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

老大河

首页 >> 权宋天下 >> 权宋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霸天武魂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抗战之红色警戒 狂妃很彪悍 清末之帝国崛起 1949我来自未来 国色生枭 我岳父是李世民 抗日之不世军神 
权宋天下 老大河 - 权宋天下全文阅读 - 权宋天下txt下载 - 权宋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九百七十二章 改革中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忽必烈眼光扫过大帐,终于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身影。

“赵璧,你从燕京至此,不是有事禀报吗?为何迟迟未言?”

赵璧从角落里膝行而中,跪伏在地,嚅嚅不敢言。

“怎么了?刘秉忠呢?他规划的燕京新城,进展如何?”

赵璧的脑袋,埋得更深了,隐隐声音传出:“微臣……罪臣,犯下大错,求大汗责罚!”

“起身,好好说话,怎么回事!”

赵璧终于缓缓抬起头,眼中有泪水闪烁,“刘秉忠已经不告而别。”

“什么!”忽必烈怒喝道。

“五日之前,刘秉忠突然从寓所中消失不见,只留一份万言奏折,让罪臣转交大汗。”赵璧从怀里掏出一本厚厚奏章,双手高高捧起,端在头上。

忽必烈没有去接那份奏章,冷冷问道:“为什么现在才来说这事?为什么没发动去寻找?他到底去哪了?”

“是……全是罪臣过错……”

忽必烈不想用刘秉忠,却并不意味着他会允许刘秉忠私自离开。这种人,无论去了哪,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此事,微臣以为,不全是赵璧先生的错……”史天泽忍不住开口说道:“是高天锡……”

忽必烈猛吸一口气,长吐而出。

确实,高天锡被杀,他刚刚建立起的密谍司,势必还处于群龙无首状态。对于刘秉忠的监视,便难免出现漏洞。

该死的,这厮一定跑东北去了!

侍立身后的阿里海牙,取下赵璧手中的奏章,递给了忽必烈。

洋洋洒洒,真有万言。

刘秉忠在奏章之中,并没有任何的怨愤之语,只是说近来心有所动,决定外出游历。主要的内容,是针对中原的现状,给了许许多多的建议。

刘秉忠觉得,中原治理应首重农桑。包括各种水利的修建、以减免赋税来吸纳各地流民、边境区域的军屯改良,尤其是对于黄河的治理必须提上日程。

其次是教育,除了在各县级区域加大学堂的建设与投入之外,应尽快地重开科举,以选拔贤才,改变如今以推荐为主的官员任命体制,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一个明朗而通畅的仕途渠道。

第三是贸易的开拓,重点要发展与西域的贸易,同时重视与宋国全面贸易的开展。可以参考金国故例,在淮水两岸,择扯开设榷场,以鼓励双方的民间贸易,促进南北商货流通,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中原的经济。

在刘秉忠看来,目前中原内部最大的危机,是汉世侯依然拥有相对独立的区域治理权力。各汉万户在自己的领地之内,不仅拥有治兵权,还有制定税赋的权力。忽必烈虽然已经称汗,实际上不过是中原的“共主”,而非国主。

这其间,最严重的当属益都,兵不受调、官不听宣。再不改变,国将不国。

为此,刘秉忠提议,应当对所有的汉万户进行军民管理的分权。每个世侯之家,或军或民、或将或相,只能保留一人。即掌军权者不能任一路以上或中枢为官,任职高官的便需放弃军权。以此,将中原各地的军民管理,真正收归中央。

同时,推广行省制度,改路为省,正式厘清各省地域与管辖范围,以实现对地方的有效管治。

对于燕京新城的建设,刘秉忠也给了许多的建议。包括新址的确定、都城的规划、皇宫的规模、官民的住宅配置。甚至还考虑了河道的疏通,不仅要通过卫河联接大沽寨以获得出海口;还建议考虑重新挖通运河,以打通南北的水路运输。

忽必烈花了半个多时辰,才把这份万言奏章看完。

掩卷长息。

这万言书中,其中很多的内容,是当年蒙哥刚刚上位时,自己与刘秉忠促膝夜谈,提出的中原治理方案。但是,也加入了刘秉忠许多新的思路与更加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

十多年来的一幕幕影像,不由自主地在忽必烈脑海中闪现。

自己在和林时落魄无依,刘秉忠义无反顾地成为自己的第一个助手;

在柔远时,无人无钱,是刘秉忠帮自己四处招贤筹款;

在邢州,是刘秉忠让自己得到了中原诸儒的第一次认可;

获得京兆封地时,最兴奋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刘秉忠!

那时候,任何一个小小的成绩与收获,都能让两个人欣喜不已。那时候,两个人几乎夜夜抵足而眠,日日奔波劳累却乐在其中。因为他与刘秉忠,始终都坚信一点,自己一定会成功,一定会成为整个中原,唯一的主人!

可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身边,不再有刘秉忠的影子了?

忽必烈皱眉沉思。

是历尽艰难险阻,攻灭大理之后北归?还是诸儒欢庆成立金莲川幕府的时候?或是攻宋之战之后?或是自己匆匆称汗之时?

帐内文武,看着心神不定的忽必烈,都努力地摒息着自己的呼吸。

跪得双膝全麻的赵璧忍不住歪了歪身子,牵动忽必烈茫然的视线,让他重新看向赵璧。

忽必烈的心中,涌出浓浓的悔意。

刘秉忠——

确确实实是个人才啊,而且是栋梁之才。

如今自己的朝堂之上,无论是赵璧、王文统、窦默,甚至是耶律铸,都远不及此人。

刘秉忠当年选择自己,说明他的眼光极为长远;而自己看中刘秉忠,一样说明了自己的眼光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自己真的不该将他放逐于燕京。

而是应当,将其直接斩杀!

这样的人,一旦为权国所用,无异于为其送去了千军万马。

忽必烈的视线从赵璧头上,移至史天泽身上,只是静静看着,不说话。

史天泽浑身毫毛直竖而起,良久之后,只能躬身说道:“不知大汗,有何吩咐?”

“对于东北的权国,你有何看法?”忽必烈淡淡地问道。

东北的权国啊——

史天泽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这是他的义子郭侃当年留下的祸端,如今却成为了心腹之患。史权的真定军在锦州损失惨重,郭侃横扫西域的远征军同样一无所获,且惹出了一地鸡毛。

谁又能预料得到,当年在淮水北岸一个小破村子里走出的这一小撮娃娃,如今会长成一个这样的巨人。

“史权、郭侃兵败锦州,末将愿领大汗责罚。”

忽必烈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说道:“我现在不想追究谁的责任,只想问你,有何对策?”

史天泽沉吟片刻,答道:“末将以为,可令郭侃驻守海阳。诸军攻打锦州,四百余里的粮道,是最大的漏洞。若只是驻守海阳,贼兵即使能攻破榆关,也必得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

忽必烈一声轻叹,“难道,就无法灭此跳梁小丑吗?”

“攘外先安内,眼下当务之急,需先厘清中原之患……”

“中原之患啊……谁可为将?”

“末将愿意一战。”

“除你之外呢?”

史天泽心里一惊,偷偷打量忽必烈,并没有在他脸上看出任何不豫之色,这才沉吟片刻后说道:“霸突鲁将军?”

虽然搞不懂忽必烈与史天泽在打什么哑谜,但是听到从史天泽嘴里吐出自己的名字,霸突鲁下意识地便挺了挺胸膛。

忽必烈却沉默不语。

中原各个势力,河北、河东、京兆,算是忽必烈的基本盘,燕京如今也没有任何问题;河南这些年依靠屯田,大部分区域已经被张柔与史天泽瓜分;山东西路与济南分别在严氏与张宏手中。剩下的,便只有益都李璮了。

蒙哥发动的攻宋之战,所有参战的汉世候势力多少都有所削弱。如史氏的真定军,不仅在锦州城前死伤惨重,在剿灭阿里不哥的战役中,更是出了死力;而张柔,直到今天,依然坚守在鄂州附近的白鹿矶上,宛若孤岛。

唯一一个势力不减反增的,便是益都李璮,此战之后,竟然趁机将整个山东东路全部收入囊中。

史天泽所谓的安内,指的正是益都李璮。

忽必烈的沉默,显然并不是他不想对李璮动手,而是因为他觉得霸突鲁,无法担此重任。

那还能有谁?

一个个将领的名字,在史天泽的脑子中不停闪过。

不让自己去,张柔不让撤兵,刘黑马驻守川北……

兀良哈台驻兵息州,以接应张柔;霸突鲁不堪使用;也相哥兵败和林,正在南撤的路上……

其实郭侃倒是挺合适的,但史天泽已经不敢提这建议了。

或者,大汗在乎的,不是谁为主帅,而是应当派哪支兵力去剿灭益都?

史天泽犹犹豫豫的,嘴里又吐出了一个名字:“李恒——”

说完,他便有些后悔。

李恒,西夏神宗李遵顼后人,是唯一留存于世的一支西夏皇裔。

当年,成吉思汗攻灭西夏国时,李恒祖父战死,其父亲李惟忠却降附了也相哥。而李恒则被移相哥收为义子。

此人年仅二十一,但是在战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此次也相哥兵败和林之后,还能带着近万兵马南撤,其中有近半功劳应当归于李恒。

唯一的问题,就是年纪太轻了!

“李恒是谁?”帐内有低低的询问声响起。

有些人面露茫然之色,有些人却一脸诧异。

而忽必烈,却是微微颌首。

推荐之人得到忽必烈的认可,史天泽的心里却是微微一沉。

李恒身份特殊,他是也相哥的义子,代其统率部分蒙古军队自然不成问题。而且他并非汉人,就不会与中原的汉军产生太多的纠葛。

大汗,这是在怀疑自己会与李璮暗中勾结?

还是在怀疑别的汉万户?

史天泽正惊疑不定时,忽必烈突然说道:“史将军,可有意入中枢为相?”

这话,如一声惊雷,把帐内文武炸得目瞪口呆。

“这……”瞠目结舌的史天泽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自己从小便随父、兄在军中厮杀,就没正儿巴经读过一天的经书。让自己领兵上阵,纵然面对千军万马,也无所畏惧。可是让自己领着一群文官,管理政事?

大汗,是在给自己难堪,准备看自己笑话吗?

忽必烈扫了史天泽一眼,淡然说道:“刘秉忠有个建议,诸路管民官理民事,管军官掌兵戎,各有所司,不相统摄。我觉得,很不错。史将军若是有心,可以考虑一二。”

大汗,这是要剥夺自己的兵权!

史天泽恍然而悟。

一些同情的目光,纷纷投向史天泽。

“微臣领命……”史天泽起身,缓缓下跪,眼中闪出一些苦涩。

“只是,微臣不擅财赋,怕……”

“无妨,财赋之事,你可与王文统多行协商。而且,我允许你,可以挑一些人以辅助。”

史天泽眼光微微扫过帐内的文臣,略微松了口气。原来自己的一些随军幕僚,如今大多在忽必烈手下为官,重新召回使用,配合上倒是没有任何问题。

忽必烈既然允许自己有挑人的权力,也许他真的并非是出乎对自己的不满而剥夺自己的军权。

或者,是以自己来警告那些不想放弃军权的汉万户?

耶律铸被除去相位,乃至自杀身死,这并不让赵权感到意外。

可是接替他的人,不是窦默、不是平章政事王文统,而竟然是武将出身的史天泽!

而此后,史天泽迅速地发布了一系列的政令,在中原全面实施军民分权、罢侯置守,并推行迁转法、省并州县。开始在燕京大肆筹建新都;并四处征召屯田军士。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赵权有些不明所以。

也不知忽必烈这是在准备对付大权国,或是有其他的目的。

为此,赵权赶回旅顺,特地与刘秉忠见了一面,结果什么话都没套问出来。

得知蒙哥在战场上去世的真相之后,刘秉忠给赵璧留下一份万言奏章,在大权国密谍的协助下,从大沽口泛舟来到旅顺。

大权国所有官员,对于刘秉忠的到来,都表示了极大的热诚。除了在南京府城,已经几乎挪不动身子的元好问之外,与他认识的文官全都来了旅顺与其相见。

几乎凭着一己之力,将一个蒙古王公辅佐为中原共主,刘秉忠值得他们表现出这种尊重。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快穿之拆官配计划 影视之多子多福 网游之修罗传说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穿越1942有空间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赵氏嫡女 都市极乐后后宫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万古神帝 福艳之都市后宫 全民猎人?我全职猎人! 绑定神豪系统,我被养成顶级女神 曼陀罗妖精 神道帝尊 快穿之被觊觎的美人 一剑,一驴,一壶酒 好孕小娇娘【快穿】 肥水不流外人田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明骑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帝国大闲人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抗战之红色警戒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明末之力挽狂澜 戒指传奇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明末之新帝国 
最近更新玉符传奇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史上最强县令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 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 龙吟三国 
权宋天下 老大河 - 权宋天下txt下载 - 权宋天下最新章节 - 权宋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