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狠人

山下出水

首页 >> 大唐第一狠人 >> 大唐第一狠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下枭雄 黑铁之堡 霸天武魂 官居一品 汉乡 盛唐日月 清末之帝国崛起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朕就是亡国之君 抗日之不世军神 
大唐第一狠人 山下出水 - 大唐第一狠人全文阅读 - 大唐第一狠人txt下载 - 大唐第一狠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34章 【神秘嘉宾有几个?】二合一超级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年年寒门丁,常做出塞兵。

世可有雄城,贼来也不惊。

墙高十万丈,可听仙人声。

便有洪涛起,云淡也风轻。

渤海城!

霸下大龟,轰隆而行,天子车驾,车轮轧轧,转眼半个时辰过去,李世民已经到了渤海城前。

皇帝孤身站在车驾之上,仰头看着眼前这一处城门,目光直直盯着城门两侧,念出了刻在城门两侧的一首诗。

念完之后,若有所思,忽然转头看向李云,轻声询问道:“此诗谁人做?”

李云嘿嘿一笑,故意买个关子道:“陛下何不猜一猜?”

李世民深深看他一眼,忽然又把目光转回城门两侧的诗句,语带思索道:“此诗看似大气磅礴,然而骨子里谨小慎微,诗中饱含着期盼雄城庇护之意,所以作诗之人绝对不会是你,你这小子拥有天生神力,遇到凶险之时第一个念头是抡起锤子打过去,所以纵算你有如此文笔,你也写不出这种渴望庇护的诗……”

说着停了一停,紧跟着又道:“朕看此诗分明乃是新刻,墙根角落尚留打扫不及之砖粉,若朕猜测不错的话,你这明显是紧急之下弄出的门面功夫,作诗之人不是你,刻字之人也不是你,你只是找人弄出这一首诗刻在城门两侧,用意无非是当成迎帝最后一礼的开场词,可对?”

李云拱手而笑,故意拍马屁道:“陛下就是陛下,果然不同凡响,难怪世人都说,聪明不过天子,伶俐不过圣人,以前臣还不服,现在心悦诚服……”

“勿用溜须拍马!”李世民眼睛一瞪,故作呵斥道:“你小子装的太假,溜须拍马可不是你擅长的事,说说吧,此诗谁人所作,刻在城门又有何深意。”

李云轻轻咳嗽一声,语带深意道:“这人陛下也认识,他的名字叫包悠远。”

李世民微微一怔,随即脸上现出恍悟之『色』,脱口而出道:“原来是你门徒之父,想不到竟有如此才气。”

紧跟着又道:“可惜限于半生穷困,骨子里已经养成了谨小慎微,所以虽有磅礴才气,写出的诗句却带着渴盼庇护之意,调子已经定了,这辈子怕是没有太大成就……”

李云却摇了摇头,轻声道:“臣却觉得很好,这诗写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包悠远一直生活在世间底层,所以才能深刻体会老百姓的渴望!百姓们渴望什么呢?他们无非渴望活的太平!”

说着看了皇帝一眼,语气转为坚定又道:“臣立渤海国也好,臣建渤海城也罢,最初的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庇护麾下子民活的安宁,唯有百姓们活的安宁,我这个诸侯才当的有滋味,臣小时候曾经看过一个异人故事,故事中有个老人家对异人主角说过一句话,人的能力越大,肩上的责任就越大,臣觉得自己能力不小,放眼当世也能排进前十,所以,我想多扛一点责任……”

李世民听得动容,忍不住深深看了李云一眼,忽然口中悠悠一叹,大有深意道:“你这心胸,已帝王矣!”

李云顿时呆住。

皇帝这评价实在太高了。

李世民又深深看他一眼,忽然再次开口道:“其实你们作出这诗并非专门要弄门面功夫,也不是故意为了迎接朕的逢迎拍马,只是因为事情凑巧,所以才显得像是临时篆刻上去,对否?”

李云苦笑点头,承认道:“确实如此,臣这里人口虽多,但是可用之人却少,臣早就想在城门口刻上一首诗,可惜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作诗人才,直到前几日收下包杀生为徒,顺带着将她父亲收为麾下,这才勉强算是有了文雅之臣,于是急不可耐让他做出了这首《渤海城门》诗。”

李世民‘哼’了一声,不知为何竟然有些不满意,道:“你自己拥有盖压当世之才,偏偏要让别人帮你作诗,若是让朕来选择,朕更希望刻在城门口的诗句是你所作。”

李云哭笑不得,连连摇头道:“您也太夸赞了些吧?臣哪里有盖压当世之才?”

李世民瞪他一眼,略显生气道:“悯农一诗,天下传唱,朕记得当时满朝文武进行打赌,无数勋贵子弟摩拳擦掌要和你斗诗,结果你一首悯农作出,直接绝杀了全场,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你作的《春晓》同样是绝世佳句,令人读来有种春在眼前的错觉,虽然事后被程咬金改成了乌七八糟的夏晓,但是天下有谁胆敢小觑你的盖世才华……”

皇帝如此表扬,李云满脸悻悻,甚至有些尴尬,总觉得脸上火辣辣一般。

偏偏他又不能明说自己乃是抄袭,只能硬着头皮打了个哈哈,勉强算是承认,又暗示自己没有承认。

李世民却以为这小子已经服输,皇帝脸上这才现出满意之『色』,继续呵斥道:“以后要记住,不要去学扮猪吃虎那一套,老虎永远是老虎,老虎就该把自己的凶威展示在世人面前,你有天生神力,又有盖世才华,这是整个汉家的好事,何必整天藏着掖着。”

李云听的头大如斗,无奈只能诡辩一句道:“臣只是觉得让包悠远写诗更贴合一些,毕竟这城门之诗应该来自百姓的心声才有意义……”

这话虽然是诡辩,然而李世民却下意识点了点头,道:“如此却也有些道理!”

说完猛然一顿,抬头看向眼前城门,又道:“但是包悠远写的不合实际,世上哪有城高十万丈的城墙,别说是城高十万,你这渤海城的城墙竟然连三丈都未达到……”

李云呵呵而笑,接过话茬道:“两丈,臣这城墙只有两丈高度。”

“你还敢笑!”

李世民眼睛一瞪,语气竟然很是恼怒,呵斥道:“两丈高的城墙,这和不建有何区别,倘若被人围而攻之,最简单的云梯也能攀登直上,你竟然还敢笑,包悠远竟然也敢写,你们莫非就要用这两丈高的城墙,去当成庇护子民生活安定的保障?臭小子,你应该不穷吧,修筑城墙的钱财万万不能节省,如果实在不够朕可以补贴你一些。”

李云心里有些感动,知道皇帝这是真心为他考虑,但他一时又不便明说,否则总会给人一种当面反驳的味道,今天他已经反驳了皇帝好几次,他觉得应该给二大爷留点面子。

幸好这个天下并不缺聪明人。

只见李云这边的队伍之中人影一闪,忽见一个中年书生走出来拱手一礼,语气很是恭敬,言辞却不卑不吭,郑重对皇帝解释道:“陛下莫要责怪国主,渤海城不需要太高的城墙。”

李世民看他一眼,冷声道:“你便是包悠远吧?你闺女拜师之时朕曾见过你一面,当时你和妻子一脸胆怯,想不到短短数日竟敢侃侃而谈,莫非自以为加入渤海国中,身后有了依靠有了自持?”

“不敢!”包悠远还是不卑不吭,语气依旧十分恭敬,道:“草民只是据实而言,尚乞陛下赎罪则个,您确实误会了我家国主,渤海城不需要太高的城墙。”

李世民哼了一声。

这时只见大唐车队也站出一人,分明乃是大唐的宰相房玄龄,老房先是深深看了包悠远一眼,随即才拱手对着皇帝一礼,轻声解释道:“陛下无需生气,渤海确实如此,若是依照老臣看来,两丈高的城墙都是浪费。”

“是么?”

李世民再次冷哼一声,似乎故作不悦道:“那你们倒是说说,为什么渤海城墙不需要太高。”

其实皇帝已经想明白其中道理。

之所以抓着不放,恐怕另有原因。

当皇帝的人,永远想的比大臣远。大臣尚且能猜透渤海城墙仅有两丈的缘故,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岂能猜测不出。

但是皇帝仍旧抓着不放,甚至故意做出恼怒生气之姿态,看似不近人情,实则用心良苦。

原因很简单,大臣们能一眼看懂的事情,百姓们却很难及时看懂,百姓们如果担心某件事,心里不由自主就会彷徨,彷徨这东西会传染,而百姓这个群体最容易人云亦云,有时候仅仅只是一件小事,任其发展下去就会蔓延成灾。

当无数彷徨变成惶恐之时,再想解决就得付出极大的心力。

这是皇帝才能思考的治国之道,所以李世民才会抓着城墙问题不放。

渤海城的城墙为什么只需要两丈高?

这个高度几乎拦不住任何的攻城云梯!

然而无论是李云还是包悠远,甚至大唐宰相房玄龄,三个人几乎不约而同,全都说两丈高的城墙也属浪费。

另有大唐车队这边的无数文臣武将,明显个个也都面『色』淡淡,大家虽然对着城墙指指点点,但是话里话外全然没有一丝担忧顾虑。

渤海城墙两丈高?

又如何?

“谁敢攻打渤海城……”

老房代替所有人做出回答。

老房的声音故意很大,几十岁的老头竟然中气十足,似乎是为了配合他,又也许只是因为巧合,当老房开口回答李世民的问题之时,无论大唐的大臣还是渤海的官员全都鸦雀无声。

大家故意让老房的声音显得更加清澈。

“陛下……”

老房虽然郑重回答,但是答案分明很短,但见这位大唐宰相一脸傲然,语气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自豪,大声再道:“谁敢攻打渤海城?天底下只有渤海去打别人的份!”

谁敢攻打渤海城?

天底下只有渤海去打别人的份!

这话在人群中传播,转眼间传进无数百姓耳中,百姓们一时还不能明白,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把大唐宰相的话语继续传递给别的同胞。

但听房玄龄傲然又道:“此城的城墙虽然只有两丈,然而它暗地里的城墙却有十万丈,包悠远写的诗一点没错,这是当世之间最强大的雄城,因为,它的城主是李云,古有霸王举鼎,唐有擂鼓瓮金,渤海国主乃是前代西府赵王之子,他自己也曾做过一段时间赵王,二十年前四明山一战,前代西府赵王匹马双锤决战紫金之巅,七年之前黄河一战,渤海国主一人一锤笑傲黄河,父子两代人,皆有天神力,即便面对百万大军,他们照样杀的尸山血海,只有他们杀别人的份,没有别人碰他的机会……”

大唐初期,李元霸在民间的名头比李云更响,因为李云做事并不完全依靠武力,很多时候更喜欢借用智慧,而李元霸生平只会无脑杀伐,偏偏无脑杀伐最容易给百姓带去安心。

房玄龄故意把李元霸说出来,借以助推李云的威猛名头,老房的声音不断在百姓之中传播,几乎在转瞬之间激起了百姓的心声和共鸣。

是啊!

咱们怕个屁啊!

渤海城墙确实不高,可是咱们生活在这里需要城墙么?

咱家国主是谁?

那可是曾经一人横扫草原和辽东的西府赵王。

咱家国主他爹更狠,据说当年一个人砸死了几百万人,据说血流汇聚成了大河,现在南边有一条长江还在泛红,二十年多年时间过去了,国主他爹杀人杀出的血还没流完呢。

古代老百姓见识不高,这些话若是搁在后世怕是连八岁小孩也会嗤之以鼻,然而古代百姓却讨论的兴奋异常,兴奋之间不知不觉就对渤海城有了一份归属感。

住在这座城中,稳!

“哈哈哈哈,好!”

李世民似乎终于安下心来,但见皇帝很是开怀对着房玄龄点点头,夸赞道:“朕听房爱卿这么一解释,发现渤海城的城墙确实不需太高,既然如此,朕便饶恕渤海国主节省钱财的罪过……”

说着停了一停,紧跟着又道:“同样,也饶恕包悠远写诗夸张的罪过,因为,他写的并非夸张,只要渤海有吾家侄子坐镇,渤海的城墙真有十万丈高。既然包悠远不曾夸张『乱』写,朕便饶恕他这一次吧。”

“哇,陛下真是宽宏大量啊!”

百姓们看不穿皇帝和大臣演戏,只会在发自肺腑的发出感慨,感觉自己活在一位宽宏大量的帝王治下,这辈子真是可以舒舒坦坦的活。

还有渤海国主,他们马上要成为渤海国的子民,国主一个人就等于十万丈高的城墙,这让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被外族入侵。

不用担心外面的危险,只需要在这里安心过活,每天努力种田,干活,养家,糊口,就算再累,这生活也是美滋滋。

李云深深看了李世民一眼,忽然郑重拱手行礼,小声道:“二大爷,谢谢您,今天又给侄儿上了一课,原来治理麾下需要如此的精心留意,哪怕是一件小事,也可以借题发挥,只要对百姓好,当权者就得用心……”

李世民同样深深看他一眼,忽然淡淡笑骂道:“你这臭小子其实什么都懂,你怕是故意给朕教导你的机会。”

李云嘿嘿两声,『摸』了『摸』鼻子不予承认。

皇帝轻轻吸了一口气,目光再次看了一眼渤海城门,忽然道:“天不早了,你这迎帝之礼到底要拖到什么时候?耽搁这么半天,朕连城门尚未进去……”

李云连忙脸『色』一肃,语气却带着某种诡异,突然道:“迎帝三礼,邀帝观城,陛下已经到了城门之前,接下来臣可不够资格陪您观游,所以么,臣只得请出几位重要嘉宾,唯有她们才能和您同行一路。”

李世民顿时有些好奇,忍不住道:“这世间竟还有人能和朕同行?谁啊?”

说着下意识转头,看向后方一辆马车,随即又转了回来,语气更加好奇道:“你祖父尚在马车之中,显然你这臭小子求助的不是他。”

李云的祖父就是李渊,大唐太上皇确实有资格和李世民同乘一车。

李云嘿嘿一笑,忽然对着城内高声一喝,语气很恭敬,声调却带着一丝调皮,道:“有请重要嘉宾出场,让大唐皇帝见识见识。”

“你这臭小子……”

城门之内似乎薄怒一声,随即只听噗嗤一笑,但听有人娇声说道:“陛下一路跋涉而来,臣妾渴盼良久矣,时时担忧,日日担忧,原本想着出迎三十里路,偏偏咱家的坏小子侄儿不许,非要给您一个惊喜,让臣妾在这里『露』面。”

李世民眼睛一亮,脱口而出道:“观音婢,是你啊!”

随即感觉太过激动,连忙改口道:“原来竟是皇后,皇后这一年多在渤海过得可还好。”

“甚好,只是甚为思念陛下。”

“父皇父皇,有没有想念兕子?”

突然又有一个清脆声音响起,带着娇憨道:“大哥哥让我也做嘉宾,要在今天给你个惊喜,兕子兴奋的好几天睡不着,今天特别起了一个大清早呢……”

声音之中,但见城门口人影一闪,却是大唐皇后长孙氏缓缓走出,另有一个粉雕玉琢的小丫头欢呼雀跃跑出来。

李云弯腰一抄,直接把小丫头抱在怀中,然后双手向前一举,举的小丫头咯咯直笑。

另一边李世民下意识伸出双手,一把将小丫头稳稳接在了手中,皇帝脸上果然挂着惊喜,哈哈大笑道:“竟然是朕的小兕子,想不到你也是迎帝的嘉宾,你大哥哥这事总算做的不错,朕见了小兕子特别的开心。”

小兕子突然伸手入怀,猛然掏出一本精细装订的小书册,然后骄傲举在手里,仰着小脑袋对李世民娇憨道:“父皇,送给您!”

李世民连忙接住,很是好奇道:“是什么宝贝?小兕子平日阅读的课业么?”

“不是,是我写的书!”

小兕子骄傲仰头,大声道:“是我和大哥哥共同创作的书,大哥哥负责讲故事,小兕子负责给记录,兕子知道父皇喜欢书法,专门苦心练习的飞白体。”

李世民深深看了李云一眼。

皇帝几乎瞬间就想明白这是李云对于小兕子的教育之道。

李云讲故事,小兕子负责写,这样既能激起小家伙的自信心,又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小家伙学到本事,单看书册封皮之上的三个字,小兕子的书法竟然已经很有功底。

这时长孙皇后已经走到车边。

皇后身侧还有一个风华绝代的女人。

两个女人身后,跟着一个满脸刀疤的凶狠老头,老头手里拎着两块小碑,左面一碑,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右面一碑,孤零零只有五个字,皇帝下意识扫了一眼,随即脸『色』变得庄重。

那碑上赫然写着七个字,汉家功臣鱼俱罗。

只见长孙皇后款款行礼,柔声对皇帝道:“陛下,且容臣妾给您介绍,今日陪您观游渤海城之人,共计如下……”

说着抬手一指,先是指着自己,举止雍容道:“臣妾,大唐皇后长孙氏,嫁于陛下二十年,当有资格同君行。”

李世民毫不迟疑点头,郑重道:“夫妻本一体,皇后乃国后,无论是公是私,观音婢皆有资格和朕同乘一车。”

长孙皇后嫣然一笑,突然伸手指着身边的女人,再次道:“草原突厥,亦是大国,如今东西草原已经一统,然而新任草原金刀可汗是咱家侄儿的妻子,玲珑那丫头属于小辈,无有资格陪您观游,所以,只好让草原圣女大祭司出面。”

李世民连忙肃重直身,郑重道:“圣女大祭司胸怀苍生,朕若被陪同深感欣慰。”

其实李云老娘按说乃是李世民的弟媳,见了李世民也得乖乖行一个礼,但是眼下乃是依照两国邦交的方式见面,圣女大祭司的位置丝毫不弱于李世民,如果按照国土面积和军力强盛比对,李世民这个大唐皇帝甚至比圣女大祭司弱了一筹。

但是圣女大祭司并不拿大,反而款款对着李世民行了一个突厥礼,很是庄重道:“突厥乌丝阿月,见过大唐陛下……”

紧跟着礼仪一变,赫然变成汉家女子礼节,又道:“拢右李家乌丝阿月氏,见过家中大伯哥!”

李世民连忙抬手示意,郑重道:“与公与私都是一家人,圣女大祭司不用如此多礼。”

圣女大祭司点了点头!

这时长孙皇后再次开口,语气隐隐变得感伤,轻声道:“陛下,臣妾帮您介绍另外一些伴游之人。”

李世民目光一转,直直盯着疤痕老头拎着的两块石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全球转生:从无限复活开始成神 背剑之人 龙魂侠影 影视之多子多福 诸天:寻道大千之从倚天开始修仙 福艳之都市后宫 渔港春夜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林岚秦小雅 重生之神级明星 猎艳谱群芳 独步成仙 全职业法神 曼陀罗妖精 都市狂龙医仙 逆天邪神 山村傻子神医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1625冰封帝国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紫鸾记 带着农场混异界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我在元末当霸王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 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 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明1914 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 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漠群英传 太子无敌 十七世纪富二代 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大唐第一狠人 山下出水 - 大唐第一狠人txt下载 - 大唐第一狠人最新章节 - 大唐第一狠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