日又命各部,自元年二月所发章奏,俱限十日内题复,如仍稽迟,部科互勘。

“圣人出,圣人出,皇上乃圣人出世啊。”王承恩一看崇祯的脸色就知道出事儿了,连忙跪地大呼起来。

“何来的圣人?”崇祯不解的看着王承恩问道。

“前唐盛世,百花齐鸣,臣民善谏,圣人劢精图治,知人善任,从谏如流,皇上,臣民自发建小报谏言,这是圣人出世的吉兆啊。”

王承恩发自肺腑的赞美了一番崇祯,崇祯又变的高兴起来,臣民谏言这的确是好事。

本来还想诋毁三晋评论的文官们见此状况,统统打消了念头,跪地大呼圣人出。

这一日下朝之后的崇祯神清气爽,他觉得明天也许不会那么难熬了。

不成想,这一上朝又恢复了原样,这群大臣不去想怎么解决陕西大旱,百姓民不聊生的问题,反而继续开始了互相攻讦。

这群大臣不仅在朝中攻讦还将目标放到了朝堂之外,一时之间整个大明朝变的风雨飘摇

直至五月二十五日,崇祯忍无可忍,他将东厂和锦衣卫搜集的各种书信,还有朝中大臣的黑料放到一个大箱子里,抬到了早朝上。

“这箱子里,是多年以来,魏忠贤的党羽们写给他的效忠信、称颂词,以及政务往来,还有诸位贪赃枉法的一些证据。

朝廷内外,全国各地的文臣武将,上千余人,他们有的助纣为虐,与魏阉暗通款曲,有的受贿,有的欺压百姓,鱼肉乡里,什么都有,真是让朕大开眼界。

兵部,有人为了讨魏阉欢心,出动一千兵士从南方运来一条大鱼,只因魏阉喜欢吃新鲜的。

吏部,有人清廉一生,为了安葬自己的亲生父母,接受了魏阉送的风水宝地,只为了保自己官运亨通。”

“臣有罪。”

“臣罪该万死。”

“臣罪该万死。”

殿内的大臣陆陆续续跪地,这是对号入座的,至于没有对号入座的,则是一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模样,有恃无恐的仍旧站着。

“更有人饱读诗书,平时看起来道貌岸然,私下里却与魏阉讨论女人的小手,女人的小腰,简直,简直,有辱斯文。”崇祯想了半天,没想出骂人的话,只是憋出了一句有辱斯文。

这下更多的人跪了下去。

“请皇上赐罪。”

“朕实在看不下去了,朕痛心,朕伤心呐,诸位爱卿,朕是为时事所逼,被迫登上皇位的啊。

从朕登基的第一天起,朕就把心都交给了你们,朕把你们视为国之栋梁。

你们饱读诗书,年龄都比朕大啊,祖宗大业,江山社稷,都需要靠你们来维护呀。

爱卿们呐,你们怎么能堕落到如此地步啊?

你们连朝政都不管了,全在此处互相攻讦,你们怎么可以如此呢?

朕看了心寒呐。

你们太让朕失望了,你们是欺朕年幼吗?

如果是这样,这真的是旷古绝今,奇耻大辱哇!”

崇祯说到激动处就在朝堂上当众嚎啕大哭起来。

此刻殿内的臣子一个个都跪在地上,低伏着头,不敢抬头看一眼。

能把一个皇帝逼成这样,他们也是旷古绝今了。

“朕不恨魏阉,不恨诸位爱卿,朕恨自个无能啊,朕不怨天,也不怨地,是朕愧为人君呐。”

大臣听到这里一个个都颤抖起来,他们都是饱读圣贤书的大儒,如果皇上真的是他说的这个样子还好,关键他还不是,人家怎么说也灭了祸乱朝政的魏阉,本身又是一个节俭勤勉的皇帝。

如果皇上不是这样的,那就是他们把皇上逼成了这样的。

那他们是什么呢,他们就是一群佞臣。

所以,这群自诩为清流的大臣们怕了,他们怕被史书记载为佞臣。

“皇上,您保重龙体啊。”

“皇上,皇上。”

这群大臣都怕了,现在他们都不敢再吵了,此刻崇祯说什么他们都会照办,不办就是佞臣。

“听旨,山西巡抚耿如杞平贼有功,擢升为宣府总督,袁爱卿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事物繁忙,兵部尚书一职就由兵部右侍郎王洽升任。”

崇祯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宣府总督张晓被这些文臣极尽污蔑,其中大部分都是子虚乌有的事,少部分无法查实。

虽然经过王承恩查证,张晓是个慈善为怀、实事求是、公正判决的好官,崇祯思来想去还是抱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心态,撤了张晓。

张晓看着巡抚李养冲被下牢抄家,本身就有了归隐的想法,再被文官们一抨击,二话不说就辞官回籍了。

这样一来宣府总督一职又空了,宣府一地事关重大,崇祯趁着耿如杞有功在身,趁热打铁赏给了耿如杞。

耿如杞的为人,崇祯素有耳闻,西北门户交给他崇祯也放心。

兵部尚书选王洽,那是因为王洽相貌奇特,给崇祯留下了些印象,所以就草草定了。

至于其他的空缺他已经无力再管了。

“另谕吏户兵三部:辅臣刘鸿训奏,官员更调甚速,若不行久任之法,终鲜实效,又云海内差繁赋重,更不加派。

朕切思之,更调速则民受扰,官久任则课成功。

今后藩臬郡邑官,务择人地相宜,俱如旧制,俸期一日未足,不许朦转改调;言官荐举人才,不无过私市恩。

今后吏部以荐疏成册,后或隳职偾事,举主连坐。”

崇祯说完怒甩龙袍走了,满殿的大臣,面面相觑,没有人敢去掀开箱子确认一下崇祯说的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那他们就有个把柄在崇祯手里了。

可是不管谁去看,谁就会成为众失之地,这些人一个比一奸滑,跪在地上目送崇祯离去之后,一个个陆续起身,不敢多看箱子一眼,连忙下去做事去了。

如果认为这些士大夫就此屈服了,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是由明争转为暗斗了。

这个朝堂渐渐的失控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魔艳武林后宫传 春满香夏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猎妖高校 特种兵在都市 重回1982小渔村 恶魔军官,放我走! 护花野蛮人 一剑独尊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扶明 覆汉 
最近更新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明末开山刀 桑甄 - 明末开山刀txt下载 - 明末开山刀最新章节 - 明末开山刀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