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铁骨 官居一品 夺嫡 盛唐日月 狂妃很彪悍 清末之帝国崛起 金牌帝婿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百炼飞升录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1章 镇江密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前南京城里能训斥杨植的长辈只有南京工部尚书丛兰。原时空中,丛兰现在仍然是南直漕运总督兼凤阳等处巡抚,此时正在江北陪着正德尽地主之谊,要晚几个月才能升上二品当上尚书。

丛兰给了杨植面子,没有在南京工部衙署斥责杨植,而是让鞑官老军把杨植从徐家小院叫到自己的书房,喝道:“你小子怎么回事?门缝里吹喇叭,名声在外了!这几天南京工部的侍郎、郎中都在议论你。”

杨植激动地搓着手,沾沾自喜说:“呀!想不到哲学在南京士大夫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那我可以变现了!是带货好呢,还是开个中级研讨班好?”

你不是靠哲学出名的好吧?你是靠愤青、装可怜、放群嘲才成为热点的!

丛兰看不得杨植的嘴脸,以老官僚的身份指点道:“吾辈士人全凭才学和名声吃饭,花花轿子人抬人,士大夫活的就是这张脸!不然我辈靠什么为万民之首?靠什么勒逼皇上、吊打勋贵、统领武夫?你要适可而止,不能赶尽杀绝!否则就是高山上倒马桶,臭名远扬;茅坑里丢石头,激起公愤!”

杨植委屈地说:“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回事,一个个事情都没有做出来,就先放出狠话,何其幼稚可笑!被我先发制人,真是活该!

他们若在我的前……啊,在我之后十五年,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难怪孔子曰三十而立,今日始知古人纯朴,三十岁才能站起来走路!”

丛兰被气笑了:“这么说,你干先发制人的事,不止这一次了?”

杨植矢口否认道:“前辈不要凭空污人清白!我第一次没经验,还请前辈指点一二!”

丛兰指点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不然你的名声也坏了,变成大街上的老鼠,人人喊打!不但自己今后难以在士林立足,还会连累罗天官。毕竟你是以下犯上!”

杨植点点头,应承下来:“好,忍字心上一把刀!我先猥琐发育,待考上进士步入朝堂后再嚣张跋扈也不迟。”

丛兰老实本分一辈子,自己也不知道为何鬼迷心窍跟杨植相知相惜,当即撇开这个话题,强行转到其他地方:“听说圣上垂青于你,你为何不跟圣上北上?”

杨植含糊回答欲乡试,然后问道:“圣上此次离开南京,却从扬州沿江下镇江幸邃庵公第,却是为何?”

邃庵就是杨一清,字应宁号邃庵,出自云南的神童,十四岁就参加乡试,落榜后被推荐为翰林秀才。他成化八年中三甲赐同进士。虽然赐同进士出身,但是凭当年翰林秀才的资历,也有入阁的资格,杨廷和首辅任上曾丁忧,杨一清就递补进过内阁,现在致仕在镇江。

丛兰道:“杨邃庵前辈成化年间总制三边,他赏识干实事的人,是乔白岩的老师,还提拔了王琼、王阳明。

所以,你明白了吧?杨一清这条线上的人,跟杨廷和首辅不对付,朝堂之上讲究势力均衡!圣上见杨廷和一家独大,肯定要扶持杨邃庵这一派系。”

杨植听得津津有味,说道:“我一直以为圣上是一个铁憨憨,啊不,我一直以为圣上三十而立,没料到圣上亦会帝王心术!”

丛兰瞪了杨植一眼:“圣上自幼接受了完整的帝王教育,为人又非常聪慧,学东西一学就会,现在才三十岁,正是春秋鼎盛雄心壮志之年,你干嘛不跟圣上北上一展胸中锦绣?”

杨植心中叹口气。干政治的,要么不做,做就做绝。正德其实志大才疏,没有狠劲又轻信身边人,把太后、司礼监、内阁、朝臣全得罪了却不自知,正德当年应州之役被朝臣集体骑脸侮辱,连自己秘书系统的翰林院都全体拒绝祝贺他。这次南巡,从山东到扬州,见官员就问他们要钱,但一旦官员反呛,也只是笑笑放过。身边能依靠的只有几个没有根基的边将干儿子,这能活多久?

丛兰见杨植不言不语,认为杨植执着于乡试,又说道:“你现在也是有身份、有背景的人,不要像过去一样老想着打打杀杀,你今后要低调做人!朝堂讲的是人情世故,讲的是站队,拉帮结派!”

杨植拍胸脯道:“丛前辈放心,没有人比我更懂朝堂!”

丛兰哭笑不得:“朝堂政治和地方上完全不一样!杨一清前辈在朝堂不知呆了多久,如今退隐镇江,听到圣上便服潜行,都战战兢兢睡不着觉。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臣杨一清致仕归京口里第,一向杜门扫轨不与世事,既知圣驾南幸,然亦不敢远迎,虑有违圣意。不料陛下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臣不胜惶恐!”

镇江府京口一座大宅第的大堂之上,杨一清全家诚惶诚恐地跪迎路人装扮轻装简从的正德。正德摆摆手,毫不在乎:“本总督今天做个不速之客,是我叨扰你了。我们去书房说话!”

两人来到书房落座,正德让护卫、太监留在院中,对杨一清说:“当年先生与杨首辅不合致仕,本总督让先生暂且蛰伏江东察看东南局势,亦可随时起复。先生与苏州王鏊相公有过来往?”

杨一清微一躬身回复说:“王守溪归隐泉林后深居简出,从不与仕宦人家来往。”

正德点点头道:“王先生看来铁心不问世事。但宸逆之乱,外朝、内廷多有官员、太监纳其贿赂,为之提供方便。另外听说宸逆对东南士族许下条件,可有此事?”

杨一清偷眼看了看正德神色:“微臣亦曾听闻。不过以微臣对东南士族的了解,他们不会出头,只会观望,谁赢他们帮谁。”

宁王之乱后这一年多来,大批朝臣被调整甚至于被下狱,正德心都冷了:“知人知面不知心!刘琅为南京守备太监,挂着司礼监大太监衔,做到太监最顶级,南直第一人!他居然与宸逆共同谋反,说出来谁敢相信?陆完一个苏州人,本总督钦点他为吏部尚书,外朝之首,居然也与宸逆勾连!

我月前曾召王阳明单独奏对,他说攻下南昌后,从宸逆书房中获得接受宸逆贿赂的太监、朝臣名单并往来书信,里面哪个不是朝廷重臣?这些人尚且做下悖逆之事,东南士族能好到哪去!”

正德越说越烦躁,腾地站起身来,吓得杨一清连忙从椅子上翻身跪倒在地。

正德摆摆手,说:“先生请起,不必如此拘束。”

杨一清回到座位,也不敢问南直或北京还有哪些未下狱的重臣与宸濠关系密切,助其叛乱。只能安慰道:“圣上勿虑,自古以来邪不胜正,皇明还是忠良正直之士居多。所以宸逆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转瞬被灭,成为笑柄。”

正德喘着粗气,猛灌了几口茶平复一下心情,却呛得咳嗽起来。杨一清连忙低头说:“听闻六月圣上潜行出宫驾幸牛首山寺,遭遇夜惊后不知所踪。六军纷扰,城中大乱四处寻找,良久平虏伯传话,城中始定,数日后圣上才返回南京。微臣以为,天下安危系于圣上一身,圣上今后切勿轻身涉险。”

正德凝视杨一清片刻,想想后说道:“那几天发生什么事,本来想和你说说,不过算了。本总督还想去常州苏州看看,先生可否伴驾?”

杨一清知道正德为什么想去东南,遂劝道:“如今三吴数万乡兵随李巡抚东征,东南已经是釜底抽薪,陛下勿虑!若无倭使哭庭,何来三吴乡兵出征?自古得国之正无过于吾皇明,可见自有神明庇佑,心想事成!”

正德轻笑一声,心情好了不少,走到书架边东看西看,随手抽出一本书翻翻,问道:“先生宅在家里,平时读什么书?”

杨一清也轻松下来,陪着起身回复说:“微臣在读《文献通考》。”

正德眉毛一扬,哦一声道:“吾亦听闻此书不错,历代的赋税职役、货币国用、职官选举、学校郊社等治理制度无所不包。这书有多少册?”

杨一清不知道正德是不是又想一出是一出,答道:“有六十册,微臣现在读到第五十册《王礼考》。”

正德点点头:“朕回北京后,即起复先生。先生好好替我参详一下历朝历代,皇亲如何加封的礼制。”

大明自内阁制规范后,其标配是三名阁老,当然随着政务越来越繁杂,正德年间开始,四名相公同时在阁的情况也是常见。杨一清任过相公,一旦起复必然要入阁,并且按曾经的相公资历,排位在蒋冕、毛纪之上。

杨一清想起前段时间吏部上疏请为杨廷和特加恩典之事,二辅梁储也已七十岁,莫不是圣上欲让杨廷和、梁储两位阁老提桶跑路?

北京紫禁城内,东华门边上的文渊阁里,首辅四辅同时当值。毛纪拆开一封信息简报,看后皱着眉对杨廷和说:“圣上渡过长江到了扬州,却沿江向东回到江南,来到京口杨邃庵府第。”

杨廷和心中一跳,接过简报细细看了起来。毛纪看看杨廷和的神色,又说道:“圣上应该要起复杨邃庵了。”

杨一清于正德十一年入阁,那一年正值杨廷和丁忧,随着杨廷和丁忧期后回到内阁,两杨不和,导致杨一清被迫乞骸骨。但杨一清却没有回到千山万水之外的云南老家,而是居住在镇江,摆明了想再次出山回到北京,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毛纪倒是无所谓,按资历两杨的排名都在他前面,他有点幸灾乐祸看着杨廷和不善的脸色,又补上一刀说:“杨邃庵久在地方历任,又曾总制三边,内阁也需要熟悉地方事务的相公。”

杨廷和听后,面沉似水,心中暗道:“你毛纪亦不过如此!”

自天顺年间首辅李贤定下“非翰林不得入阁”的规矩后,大明的阁臣完全摈弃了“宰相必起于州郡”的历史传统,阁臣的晋升路线就是成绩最好的进士入翰林院读史书,在翰林院给皇帝或太子写诗写文章、侍读侍讲,晋升上去再转到六部当个侍郎,尚书,然后入阁。

这种晋升路线使得阁臣基本上就是考试成绩最优秀的进士,他们考完就成为清贵得不能再清贵的清流,不但不沾俗务而且易升迁,与在基层累死累活却没有很大前途的浊流官是两条不同的路线。

虽然历代阁臣都有鼎新革故大干一场的雄心壮志,但由于没有在基层任亲民官的经历,他们往往惯于从史书中寻找思路搞顶层设计,而且擅长搞人挖坑的政治斗争。

正德是一个怪胎,不好好居住深宫垂拱而治,却天生喜欢往地方上跑,还经常亲临前线,与士卒同甘共苦,有很多时候,他的大政方针思路跟内阁完全满拧。

杨廷和没有心思给奏疏写票拟,哼一声说:“连考试都考不好,那些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的人,与如夫人有何区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网游之修罗传说 龙魂侠影 御女天下 我为炉鼎 赵氏嫡女 盲人按摩师 苏倩 穿越1942有空间 福艳之都市后宫 贞观大闲人 抢我姻缘?转身嫁暴君夺后位 春满香夏 收到未来新闻,假千金成唯一信仰 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 妖神记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曼陀罗妖精 陆门 七年顾初如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明骑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1625冰封帝国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绍宋 带着系统来大宋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 苏联1941 锦衣为王 
最近更新汉节 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 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 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一来开无敌挂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大乾杀猪匠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大乾:逍遥皇太子 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 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 花屋湘军传奇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 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