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四海比邻

首页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这个大明有妖魔 寒门宰相 灵剑尊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我岳父是李世民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大魏宫廷  皇叔,不可以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四海比邻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全文阅读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txt下载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章 帝前细演熬盐法,市上均分售蝗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两仪殿偏殿中,李世民好奇的看着秦浩从小木箱中取出一个一个奇形怪状的过滤装置,

高福也睁大眼睛像看戏法一般,紧盯着这些器物,

不锈钢这种材料在大唐确实如同宝物一般,难怪二人就像土老帽一样,

秦浩也不以为意,慢条斯理的摆好各种物件,向高福手一伸道:“高公公,请将盐块交给我吧。”

高福一愣,也没说要准备盐块啊,傻眼了,愣愣的看了看李世民,

李世民也没想到,有点尴尬,故作镇定气道:”要制盐肯定要有盐块啊,你这个老奴越来越不精明了,快去取来。”

高福一听转身要走,忽然觉得秦浩一个人在皇帝身边,怕皇帝有危险。

于是对着殿门喊了一声:“来人。”却见李君羡走进殿中,颇为好奇,

“李将军来是有事上奏吗?”李君羡没理高福,俯身一拜道:“陛下,臣听闻陛下独自观看制盐之法,担心陛下安全,

因此赶来护卫陛下,臣在殿外守护,但有不妥,可呼臣。”李君羡是特意过来表忠心的。

秦浩笑了,这一个个的,可把李世民保护得跟个明星似的,好像谁都要害他一样。

也不生气,戏谑道:“制盐之法事关重大,无关人员暂时不能知晓,不过有件事倒要麻烦李将军一下,我要制盐,但是无盐,还烦请李将军搞点盐块过来,多谢了。”

李君羡白眼一翻,转头看着皇帝,心想,你是谁呀,敢命令我,我只听陛下的命令。

哪知李世民看都没看他一眼,就是盯着秦浩手中的物件,只吐出两个字:“照做。”

李君羡有点尴尬,但陛下下了命令,也不得不应下,赶忙出殿寻人去找盐块了。

高福看着眼前这个胆大的草民,心里也不禁给竖了个大拇指。

李君羡平常拽得跟个二五八万似的,终于被个草民给呛了一回,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李世民终于忍不住了,柔声道:“秦浩啊,你这些物件都是从何而来啊,朕看着都很不俗,都不是凡物啊,这些到时候也要一同进献吗?”

秦浩白了白眼,抠死你吧,一本正经道:“陛下,这些是随师父云游时寻得,师父临终前传给了弟子,师父遗物,不能转于他人,望陛下见谅。届时我会告知替代之物,况此物只此一份,也无法批量生产。”

李世民有点失望,那其中有个铁壶非常漂亮,闪着亮光,造型奇特,壶口很宽,壶嘴有个小片片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要是自己有一个用做酒壶是真不错,绝对能亮瞎程知节那帮大老粗。

不舍的看着那些“宝物”,李世民用很平常的语气问道:“秦浩,你为何舍得将此无尽财富之法献于朝廷呢?”

秦浩答道:“非为朝廷。”

“哦?此话何解?”李世民奇道。“乃因圣君、乃为黎民。”

秦浩大义凛然道,心里颇有点不耻自己的行为。

但这样冠冕堂皇的拍拍李世民的马屁只会有好处。封建社会别扯什么刚正不阿,能办成事才是本事。

李世民最喜欢听的就是圣君类的话,他一生追求的名也不过就这二字,欣喜的问道:“说来听听。”

“自隋末起,天下大乱,四方战火纷飞,百姓惨遭祸殃。

师父从未动过将制盐之法献于朝廷之念。那些无道之人若得此法,除了让自身更加穷奢极欲之外,于天下百姓又能有何益处呢?

陛下自登基以来,以非凡之睿智、果敢之决断,开盛世之华章。

谏如流,广听群臣之言,朝堂之上,论政清明,决策皆为社稷苍生谋福祉。

陛下胸怀天下,文治武功,无人能及。兴科举,修典章,立制度之规,使天下井然有序。

挥师四方,破强敌,定边疆。铁骑所至,蛮夷皆惧,大唐国威,远播四海。

内则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陛下之德,如日月之辉,陛下之恩,似雨露之润,浩实有幸生于陛下之治下,只愿陛下万岁千秋,永保大唐之辉煌。“

一番话说完,脸不红,气不喘,可给李世民整不会了,我这么牛皮了吗?

要是没有之前的渭水之盟,再把突厥给灭了还真是差不多,再要是没有这蝗灾这所谓的天罚,唉,该多好。

二人各自怀自小心思吹着牛谦着虚时,李君羡飞了进来,

拎着个大布袋,来到近前,喘着气道:”陛下,盐块带到了,都是毒盐。“

咬字很重,似乎是故意告诉秦浩,这是有毒的盐,看你咋弄。

李世民点了点头,没说话,看着秦浩接过了盐袋,取出一块来将毒盐块敲碎成小块放入宽口壶中,加入适量的水,让高福在一旁搅拌使盐块溶解。

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小子要开始制盐了,还请无关人员退下吧。“

李君羡有点恼怒,看着李世民对自己挥了挥手,无奈的向殿外走去。

秦浩说道:”陛下,高公公,请务必看仔细了。“

说完拿起两个小盆,其中一个底部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小孔,在盆中依次放入进宫前准备好的小石子、细沙和木炭,每一层放了大约几厘米的厚度,取出一卷纱布,覆盖在木炭上面。然后将盆架在另一个小盆之上。

伸手拿过由高福搅拌好的盐水,握住壶把,稍一倾斜,只见盐水从壶嘴处顶开那小小的盖片,而后缓缓流到盆中的纱布之上。

哦,原来那是挡住灰尘之用,李世民更觉设计精巧。

盐水依次经过纱布、木炭、细沙和小石子的过滤,从小盆底部的小孔处流出,收集到了下面的小盆中。

取下小盆,李世民和高福已经能看到盐水清澈了许多,都有些动容,屏住呼吸,都向秦浩身前动了动,想离近看得更仔细些。

秦浩抬头看了看二人,没说什么,继续自己的工作。

把装着盐水的小盆放到支架上,支架中间的小槽内放着小根的木柴及引火之物,

刚要入怀取打火机,忽觉不对劲,忙对高福道:“麻烦公公取个火折来吧。”

高福都不等李世民发话,就直接跑开了,李世民有点发懵,咋地?都不用我开口了吗?

不一小会儿,高福就跑了回来,殿门口的大臣们还没从李君羡刚才的奔袭英姿中缓过神来,就又看到平常威风八面的高公公这百米冲刺的样子,众人都面面相觑。

火折秦浩没用过,为避免出丑,于是对高福说道:“公公可否帮着点个火儿。”

高福挺激动,这大唐有记载的第一次制盐我是不是能青史留名了啊。哆哆嗦嗦点了三次才点着,心里想着这都是得记录上的。

秦浩呵呵笑了一下,边搅拌边说道:“一定要用小火慢慢加热,使水分逐渐蒸发,在蒸发的过程中要注意搅拌,防止盐在容器底部结块。

同时,要注意观察,避免过度加热导致盐给烧焦了。”

看着盆内盐已有些结晶,秦浩又道:“当水分蒸发完后,得到的就是经过过滤和提纯的盐了。”

说完提住两侧挂耳,取下盆子,从箱中拿出一把小巧的锤子,轻轻敲击着,又用手捻了捻,向高福面前一递道:“呈给陛下看看吧。”

高福先用手蘸了蘸,用舌头舔了舔,恩,是这个味儿,不过没有之前那袋味道更纯正,

秦浩知他心中所想,解释道:“这才提纯一次,味道肯定比不上之前那袋提纯多次的。”

李世民接过递过来的小盆,先打量着这盆的材质,用手指弹了弹盆边,听着声音,啧啧称奇。

又用手指蘸了蘸舔了一下,点了点头道:“秦浩,你立下大功一件,虽不求赏,然朕不能不赏,

待商议过后,朕会下旨封赏的。”又对高福道:“将众位爱卿叫过来吧,朕就不过去了。”

秦浩道:“陛下与众大臣商议国家大事,小子就先告退了。”说完一拜。

李世民道:“商议的正是蝗灾之事,你献制盐之法也是为了解决灾民之事,就留下听听吧。”秦浩站定,心想,听听就听听。

众臣来到偏殿,见秦浩已抱着小箱子站在一旁,纷纷向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高兴道:“制盐之法甚好,于国有大功,众卿认为应该如何封赏为好啊?”

大家都有点没弄明白,不是说没有所求的吗?只有房玄龄微笑不语,聪明人心照不宣,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纷纷默不作声。

秦浩没想到李世民会当着自己的面讨论封赏的事,觉得不妥,

于是上前一步道:“陛下,小子本不为求封赏,此事容后再议吧,小子觉得还是先商议如何用盐换粮救济灾民为先。”

李世民含笑点了点头,是个心忧百姓的好苗子,于是向房玄龄瞄了一下,房玄龄立刻会意道:“陛下,既然劣徒献了制盐之法,想必应有所考虑,不如听听小子怎么说?”

李世民也想见见秦浩的才能,颔首道:“秦浩,你来说说吧。”

秦浩歪着头整理了一下思路,望着李世民道:“陛下,小子认为救灾固然重要,然则现今最大的问题是在于蝗神天罚之说,百姓不敢反抗扑杀,此为当前最为急迫的事情。“

”哦?可细细道来。“

”是,陛下。小子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众位宰府亦可斧正。”

放下箱子,秦浩理了理衣衫开口道:“首先,陛下应亲赴灾区视察,表达关切。

此举可让百姓看到陛下对他们的遭遇是关心和重视的,能够拉近陛下与百姓之间的距离,使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关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不安情绪。

复次,陛下应自我检讨,主动担责。陛下曾言“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而百姓皆认为蝗灾乃是蝗神降下的天罚,心中定有对陛下的不满。

陛下此时如能自我检讨和有所担当,能让百姓觉得陛下是与他们站在一起的,能够增强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说到此处,长孙无忌跳出来喝道:“秦浩,你胆大包天,竟敢出此逆言,来呀,不必,陛,陛下,秦浩目无陛下,狂妄至极,臣请斩此宵小。”

殿中一片死寂,无一人发出声响,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长孙无忌身上,那模样仿佛在看耍猴一般。

李世民亦是气得不轻,心中暗恼自己的大舅哥今日怎么如此沉不住气,即便要驳斥,等秦小子把话说完再开口也不迟啊?

又不能不给大舅哥面子,便温言安抚道:“辅机,当有容人之量才是。”接着,又转头对秦浩说道:“辅机方才失礼了,你莫要见怪,继续讲下去吧。”

秦浩颔首,继续说道:“又次,陛下要当众吞食蝗虫。此举向百姓表明陛下敢于挑战所谓的“蝗神”,鼓励百姓不要惧怕蝗虫,要积极采取行动灭蝗。

再者,陛下要向百姓承诺承担灭蝗的后果,消除百姓的顾虑。让他们放心捕杀蝗虫,如果有灾难陛下会独自承担,此举可彻底消除百姓因害怕触怒“蝗神”而不敢灭蝗的顾虑。

此外,就是朝议商定的组织救灾行动,为难民提供实际帮助。以盐为引换取粮食、物资对受灾百姓进行救济,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以及各地兴修水利等事。

相信具体事宜众位宰府定能滴水不漏的制定好。小子就提以上五点,请诸位宰府斟酌。”说罢静立一旁。

大家都有些惊讶,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子,能有这番见识,一眼就看到问题的关键,蝗灾的本质,

有灾不怕,怕的是民心。前四点若真的照做,还真的有可能解决掉蝗灾的困境。

李世民陷入深深的思索,他觉得秦浩的建议无比的正确,虽说建议里有让自己生啖蝗虫,让自己向百姓认错的举动,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办法是真的有用的,确实是解决目前一直困扰自己的难题的好办法。

不禁凝视着秦浩,又看了看房玄龄,房玄龄朝李世民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事先也不知晓。

李世民慨然一叹道:“此言深合朕意,众卿有何补充?”

大家都面面相觑,能想到的人家都说了,想不到人家也说了,实在没啥说的了,于是纷纷在筹粮、制盐,施粮、防疫、救治、安置、重建,安抚民心等具体事务上讨论起来,

最终李世民满意的拍了下御案,开心道:“今日之议,成果斐然。朕见众卿同心协力,为解百姓之困、安国家之局出谋划策,深感欣慰。

望尔等各司其职,将今日所议之事尽快落实,务必使百姓早日脱离灾厄,共享太平盛世。”

基调定完,众臣各自回家。

李世民又把房玄龄和秦浩留下,李世民对房玄龄道:“玄龄收了个好徒弟啊,待拜师礼时朕会为你准备一份大礼。”

房玄龄大喜道:“臣代劣徒叩谢圣恩。”

秦浩也在旁边傻笑着,李世民见秦浩如此率真,也不禁莞尔。

旋即又想起秦浩说的生啖蝗虫之事,于是问道:“秦浩,生啖蝗虫可会染疾?”

秦浩了然,回道:“陛下,臣有法子让蝗虫变成美味佳肴,请陛下放心。”

李世民和房玄龄都感到惊奇,感觉秦浩此子奇招不断,却又都能解决问题。顿时一个羡慕嫉妒,一个老怀安慰。

秦浩道:“陛下,如若小子能在此次蝗灾中发笔小财,对百姓无害反而有利,不知陛下是否会怪罪于我?”

李世民奇道:“如何发财,朕也无米下锅呢。”

秦浩讪讪一笑道:”陛下,我们不如合作如何?我出手艺,陛下出人,二一添作五。”

房玄龄在旁吓了一跳,呵斥道:“确是狂妄,辅机训斥的是,天下敢和陛下说平分的,你真真是敢说啊。还不快向陛下请罪。”

秦浩傻眼了,想着,这是生意啊,而且大家都有利,他出点人手,我出的是技术,是我亏了啊,唉,封建社会规矩是真多啊。

刚要向李世民请罪,李世民却制止道:”玄龄,此言差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护百姓,又能得利,两全其美,我甚好奇,该如何做到呢?“

秦浩回道:”不瞒陛下,以朝廷名义回收蝗虫,可以以一文钱一斤的价格收取,越多越好,百姓见有利可图,也会积极灭蝗。

到时我会教会陛下的人手如何处理蝗虫,将其制成美味,在皇家酒楼中售卖,名字就叫飞黄腾达,

每20只用竹签串成一串售价一文,已属暴利了。“说完搓了搓手,沉浸在发财梦中了。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冷气,一斤一文收,一串一文卖,秦浩小子真是敛财的妖孽啊,而且又给灭蝗加了保障,这下真的不愁了。

顿时忧虑全无,对房玄龄道:“玄龄啊,秦浩之才甚高,一定要修身养德,则必为国家栋梁啊。”房玄龄深以为然。

出了朱雀门,已是午时三刻,房玄龄道:“徒儿,去为师府中用完饭食再归家如何?”

秦浩无奈道:“师父,还是等拜师礼毕吧,以免他人非议,对师父不利。”

房玄龄见秦浩能从他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甚是安慰,于是也不勉强,“徒儿在家等为师通知,待为师定下吉日,提前准备。”

秦浩拜别,又过了将近一个时辰方才回到家中,怀念起自己那辆抛锚在边境不远的汽车来,

想着弄完这笔钱财得弄匹马了,这时候也没别的玩儿意,都玩马,弄匹好的代步。

嘀嘀咕咕着,就见全伯迎了出来,“少爷回来啦,正好赶得及晡食哦。”

刘伯和大丫也出来了,秦浩见了大丫笑着问道:“大丫,你昨天睡得好吗?我走时你都没起来呢,哈哈。”

大丫不好意思回道:“少爷,我,我不是故意的,睡得太香了,就睡过时辰啦。”

秦浩了然,这是有了家的安全感的原因,安慰道:“想睡到什么时候都可以,没关系,你还小,长身体呢。”

大丫一听又不服气嘟起嘴道:“少爷我不小了,我已经能照顾阿翁了,自然也能照顾少爷的。”

秦浩呵呵笑着,“行行行,你不小,那就多吃些,长得更快。”

众人有说有笑进了堂屋,这里当成了餐厅,早上秦浩进宫直到现在,确实有些饿得紧,进屋就找桌子,

一看只在地上铺上了一个席子,将食物放在中间用碗盖着,皱了皱眉,

唐朝人吃个饭还在地上吃,这也太难受了,问道:“全伯,家里没有高桌吗?”

全伯眨了眨眼,没有听懂,“少爷是说食案吗?家里一直都在席上用食的,没有置办过食案的,那都是达官贵人才用的呢。”

秦浩一挑眉道:“全伯,你看着我,我像不像达官贵人,哈哈哈。”

全伯尴尬道:“少爷必能出人头地,我还指望跟着少爷享福呢。”

秦浩说道:“这想法就对了,我们家里不用食案,太矮了,明个我设计个高桌,我们家吃饭用那个,那个舒服。

我不习惯用席子,今儿个都用碗把饭菜装一起,我们坐在榻上一起吃如何?”

大丫最开心,喊着:“好好好,我最想和少爷一起吃饭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全球高武 剑卒过河 我把惊悚世界玩成养成游戏! 乡村大炕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九龙至尊 春满香夏 重生之神级明星 渣夫抢婚白月光,我嫁小叔他疯了 独步成仙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重生之丧尸时代 恰似寒光遇骄阳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野蛮小妻不好惹 官榜 无敌天命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1625冰封帝国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抗战之红色警戒 绍宋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紫鸾记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 大谋谋天下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 医冠权宦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哈哈哈,大明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那年那景那些人 梗王饶命 爱情江山朕都要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一品狂士 堪破三千世相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四海比邻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txt下载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最新章节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