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

浪原

首页 >> 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 >> 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秦功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前方高能 赤色黎明 
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 浪原 - 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全文阅读 - 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txt下载 - 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6章 涌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郯县州牧府的气氛,与前线的血腥惨烈截然不同,却同样凝重得令人窒息。战争的每一丝脉动,都通过无数道快马、信鸽乃至更隐秘的渠道汇聚于此,化为地图上的标记、案牍上的文书和众人眉宇间的沉思。

刘备端坐主位,虽面带忧色,但眼神依旧沉静,给予了麾下充分的信任。他知道,自己未必能洞察每一处微妙的算计,但他懂得用人,更懂得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张昭作为徐州的大管家,可以说自战争爆发之后几乎住在府衙,负责徐州全境的内政事务。

而真正的风暴眼,是军师糜兰的积微斋。这里灯火常明,空气中弥漫着墨香、茶碱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墙壁上悬挂的巨幅江淮地图已被各种颜色的朱砂笔标记得密密麻麻。广陵的“关”字旗、江都的“孙”字旗、舒县的“纪”字旗被围困的标记、太史慈活跃的西线、张辽游骑的活动区域……局势一目了然,却又错综复杂。

糜兰连日操劳,眼下已有淡淡的青黑,但目光却愈发锐利。他仿佛一个最高明的棋手,同时操控着数个棋盘上的棋子。

“主公,公台先生,大兄,”糜兰指着地图,声音略带沙哑却条理清晰,“纪灵将军死守舒县,已逾一月,伤亡惨重,粮草渐匮,然其志不减,真乃国士也!然其处境已极艰危,周瑜攻城愈急,恐难以久持。”

陈宫点头,面色凝重:“舒县若失,庐江门户洞开,周瑜水军可溯淮而上,威胁寿春,亦可与孙策合兵,届时广陵压力倍增。必须尽快为舒县解围,或至少大幅减轻其压力。”

糜竺补充道:“广陵粮草尚可支撑两月,但箭矢耗损极大。海路转运风险日增,孙策水军巡逻愈发严密。文远将军袭扰虽效,然江东军护卫渐强,近期战果已不如前。”

糜兰深吸一口气:“前线将士已竭尽全力。如今之势,正兵相持,奇兵当出。破局之关键,或在江东后院!”

他的目光投向了地图南方的吴郡、会稽。那里,是孙策的根基,也是目前看似最平静,实则可能最脆弱的地方。

“通济行经营江东,非止于商贾货殖。”糜兰的声音压低,带着一种隐秘的力量,“是仪在吴郡,已深植根基,网络渐成。如今孙策主力尽出,后方空虚,守备松懈,正可于此间大作文章!”

他转向刘备,拱手道:“主公,兰请命,启动‘惊蛰’计划。”

刘备目光一凝:“惊蛰?军师有几成把握?”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然纵不能竟全功,亦可令孙策、周瑜如芒在背,心神不宁,不得不分兵回援,则舒县、广陵之围自解大半!”糜兰语气坚定。

“好!”刘备拍板,“一切便依军师之计!所需钱帛人手,子仲全力配合!公台统筹全局,为军师策应!”

命令既定,糜兰立刻投入行动。他并非空想家,通济行早已为此类行动准备了多年。一道道加密的指令,通过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的渠道,越过长江天堑,避开双方军队的巡逻线,悄无声息地传向南方。

命令是仪立即 “启动‘惊蛰’。首要:散谣。内容:孙伯符轻而无备,倾巢远征,若北线失利,则江东空虚,山越必复起,世家或将另觅新主。次者:扰吏。择其税吏、漕官中之贪酷者,匿名举发其罪状于市井,或使其公务频生‘意外’,迟滞其运转。再次:探机。严密监视吴郡、会稽守军调动,尤其注意丹阳、豫章方向是否有援军北调迹象,若有,不惜代价查明兵力、路线。切记:隐蔽为上,保全自身为要。”

致广陵关羽、张辽: “文远袭扰可稍作调整,佯攻次数增多,实攻减少,制造我军力疲乏之假象,麻痹吕范。云长可择机,以小股精锐,夜渡邗沟,对岸虚张声势,作疑兵之态,吸引孙策注意,使其不敢轻易分兵南下。”

致寿春张飞、太史慈: “翼德加强寿春防务,多派斥候,广布旌旗,作出大军云集、即将东进之态势,牵制豫章孙贲。子义与董袭周旋,可示弱,诱其深入,若其分兵,则寻隙痛击;若其不分,则继续袭扰其后方,使其不得安宁。”

一道道指令,如同无形的手,开始拨动江东后方的琴弦。

吴郡,孙策起家的根基之地,此刻表面上依旧繁华喧嚣。但在这繁华之下,一股危险的暗流正在通济行吴郡分号掌柜是仪的巧妙引导下,开始悄然涌动。

是仪,这位平日里长袖善舞、和气生财的大商人,此刻在密室里,眼神锐利如鹰。他收到了糜兰的指令。

“惊蛰……终于到了。”他低声自语,小心翼翼地将密信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他立刻召来了几位绝对心腹,这些人表面上是账房、伙计、漕帮头目,实则是通济行精心培养的间谍骨干。

“东家有何吩咐?”

“起风了。”是仪淡淡道,开始部署任务。

散谣行动: 酒肆、茶馆、码头、市集,成了谣言的最佳温床。

“听说了吗?主公在江北打得不顺,伤亡惨重啊!”

“何止不顺!听说周都督都被纪灵那厮射伤了!”

“唉,把咱江东儿郎都拉去江北送死,要是山越人这时候打过来,可怎么得了?”

“嘘!小声点!我还听说啊,吴郡几家大族,对主公如此穷兵黩武,很是不满呢……”

流言如同瘟疫,无声无息地蔓延。它们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精准地戳中了普通百姓对战争的恐惧、对亲人安危的担忧,以及某些本土大族对孙策激进政策潜藏的不满。

几天后,郡府税务曹一名平日欺压商贩、声名狼藉的吏员,其贪赃枉法的详细罪证突然被人写成揭帖,贴满了市集公告栏。另一名负责漕运调度的官员,其管辖的码头接连发生“意外”:运粮船莫名搁浅,货仓钥匙丢失,文件被水浸湿……效率大打折扣,却查不出任何人为痕迹。这些小麻烦看似不起眼,却像沙子一样渗入江东统治机器的齿轮中,使其运转开始出现晦涩和摩擦。

通济行的网络高效运转起来。往来于长江的商船伙计,记住了江东战船的调动频率;驿站马夫,留意着传递军情的信使数量和方向;甚至郡府中的一些低级文书,也“无意中”看到了一些关于兵力调配的公文片段……所有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被迅速汇集到是仪那里,经过整理分析,又变成加密的情报,通过秘密渠道发往江北。

是仪如同一个高超的乐队指挥,在敌人心脏地带,演奏着一曲危险而隐秘的旋律。他行动极其谨慎,每一次传递情报,每一次散布流言,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多重掩护,最大程度地保护着这条珍贵的间谍网络。

吴郡的暗流,终究还是引起了涟漪,荡到了此时孙策委任负责留守后方、总督政务的重臣——张纮、鲁肃等人的案头。

张纮看着各地报来的文书,眉头越皱越紧。有汇报市井流言愈演愈烈的,有陈述地方吏治出现小麻烦影响效率的,甚至还有个别郡县呈报山越稍有异动的。

“鲁肃,你看此事……”张纮将一份汇总了流言内容的文书推给对面的鲁肃。

鲁肃览毕,抚须沉吟:“张纮兄,此非偶然。流言内容颇具蛊惑性,直指人心薄弱之处;吏治小患虽微,却恰发生在关键节点。恐是江北刘备所为,遣细作扰乱我心腹之地。”

张纮点头,面色严峻:“伯符与公瑾倾力北伐,后方岂能有失!这些流言蜚语,若置之不理,恐损军民士气,甚至动摇人心。需即刻应对!”

两位孙策倚重的谋士迅速商议对策。

一是辟谣安民: 以将军府名义,发布安民告示,宣称北线战事顺利,捷报频传,严惩散播谣言者。同时,适当减免一些地区的赋税徭役,以安抚民心。

二是整肃吏治: 责令各地官员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对玩忽职守者严惩不贷,尽快恢复正常的统治秩序。

三是加强戒备: 密令丹阳、吴、会稽等地守将,提高警惕,加强巡逻,严密监控地方大族和山越动向,防止内部生变。

四是急报前线: 将后方情况及他们的应对措施,以最快速度密报给前线的孙策和周瑜,使其知晓后方并非绝对安稳。

他们的应对不可谓不及时、不恰当。然而,这种应对本身,就意味着精力的分散和资源的消耗。辟谣需要人力物力,整肃吏治会引发一定的官场紧张,加强戒备则意味着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后方守军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那封送往江北前线的密报,终究会送到孙策和周瑜的手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异常生物见闻录内 你别撒娇了 宰执天下 大奉打更人 婚久必痒 御女天下 拯救美强惨男二 辣妈攻略 挑肥拣瘦 天官赐福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我在修仙界搞内卷 艳海风波 快穿之拆官配计划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武炼巅峰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逍遥小书生 谍影:命令与征服 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锦医卫 
最近更新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 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 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 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 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 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 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 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 大秦,让我魂牵梦绕 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汉阙孤臣 我统一了战国 联的江山,全是梗!!! 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 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 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 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 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 
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 浪原 - 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txt下载 - 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最新章节 - 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