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独眼狐狸

首页 >>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从山贼开始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独眼狐狸 -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全文阅读 -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txt下载 -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九章 不言胜、先言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政衡深悉毛利元就的能力,越是深悉他的本事就越发的对他高度重视。

前世查资料的时候也就寥寥数语表明了一个人的成就,亲身经历了倭国乱世后方才发觉他们不是一个个简略的介绍就能够看清楚真相的,亲身经历后他对于情报特别重视,情报网的建立从还没有出唐松村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这在倭国朝不保夕的乱世中是难以寻找到的特例。伊达家的情报部门草间众本来只是一股无关紧要的山贼野盗,草间四兵卫的能力没有多么突出,要说到能力也就他的忠心可嘉。

在政衡的大力支持下,草间众现在俨然成为了伊达家一股不可小视的势力,在历次伊达家的征伐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立下了赫赫战功,草间四兵卫千石知行的俸禄也让许多武士相形见绌。

如果你认为像草间四兵卫这样的忍军头目,说起来似乎是保护主公人身安全为主公打探消息,应该是主公最为贴心的人,就如同大明朝的锦衣卫一般。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武士们的眼中,乱波的地位甚至于比庶民百姓还要低贱,这些人大多出身贱民或则是没有财产的山民,例如尼子晴久麾下的钵屋众一开始的时候明面上干的无地贱民所为的乐师,暗地里也干些抢掠百姓口粮的勾当,和野盗山贼没有任何区别,后来帮助尼子经久复国后地位方才上升,就算是如此钵屋众首领钵屋弥之三郎也就是只有百石知行俸禄。甚至于没有参与评定会议的资格。

伊达家起于微末,其中重臣部将多是出身贫寒,铜山众这等贱民非人都能够爬上武士阶级,倒也没有人对于草间四兵卫荣登高位有任何微词,也使得草间众的发展非常迅速,对于有能力的乱波忍者非常具有吸引力,有能力的人往往不甘落于人后,不管是武士还是庶民百姓都是一样。

鹤首城中能够只付出两死一伤便能够击杀三名前来窥视的世鬼众便是实例,草间众迅速发展,关于毛利元就的资料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到政衡的手中。让毛利元就的形象越发的圆满起来,果然不愧是战国第一智将。

历数政衡现在所知晓的几位战国大名,其中以毛利元就的智谋最为高深狠辣,玩弄大内、尼子于鼓掌之间,在大内、尼子历次由盛转衰的事件中都能够看到他的身影,还能够火中取栗赢得最大的利益。

常常有人奉承伊达政衡有毛利元就的风范,能够从一介豪族转变成为一国大名,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可是身为当事人的政衡却熟知他无论是谋略和战术方面都不如毛利元就。他更没有能够在大内义兴、大内义隆、尼子经久、尼子晴久等人之间转圜游刃有余的本事。

政衡的备中国也不如毛利元就的安艺国局势危机,政衡在备中国刮起风云的时候外部环境比起毛利元就来要好上十倍。尼子家势微、大内家内乱、毛利家还没有彻底崛起,这便是政衡的外部环境。

政衡自认为在战略战术上无法和毛利元就相提并论,唯一能够拿的出手的就是对于历史的熟知和年龄上的优势,出兵备后国与其说是为了抵挡毛利元就的侵略,倒不如说是为了拖延毛利元就崛起的速度和时间,用时间换空间。

现在的陶晴贤远没有历史上那般强势,外与大友家结盟,内平定了叛乱,亲自率领三万大军与毛利元就争雄于严岛合战。虽然惨败于毛利元就之手,可是也多有轻视的原因。现在的陶晴贤只控制着周防、长门两国,叛乱之时与心向大内义隆的军队决战损兵折将,内藤盛兴战死使得他嫩巩固直接掌控周防、长门两国全部力量,只是大内义隆逃亡北九州得到了大友家的庇护,实力恢复相当快速,促使他除了留守外能够出战的兵力不足七八千人。

当然陶晴贤还有一个优势。严岛合战的关键,严岛现在在他的手中,岛上也早已修建好了城砦,作为压制毛利家的桥头堡。

毛利元就比起历史上只能够总动员起四五千千人的兵马来要更加强势。起码石见国、备后国很多势力没有像历史上那般保持中立,等到毛利元就和陶晴贤的战局清晰后才做出抉择,纷纷投入到了毛利家的大旗下。

政衡不愿意看到毛利元就短时间内击败陶晴贤,一个活着的陶晴贤比起死去的陶晴贤更加有利于伊达家的布局,正如杉原盛重所说的那般伊达家在未来数年内的战略目标就是备前国,趁着备前国内乱夺取最大利益。

可是一边要拖垮毛利元就的战略布局,另外一边却要拓展生存空间,对于现在的伊达家来说实在是捉襟见肘的事情。修建桥头堡,迫使备后国诸势力无法倾力帮助毛利元就和陶晴贤争霸,便成为了最好也是迫在眉睫的办法。

擒拿毛利隆元可以让毛利家内乱,修建城砦用最小力量促使备后国诸豪族紧守门户,最大限度的压制毛利家的发展。不过修建城砦只能够迫使南部七郡的豪族就范,与毛利家关系更为紧密的北部七郡没有任何威胁,这便是此次出战的缘由,他想要用一场堂堂正正的合战让备后国的豪族们不敢小窥伊达家的战力。

如果他们胆敢倾力出兵帮助毛利家的话,要小心他们的后院不会起火。

政衡之所以选择西荏原驻阵,正是看中了西荏原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优势,西荏原面向备后国是小田川,后面则是吉备高原,四周又有青蔭城、龟迫城、白实城三座城砦,只要稍加修缮扩展便可以成为控制进出备中、备后国的山阳道的桥头堡。

利用高粱川、小田川的便利,再加上又是本土作战,三千战兵所需的粮草完全用不着三千民夫来运送,三千民夫中大部分人是来修筑城砦的。政衡其实很想将三城推倒重建,再连接起来,那样防守更加坚固,可惜这种花费是惊人的,政衡暂时还没有那个财力,也没有那个必要,如果能够夺取神边平野和福山平野的话,西荏原就只剩下第二道防线和驿站的作用了。

备后国的势力分布和备中国大不一样,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多位于沿海地带和神野平野、福山平野两大平野,北部多在山野盆地之间,互不统属,这便是为何备后国从来没有出过战国大名,也是政衡会说出与毛利元就平分备后国的缘由。

不言胜先言败,三千民夫在战兵的保护下沿着小田川修筑小型砦子等防御工事,小型砦子可以用树木做墙,黄土打基,就地取材,不需要什么材料费用,只需要费些吃食劳力便可,这便是征集三千民夫的好处。

虽然紧靠小田川,可是打井却是建造砦子的第一要务,笼城时不可能到河边跳水喝,不过一个小砦只需要一口井水便可,小砦建于平地之上,打井倒是方便,山上修城多是建造在泉水旁便是因为山上打井困难的缘故。

不过就算围墙用木材、打基用黄土,打井免得塌陷,野同样需要用砖石修砌,修缮三城也需要用到石料,用量还不少,不过紧靠小田川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一直以来政衡对于小小备中国拥有七八百座城砦相当有看法,趁着征讨其他势力的时候也多有废弃,在此次改革中,拆毁城砦便是为了聚拢小势力向大城转移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些拆卸下来的石料多用来修筑松山、抚川等城,在秋收后紧急运送了数十船石料藏匿于西荏原一带。

其实就算是毛利元就不兴兵,政衡也会在西荏原修筑桥头堡的,只是一切都赶上罢了。

三千民夫齐动手,材料齐全,除了井还没有掘好外,其实砦子的修建速度还是相当迅速的,当竺云惠心和杉原盛重到来的时候已经初见规模,总算有了一些砦子的雏形,这才是让杉原盛重变sè急迫想要两家罢手结盟的起因,西荏原修筑桥头堡对于近在咫尺的神边城威胁太大了。

竺云惠心和杉原盛重在政衡面前讨了一个没趣怏怏而回,三座小砦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想要完善城防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完成的,此时政衡已经将心力放在了即将到来的大战之上,毛利元就不想死战,可是政衡却没有放过这个一展实力的机会,他要让毛利元就寝食难安只待此次合战。

正因为看到了自己与毛利元就的差距,政衡方才更加看重这次机会。竺云惠心和杉原盛重刚刚离开,政衡便召开军事会议,先锋官片山盛长也匆匆赶来,除了留守的野山益朝外几乎倾巢出动,他看着积极满堂的家臣们,扬起手中的一份情报,沉声说道:“刚才刚刚得到草间众侦查到的敌情谍报,毛利元就亲率二千五百战兵,其中拥有五百骑兵,由吉川元chun率领,备后国动员二万五千兵,现在神边平野已聚兵一万二千,估计不几ri就会全部到位。”

各人都是吸了一口冷气,没想到备后国会如此坚决,二万五千兵怕是已经将备后国的青壮一网打尽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斗罗之金鳄 武师的自我修养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福艳之都市后宫 娱乐帝国系统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退下,让朕来 霸天武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汴京春深 超级神医赘婿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我有一剑 重回1982小渔村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官梯 抗战之血肉丛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武炼巅峰 藏国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锦医卫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这个大明太凶猛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立渊传 穿越之铁血捕快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学名张好古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独眼狐狸 -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txt下载 -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最新章节 -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