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汉末小吏

首页 >>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大明日不落 贞观大闲人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盛唐日月 大清隐龙 寒门宰相 晚唐浮生 凡人歌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汉末小吏 -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全文阅读 -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txt下载 -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05章 科技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七月初五,清晨。

薄雾尚未散尽,乐安城东门已是一番热闹景象。

江浩一身简便的青布衣衫,跨坐在黄骠马上,身后跟着二十名手指关节粗大的专业木匠,以及三十名眼中充满好奇与朝气的学徒。

这是乐安郡木匠行当中的一部分精华。

全郡两百余名在册专业木匠,上千名学徒,其中七成的人,此刻正日夜不停地挥汗如雨,疯狂打造着一样即将改变农耕格局的神器——曲辕犁。

为了这曲辕犁,江浩几乎把自己在乐安城那个小院的后院田地犁了上千遍。

那块可怜的田地,被他反复折腾,试验了数十种不同弯曲弧度、辕杆长度、犁铧角度的模型。

试验曲辕犁过程中,江浩时而蹲在田埂,蹙眉观察;时而拉着老农,仔细询问耕作的感受;时而又与木工组的骨干们激烈讨论,在沙地上写写画画。

最终,一款省力最深、翻土最匀、转向最灵的“最佳型号”被确定下来。

他没有急于推广,而是在下一盘大棋。

一郡之地的效益有限,他的目标是明年,是半个青州!

他要一口气打造出五十万副曲辕犁,待到明年春耕时节,通过官府直接发放强制推广的方式,瞬间将整个刘备势力范围内的耕作效率提升数倍!

至于保密?

他从未奢望。

这等要普遍使用之物,诸侯们的暗探迟早会得到风声。

但他打的就是时间差!

等诸侯们费尽心思拿到样品,春耕已过;等他们反应过来,开始大规模仿造、艰难地向民间推广时,刘备的大军,恐怕早已兵临城下。

届时,或许只需喊一句:“拿来吧你!”便能省去无数功夫。

五十万副,这是经过精密核算的数字。

按五口之家、两人操作一副计算,足以覆盖百万人口,绰绰有余。

这意味着日均需产出近两千副!

即便采取了江浩提出的“流水化作业”法,将制作过程分解为打造犁铧、弯曲辕木、组装调试等不同工序,由专人负责,效率大增,且原材料供应充足,这一千多号木匠依旧压力巨大。

也正因如此,今年以来,刘备集团采购的生铁,几乎全部用在了农业上,镰刀、锄头、曲辕犁……

军营的武库中,竟未添一个新的枪头,真可谓“铸剑为犁”的典范。

除了那七成忙碌的“工蚁”,剩下一成木匠分布在各县,应对日常所需。

而最后那数十名被江浩亲自挑选出来的、头脑最为灵活、善于思考和创新的木匠,则组成了一个特殊的部门——科技部。

有个效应叫做懒蚂蚁效应,就是蚁群中80%是勤劳朴实的工蚁,有20%懒蚂蚁,这些看似懒惰悠闲的懒蚂蚁,在困境中能挺身而出带领蚁群寻找新的食物源头。

按照这个比喻,江浩就是乐安那头最大的“懒蚂蚁”,全郡高官中最悠闲的一个但也是贡献度最大的一个。

而科技部的创新者们也是他带领的“懒蚂蚁”。

江浩深知自己这个“废物大学生”动手能力有限,他的最大价值在于超越时代的眼光和方向性的指导。

科技部,就是他实现想法的“手”和“脚”。

下设造纸组、制盐组、木工组、冶炼组等若干小组,江浩只给出模糊的概念和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比如“一种更轻便省力的犁,应该是下面的直杆转为弯曲”,剩下的,便交由这些能工巧匠去摸索、试验。

为了点燃这些“懒蚂蚁”的智慧之火,江浩制定了极其优厚的激励措施。

在这个时代搞“专利”不现实,但他可以“一次性买断”。

任何发明创新,一经证实有效,并根据其贡献大小,赏赐十金至百金(十万至百万钱),外加十亩至百亩不等的良田!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科技部内,人人干劲冲天,废寝忘食。

只要江浩指出了一个方向,他们便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雪花盐、曲辕犁,便是他们的杰作。

而此次江浩带到广饶的,是他们的最新成果——流刺网。

此行广饶,江浩有两个目的:一是考察临近前线的广饶县实际情况,二是发展渔业。

随着流民涌入和军队扩编,粮食压力始终悬在头顶。

节流非他所愿,开源才是正道。

除了屯田,这浩渺大海、滔滔水系,不就是现成的粮仓吗?

用渔获替代部分粮草,不仅能降低消耗,甚至还能改善士兵和难民们的伙食,补充肉食,增强体质。

约莫一个时辰后,江浩一行已在广饶县的官署内,拜会了在此坐镇的程昱、太史慈等人。

“惟清此行,又是为何般奇巧物事而来?”

他这位治政能臣,对江浩那些看似“奇技淫巧”却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法子,早已收起了最初的怀疑。

江浩拱手笑道:

“仲德,此次非为奇巧,乃为‘口粮’而来。欲向这淄水与大海,借些鱼虾。”

“哦?向水借粮?”

程昱挑眉。

一旁的郭嘉闻言,立刻来了精神,凑上前笑道:

“莫非惟清又要效法古人,效姜太公垂钓?只是这淄水入海,波涛汹涌,恐非直钩可钓啊。”

他依旧是那副洒脱不羁的模样,宽大的衣袍随风轻摆,显然,有鲁肃在乐安总揽政务,他这位军师乐得清闲,专爱跟着江浩看热闹。

江浩也不多言,直接引众人来到淄水注入渤海的那片滩涂。

时值下午,阳光西斜,海天相接处一片辉煌。

浩瀚无垠的大海,在夏日的熏风中轻轻起伏,浪尖上跳跃着万点金光,如同一匹缀满了金鳞的绸缎在缓缓飘动。

偶尔有不知名的大鱼跃出水面,银白色的身躯在阳光下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又“噗通”一声砸回水中,激起圈圈涟漪。

江浩一声令下,随行的兵士和木匠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将一卷卷奇特的渔网从车上卸下。

那渔网与常见的手抛网大不相同,主体并非麻绳,而是用细密坚韧的竹片精心编织而成,只有少数几副用的是麻绳布料。

网沿上方,绑着一长串密封不漏水的空心竹筒,作为浮标;下方,则缀满了收集来的废铁块,用以沉底。

这便是科技部木工组和编织组的心血——竹制流刺网。

原理来自江浩的描述:利用潮汐,在河床底部横截布网,待潮水涨落,鱼儿洄游经过时,会被竹片上特意留下的分叉或劈裂形成的倒刺挂住鳃部或扎住身体,无法脱身。

“惟清,”

郭嘉看着军士们喊着号子,将那些看起来颇为粗糙的竹网一段段放入浑浊的江海交汇处,每隔五丈布下一张,足足布下了百张,忍不住用手指了指。

“你莫不是诓我?渔网……还能用竹子编造?这玩意儿,真能上鱼?”

他脸上写满了“这不科学”的表情——虽然这个词尚未出现,但意思已然到位。

江浩看着郭嘉那将信将疑的样子,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意,如同看到了鱼儿即将咬钩的渔夫:

“奉孝,看来你对此颇多疑虑啊。既然如此,可敢与我打个赌?”

郭嘉闻言,本能地感觉一阵心虚,江浩鬼点子太多,上次打赌输掉的酒钱还没还清呢。

但他郭奉孝何时在嘴上皮输过阵?

当即挺了挺并不厚实的胸膛,强自硬气道:

“赌便赌!怕你不成?你说,赌什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婚久必痒 拯救美强惨男二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南北杂货 特种兵在都市 宦海红颜香 影视之多子多福 凡人丹仙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快穿]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冠上珠华 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 我把惊悚世界玩成养成游戏! 无限群芳谱 玄尘道途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团宠农家小糖宝 赵氏嫡女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我在大唐做战神 覆汉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谍影:命令与征服 兵器狂潮 藏国 剑道乾坤 南明谍影 锦衣黑明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正统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明末小平民 抗战:铁血铸山河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远东1628 流氓帝师 
最近更新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外卖侠闯大周 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 大明神医 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 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 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山河红颜赋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汉末小吏 -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txt下载 -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最新章节 -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