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麦芒

首页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闯红楼 寒门宰相 天下枭雄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抗战之烽火 神话版三国 凡人歌 至尊特工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麦芒 - 我成了仁宗之子全文阅读 - 我成了仁宗之子txt下载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后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朝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清剿,是步骑、战车和骑兵协同的清剿队伍。

骑兵追击,战车防御,步骑也就是火枪队居中策应,这就是朝廷清剿北辽残兵的策略。

很有效,再没有出现被北辽残兵截杀的故事······

针对于逃往燕山以北的北辽队伍,赵曦现在还没有想好怎样做。

燕山以北,肯定是要征伐的,否则大宋完全可以在战前就逼迫北辽将燕云恭送。说好了要打到燕山以北,说好了燕山以北的草场要赏赐给番骑队,辅助番骑队,以及后期招募的骑兵。

朝廷不能失信,也不希望燕山成为未来大宋纷争不断的边疆。

就是有纷争,那也是让党项、吐蕃等游牧族群和契丹的游牧族群一起在草原上纷争。

所以,现阶段朝廷并没有想着突破燕山向北征伐,只不过是在燕山布防了重兵,对北辽没能逃出燕山的残兵进行围剿。

并没有指望清剿行动能找到北辽皇族迭刺部,赵曦的目的是其余七部任何一部的首领。总不能忙乎了近两年,最终动不了契丹的根基吧?

契丹八部,是整个契丹起源的跟脚。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于部等八个部落联盟。契丹族群即便是最后建立了北辽王朝,亲疏远近的关系,说到底还是根据这古八部传承下来的。

也就是说,契丹古八部是整个北辽王朝的核心,也是信仰。对于信仰的力量,赵曦是最为了解的,他比中原对先贤的推崇更可怕。

灭掉北辽,占领土地和收买人心都不能彻底的让契丹人绝望,灭掉他们的信仰,或者让他们看到推崇的那个首领落下神坛,或许才是彻底击溃契丹这个族群凝聚力的最佳办法。

事实上,除了后期北辽吞并的诸如奚、室韦、萌古等部落,基本上整个北辽王朝的贵族,倒是出自这古八部传承下来的。

甚至说,整个北辽的朝廷决断,也都是以古八部传承后人为主。北辽的精锐主力,也都是集中在这古八部的首领之中。

虽然现在的北辽,已经不再提及古八部,根源总是脱不开古八部。

灭不了古八部,那就意味着北辽不灭。

“可惜了,上次因为五百番骑被全歼,三万大军扫荡方圆三百里歼灭的那五千北辽骑兵,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否则也可以甄别是不是有古八部传承人。”

信仰的力量或许诸位臣工不了解,但是,官家所说的契丹古八部,诸位臣工还是了解的。也知道契丹古八部的传承,代表着整个北辽王朝的核心。

也认同古八部队契丹,对整个北辽王朝的图腾作用。就像中原王朝的先贤一般······

这时候,随军的诸位内阁,也开始专注于契丹古八部的剿灭事宜,也不再着急回朝事宜······官家已经恩准遴选官员了。只待清剿收尾,朝廷官员就可以陆续赴任······

对于诸位阁老大臣而言,官家在哪里,哪里就是朝廷。

“是否可以从契丹人的图腾纹身入手?”

这确实是个思路,最起码能甄别那些在混战中枉死的契丹贵族······

于是,大宋的清剿队伍,便增加了一项工作,在歼敌之后,都会将契丹人扒光,根据契丹人的纹身奏报战功······

萧垯不也这时候在逐鹿山的山坳里,带着三万自己部落的斡鲁多。

在确定大辽皇帝陛下已经抛弃将士们逃掉的那一刻,萧垯不也就以阻击宋国北部军的名义,调集了自己本部落的斡鲁多北上了。

跟大辽皇帝的借口是一样的。

但是,萧垯不也并没有着急离开战区,也没有像其他首领那样直接向北逃窜。而是在宋国的北路大军向东进发,部署围攻析津府的时,瞅中了宋国大军的空档,第一时间向西北穿插,直接进入了逐鹿山。

宋国已经占据了奉化州、归化州,也就是说,逐鹿山以西,在宋国看来已经是大后方了,已经贯通了云州到奉化州的通道。

而北部出燕山,那还是大辽的疆域。任何人都想不多,自己会率领本部人马向西······

萧垯不也偏偏就向西了。

因为他知道,宋国这一战不仅仅是收复燕云,就是向北逃到中京,逃到大定府,也终究逃不掉宋国的大军攻伐。

南京道一战,由于陛下的先行逃跑,已经让宋国把大辽的脊梁打断了,从此后,大辽的骑兵已经很难在鼓起与宋国一战的勇气。

并且,大辽的皇帝陛下不死,皇族和后族的队伍不灭,宋国就不会善罢甘休。

这时候向北凑热闹,纯粹就是取死之道。

所以,在决定逃窜的第一时间,萧垯不也就选择了逐鹿山。

那时候,宋国的北路军已经越过逐鹿山了,整个逐鹿山也就在固定的关隘有守卫。

萧垯不也对逐鹿上很熟悉,知道哪些路径可以避开常规的行军线路。

于是,他就躲在了逐鹿山的山坳里,等待着宋国大军的松懈。

虽然奉化州和归化州已经被宋国占领了,但是,宋国从西北出兵,从云州出兵,目的都是在南京道对大辽形成包围。

萧垯不也估计,宋国对于奉化州和归化州的统治,绝对不会像南京道析津府那些州府郡县一样,只会是一种名义上的占领,还来不及做治理方面的事。

同时,因为宋国西北军和云州军是自奉化州、归化州一带向东进发了,也是一路打过去的,这一路的大辽军伍基本被清除干净了。

所以,在奉化州和归化州一带,宋国不会留守太多的军伍,这是他萧垯不也的机会······

萧垯不也知道,大辽的西北招讨司驻地,也就是可敦城,因为防卫西北的原因,祖例规定,任何时候不得少于十万匹战马和精骑。

即便是宋国的西北军,也不曾染指可敦城······因为宋国的西北军出征,战略目标是对南京道的大辽军伍围剿。

这也让如今的可敦城,成为了大辽唯一剩余的生力军。

只要转战奉化州、归化州向北,他萧垯不也就可以抵达可敦城,并以可敦城为基点,召集整个大辽西北招讨司的各方力量,意图后事!

大宋在析津府周边的清剿应该要告一段落了。

这近一个月的清剿,总计剿灭有图腾纹身的契丹人约五万七千余。这就是说,除了正面战场,大宋又歼灭近六万的北辽主力骑兵。

整个清剿行动,基本上将整个南京道都过了一遍,应该不再存在成建制的北辽残兵了。至于那些游兵散勇,就看汪洋的南京道子民,能不能在特定的诱惑下,完成最终的清剿了。

这时候,大宋的前线朝廷,开始酝酿下一步越过燕山的进攻目标了。

“报······”

多久没有这样的急报了,一时间让整个中军宫帐都静了下来。

“报······奉化州驻防队伍急报,昨日,有近三万北辽骑兵通过奉化州境内,向北进军。该北辽骑兵均为一人双骑的配置,并未对我奉化州发起攻击。”

“考虑敌我双方的战力悬殊,奉化州驻军并未出击,只是固守奉化州城。”

传令兵后面的话,没多少人往心里去。奉化州留守的驻防军不足三千,就是一种宣示主权的意思,并不需要他承担截杀北辽残兵的任务。

特别是这种成建制大批队伍。

所有人都在想,这部分北辽精锐骑兵的出处······

“北辽还是有高人呀!”

赵曦看着整个南京道的沙盘,由衷的赞叹。确实,有这样的奏报,再结合整个南京道的沙盘,赵曦不难想到事件的始末。

人家很聪明,根本不攻击大宋的驻军,纯粹就是路过。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敌意,还能避免大宋的烽烟传讯,以至于招来大批宋军的围剿追击。

“在河北道战场开始之时,人家瞅准时机退出战场。当我方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中军混战和析津府的收复时,导致西面各路大军出现空档······就这里,逐鹿山。”

“随便找一个山坳隐藏,等待我方大军在清剿······思路清晰,时机抓的巧妙!”

赵曦在评论,几乎是还原萧垯不也的逃窜过程。只是,这感觉让整个中军宫帐里很不爽。

整个河北道大战,基本上是围三缺一的包围圈。说白了,大宋没法把北辽南京道的东北方向也布置兵力,也就放开了东北方向的出路。

这也是接下来朝廷继续出兵的方向。

可谁曾想,北辽会有人钻出大宋的包围圈,还是西北军、云州军、蔚州军三路大军的西北方向。

“官家,西北方向的将领失职了!”

倒不是推卸责任,只是有感而发。整个包围圈各司其职,在谁的防线上出了问题,自然就是谁的责任。

“不存在失职。当时的情况时,中军下达了必须按时形成包围圈的命令,北路的西北军和云州军,作战的重点是向东北进发,清扫析津府北边的所有障碍。”

“在大战开始,也就是北辽阵线混乱之时,北路军需要全线向北,拦截北逃的北辽大军。”

“而也是这时候,北路军已经没有了防御西线的职责。这一次出现纰漏,责任不在北路军。”

章惇很讨厌文彦博那种有事没事追究责任的措辞。怎么说呢,应该是新一代的将领,亦或是新一代的文臣,很不习惯这种有事就在背锅人的做法。

但是,近三万北辽逃兵穿过奉化州,也确实是西路出现了问题。章惇不得解释整个过程。

背后的话就是:责任在前线指挥部。

赵曦压了压手,制止了文彦博想继续争论的意愿。然后给王中正使了个眼色,让他把宫帐里的无关人员清出去,并让皇城司亲从官将守卫宫帐周边。

“此事没有责任,是朕有意为之!”

“诸位请想想,整个对北辽的包围圈形成后,只需要稳步推进,完全可以迫使北辽的所有势力兵马向东北逃窜,朕为何要在包围圈形成以后,调北路军向东呢?”

“堵截北辽大军北逃吗?任何一路大军,特别是单纯的骑兵队伍,不可能拦截北辽十几乃至几十万逃命的骑兵。”

“朕还不至于让自己的将士们去白白牺牲。”

“之所以调北路军让开西边,以至于出现空档,朕就是有意让北辽的能有部分军伍从西边逃窜。”

“现在基本明了了一点,北辽皇帝是在围剿大战之前,就已经离开了战场,那时候逃跑的路线,只有东北方向,也就是他只能逃向北辽的中京道。”

“北辽皇帝这样的行为就是抛弃了北辽的其他势力,抛弃了北辽这几十万的骑兵。能没人有怨气吗?”

“可这样的怨气,只要最终逃到中京道,在北辽皇族十万精锐实力的情况下,那些逃到中京道的势力,将不得不接受北辽皇帝的继续统治。”

“可逃向西边的不同,在选择跟北辽皇帝不一样的逃跑路线时,就意味着他对北辽皇帝失去了信心,有意另起炉灶了。”

“这样的萌芽,我大宋应该给与方便。”

“诸位,对于大草原的统治,除了羊毛经济的关联,就是以夷制夷,大草原的地形特定,注定了朝廷治理大草原的方式。”

“先不说彻底消灭北辽朝廷的问题,党项、吐蕃、契丹、萌古等各类草原部落,如何在平灭北辽后,保持他们之间的纷争和平衡,朝廷需要尽早准备。”

“朕之所以在部署包围圈时留这么一个后路,就是想让草原的未来不至于让如今国朝的番骑、辅助番骑以及招募番骑一统了。”

“接下来深入草原追击北辽残兵,乃至攻伐北辽流亡朝廷的任务,将重点由番骑、辅助番骑乃至招募番骑完成。”

“有些仇恨需要引导产生,也唯有仇恨才能构建草原未来的平衡,也只有这样,大宋才可以居于一个裁决者的层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诡秘之主 剑来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背剑之人 我的总裁老妈 军工科技 猎艳谱群芳 黑铁之堡 猎妖高校 霸天武魂 挑肥拣瘦 重回1982小渔村 特种兵重生七零 抗战之血肉丛林 混沌神王 拿稳深情人设后,我悔婚了 护花野蛮人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剑道乾坤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唐砖 神话版三国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宋终:一拳镇关西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我的女皇老婆 古今名人记 一统大宋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明朝皇帝往事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麦芒 - 我成了仁宗之子txt下载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 - 我成了仁宗之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