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声声慢

武当翠山

首页 >> 宋歌声声慢 >> 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盛唐日月 金牌帝婿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宋歌声声慢 武当翠山 - 宋歌声声慢全文阅读 - 宋歌声声慢txt下载 - 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7章 宋夏两战谁敌手,息止征戍愁(3)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昌吉急问道“如何拉开两国的距离!”

苏轼急回道“夏国之兵,乃先行后撤十里,让两国之兵永远保持十里之距,这样便可长休战事。”

李昌吉道“哈哈!‘后撤十里’这就是宋国的条件吗?哈哈!”

众人皆是一头雾水,不知这李昌吉到底为啥大笑,都用惊奇的眼光看着李昌吉。

李昌吉又自在而乐道“‘后撤十里’如果是我国败而请降之贿,乃是奇耻大辱,可是如今夏宋交涉之机,观我两国之界,有数千里,又不是寸寸土地都有兵把守,‘后撤十里’和‘后撤二十里’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夏兵与宋兵相距从来都不止十里。只在对峙之城乃近至二三里。既然宋国有言,我国乃从宁州,洪州,会宁,兰州,盖朱堡等几处据点后撤十里,其余诸地息兵,苏子认为可否?”

众臣听闻西夏使者同意后撤十里,皆认为是不可思议,于是朝堂上乃是议论纷纷,嘈杂之声不绝于耳,其实此款对夏国来说并未有太大损失,因为其军队驻扎本就多以散兵为主,行动自由且快,无所谓屯此还是屯彼。苏子尚未回应,不过此局夏使既然答应,说明宋人已经在这一局处于胜势,至少面子上好看了些,向太后说道“既然夏国同意后撤十里,乃算得上是大义,那我大宋也当行大仁之志!”向太后用眼神示意苏轼道。

苏轼看到向太后的眼色,于是依前议结果言道“宋国愿意撤出灵州半城,将长城留于夏国境内,以灵渠为界,互作防务,这样我朝旧归还了灵州府地四之有三城池,在灵渠两岸,乃作互市,互通有无。”灵渠就是黄河流经灵州的一段。

李昌吉作大惊状“四之有三?宋人不是全部撤出西平府吗?为何还要强占我西平府的一方土地?想我大夏国已经给出了足够的诚意,宋国还遮遮掩掩,还一寸而留一寸,何其难看也!以灵渠为界,西平府城确有四之有三在夏境,可是宋拥的四之有一的西平府城却囊括二十倍的西平府城郊之地,此乃阴谋,我大夏国绝不同意。”

听到李昌吉的怒语,宣德殿上无人敢言,静悄悄的!

片刻之后苏轼道“夏使勿要动怒,且听我言,灵州之地不仅包含灵渠南的六十里,还包括长城外的四十里,这样两相中和,宋夏所据之地大略相等。”

李昌吉怒道“岂有此理,长城之外本还属于我夏国,居然被你等拿来分配,此乃鱼目混珠,真是笑煞四方,难怪有言宋人极善诡计,今日见之果然是名不虚传。何敢还自称仁义之邦!”

面对李昌吉的怒骂,向太后脸色难看。

黄庭坚见状,疾步向前,冲到苏轼和李昌吉中间,苏轼顺势后退几步,给黄庭坚留足空间,黄庭坚看李昌吉气势汹汹,也似有三分怒意道“夏国能将陇西之地予人,我大宋怎么不可以把长城之外的土地送人。”

李昌吉气愤道“陇西之地乃是我夏国实际控制,用其送人合乎各利,而西平府长城外的土地也在我夏国控制。宋国却以我之物送我,还言之凿凿的归还我四分之三的土地。未免欺人太甚。”

黄庭坚急红了眼,凶极怒骂道“陇右之地从来就不属西夏。百年来,夏人与吐蕃人在此争利,我宋人只是没有参与其中,就被夏使说不拥此地,实在是昂目无人!若要论,这里乃属我宋,你何敢拿宋土予宋,岂不是也可笑之极。”

李昌吉不减怒势骂道“汝等宋人,就是诡计多端。昌吉一人难敌百口。”

章淳听到李昌吉已怒,遂急出骂道“官家,这西夏人无礼,待我返回灵州,驱兵出关,占领长城之外的土地,再来谈判。留此歹人在此看我宋神兵如何取地。”章淳拱手朝向官家,向太后许久未应,章淳又言道“官家,吾等占领长城之外,顺道拿下兴庆府,就不用谈了,一切皆归我宋国,还谈什么?”章淳说的大义凛然,但是在朝百官都知道章淳这厮在临洮城差点就失命于西夏人之手,说明其运兵之力不行,所以众臣对章淳的话都不以为然。

李昌吉听完更怒了,却要与章淳动手,幸被梁道拦住。

向太后也阻章淳道“章将军勿要妄言,西夏使者仍在,还需要注重几分礼仪,莫要动怒,以免事态不可控制。”又转向李昌吉道“夏使且先勿怒,一切再行商议。”

苏轼道“宋夏之间要休战,则两国必要有一个有效的屏障,首先后撤十里即为留下十里的屏障,然而灵州之地,乃是两国交境,若然没有可靠屏障,恐怕兵戈不止。我大宋为了顾全夏国颜面,已然忍疼还复长城给夏国,退而求灵渠为障,也算是最大的诚意。”

李昌吉怒道“都言我夏国善侵成性,可是你们宋人却占着本来属于我夏国的西平府,何异哉!岂不是宋人也善侵也。”

黄庭坚道“非宋人善侵,大宋之所以占据灵州府乃是汝等夏人先攻入晋阳,致使我大宋不得不出兵还击,攻占灵州以障长城也是为了宋地免受汝国复侵之危。”

苏轼补充道“鲁直所言极是,宋人非善侵也,都乃是汝等先入我宋境,致使大宋失土又失民,我朝才不得不起兵还击。今日吾等只是论及土地得失,尚未论及宋国之民,宋国之财货损失。你且知汝等攻入晋阳后,夏兵对我宋人残害之深,兵马过境,硝烟四起,再说洮州府,青山王率兵入临洮,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八百里秦川竟成焦土,若论之钱财,更是数不胜数,你等夏国送我宋国的数十箱金银玉器,有多少即是从我宋国抢去的。恐怕也是难以计数。所以,若论侵略成性,宋人不及夏人之百一也。”

李昌吉听之无语,慢慢冷静下来。

苏轼又道“后撤十里,乃是保我又保你。至于灵州城乃拥长城之障,灵渠之险,今宋人还复长城,退守灵渠,今后宋兵不逞渡河之能,夏人也不行越灵渠之险,两相安稳,岂不为善!”

李昌吉道“灵渠离我兴庆府也只有二百里,轻骑加急,一天即可达,让我国都置于宋军一日可达之境,我朝决不答应。”

蔡京愤道“若嫌近,大可将兴庆府搬离。”是的,蔡京建议西夏国迁都。

章淳怒道“更难让你接受的事还没发生,我将亲率大军攻入兴庆府。拿住你主梁氏,到时候我大宋倒可以在汴京城封你一个‘安乐公’,‘违命侯’独享余年。”古之安乐公,违命侯乃是刘禅,李煜等亡国之君,以此喻比西夏未免太损人脸面。

李昌吉怒不可扼,大概世人听到“安乐公”这个名字就觉得奇耻大辱,李昌吉当然知道这是极大的讽刺,气冲冲的道“诸位可能忘了,虽然我大夏国近来屡尝败绩,但是主力尚在,若以举国之力攻宋,恐怕汴京城也难保也!”

章淳怒道“官家,这厮居然佯言要拿下汴京,我看是活的不耐烦了,他岂不知汴京城有八十万禁军!”这是吓唬人家的话,汴京真有八十万禁军才怪,这段史料来自《水浒传》。

李昌吉道“哼哼,宋军实力我大夏国早已经领教,若不是人之众,我夏国未必会有败绩,在我看来,这汴京城的禁军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这种说话的方式显然是没有给向太后半点薄面,这夏国使者也是嚣张至极的。

向太后听到“乌合之众”四个字,瞬间脸色通红,环眼圆睁,骂道“放肆!大宋之境,岂容你等撒野!”急唤左右,“把这厮抓起来!”

这样,两边的侍卫又一次出现,顺势就拿住了李昌吉和梁道。

向太后道“汝等今日之死,不是因为宋夏之间谈判破裂,而是因为汝等言语无礼!逞小儿口舌之能,必为汝等今日带来灾祸,速将二人拖出去斩了,再修书与西夏国,令再派使者赴京重谈。”

我就是知道,这个时候,肯定有人会出来阻止,李昌吉和梁道的命大着呢。果然是朝中最有分量也最没分量的范纯仁出来求情“官家呀!不可呀,这西夏人杀不得呀!”

向太后怒道“范尧夫你没见得此人无礼之极吗?我看即便是在兴庆府,他也不可能这等无礼,真是不把我大宋放在眼里。”

范纯仁急道“这不是一回事呀!官家,这西夏使臣乃是我朝修书请来的,今日若斩杀,以后怎么会有其他诸国派使者来?”

向太后怒道“又是这等道理,范尧夫你是否还有新鲜的词汇,不然给我住嘴!”

李昌吉道“昌吉死于此,为天下死,天下皆明宋人面目。”

范纯仁急道“宋人失信于夏国,必得罪天下。倘若天下诸国群起而攻我宋,则离宋亡不远矣!”

向太后怒势又增,道“你看看这人死到临头还如此大言不惭,坏我宋人名声,真是死不悔改,立将他拖出去!”

范纯仁真是劳苦,急的跺脚甩臂呀“官家息怒呀!夏国之人,本是鲁莽,前者有青山王私自对大宋用兵,今又李昌吉忤逆上官,乃是夏人平常,官家莫要轻易动怒,恐中敌国之计呀!”

苏轼也急道“杀之轻松,可是如何向列国交代呀!毕竟这天下不是只我宋一家呀!官家切莫轻易上当呀!”苏轼连发几句“呀”字句,显然对这杀人的做法极不赞同。

向太后怒势不减道“诸位爱卿,夏国不愿弃灵州四一,更以胡言乱我宋心,当何以应对。哀家以为当斩之以呈我朝威仪。”

李昌吉道“我大夏国愿意奉上陇西三千里河山,并后撤十里,而大宋却只还四分之三西平府给我大夏国,这一笔买卖对我大夏国来说,如何也不能算是划算的。”

苏轼道“那不是还还了一个王(青山王)给你吗?”

李昌吉道“青山王性命是大,但是与我大夏国利益相比,是小丘之比南山也。”

李格非偷偷凑近苏轼低声告诉苏轼“西夏国根本就不在乎青山王的性命。”

苏轼也是明白,青山王不过是个幌子,西夏人真正的目的不过是灵州,是要为东出中原找一个跳板。当然也是因为一个国家的战略要地距其王城不足二百里,无论是谁都会觉得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布局,所以这灵州西夏人是志在必得!

侍卫渐渐的放开李昌吉和梁道,李昌吉整理衣冠正气而言“这西平府如若大宋不予,且看我铁骑能不能踏平宋土!”言语之下,威胁之势尽显。

向太后见此人嚣张跋扈,内心极为不爽。然而这不过是李昌吉故意而为之,所谓正义凛然,临危不惧正是谈判人的要领,以己之势喝吓对方乃是惯用伎俩。触怒宋朝堂上众人已达到展示夏国志在必得的决心。向太后心知不能上当,于是轻声道“夏使暂先勿怒,哀家失礼了,宋夏两国长年征战,民疲国衰,应当立新和约,永不互犯才是正道。”

李昌吉道“不论过去如何,目前乃是大宋掠我西平府,即当归还,否则一切责任在宋。”

向太后强压住心头的怒火道“夏使请息怒,且待我君臣商议而后再作决议,今日之行,就请夏使先回居所休息,择日再议。”

李昌吉道“成与不成,需速行也,拖拖沓沓不是我夏人本性。”

久未说话的唐国昌道“国土变更,乃是国之大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议定的,所以还请夏使稍安勿躁。”

西夏使者见说话者乃是唐国昌,也就礼貌了起来“唐兄!今日一议,又将是无结而终。不知此议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吾等什么时候才能返兴庆。”李昌吉又顾左右,转腔异声的对唐国昌道“你们的官家不知道整天在想什么,上一次要我赔了八百两,今日又想索我性命,不知其到底意欲何为?”这话李昌吉虽然是对唐国昌说的,但是显然他更像是在对向太后说的。唐国昌和李昌吉毕竟曾经是有“过命”的交情(指晋阳之战中二者对决),说起话来,自然也没有和其他人说话那般官方和生硬,这也许就是先入为主的好感。唐国昌在李昌吉那里可是个善交的人儿。

向太后脸色难看,不过她也知道如果她再发怒,可能今天的事情就没完没了,毕竟宋朝的臣子她还好控制,这西夏使者再怎么肆无忌惮,她也奈何不了人家。不过话说宋朝的这帮臣子也是不怎么好控制的。

唐国昌便又说话以化解向太后的尴尬“宋人和夏人乃都是性情中人,遇到不顺都喜欢一吐为快,今我主有冒犯之意,乃是人之真性情,请夏使莫放在心上(向太后对着唐国昌瞥了一眼,毕竟我大宋之主岂能向敌国使臣委屈求谅,可是唐国昌也是个聪明人,紧接着道),相信今日夏使在堂上所作,也乃是真性情,二者所言,两相介怀,勿留遗恨”。

向太后听得这话也不好斥责唐国昌了,内心几分怒意却是几乎烟消云散,于是借此台阶温声言道“夏使请回,待吾等计议之后,即可通知夏使,签订盟约。”

李昌吉则也礼貌答应“即是如此吾等且先回,静候官家佳音。”正待李昌吉转脸之际,李昌吉忽然似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官家,昌吉有两问,不知可否?”

向太后不好拒绝,只能应承道“但说无妨!”

李昌吉道“其一:昌吉久离兴庆府,是否可以派人与兴庆府沟通消息以通达和议条款进度,还请官家允诺放行。其二:吾等为青山王而来,是否可以见得青山王。”笔者认为第一问才是他的目的,第二问不过是为了掩护第一问。自古既有拒人以上,就不能拒人以下,李昌吉也是个聪明人,一时抛出两个请求,宋朝官家不能全然拒之,否则未免不尽人情,也不能全然允之,否则颜面也损。

不过笔者揣测是没有意义的,还是让向太后自己来回答这两个请求,且听向太后“可快马入兴庆,沿途宋土不设阻拦;至于青山王,和议签署之前还是不见为好!”这向太后果然也是中了李昌吉计议。

李昌吉及梁道拜别!

程颐不解的问道“兴庆府离汴京两千里,青山王与夏使相距不足二十里,官家为何准其修书兴庆,却不准他相见青山王呢?”

高太后鬼黠的一笑,未有明言。

苏轼道“程正叔(程颐,字正叔)有所不知,这青山王乃是我大宋一棋子,他即在局中,自然不能大观天下,否则还怎么利用。”

程颐似明白道“哦,此乃物论,即为物在天地间,物在宇宙中,则不能观天地宇宙之全貌,自然无法断此乱局,以利我宋行事。若让其能观宇宙天地之全貌,便能伺机左右事态情势发展,或会止步不前,或会佯诈而损我!”

苏轼对程颐道“你在胡扯!”

范纯仁对程颐道“哎呀!苏子的意思是青山王要是先晓自己的命运,或会自杀,逃跑,吾等不过是为了防止节外生枝,乱在大宋不如乱在西夏,所以允其修书兴庆却不准与青山王相见。正叔之言与苏子所言意乃相近,只是正叔所言晦涩,乱七八糟,常人不能明也。”

黄庭坚嘲笑道“我看程正叔还是不要研究邪门歪道,免入歧途,哈哈!”

程颐无奈,遂辞而退步不言。

众人一阵调侃娱乐之后,向太后道“今此西夏人对我宋返还四之有三的灵州之地并不满意,当如何应对?”

苏轼道“灵州府地,本来绵延长城内外,今要一分为二,是谁也难答应也!”

范纯仁也道“这灵州府距离其王城实在太近,他们担心大宋陈兵于此,取兴庆只在旦夕之间,怎能不惧?”

苏轼无奈“我看着灵州就算了吧,全部送还西夏,以去其后顾之忧,以免和议不成宋夏之间再起兵戈。”

章淳道“万万不可,怎么说这灵州也是我大宋浴血奋战才得来的,岂能轻易予人,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宋士。”

章楶对章淳道“族弟所言不无道理,弃之灵州确实是对死去的将士不悯,但是若然再作思索一番,弃之或可保更多将士性命也算善莫大焉。若能得保大宋安宁,这块土地弃之又有什么干系呢!(又转向向太后)官家!吾曾领灵州统军一职,这灵州之民早已归顺夏朝,吾等大宋难以更其观念意志,许多时候我朝官军行法施政皆不得夏人附庸,甚至发生民变兵死的惨剧,宋军在此地驻扎可谓是苦不堪言。若无十年时光,恐难完全收拢人心,不如弃之,以保我大军完好,更省我宋钱粮军饷。”

范纯仁道“弃之并非不可,只是如若不留阻敌屏障,敌人再来,恐怕难以招架。若然将我宋军退到韦州,青远,怀德等地,那弃地乃巨,于心不忍!”

蔡京道“大宋之土取之不易,弃之却可顷刻而至,真是让人遗憾。所以断然不能弃呀!”

向太后道“哀家也坚持认为必留灵渠险地以挡夏军,否则不足呈我朝威武,亦留后世遗憾。”

章楶道“既然官家欲留,吾等当尽心拱卫。”

向太后又道“还是先以灵渠为界与夏人议定。如若西夏人不答应,是战是和再作定夺,总之此次和议处置‘以和为主,以战为辅’!”

章淳则道“官家,下臣以为寸地不能让,当下正好让夏人处于我军的威慑之下,令其双足不得立稳,则兴庆必乱也!”

向太后其实是极不想听章淳言语,种种迹象表明章淳此人给人的感觉的是口气很大,能力却……不忍直言,毕竟临洮兵败已让宋官对其失去了大部分的信心,苏轼则对章淳道“我宋若不能成威慑之势,很容易被夏人破之,得不偿失呀!”

向太后则道“我宋力弱,未必有大军能对兴庆成威慑之势。还是早早准备与夏人的再议之策吧!”此刻向太后不想再多说一句话,兴许是刚刚和李昌吉争辩用尽了她的力气。

苏轼范纯仁等人齐声喝道“吾等自当尽力!”

于是众人皆散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大奉打更人 我在风花雪月里等你 光阴之外 网游之修罗传说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龙魂侠影 人族镇守使 剑卒过河 地狱公寓 凡骨 御女天下 背剑之人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全球高武 我为炉鼎 赵氏嫡女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妖神记 倚天神雕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逍遥小书生 谍影:命令与征服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明骑 1625冰封帝国 绍宋 唐砖 
最近更新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寒门小郎中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 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 我在美利坚当兵王 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 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 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 女帝爱上胖流氓 汉节 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 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 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一来开无敌挂 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宋歌声声慢 武当翠山 - 宋歌声声慢txt下载 - 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 宋歌声声慢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