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风再起

浮世蒹葭

首页 >> 明风再起 >> 明风再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这个大明有妖魔 贞观大闲人 敛财人生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民国谍影  
明风再起 浮世蒹葭 - 明风再起全文阅读 - 明风再起txt下载 - 明风再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6章 灾害连年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崇祯十一年春,直隶沧州府盐山县已经三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

周德福蹲在自家田埂上,粗糙的手指捻起一撮干裂的黄土,轻轻一搓便化作细粉从指缝间流下。他抬头望向天空,刺眼的阳光让他眯起了眼睛。天空湛蓝如洗,没有一丝云彩,仿佛上天已经忘记了这片土地需要雨水的滋润。

\"爹,麦子都黄了。\"十二岁的儿子周小栓蹲在一旁,声音里带着哭腔。

周德福没有回答,只是缓缓站起身,走向那片曾经绿油油的麦田。现在,麦秆枯黄干瘦,麦穗瘪小如蝇头,轻轻一碰就簌簌落下。他弯腰拾起一株麦穗,在掌心搓开,只有寥寥几粒干瘪的麦粒。

\"这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啊...\"周德福喃喃自语,喉头滚动了一下。

远处传来女人压抑的哭声。周德福转头望去,看见隔壁王婶跪在自家田里,双手捧着枯萎的庄稼,肩膀不住地抖动。她的丈夫去年冬天被征去修河堤,至今未归,家里只剩下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德福哥...\"王婶看见周德福,踉跄着站起来,脸上泪痕交错,\"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周德福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他摸了摸口袋,掏出仅剩的几个铜钱塞到王婶手里:\"先给孩子买点吃的。\"

回到自家破旧的茅屋,妻子李氏正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煮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野菜粥,旁边摆着几个黑乎乎的杂粮饼子。

\"当家的,田里怎么样?\"李氏没敢抬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周德福重重地坐在凳子上,摇了摇头。

李氏的手顿了一下,一滴泪水掉进锅里。她急忙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强作镇定道:\"没事,后山的野菜还能挖,总能熬过去的。\"

晚饭时,一家四口围着破旧的木桌,谁也没有说话。周小栓和八岁的妹妹周小花眼巴巴地看着碗里飘着的几片菜叶,却懂事地没有抱怨。

夜深人静,周德福躺在炕上辗转难眠。窗外月光如水,照在干裂的土地上。他想起去年秋天收成不错时,县衙还是按\"丰年\"的标准收了税,家里几乎没有余粮。如今遇上这样的旱情,往后的日子...

\"当家的,睡吧。\"李氏轻声说,\"明天我去赵员外家问问,能不能借点粮食...\"

周德福猛地坐起身:\"不行!赵家的高利贷沾不得!去年村东头老李家借了一石粮,利滚利现在变成五石了,地都抵给了赵家!\"

李氏沉默了。黑暗中,周德福听见她压抑的抽泣声。

第二天清晨,周德福早早起床,扛着锄头去了田里,明知无济于事,却还是想再试试。正午时分,远处尘土飞扬,一队人马缓缓行来。

\"让开让开!知县大人巡视!\"衙役高声喝道。

周德福连忙退到路边跪下。只见一顶青布小轿停在田边,轿帘掀起,走出一位身着便服的中年男子。他面容清瘦,眉宇间透着忧色,正是新任盐山知县孙德榜。

孙德榜没有理会跪伏的百姓,径直走向干裂的农田。他弯腰抓起一把土,眉头越皱越紧。

\"这旱情有多久了?\"孙德榜突然开口问道。

周德福没想到知县会问自己,结结巴巴地回答:\"回...回大人,自打去年腊月起就没下过透雨...\"

孙德榜点点头,目光扫过周围枯黄的田地:\"你们村里有多少户人家?存粮可还够?\"

\"全村六十三户,存粮...\"周德福犹豫了一下,\"怕是撑不到夏收了。\"

孙德榜脸色更加阴沉。他转身对随从吩咐:\"通知各乡里正,明日到县衙议事。另外,派人去查看官仓存粮。\"

待知县一行离去,村民们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情况。

\"德福哥,知县大人说什么了?是不是要赈灾?\"王婶急切地问。

周德福摇摇头:\"只说召集里正议事...\"

\"呸!当官的哪会管我们死活!\"村里的老光棍刘二愤愤道,\"我听说河南那边已经有人吃观音土了,肚子胀得像鼓,活活胀死!\"

众人一片沉默。周德福想起去年冬天从北边逃荒来的难民说的那些可怕故事,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三日后的清晨,周德福正在田里绝望地试图挽救最后几株麦苗,忽听村里铜锣声大作。

\"县衙告示!县衙告示!\"里正沙哑的声音在村中回荡。

周德福扔下锄头跑回村里,只见祠堂前已经围满了人。里正站在台阶上,高声宣读:

\"奉知县孙大人令,即日起开官仓赈济灾民,每户每日可领半升杂粮...\"

人群爆发出欢呼声,但里正接下来的话又让大家安静下来:

\"...但须以田契或房契为质,待丰年时加倍偿还...\"

\"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有人喊道。

里正无奈地摇头:\"孙大人已经尽力了。赵员外那些乡绅反对开仓,说会养懒汉。孙大人与他们争了一整夜,这才勉强同意这个法子...\"

周德福攥紧了拳头。他知道,一旦交出地契,就等于把命交到了别人手里。可不交,全家就得饿死。

当天下午,周德福还是带着地契去了县衙。领粮的队伍排了足有二里长,人人面黄肌瘦,眼中满是绝望。衙役们大声呵斥着维持秩序,不时用鞭子抽打挤得太前的人。

轮到周德福时,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师爷接过他的地契,仔细查验后,在账簿上记了一笔,然后示意旁边的衙役:\"盐山县东周村周德福,水田三亩,旱地五亩,领粮四升。\"

周德福接过那少得可怜的粮食,心如刀绞。这些粮食最多够全家吃两天,而他的八亩地就这样押了出去。

回家的路上,周德福看见一群衣衫褴褛的陌生人从北面走来,有气无力地拖着脚步。他们眼神空洞,脸颊凹陷,有的怀里还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

\"大爷,行行好...\"一个瘦得皮包骨的老妇人向周德福伸出手,\"给口吃的吧,我孙女快饿死了...\"

周德福看着老妇人怀中那个看起来比小花还小的女孩,心中一酸。他解开粮袋,倒出一小把杂粮放在老妇人手中。

\"谢谢恩人...谢谢恩人...\"老妇人跪地磕头,眼泪落在干裂的地面上。

周德福逃也似地离开了。他知道,如果不省着点,很快他们一家也会变成这样的流民。

日子一天天过去,旱情没有丝毫缓解的迹象。官仓的粮食很快放完,县衙门口聚集的灾民越来越多。孙德榜几次派人去府城求援,却只带回\"自筹自救\"的批示。

六月初的一天,周德福正在山上挖野菜,忽然听见周小栓惊恐的喊声:\"爹!爹!快看天上!\"

周德福抬头望去,只见西北方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一片巨大的\"乌云\"正快速向这边移动。那\"乌云\"越来越近,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嗡嗡声。

\"蝗虫!是蝗虫!\"周德福失声叫道。

转眼间,漫天蝗虫如暴雨般倾泻而下。它们落在树上,树枝立刻被啃食殆尽;落在田里,仅存的庄稼转眼消失无踪;甚至落在人身上,疯狂地啃咬一切可以吃的东西。

周德福拉着儿子拼命往家跑,蝗虫撞击在脸上身上,留下细小的伤口。回到家,他急忙让李氏和小花躲进屋里,自己则拿起铁盆和木棍拼命敲打。

\"驱蝗!快驱蝗!\"周德福声嘶力竭地喊着。

村民们纷纷效仿,敲盆的敲盆,点火把的火把,试图驱散这些可怕的入侵者。但蝗虫实在太多了,整个村庄很快被淹没在这片活动的\"黄云\"中。

这场蝗灾持续了整整三天。当最后一只蝗虫飞走时,盐山县已经面目全非。树木光秃,田地荒芜,连杂草都被啃食殆尽。

周德福站在自家田里,看着这片彻底毁灭的景象,双腿一软跪倒在地。现在,连最后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村里开始有人饿死。先是体弱的老人和孩子,然后是营养不良的妇女。每天清晨,都能听见撕心裂肺的哭声从某户人家传出。

周德福家的情况也越来越糟。李氏因为长期饥饿和劳累,开始持续低烧,整日昏睡。小花瘦得只剩下一双大眼睛,常常捂着肚子说疼。

七月中旬的一天,周德福正在村口挖野菜,忽然听见一阵喧哗。他抬头望去,看见赵员外家的管家带着几个家丁气势汹汹地进了村。

\"周德福!\"管家一眼认出了他,\"你借的粮食到期了,连本带利该还三石!\"

周德福如遭雷击:\"大人,这...这才一个月啊,不是说好秋收后...\"

\"少废话!\"管家一脚踢翻周德福的菜篮,\"要么还粮,要么交地!赵老爷仁慈,只要你那八亩地,不追究利息了!\"

周围的村民敢怒不敢言。周德福知道争辩无用,颤抖着声音说:\"请...请再宽限几日...\"

管家冷笑一声:\"宽限?行啊。\"他目光扫向躲在周德福身后的小花,\"这小丫头长得还算周正,抵给赵家当丫鬟,债就一笔勾销。\"

周德福猛地站起来:\"不行!\"

管家使了个眼色,两个家丁上前一把抓住小花。小女孩吓得大哭,拼命挣扎。

\"放开我女儿!\"周德福扑上去,却被另一个家丁一脚踹倒。

\"三日后我来收地契,否则...\"管家狞笑着捏了捏小花的脸,\"这小丫头就永远别想回家了!\"

看着女儿被强行带走,周德福跪在地上,拳头狠狠砸向地面,直到血肉模糊。围观的村民默默散去,没人敢说什么。在这个饥荒年代,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当晚,李氏得知女儿被抢走,当场昏死过去。周德福和儿子手忙脚乱地掐人中、灌热水,好不容易才把她救醒。

\"我的花儿...我的花儿啊...\"李氏醒来后只是不停地重复这句话,眼神空洞得吓人。

夜深人静时,周德福悄悄起身,从墙缝里摸出那把生锈的柴刀,在磨刀石上狠狠地磨着。

\"爹...\"周小栓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你要去赵家吗?\"

周德福没有回答,只是继续磨刀。

\"爹,赵家有几十个家丁,你打不过的...\"周小栓声音颤抖,\"而且...而且杀了人,我们全家都得死...\"

柴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周德福抱住儿子,无声地流泪。他知道儿子说得对,在这个世道,穷人连拼命的资格都没有。

第二天一早,村里来了几个陌生人,自称是从河南逃荒过来的。他们带来了更可怕的消息:河南那边已经有人易子而食,甚至有盗匪专门抓小孩当\"两脚羊\"卖。

\"听说朝廷派了赈灾的杨大人,在半路就被乱民杀了...\"一个满脸风霜的汉子低声说,\"现在到处都是造反的人,河南已经有好几支'闯军'了...\"

周德福听得心惊肉跳。他想起去年冬天那个在他家借宿一晚的算命先生说的话:\"天灾人祸,大明气数将尽啊...\"

当天夜里,周德福做了一个决定。他叫醒妻儿,低声说:\"我们走。\"

\"去哪?\"李氏虚弱地问。

\"下南洋。\"周德福收拾着少得可怜的家当,\"听说南洋雨水充足,李侯爷的大船就在登州港接收灾民,我们去那里讨生活。\"

\"那小花呢?\"周小栓问。

周德福的手顿了一下:\"我们先活下来...等安定下来,再想办法赎她...\"

天蒙蒙亮时,周德福一家悄悄离开了生活多年的村庄,加入了那条由绝望者组成的流民长龙,向着渺茫的希望艰难前行。

与此同时,县衙内的孙德榜正面对着一道加急公文。公文上盖着鲜红的兵部大印,要求各县即刻征收秋粮,并抽调壮丁补充辽东前线。

孙德榜苦笑着将公文放在一旁。案头还堆着十几份里正上报的饿死人数的呈文,以及乡绅们联名要求严惩\"抢粮刁民\"的请愿书。

\"大人...\"师爷小心翼翼地问,\"这征兵征粮的事...\"

孙德榜长叹一声,提笔蘸墨,在奏折上写下:\"臣孙德榜冒死上奏:沧州大旱,蝗灾肆虐,民不聊生,易子而食。乞陛下减免赋税,开仓赈济,否则恐生大变...\"

写完后,他沉思良久,又拿出一张空白令纸,写下:\"即日开官仓放粮,所有灾民每人每日一升,不得质押田产...\"

\"大人!\"师爷惊呼,\"这...这可是违抗朝廷啊!\"

孙德榜平静地盖上知县大印:\"若朝廷怪罪,我一人承担。去办吧。\"

师爷捧着令纸,双手微微发抖。他知道,这道命令一旦发出,很可能意味着这位清官的仕途终结,甚至性命不保。

孙德榜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干枯的树木和灰蒙蒙的天空,轻声吟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滴泪水无声地滑过他瘦削的脸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全球高武 全球转生:从无限复活开始成神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剑卒过河 我把惊悚世界玩成养成游戏! 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 贞观大闲人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九龙至尊 重生之神级明星 渣夫抢婚白月光,我嫁小叔他疯了 花都太子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重生之丧尸时代 恰似寒光遇骄阳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恶雌肥又丑?众兽夫都争着洗兽裙 野蛮小妻不好惹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我成了仁宗之子 跃马大明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1625冰封帝国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绍宋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带着农场混异界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明末之新帝国 
最近更新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 大谋谋天下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 医冠权宦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哈哈哈,大明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那年那景那些人 梗王饶命 爱情江山朕都要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一品狂士 堪破三千世相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明风再起 浮世蒹葭 - 明风再起txt下载 - 明风再起最新章节 - 明风再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