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悦小童

首页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天下枭雄 黑铁之堡 民国之文豪崛起 国色生枭 灵剑尊 晚唐浮生 中华第四帝国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悦小童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全文阅读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txt下载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二十二章 黄河纤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水有源头,树有根本。华夏数千年历史的源头在哪里?

传说,女娲用黄河的水和泥,捏出了人类,捏出了天地万物。传说,精通天书图语的太昊伏羲氏,常常在黄河古道上仰观天象,俯察大地,制成了易经八卦,创造了黄河文化。华夏民族的始祖伏羲、炎帝、黄帝诞生于黄河岸边,并长期活动在黄河流域。炎帝发明了耒耜,教民进行种植养殖,发明了火和中草药,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黄帝先后打败蚩尤、炎帝,统一华夏,草创国家,成了华夏民族的民族之魂。故此,人们把炎黄二帝尊崇为华夏族领袖,后人也自称为炎黄子孙。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下游易决口泛滥和改道,平均三年两次决口,到后世新中国成立前,重要的改道已二十六次。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始形成东汉大河,也就是《水经注》以及唐《元和郡县志》所载的大河。东汉大河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东行,复蜿蜒于后世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滨县之南入海。由于河道顺直,河水含沙量相对有所减弱,所以,这条大河稳定了八百多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其间很少有决溢发生,也无大的改流。

如今,崔瑾等人便是从此条东汉大河登上江船。除了柴绍,便是各家的小郎君,至于那些使臣,最终未乘海船绕弯子。最主要的是,在天子首肯对高句丽动刀子之前,柴绍不愿将此事泄密。李元昌和杜荷留在了苏州,依照他们的意思,以后就留在江南了。杜荷只是领了个闲职,身上背了个驸马都尉的名头,他自认为自己没有啥才能,还是规规矩矩地看住江南的产业,崔瑾走了,房遗爱走了,李治走了,总得留一个可靠的人坐镇江南不是?财帛动人心啊,何况是这么大一摊子?后来,李元昌提议他到市舶司去挂一个名号,不过闲职,不管事儿,不管人,实则光拿钱不做事儿,不过,每月那一丁点儿俸禄连一顿饭都不够。崔瑾奉命劝了李元昌几次,李元昌道,江南风光好,气候温和,若是厌烦了,还可随时出海游逛,比回京自由得多。后又叮嘱叮嘱崔瑾,若是今后想开辟新航线,切不可忘了他。李元昌意味深长地笑看着崔瑾,拍拍他的肩膀:“小十三郎,某其在江南等着,等你哪日能脱离开那一切繁琐,那时,你寻到那桃源之所,可不能忘了告知某一声!”

崔瑾眼底微微闪了闪,轻轻笑道:“若那时,汉王叔舍得,瑾自是巴不得。”心中暗叹,旁人都道自己好不风光,不仅是博陵崔氏嫡子,更得天子厚爱,还博得了一些虚名,却不知自己一直都担心“功高盖主”,担心他日会被“卸磨杀驴”。作为帝王,谁愿意自己的英明神武是建立在一个所谓转世下凡的文曲星身上?如今,不过是尚未发生利益冲突,觉得自己身上的价值尚未压榨完毕。若他日,待国家昌盛,百姓安定,四夷臣服,那时,天子再回顾过往种种,会不会心头不舒服,看着自己会不会觉得如同鸡肋般无味?若只是平庸便罢了,偏偏是有些能力,偏偏是为大唐做出了偌大贡献,偏偏是得了不少人的爱护,特别是看到那朝堂上,大多数都与自己沾染了些关系,这般,如何能忍受得了?即便自己三番两次重申,并不稀罕那高官利禄,但,他能信么?让自己入朝堂,担心权力过盛,威胁到皇权;不让自己入朝堂,又担心被人指着亏待压制。所以,无论如何做,都是一个“难”字,最好的,便是让自己“羽化成仙”,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崔瑾自己的想法。毕竟前世是研究历史的专家级人物,虽未从政,但也看得清楚透彻。这也是他几次明的暗的向李世民和李承乾表示,待自己的心愿完成,便会寄情于山水之间,不再过问世间繁杂事。至于信不信,是他们的事。

这日,崔瑾站在甲板上,手里握着笔,眼里是两岸裸着身弯着腰扛着背、口里喊着“嘿呦呦……嘿呦”号子的纤夫。那绳索深深地陷入赤luo的脊背,一步一个脚印,呐喊声如同脚下潺潺的黄河水,悲壮沧桑,又似冲锋的号角,让万山群峰震撼发颤。一个个鲜活的身影出现在笔墨间,一旁兴致勃勃的李治收敛了笑容,先是皱了皱眉,不解、疑虑、沉思,到心酸、苦涩、不忍。看着那仅在腰上裹了一块破烂布条的纤夫,又看看自己精致华丽的衣裳,看着那一张张黝黑沧桑的面孔,再瞧瞧自己光滑如玉的双手,他闭上了眼睛。

终于,崔瑾放下画笔,深深地吸口气,对李治和李愔、李贞淡笑道:“这幅画,不知几位王爷看着可好?”

李治垂下头,不语。李愔前几年与崔瑾也亲密接触过几次,又经常从李恪哪里了解他的性情,所以勉强知道他的意思。李愔拱拱手,试探地问道:“表弟可是让吾等了解民间疾苦,不可做那‘何不食肉糜’的荒唐事?”

李贞也不是那愚蠢之人,有了李愔的提示,他眨眨眼,长叹道:“某记得表弟曾说过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故此,上位者,须得努力安定地方国家,不可大兴土木,不可擅自掀起战火,如此,老百姓才能过生安稳的日子,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对李贞的回答,崔瑾不禁暗自惊喜,怪不得其母妃被封为“德妃”,如此家教,不愧为“德”。他点点头,露出一丝笑意:“两位王爷忧国忧民,此乃大唐之幸。某只愿两位王爷能保持这份忠心,忠于国家之心,忠于百姓之心,恪忠职守,兢业工作,克己奉公,服务社会,必将流芳百世。”

“至于稚奴……”崔瑾轻轻叹息,转向李治,柔声道,“既然你无心于政,那便罢了。你之心思,为兄尽知,只是,要委屈你了。”委屈你不能成为历史上的高宗皇帝,委屈你不能享受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李治抬起头,眼中充满坚毅:“稚奴从不觉委屈,只是担心表兄哪日会厌烦了我。”早几年便想得透彻,那位置太过血腥,那权力太过暴虐,还是安安稳稳地做自己的皇子,做自己的王爷的好。表兄之心,自己早知,连生而知之、神仙转世的表兄都担心会陷入那权力的争斗之中,都想着哪日远远地离开,自己还有什么舍不得的?跟着表兄,自己还能一生安稳无忧,若是留下,不知会如此烦恼。两相对比,何必去争夺那个缥缈无影的东西?这些年,见过太过人和事,已将许多东西看得淡薄,如那权势、金钱、地位、名望、美人儿等等,不过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是舒舒服服地享受生活,无忧无虑地看那四季风光。

崔瑾欣慰地握住他的肩膀,慎重地道:“你是我之手足,哪有厌烦自己手足的?”

眼中闪着水光,李治狠狠地点头,随即笑道:“稚奴不过是担心表兄见了媳妇儿就忘了手足,这心里正在吃醋呢!”

李愔和李贞笑了起来,跟着打趣了几句。毕竟是伪小孩,崔瑾只是扬扬眉,笑眯眯地问:“未来的蜀王妃和越王妃如今可是已翘首以盼,不知两位王爷可是因为准备好礼物哄佳人开心?哎,让两位王爷和家人一别一年,不知心里该如何怨恨瑾呢!”

李愔和李贞哭笑不得,自己尚未大婚,哪来王妃?不过,待太子婚事完毕,他们也得赶紧筹划自己的婚事。王妃人选,早就是指定了的,一切流程,都有朝廷做主,只需要自己到时出场迎娶罢了。想想太子妃徐惠,便记得还是崔瑾的功劳,掐指一算,居然便算到千里之外有一个未来能比肩长孙皇后的幼童,那时,徐惠才几岁?哎,只是,这个福分,唯有太子才有。对了,三王兄李恪如今的王妃阎氏,当年本是准备给他定下杨氏女,却又阴差阳错地与原本指给李泰的阎氏调换了个儿,若其中没有崔瑾的缘故,谁也不信。当然,这些只能私下说说。即便是李愔曾偷偷追问兄长,李恪也一口否认,说那杨氏是李泰自己求娶的,当年杨氏与李泰可是情投意合。说来,李愔和李贞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对那婚姻家庭也没什么概念,只是觉得,既然是一辈子的事儿,最好能如李恪与阎婉一般心意相通。

仗着自己兄长与崔瑾关系不同,李愔笑着还击:“既然尚未婚娶,哪来王妃?某只盼着回京后能经常去府上坐坐,尝尝崔府的美食,又担心惹了表弟妹的不喜,所以早早地给表弟妹准备了一份大礼。”

李贞想到李世民交代,让自己这两年无需回封地,就跟在崔瑾身边学本事长见识,听到李愔这么一说,也赶紧回忆此次跟着出海收搜罗的宝贝,看看其中有哪些上得了台面,能送得出手。不怪他如此小心,主要是看到崔瑾、李治等人房中的摆设,过去以为无比珍贵的物什,在他们眼里早就是稀疏平常。

崔瑾的画作传下去,让小儿郎们内心一阵震惊,不少人心中羞愧,看到自己身上的锦衣第一次感到碍眼。待房遗爱将各自的心得体会收集上来,崔瑾深感此次领着他们绕一大圈儿真是值得。几次靠岸补充食材,崔瑾都领着儿郎们上岸体验民间生活。不着锦衣,不配华饰,让护卫远远跟在身后,分作数组,到街上游逛,不时问询商品价格,品尝当地小吃,也经常见到诸多不平之事。但事先便让儿郎们不许声张,不许暴露身份,路见不平,若非决定生死,只需记下,让后面的护卫处置便是。

或是如今大唐不再缺粮少钱,所以虽然平民百姓依然穷苦者多,但并未如前几年那般一年至少半年饿肚子,只要是勤劳肯干,只要不是遇到大灾大难,有了占城稻和玉米、土豆,大部分人都能混个饱肚。这已经很让老百姓知足了,心中感激着那位高居御座的圣明天子。

不过,这日,崔博珞遇到一桩子苦恼事儿。有小娘子卖身葬父,他见之不忍,便丢下一张钱币,不料居然那小娘子就跟在后面,说什么已经是他的奴婢,待自己安葬父亲后,求他收留。还道,自己仅有的亲人都离世,再无家人,若主人不管,自己不知会沦落到何种境地。跪伏在地苦苦哀求,泪流满面,甚是可怜。领队的柴令武叹息,对满脸通红的崔博珞道:“刚才某便说,即便不忍心,让后面的护卫给她一些钱财便是,哎,你瞧瞧,这下子是丢不开了吧?”最主要的是,他看着这丫头的颜色也太好了些,这可是大大的不妥。

崔博珞不安地低声道:“刚才不是见有妇人想买这小娘子入青楼,那等地方,可不是毁掉了她一辈子?而这小娘子说她父亲也是读过书的,只是家道中落,又一直未能考取功名,所以日子越发艰难。”

柴令武冷冷笑着:“她说自己也跟着读了几天书,会认几个字,故此你才不忍心吧?哼哼,这天下不平不公不忍之事何其多,难道你一个个地救助?即便你去救,又能救几人?”

这话,崔博珞倒是不喜听了,淡淡地道:“救一人便是一人,不过是凭自己的能力尽量为之。若不是不为,这良心如何过得去?”

柴令武不禁哈哈大笑,笑得崔博珞面色尴尬,心中更是不忿:“十三弟最是心善,若是知道自己见死不救,想必会以为某冷心冷肺。”

“哼哼哼!”柴令武收住笑容,正色道,“若是小十三郎在此,只会默默走开,交于护卫处置。小十三郎心胸广大,惦记的不是一人十人,而是万人万万人,是天下苍生。他想的是,如何才能让广大老百姓能吃饱穿暖,能有机会读书识字,能有钱看病,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看尽民间疾苦,待心肠冷硬,他日才能有勇气有魄力造福百姓。这,才是他让吾等抛开身份地位,深入大街小巷的真实意图!”

崔博珞微张着嘴,不知该如此作答。心中纠结万分,既是有此大心思,那为何不从一个小小的善举做起?难道自己可怜一个弱女子便错了?好在,他并未纠结多久,护卫便跟了上来,将那女子速速带下去,交给地方官府,查明真相,倒也属实,便留了些钱财,让她自己自谋生路。地方官府表示,必会令人关照,保证不让人干扰于她。见此,那女子也算知趣,没再纠缠,用那钱财将卖掉的破院儿买回来,以后便靠绣品赚取生活费。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剑来 辣妈攻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渔港春夜 逍遥人生 汴京春深 重生之武道复苏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无限群芳谱 重生过去震八方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超级神医赘婿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昭昭大明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明末小平民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流氓帝师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悦小童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txt下载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最新章节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