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与林祥并肩而行,朝着醉烟楼走去。连日的阴霾似乎并未散去,但两人脸上都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决意。林祥一改往日些许浮躁之气,眼神里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他深知此次任务关乎家族命运,不敢有丝毫怠慢。林砚则依旧是一副看似闲适的模样,但眸底深处却藏着精于算计的冷静。
“祥哥,稍后见了那冯老板,一切见机行事,看我眼色。”林砚低声叮嘱。
“二弟放心,我省得。”林祥郑重点头,“此次定要拿下那配方!”
醉烟楼天字号房外,柳如烟早已安排妥当,亲自引着二人入内。房间内布置雅致,熏香袅袅,三位身着锦袍的男子正围坐品茗,正是那蜀地客商。为首一人约莫四十上下,面皮微黑,目光精明,手上戴着一枚硕大的翡翠扳指,便是掌柜冯奎。
见林砚二人进来,冯奎并未起身,只是略一拱手,语气带着商人的客套与疏离:“二位林公子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见教?”他显然已知晓二人身份。
林祥上前一步,依着礼数寒暄:“冯老板,久仰。听闻诸位来自蜀地,携宝缎而至,光彩照人,我兄弟二人特来开开眼界,若有缘,亦想谈谈合作。”
冯奎呵呵一笑,笑容却未达眼底:“原来是为此事。不瞒二位,这几日林家的事情我们也略有耳闻,然而这‘赤霞缎’乃祖传秘技,立过誓不外传的,恐怕要让二位失望了。”他直接封死了购买配方的可能性,态度看似坚决。
林砚并不急于切入正题,反而环视了一下房间,目光落在桌上的茶点和空了的酒壶上,微微一笑:“冯老板远道而来,住得可还习惯?醉烟楼的酒菜可还合口味?”
提到这个,冯奎脸上才露出些许真切的笑意,翘起大拇指:“说起这个,冯某不得不佩服!这醉烟楼的‘甑霞酿’,尤其是那‘风宴’,醇烈够劲,回味无穷,实乃世间罕有的佳酿!还有那蜜汁炙肉、脆皮炸鸡……啧啧,便是成都府也难寻此等美味!不瞒二位,我等连日来几乎顿顿在此,便是贪图这几口啊!哈哈!”
另外两位客商也纷纷点头称赞,显然对此极为满意。
林砚顺势坐下,姿态闲适,仿佛真是来闲聊的:“冯老板是懂酒之人。不瞒您说,这醉烟楼的诸多特色菜式,以及这‘甑霞酿’,皆是在下平日闲着无事,胡乱琢磨出来的。”
“哦?”冯奎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惊讶之色,重新打量起林砚,“原来林二公子不仅是诗才惊世,竟还精通这庖厨酿酒之道?失敬失敬!”他眼中的疏离感明显减少,多了几分真正的兴趣和钦佩。读书人他见得多了,但既能写出传世诗词,又能酿出如此美酒、做出这般美食的,却是头一遭遇到。
“雕虫小技,不足挂齿。”林砚谦逊一笑,话题依旧绕着酒菜打转,“我看冯老板甚是喜爱这‘风宴’,此酒酿造颇费工夫,尤其是其中几味辅料的配比与投料时机,差之毫厘,风味便谬以千里。”
他看似随意地聊起了酿酒的一些关窍,言语深入浅出,却句句点在关键之处,听得冯奎这等老饕眼中异彩连连,忍不住追问细节,气氛顿时热络起来。
林祥在一旁暗暗佩服,二弟这手“投其所好”玩得炉火纯青。
聊得兴起,林砚话锋看似不经意地一转:“美酒需配佳肴,更需知己共赏。冯老板这般喜爱我醉烟楼的酒菜,实乃知音。只可惜诸位不久便要返回蜀地,日后想再品尝,怕是难了。”
冯奎闻言,脸上也露出遗憾之色:“是啊,如此美酒佳肴,一旦离去,实在令人念念不忘。”
林砚沉吟片刻,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道:“冯老板,我有一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林公子但说无妨。”
“我知冯老板的‘赤霞缎’乃家传之秘,不容外泄,林某不敢强求。”林砚先再次表明态度,消除对方警惕,然后才道,“然,我与冯老板一见如故,甚是投缘。不忍见知音日后抱憾。这样如何,我愿以醉烟楼独有的‘甑霞酿’一百二十坛,并附赠五道绝不外传的特色菜完整秘方,与冯老板交换那‘赤霞缎’的染色配方。此外,冯老板手中的所有‘赤霞缎’存货,我亦愿以高于市价三成的价格全部收购。”
他顿了顿,观察着冯奎瞬间亮起的眼神,继续加码:“并且,我可以承诺,此配方在我林家手中,绝不会辱没其名,必将其发扬光大。而冯老板及族人,日后亦不可再制作、出售此缎,亦不可将配方再售予他人。如此一来,冯老板既得了实在的好处,解决了日后念想,又全了祖训——配方并非售卖,而是与知音交换,且仅我林家独有,并未广传于世。岂不两全其美?”
冯奎彻底心动了!一百二十坛有价无市的“甑霞酿”!五道让他垂涎欲滴的秘传菜谱!还能高价清空存货!更重要的是,对方给出的理由,巧妙地绕过了他“祖传秘技不外传”的心理障碍——这是“与知音交换”,且保证了独家性,并未违背祖训核心!
他强压住激动,与身旁两位同伴低声用蜀语快速商议起来。显然,美酒和美食的诱惑,加上林砚给出的完美台阶和丰厚条件,让他们难以拒绝。
半晌,冯奎转过身,脸上已堆满了笑容,一拍大腿:“好!林二公子果然是个妙人!此话在理!既是知音交换,且能保我冯氏秘技不流于市,更解我日后口腹之思,冯某若再推辞,便是不近人情了!此事,就这么定了!”
林砚心中一定,面上笑容不变:“冯老板爽快!”
接下来的两日,林砚与林祥又来了两次,一次是带来部分“甑霞酿”让冯奎等人品尝确认,并签署了一份详细约定交换内容、保密条款及违约惩罚的契书;最后一次,则是带来了首批五十坛酒和两道菜的秘方,同时付出了巨额的银票,收购了冯奎手中所有的“赤霞缎”存货。
冯奎也爽快,当场取出一只密封的小铁盒,里面是几张泛黄的旧纸,上面用工整的小楷详细记录着“赤霞缎”染色的每一步工序、所需特殊原料及其处理方式、火候控制等核心机密。
“林公子,此配方便交予你了。望你善用之,莫负了这好锦缎。”冯奎交割时,语气竟有几分郑重。
“冯老板放心,林家必不敢辱没此技。”林砚接过铁盒,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接过了一份沉重的希望。
交易完成,双方皆大欢喜。冯奎等人迫不及待地研究起菜谱,准备晚间试菜。而林砚与林祥走出醉烟楼,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林祥激动地压低声音:“二弟,成了!真的成了!没想到真能用酒和菜谱换来这等秘方!”
林砚摩挲着手中的铁盒,目光望向林府的方向,眼神深邃:“只是第一步罢了。祥哥,真正的难关,还在后面。走吧,回去交给大哥。”
这以佳酿美食换来的锦绣配方,究竟是带领林家走出绝境的曙光,还是通往更深陷阱的诱饵,答案即将在接下来的刀光剑影中揭晓。而谁也未注意到,醉烟楼对面茶馆的雅间里,一道阴冷的目光,正透过窗隙,注视着他们离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