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首页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天下枭雄 铁骨 混在洪武当咸鱼 民国之文豪崛起 至尊特工 晚唐浮生 朕就是亡国之君 武道凌天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章 苏轼生,一夕眉山草木尽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程夫人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似不经意地道:我早就想对夫君您说这件事了,只是怕人家误会你是因为奴婢的逼迫才学习的(有点绕口,心机非同一般,对心直口快的人而言)。

程夫人没有停顿,又道:

你是这吧,我也想过了,您只管埋头苦读,家里的一切都不需您来费心。(程夫人的家族意识使然,希望自己有一位封妻荫子的夫君。——现世诸君的完美妻子。)

于是夫人她毅然决然地卖掉了自己陪嫁的服饰和器玩,用于维持家庭的开支。在夫人的默默付出下,苏洵得以专心致志地完成了学业,最终竟成为一代大儒。

这是后话。

等家里的光景好过些了,苏夫人又拿出一部分财物去接济亲戚与族人,以至于夫人临终前家无余财(和当今有良心的富豪一样,捐的差不多了)。

夫人说,她绝不会让子孙因钱财而蒙蔽双眼。

苏轼有两个伯父,大伯父叫苏澹,一生务农(未致仕)。苏澹伯伯有两个儿子,分别叫苏位和苏佾(音艺),苏位仅小三叔苏洵五岁。二伯父苏涣,于天圣二年(1024)考中进士。苏轼出生前,二伯父已官至凤翔宝鸡主簿、凤州司法、永康录事参军。二伯父有三个儿子:不欺(子正)、不疑(子明)、不危(子安),苏轼分别称其为大哥、二哥、三哥。这些个称呼在苏轼随后的信札中极为常见。

苏轼有三个亲姐姐,嫡亲兄弟三人。

说到这,有人要反驳了,扯淡!苏轼不是只有兄弟两个吗?别着急,我的小帅与小美们,所幸在苏轼的着作中,我们的前辈已经很肯定地考证出了苏轼还有一哥哥,取名景先,可惜早卒,在爱屋及乌的作用下,苏景先同志还是被后世尊称为苏长公。

但以在世的兄弟排行而言,世人多称苏轼为大苏或大苏公。

苏轼的堂姐共五人,目前有据可查的仅四个。长姊嫁给进士杨荐,两次姊分别嫁进士王东美与遂州节度判官任更,小姊嫁给宣德郎柳子文。总之,嫁的都不赖。

外祖父程文应,外祖母宋氏。

外曾祖程仁霸,生活中毫无欺男霸女之嫌,而以仁厚信于乡里。绍圣二年(1095)三月九日,已过六十的苏轼在惠州贬所的合江楼上曾作文专门回忆了外曾祖的逸事。那时的惠州野多暴骨、极为荒蛮,处在人生末路的苏轼自然而然地回忆起了他的出身。

外曾祖曾经救过一个偷萝卜的小偷,三十年后,仍被冤杀的该小偷从阴间折返,专程到外曾祖的庭院中向他行礼。小偷说对外曾祖说,您的子孙在人间将会福禄双全,产生出许多显贵的官员。

大江东去,岁月已逝。

在六十岁的苏轼眼里,自己的一生,算不算福禄双全、官至显贵呢?

……

说话间,时光在穿梭。

中国有宋以来,文化之集大成者中的佼佼者、一代大文豪苏轼要降生了。

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农历丙子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用现代公元纪年则为一零三七年一月八日,也已成为定论,无需再去考证),苏轼降生于眉山县的纱毂行。

北宋时,眉山属成都府路下辖的眉州,而眉州的制所也就是办公地就在眉山县。

纱縠(音胡)行,因苏轼诞生于此而闻名于世,是一条充满烟火气的老街。“纱縠”是指精细而轻薄的丝织品,“行”是行业,也包含着有“巷”的意思,纱縠行是老眉山买卖棉麻、纱线以及纺织工具的地方,是眉山丝绸的集散中心。

今天的纱縠行位于四川省眉山县的纱縠行老街,成了苏轼的故里。北宋年间,苏洵携妻程氏及年幼儿子苏轼、苏辙就是来到这条老街。

为了支持丈夫读书,程夫人一人撑起家中生计,并悉心教育儿子,终于使苏家走出享誉文坛的“一门三词客”,这是后话,暂且也按下不表。

我们中国人,但凡要烘托一位伟大的人物出世,一般都要来点鬼神怪异之征兆,苏轼的出生大抵也概莫能外!

眉山当地有谣曰: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

《贵耳集》卷上: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东坡死复青。“童”,在此处表示“秃”的意思。

《归潜志》:昔东坡生,一夕眉山草木尽死。

更有甚者,就连苏轼本人也说过:先妣方孕时,梦一僧来托宿,记起颀然而眇一目。

“眇”,其意为瞎了一只眼。今天,我们不得不认为是苏轼对这大千世界的滚滚红尘,常睁一只眼而闭一只眼也。

苏轼的一生,遇到过的神神鬼鬼不少,凡人遇到即会跪地求饶,而苏轼却总说:“祸福,天也。神怒即怒,吾行不止”。其实,苏轼的一生,本就是一场“神怒即怒,吾行不止”的旅程。

但苏轼刚出生时,并没有获得神灵的特殊眷顾。程夫人的母乳不足,当时尚无奶粉的问世,夫人只得聘请一位眉山老乡任采莲做了苏轼的奶妈。不过,历史上也有人说任采莲是苏洵的一个妾。

不管咋说,在中国历史上,能够记载一个奶妈,并且还是有名有姓的奶妈,着实不易。还有更为详细的:任采莲他老爹叫任遂,母亲姓李。

在苏轼为乳母任采莲写的墓志铭中,说她“工巧勤俭,至老不衰”,不仅给姐姐八娘和他本人当过奶妈,还在照看苏迈、苏迨、苏过上皆有恩劳。

老人随着苏轼的宦海沉浮而四处漂泊,始终给了苏轼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元丰三年(1080)八月,任采莲卒于黄州的临皋亭,享年七十二岁。苏轼痛曰:生有以养之,不必其子也。死有以葬之,不必其里也。我祭其从与亨之,其魂气无不之也!(文句沿用原文,以突出苏轼的感情色彩)

苏轼长到两岁,在家种地当农民的大伯苏澹驾鹤西去。

次年,大哥苏景先也亡故了。

此时,28岁的父亲苏洵,与结交的好友史经臣(字彦辅)一起出外游学。在老苏的眼里,史经臣豪气冲天,博学能文,只是经臣的弟弟史沆有点差劲,德薄人厌。

次年,苏轼那个“夜雨对床”、舍命救兄、亦师亦友的好伙伴、好弟弟苏辙降生。

庆历二年(1042),七岁的苏轼开始读书了。其实,前面我们说过,苏轼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农历丙子年十二月十九日,大家注意,小括号里的“1036”,原为“一零三六”是按照旧时习惯的农历计时的,用现代的万年历推算,苏轼应该出生在现代公元纪年的一零三七年一月八日。用小学二年级数学的四位数加减法一算,苏轼开始读书的年龄为六岁,但按照中国旧时出生后即为一岁的习惯,那么苏轼真正开始读书的年龄应该为五岁上下。

这一年,苏轼的二姑妈亡故,二姑妈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轶事,当然,我们也没有“爱屋及乌”地进一步探究下去的必要了。

为了行文方便之故,也为了尊重先辈们的习惯,当然也为了潜意识地显示我们有多专业,让我们仍沿用先辈苏学研究者们的成果,还是称五岁上下的小苏轼已经年庚七岁了吧。

等到苏轼八岁时,进入小学。

当然,眉山县并没有公办小学,而是师从一名叫张易简的道士学习文化知识。就在这一年,让苏轼刻骨铭心的老对手、江西人王安石中了进士。

张道士所教的小学生数量经常达百人,十分的兴盛。

学校坐落于天庆观之北极院,在这一点上我毫不惊奇,因为我作为一名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新时代儿童,童年时我们镇上的小学以及初中都是在破庙亦或是奶奶堂儿里创办的。

小苏轼在这里学习了大约三年,这是他自己说的,“予盖从之三年”。

苏轼的小学同学中有位名叫陈太初的,本为道人的后代,后来竟得道成了成了尸解仙。

“尸解仙”是道教中仙人的一种。葛洪在魏晋时,提出了仙人可学论,认为世上的仙人可分三等,即天仙、地仙、尸解仙。道士得道后可舍弃肉体而仙去,或者根本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等,遗世而升天,这个过程就谓之“尸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女公务员的日记 雪中悍刀行 天下枭雄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魔艳武林后宫传 穿越1942有空间 娱乐帝国系统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陛下不可以! 盲人按摩师 苏倩 男欢女爱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皇叔好细腰,娇娇王妃要轻哄 灼灼桃花烬如霜 离婚后我成了豪门千金 九龙至尊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短视频直播:给古人一点后世震撼 九重天续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大宋网红苏眉山 草原铁骑,生化大军 烽火燃情山河虹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秦始皇荡平六国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水浒英雄传说 穿越大明做女皇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戏说嬴政 我的女皇老婆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