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大佬

祝家大郎

首页 >> 回到北宋当大佬 >> 回到北宋当大佬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铁骨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科举,寒门状元 大清隐龙 凡人歌 暴君闺女五岁半 赤色黎明 中华第四帝国 
回到北宋当大佬 祝家大郎 - 回到北宋当大佬全文阅读 - 回到北宋当大佬txt下载 - 回到北宋当大佬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八十七章 韩大相公的人生巅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甘奇要去泉州赴任,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赵宗兰刚刚怀孕。

世间之事总是这般,在这个时代,妻子怀孕了,从来都不是可以拿来拒绝公事的借口。

如果甘奇真的一去一年多,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甘奇也是看不到的。

带着赵宗兰一起去,也是不太现实的一件事情,这个时代的远行太过舟车劳顿,实在不适合一个孕妇,赵宗兰若真要随着甘奇去福建,十有八九得流产。

甘奇要走,赵宗兰默默无语,慢慢给甘奇安排着,带些什么衣物,那些笔墨顺手,带哪些人随身护卫,带那些人在身边伺候。皇家女子,知书达礼,不吵不闹不悲,皇命之下,只留自己心中苦楚。

不是有那么一句诗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不知赵宗兰此时有没有一点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意思,兴许她也一直并没有想过非要让甘奇封侯拜相的……

家国大事,儿女情长。

赵宗兰并不哭,吴巧儿却已泣不成声,连带张淑媛也暗自落泪。

甘奇就坐在院中,看着众人忙碌着,甘霸还被吴巧儿吩咐着出门,买这买那,买泉州没有的东西,比如西瓜,哪怕西瓜在盛夏留不得很久,也要买上一些给甘奇带去。

东西收拾清点了一下,赵宗兰开口说道:“夫君,便让淑媛妹妹陪着你去泉州吧,如此身旁也有个人伺候着。”

甘奇点了点头:“嗯,带着淑媛与春喜便是。”

甘奇心中看着这个家,离别的伤感其实并不浓厚,一去超不过二年便回来了,这大概就是男人与女人的区别所在。

“夫君一路上定要多多保重,也要多多小心……”

甘奇安慰一语:“还有几天呢,不必伤感,东西清点一下就是,不必急着装车。”

赵宗兰点着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有话想说,但是终究没有开口。

甘奇出门而去,先去了码头上的铁匠铺,拿回了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里最重要的就是一根钢管与一个弹簧片。

钢管是这个老铁匠用一根反复锻造的实心铁棒掏出来的,这是个什么工艺呢?就是把实心的铁棒硬生生从中掏空,打磨,成了一根小小的钢管,一尺多长。这个工艺效率相当低,也耗费了老铁匠与几个徒弟好几个日夜。这就是枪管了。

弹簧片,也是凑合的东西,弹性不错,但是碍于材料原因,耐受度肯定不行。也就是说这个弹簧片,用的次数越多,弹性就会越差,甚至还会变形。保险起见,弹簧片自然要多准备一些,弹性不行了就得换。

火枪这个东西,说容易也容易,哪怕是北宋中期,其实已经就有了。所谓突火枪,用竹管,里面装火药,火绳点燃,里面发射一些东西,只是因为火药与材料的限制,威力感人。但是这玩意已经就是火枪了,严谨一些说,这就是火绳枪。

回到家中,甘奇开始组装自己的这支燧发枪,其实原理很简单,后世孩童过年的玩具里,就有燧发枪这种东西,一把塑料枪,扣动一下,啪一声,仅仅也就是啪一声。

这支枪,有一个坚硬的枪管,只是没有膛线,枪管太短,远距离也就不谈什么准度了,有一个弹簧扳机,有一个火石在击锤之下。只是打造的工艺,实在不适合批量生产。

装好了这支枪,甘奇反复击发了几下,还算满意。带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火药,带着一些铁砂与铁珠子,便出门而去。

到得野外,汴河之旁。甘奇开始摆弄着自己的这把燧发枪,倒入少许火药,用纸团塞进,捅实,倒入一些铁砂。

“都让开,到我后面去。”甘奇与甘霸几人喊着。

几人飞快跑到甘奇身后,甘奇略带紧张扣动着扳机,嘭的一声,火光一闪,浓烟滚滚。

甘奇只觉得自己的手臂传来一股巨力,不自觉往上跳动了一下。

目标是一棵河边柳树,众人都围上去看。

一大块树皮早已不见,白白的树干也被打烂了一片。不过仅仅是外表而已,并未深入其中。

甘奇摇了摇头,只觉得这威力不太令人满意。

一旁的甘霸却一脸惊讶:“大哥……这东西,好生厉害。”

甘奇不答,用缠着布条的小铁条把枪管清理了一下,再倒入火药,这回甘奇加大了药量,然后再用纸团塞紧,再用铁条捅实,扳起上面的击锤,如此也就把簧片扳上了。

然后对着柳树再次扣动扳机,击锤击打在火石之上,火石火光一闪,枪却没响。

甘奇倒也不气馁,他知道燧发枪有这么一个瑕疵,那就是并不能保证每一次击发都会成功,能保证十次击发成功八九次,那已经就是工艺顶尖了。

不过问题也不大,击发不成功,只需要用大拇指再次把击锤扳起就是,立马又可以击发,这个过程一秒钟都不用。

枪终于响起,这一回巨力更甚,震得甘奇不自觉退后了一步。

一股浓烟升起,甘奇抬手挥了挥,走上头前几步外的柳树。

这一回,那柳树之上,一片模糊,细细查看之下,许多铁砂深入其中一两寸。

这个效果,甘奇满意了,可以杀人了。

甘霸在一旁目瞪口呆:“大哥,这东西,旁人拿来放鞭炮,到得大哥手中,竟有如此威力,杀人夺命,不在话下,我的个乖乖,大哥,给我也来一支吧。给兄弟们都配上,人手一支。”

甘奇一边清理着枪膛,一边笑道:“再来一支两支的不难,但是若想人手都配一支,那就不现实了,这火枪太过耗费工夫,张老头带着几个徒弟,这么多天,才掏出一支枪管。若是想要打造出更多,那还得下大工夫改造一下打造工艺,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

火枪的枪管,是重中之重,想要做出合格的枪管,用掏空这种方式是无可奈何之举。用其他方式,比如浇铸,工艺上是不合格的。这个时代浇铸金属器具,做一些盛装器皿之类倒是无妨,做枪管就有很大的隐患了,其中气泡杂质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炸膛这种事情必然大量发生。

哪怕到得明朝,火枪依旧不好用,火炮之所以能用,那是因为不断加厚炮管,还要用铁箍去加固炮膛,这才能保证火炮堪用。这也导致随便一门炮就重达上千斤,甚至一吨重。但是火枪不可能造成几十斤来用,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那就真的成了一个铁疙瘩。

制造枪管,中国一直到得清朝,许多地方还在用砂轮钻来钻实心铁棒的工艺,其实就是掏空的办法,只是工艺稍微进步了一些,有专门钻枪管的手工机器了,想来比张铁匠纯手工制作要快速许多。

工艺进步,才是火器的未来。

甘霸有些气馁,他的脑回路有些不同,义气当先,开口说道:“那……弟兄们都没有,那我也不要算了。”

甘奇已经再次上好了火药,这回不用铁砂了,而是上了一粒铁珠子,扳起击锤,再发一枪。

一阵浓烟之后,再看那株老柳树,剧烈摇晃了几下,上前一看,铁珠子深深陷入了树干之中,三寸不止。

“大哥,这玩意,这么近,能破甲了。”甘霸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震撼。

甘奇点点头:“火枪破铁甲,不难。因为铁甲坚硬有余,韧性差了一些,太脆了,反倒是有一种棉甲,抵御火枪比较有效。”

棉甲这玩意,就是纤维制造的甲胄,把棉花反复拍打,让棉花纤维紧密结合在一起,制作成甲胄。这种甲胄的模样,就是清朝八旗军穿的那玩意,一身白,加上许多铆钉。

铁甲这种东西,在宋朝发展到了顶峰,随着明朝清朝的到来,就慢慢落伍了,因为铁甲是真挡不住火枪这玩意。明朝中后期战场,火枪就是主要武器之一了,棉甲也就应运而生,棉甲里内衬铁片,又可以挡火枪,又可以挡冷兵器,也是很大的进步。

“棉甲?”甘霸有些愣,因为这个时代,中国还没有棉花,确切来说,是还没有大规模推广棉花。而今棉花还只在西域有。中国人也还没有穿上棉衣棉袄,布的原料,还真要是麻与丝绸。

甚至此时的中国,还没有“木”字旁的这个“棉”字。只有“纟”旁的这个“绵”字,绵羊之绵也就是这个绵。

甘霸如此一提醒,甘奇脑中飞快运转着,棉花是西域传来的,如今西域的东西,在泉州极为多见。

甘奇不免想着这回去泉州,万一寻到棉花了,那就是大收获了,棉花实在太过重要,不在造什么棉甲,就是保暖这一项,棉花的重要性就是无可取代的,成本低,生产量大,对于中国北方意义重大。

冻死,也是古代中国人很大的伤亡原因。有了棉花这种作物,就会很大环节这种现象。甚至对于军事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天寒地冻的地方,每个士兵都穿着一件大棉袄,不知可以挽救多少士兵的生命。

想着想着,甘奇收拾好火枪与一应事物,把火枪别在腰带之上,有些不舒服,想了一想,准备再弄个枪套,如此别在腰间就舒服了。

收拾好火枪,甘奇就准备开始收拾人了。

这都要离开汴梁了,甘奇往王府去了一趟,算是辞别。

这回赵曙是正大光明见了甘奇,辞别的事情,便也不怕什么口舌了。

见赵曙,是甘奇有许多事情要交代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论发生什么事情,就坐在家里不出门不见人,如此就可以了。

怕就怕赵曙心急之下要出门到处去走动,那就麻烦大了。

不过这一点甘奇还是放心的,赵曙二三十年谨小慎微,早已习惯了这种状态,赵曙是沉得住气的人,这一点甘奇倒是不那么担心。

赵曙是不必过于担心的人,但是韩琦是不能不担心的人。

要对付韩琦,甘奇的后手自然要留好。

甘奇便又去见了冯京,两人商议了许久。

甘奇又去见了张唐英,交代了许多事情。有些事情,历史上本该是张唐英的弟弟张商英来做的,只是许多事情忽然提前了,张商英还未到御史台来工作。

交代好许多事情之后,甘奇又开始处理起自己生意上的许多事情,该交代的要交代好,还安排的也要安排好。这一去,至少一年多,为了这一年多生意正常运转,甘奇每一顿都设宴,请着一个一个的心腹掌柜之人,推心置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给钱给恩惠,最后自然还要嘱咐许多话语。

最后与包拯王安石等人辞别。

再去与皇帝辞别,还找皇帝要了几个人。皇帝又勉励了一番甘奇,把甘奇要的几个人也允了。甘奇倒也不是要什么大人物,就是史洪磊与折克行等几个军汉,算是一路上的护卫。史洪磊得了枢密院的命令,赴任泉州兵马都总管。

甘奇终于出发了,汴河码头之上,一箱一箱的东西往船上搬着,甘霸与周侗跟着甘奇一起走,还带了四十多个膀大腰圆的汉子。狄咏留在京城,照看着诸多产业。

史洪磊与折克行也带了一队铁甲,三四十人。

甘奇还带了几个账房掌柜的一同南下,人之外,甘奇待得最多的东西就是钱了。

有些事情甘奇从来没有明说,但是带这么多钱南下,就代表甘奇还有其他事情要做。泉州之地,乃是大宋朝造船业最发达的地方,大宋朝的造船业,在同时代而言,也是世界领先的,哪怕是渡洋而来的外国人的船只,也比不得大宋朝的工艺水平。

哪怕是大航海时代初期,中国的造船工艺也吊打世界,西方的船只在郑和的船队面前,那是不值一提的,郑和下西洋用的大船,能在上面养马队。西方大航海前期的船,人都没地方住。

当然,郑和的船队,也就是古代中国航海事业最后的高潮与狂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宋朝泉州的贸易对象,主要是阿拉伯人,当然也有波斯人,但是这个时候的波斯,早已都是MSL,也有一些海外移民并非这个教派。另外还有拜火教或者说祆教,这是摩尼教的起源,也就是方腊起义的教派。还有一些景教,景教就是基督教的分支,如今也有一些正规的天主教徒。这些都聚集在泉州。

大宋的瓷器丝绸茶叶等贵重之物,从泉州出发,通过南海,过马六甲,过印度洋,就到了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人再通过地中海,就能到欧洲,如今地中海上最会做生意、最会航海的就是威尼斯人,威尼斯人从地中海南岸载上货物,到地中海北岸,就成了黄金。

陆上丝绸之路,到了大宋就几乎断绝了,这也逼得那些西方胡人走海路而来,这就是泉州兴起的原因,因为走一趟中国,实在太赚钱了。

大宋朝的船也会出海去,主动运货出去,后世的南海,一次一次打捞起宋代的沉船,里面精美的各种物品,都以万数来计。

北宋还只是起步,到得北宋中期,这条贸易路线已经形成了很大规模。但是宋朝朝廷一直到得哲宗年,才会把视线稍稍转向泉州这个地方,开始设立泉州市舶司来管理海贸之事,到得南宋,丢失了广阔的北方,首都也到了杭州,泉州也就没有那么远了,而且泉州这个地方还有钱,正是偏安一隅的南宋需要的,所以南宋才真正把泉州当成一回事了。

只是南宋时候的泉州,外国人的势力已经真正成型,到得南宋后期,甚至连市舶司的官都是外国人在当。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悲剧,外国人在南宋败退之时,不准皇帝入泉州来驻守,在泉州一次就杀死了三千多宋朝宗室子弟,甚至还帮着蒙古人追杀宋朝皇帝。

这个追杀宋朝皇帝的胡人名叫蒲寿庚,因为帮助了蒙古人,所以一辈子荣华富贵,也把泉州变成了他自己的王国。一直到得明朝,朱元璋登基的时候,才把蒲寿庚的坟墓刨了出来,把泉州蒲氏定为余孽,男子全部充军,永世不得读书为官。

甘奇此去泉州,两个事,管理胡人,杜绝后患。然后就是赚钱,为朝廷赚钱,也为自己赚钱。甚至甘奇还想要一支自己的舰队。

运河之上,甘奇租用的两艘船,一路顺风南下。

汴梁城里,韩琦心情大好,如今终究是他棋高一招,甘奇甘道坚,不过竖子小儿,股掌之间,大患已除。

接下来,韩大相公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韩大相公四方奔走之下,事情慢慢就差不多了,甘奇已经在运河之上一去千里,再也没有人能阻挡韩大相公的大事了。此事一成,韩大相公这辈子再也无忧。

再上朝,韩琦直接开口上奏:“启奏陛下,关于新立皇子之事,老臣以为,如今可以施行了,虢国公赵宗谔,仁义礼智信,样样俱全,可堪重用,以优中选优之想,家国社稷之念,还请陛下圣裁定夺。”

“臣附议。”

“老臣附议。”

“微臣附议。”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魔艳武林后宫传 春满香夏 武师的自我修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特种兵在都市 重回1982小渔村 恶魔军官,放我走!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护花野蛮人 一剑独尊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回到北宋当大佬 祝家大郎 - 回到北宋当大佬txt下载 - 回到北宋当大佬最新章节 - 回到北宋当大佬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