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样样稀松

首页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铁骨 妖孽王妃桃花多 狂妃很彪悍 清末之帝国崛起 1949我来自未来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我岳父是李世民 朕就是亡国之君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样样稀松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全文阅读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txt下载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十二章 侯君集的野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二陛下的想法是先任由肃州刺史的官职空缺,给徐齐霖一个权守刺史的名义,也就是暂时担任。

这样一来,徐齐霖实际上便能管理两个州,权守的名义也能给群臣一个交代。

再者,李二陛下还有一个借口,那就是征伐高昌。要支应大军,要提供物资,非熟悉地方的官吏不可。

而徐齐霖也上奏了在甘州为大军作准备的计划,这也给李二陛下的任命提供了理由。

等到征伐高昌结束,徐齐霖在肃州也有了一年左右的经营和发展时间。如果甘州已经走上正轨,李二陛下考虑另派刺史,让徐齐霖在肃州转正。

至于凉州,就按着徐齐霖的建议,下旨给凉州刺史遵照执行,并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些支援,发展得慢一些也没关系。

“微臣见过陛下。”马大秘捧着几本奏折进殿参拜。

李二陛下抬了抬手,说道:“宾王,朕正想着派人叫你呢!”

“不知陛下有何事?”马大秘躬身问道。

“坐下说。”李二陛下笑了笑,让马大秘落座,才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马大秘听完之后表示赞同,说道:“徐丞去甘州赴任时带去不少官吏,奏报上也对他们的功劳有所称赞。微臣以为,可让徐丞推荐才干突出之辈在陇右道予以重用。”

初唐时,天下分十道,河西诸州便属陇右道。马周的意思很明确,由甘州到河西,由河西到陇右,按照甘州的成功模式,逐渐推广。

李二陛下轻轻颌首,说道:“宾王所言极是。然朕还有考虑,再推迟些时间为好。”

“陛下所虑深远,微臣不及。”马大秘点到即止,顺势恭维了一句。

肃州的事情定了下来,李二陛下又拿过一本奏折,对马大秘说道:“魏王的奏报,宾王已是看过,你觉得如何?”

李四胖在洛州干得不错,按照徐齐霖的指点,借助于洛阳的交通优势,招商引资,使洛阳的商业活动发展迅速。

对于《实用农书》,李四胖也是不遗余力地推广使用,并规定地方官人手一本,按此书指导农户种植生产。

由于土化肥的大量使用,农林牧渔的全面发展,洛州今年的粮食总产足足增加了三成,蔬菜水果供应充足。

除此以外,洛竹淡竹的手工业,连翘、柴胡等中药材,孟津梨、金珠果等土特产,也学着甘州模式向四方销售,逐渐打响了名气。

李二陛下对这个大胖儿子的功绩甚是赞赏,虽然有抄袭、借鉴,但这不重要,甘州经验就是要让人学习的嘛!

而这份奏报则是李四胖的另一项新举措,在洛阳城内的街道名称、住宅门牌已经全部规划完毕,登记入册。

李二陛下开始还不是很明白搞这个干什么,可看到最后,却不由得为大胖儿子的设想而啧啧称奇。

没错,李四胖提出了民间通信,提出了邮政的新概念。这当然是徐齐霖的传授,他也不稀罕这个小功绩。

马大秘已经看过李四胖的奏折,认为设想很好,但要真的实行,却还要相当长的时间的准备。光洛阳不行,其他城市也得如此行动,才算是打下基础。

“回陛下,依臣以为魏王殿下此议着眼长远,利国利民。”马大秘多会说话,暂时不具备这个条件没关系,着眼长远嘛,先准备着就好。

李二陛下捋着胡须说道:“那便由朝廷下旨,要各地方照此规划,并登记入册。长安嘛,马上就开始。”

马大秘没有异议,遵旨拟诏,再交与政事堂通过。

这种不涉及到原则的问题,政事堂当然不会阻挠反对。

政事告一段落,李二陛下喝着茶水,和马大秘闲聊,可依然是朝廷大事。

“冯盎上奏,请朝廷派员至广州设立市舶司。”李二陛下脸上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说道:“宾王,你看时机合适否?”

在春天的时候,按照徐齐霖的建议,朝廷下旨,由户部派员主管,在扬州、福州、登州、幽州、长安、甘州设置第一批市舶司。

同时还规定,持有市舶司所发的纳税文书,地方官府不得再行收取税金。这等于是把关税大权从地方收归中央,可唯独没有最大的海贸港口——广州。

经过这多半年的摸索和实践,市舶司的运作经过不断的完善,逐渐步入正轨。从税金收取的金额,以及商贾的反响来看,效果相当不错。

只此一项,大唐的财政收入便增加了两百多万贯,相当于两成左右。

对商贾则更加方便,不论是在哪个市舶司交了税,便可通行无阻,再不受地方关卡的盘剥。

当然,也有个别的地方设卡收费,置朝廷法令于不顾。

李二陛下也不姑息,允许商贾举报不法,并派出了巡察使。一旦查实便是丢官罢职,甚至是入狱问罪。

初唐的时候,政治还比较清明,政策法规的执行还比较彻底。所以,市舶司很快便得到了商贾的认可,地方官府也少有再敢拦路收钱的行为。

刹住了违法乱纪,也有了一定的经验,第二批设立市舶司的地点也基本确定,马上就要下旨。

这个时候,冯盎主动上奏请设市舶司,让李二陛下心喜之余,也在考虑是否合适。

显然,朝廷的举动让冯盎感到了不安。他恐怕在琢磨,这是不是李二陛下对冯家的一个考验。

虽然在岭南经营数十年,冯家可谓根深蒂固,但要抗衡朝廷,冯盎还没有那个勇气和实力。

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等于把关税拱手交给朝廷,冯家失去的将是巨额财富,说不肉痛那肯定是假的。

所以,冯盎肯定经过了反复的思想斗争,拖延了这么长时间,才上奏朝廷,争取主动的。

马大秘对李二陛下的询问思索了一会儿,谨慎地说道:“微臣以为,耿国公此时上奏,尚有勉强之意。不如再等一等,待第二批市舶司设立完毕后再说。”

李二陛下沉吟了一下,说道:“宾王乃是稳妥之见,朕倒也不必着急,且安冯盎之心,再等一等吧!”

所谓的安心,自然是不准冯盎的奏请。但这能让冯盎托底,恐怕会再次上奏。

马大秘觉得这样也好,推来让去,朝廷不显得吃相难看,冯盎也表示了忠心耿耿。

…………….

夜色渐深,陈国公府上亮起了灯火,书房内更是通明亮堂。

侯君集看着桌案上的地图,正在凝神思索着征伐高昌的军事行动。

从长安到高昌,大约是七千多里的路程,最困难的无疑是出关之后横亘千里的莫贺延碛大戈壁。

白天热风如烤炉,夜晚寒冷如冰窖,沿途没有水草,整个一片没有生命的荒凉大漠。想起来,就令人感到恐惧;要经过此地,更是一场恶梦。

然而,这里却是丝绸之路的第五道,是一条便捷而风险极大的通西域之路,是征伐高昌的必经之路。

虽然这条路上时有商队行进,但和要长途行军,并准备打大仗的十数万唐军来说,却是迥然不同的两回事。

商队人数少,几十封骆驼载着货物,商人携带干粮和饮水,差不多是轻装前进。

军队则不能如此行进,盔甲兵器,帐篷物资,你不带上,那是去打仗,还是去旅游?

所以,必须要携带大量的粮草物资,以供军队在戈壁大漠中的消耗。而且,行军速度也不能与商队相提并论。

商队十天能穿越,军队差不多就需要二十天。军队越庞大,行进的时间越长,消耗的物资越多,要携带粮草也越重。

从这点来看,鞠文泰的分析也挺有道理。

他认为唐军若出动三万以下的军队,虽然能够减轻穿越莫贺延碛的后勤困难,但却不敌他和西突厥的联合抗击。

如果出动十万左右的军队,要携带的粮草物资就足以把唐军压垮。即便勉强穿越大戈壁,异常疲惫且补给消耗殆尽的唐军,也没有多少战斗力了。

所以,只有不到四万人口的小国高昌,在自信满满且又作死不解释的鞠文泰的领导下,对大唐采取了对抗政策。

而四万人口的小国,唐军却征调了十五万大军。谁都知道,李二陛下不是看重高昌的那点实力,而是高昌背后的西突厥。

对于这些形势,侯君集自是知晓。现在的他,得到任命后,心情是既激动兴奋,又有些忐忑不安。

老一代的战神李靖同志,已经变成了宅男;新一代的战神是谁,侯君集觉得非他莫属。

而李二陛下把此灭国重任交给他,意思应该很明确,给他立功的机会,扶他一把,以成为取代李靖的大唐战神。

这一仗,一定要打好啊!

侯君集眯了下眼睛,注视着地图上从瓜州到高昌的漫漫征途。

房门被轻轻敲响,侯君集应了一声,贺兰楚石走进来,恭谨地施礼拜见。

侯君集收起对征伐高昌的思绪,让贺兰楚石坐下,开口问道:“此番某奉命征伐高昌,有意带你前往,你意下如何?”

贺兰楚石知道这是老岳父要给自己争些军功,回来后论功行赏,升官不在话下。

可他却苦笑起来,拱手道:“岳父大人,今日太子殿下让人召小婿去问话,言说要将小婿重新调回东宫。因殿下逼问甚急,小婿已经答应了。”

侯君集皱了皱眉,摸着胡子思索起来。

贺兰楚石说道:“也不知殿下因何突然有此意,小婿也是无奈。”

侯君集“嗯”的一声,沉吟着说道:“此事倒不怪你,若是不答应,倒是惹太子殿下恼怒。”

贺兰楚石见岳父不怪,稍微松了口气。

侯君集倒是想得更深更远,任命他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统军征伐高昌的旨意刚下,太子殿下便将自己的女婿调回东宫,这其中怕是有什么深意。

难道说李二陛下看重自己,把灭国之功让自己来拿,太子殿下也看好自己的前途,在拉拢军中势力?

可他为什么要拉拢军头,难道不知这是禁忌嘛?

尽管从表面上看,贺兰楚石原来就是东宫千牛,再调回任职,也算正常。可这个时候调回,就由不得人不多加思虑了。

当然,贺兰楚石既已答应,就不必冒着触怒太子殿下的风险,再出尔反尔。

侯君集想到这里,说道:“太子殿下还与你说了别的事情吗?”

贺兰楚石答道:“倒是没说别的,只是说小婿在大盈库既不如意,好歹是东宫旧人,回去便好。”

“大盈库不如意?”侯君集冷笑了一声,说道:“以前插不上手,现在就更不用想了。别看他是太子,那徐齐霖只忠于陛下,任谁也说不出别的道道儿。”

贺兰楚石想了想,问道:“岳父大人,那徐齐霖如此作为,就不怕太子日后寻他霉头?”

侯君集看了贺兰楚石一眼,说道:“徐齐霖不这般做,现在怕是已被陛下弃之不用,还用等到日后?”

太子看似尊贵无比,但处在这个位置才会知道有多难。你太有本事了,皇帝就会不安;你太无能了,皇帝又会不满,考虑是不是该换个接班人。

当然,李承乾现在这个状态,跟两者都扯不上太大的关系。

侯君集只是以事论事,说明现在的老大是皇帝。你不抱皇帝的大粗腿,跑去亲近太子,只有脑袋进水,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而跑去投靠太子的,多半是不如意之辈,想着太子上位后,自己能飞黄腾达,彻底翻身。

贺兰楚石眨巴眨巴眼睛,也是听明白了岳父的话中之意,点头赞同之时,也不禁发出慨叹。

对女婿的慨叹,侯君集笑了笑,说道:“再说,徐齐霖也没有和太子殿下直接交恶呀!礼数上无可挑剔,该送给东宫的也一样不少。和杜荷虽不对付,可杜荷能代表太子殿下吗?难道凡是东宫的人,徐齐霖便要尽数巴结?”

贺兰楚石点头,他也不喜杜荷。前去大盈库时,被杜荷坑了一把,才与徐齐霖结怨。后来虽是多方化解,可徐齐霖对他也颇多防范之心。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辣妈攻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武师的自我修养 逍遥人生 混沌神王 超凡大航海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重生之神级明星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踏星 超级神医赘婿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古今名人记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样样稀松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txt下载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最新章节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