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首页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权奸 霸天武魂 铁骨 黑铁之堡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1949我来自未来 民国之文豪崛起 冷王的冲喜嫡妃 中华第四帝国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4章 题壁宝山僧舍引发的乌龙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苏轼一行自於潜县一路向西约四十五里,即循行到昌化县(今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

昌化是盛产鸡血石的地方,很可惜,鸡血石最早明代初期才发现于浙江昌化,此时的苏轼还无缘见到这一天地之间的灵物。

昌化鸡血石产于今浙江省临安市昌化西北的“浙西大峡谷”源头的玉岩山,是中国特有的名贵石种之一。

它具有艳丽鲜红如鸡血般的色彩和亮晶如美玉般的光泽,被誉为“国宝”而驰名中外,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它的天生丽质源于它是辰砂与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等多矿物共生的集合体。

辰砂是其“血”的主要成分。

苏轼到了这里,就先自双溪馆下徒步寻找双溪的源头,今天的我们若要把他的这种行为官方化,可能就是他在借此过程考察当地的水系也并非没有可能,毕竟,通判的职权范围里有负责水利这一项。

只是,苏轼在寻找溪水源头的路途中,一度于恍惚中竟将此处的山水当成了家乡眉山的醴泉山,“正是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麦齐腰。”(《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其一)》 )。

至今还有传说,苏轼因游寺至此,爱其清幽,尝“筑亭凿池”于此,并在池中广植千叶红莲。当然了,亭现在就叫个“东坡亭”,池嘛,就叫“东坡池”。

从昌化循行东归,经过临安县时,恰好此地的县令也是苏轼的同年,又是同宗,叫苏舜举(字世美),看来,不管到什么时候,有人脉就会事事通达。

不出意外地,同年苏舜举同志亲切而又热情地接待了苏轼,好酒好菜自不必提,苏轼在这里用了一个新词——剧饮。

之所以将此段子列出,乃是因为苏轼在老苏这里饮酒之后的诗作里,透露出了一个令后世的苏学研究者狂喜的两句诗,“我虽不解饮,把盏欢意足”,这两句诗遂被后来的研究者考究出来了一个不俗的论断,那就是苏轼是“不善饮酒”的。

对于十分爱酒的人士来说,这样的结论是否还需进行进一步的考证。

当巡行结束,东归至杭州大本营里时,苏轼的心也就放松了下来,遂到吴山之南的宝山的僧舍里昼睡。

位于杭州西湖东南的吴山,山势绵亘起伏,左带钱塘江,右瞰西湖,由延绵的宝月、娥眉、浅山、紫阳、七宝、云居等小山而成,而七宝山也就是苏轼在此昼睡的地方。

睡醒后,苏轼心满意足地排去身上的征尘,提笔挥毫,在僧舍的壁上题一诗云:

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

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

——《宝山昼睡》

古人为什么会在墙壁上题诗呢?

原来,古代文人墨客在游历名山大川时,触景生情,在寺观庙宇、驿站亭台、酒楼茶馆的墙壁上题写的诗歌。

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见而读之,就可传播开来。宋代时,题壁之风更是盛行,无论是邮亭、驿墙还是寺壁,都留下了诗人们的墨宝。

这种创作形式始于汉代,东汉南阳人师宜官是可考的最早题壁者之一,就连曹操都非常重视和喜欢他。盛行于唐宋时期,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题壁诗不仅记录了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寄托了他们心中的万千思绪。

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

汉代以后,题壁者代不乏人。南北朝时期题壁诗渐多,唐代以后题壁诗骤然大增,开始形成一种风气。宋代题壁之风方兴未艾,举凡邮亭、驿墙、寺壁等处多所题咏,叫人目不暇接。

直至两宋,题壁风气仍然盛行。元代以后,题壁诗已远不如唐宋之盛了。

为什么唐宋时期题壁成风呢?

一来唐宋时期,尤其是唐代,诗歌创作臻于极盛。题壁诗之多,正是当时诗歌创作繁荣的具体体现之一。二来题壁诗是唐宋时期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

唐宋时期虽然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但由于当时印刷能力很有限,还有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题壁”就成为一种“发表”诗作的最佳方式。

这些看似即兴之作的题壁诗,实则是诗人们的精心创作,流传下来的佳作也并不罕见。

题壁诗不仅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方式,还记录了他们的游历经历和所见所感。这种创作形式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题壁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

可以说,每一首题壁诗都是诗人心灵的写照,是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文化底蕴,也让我们能够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

此诗题过之后,苏轼已将其忘在了脑后。

谁知,后来有几位年轻人也在苏轼的题诗处题了自己的诗作,这下坏了,造成了歧义。假如把题诗的时间先后顺序颠倒一下的话,就变成了先题诗的苏轼是在讥诮后来题诗的这些年轻人了。

面对这些,苏轼只有苦笑加摇头。

他在后来专为此事而写的《记宝山题诗》中辩解说,周柏仁所说的君子,应是王茂弘这样的人物,岂是这些无名的小辈!

“生平不识高将军,手污吾足乃敢嗔。”(《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现在或是后世那些仍在诬陷我讥诮别人的小人,你们应该好好掂量一下自己了,我是你们眼中那种级别的人物吗?

西湖北山的垂云庵有一诗僧法号清顺,字颐然,他的诗风古朴凝炼,颇重形象的塑造和意境的追求,故诗文负一时重名。王安石就极爱其诗,苏轼晚年也时常与之唱和。

要说此僧的出道,也是与苏轼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日,任杭州通判的苏轼正在游览西湖边的僧舍,突然瞅见壁上有一首小诗云: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

当苏轼向随行人员及寺僧们询问此诗的作者时,有人报告,作者正是诗僧清顺所为,于是苏轼当即就着人找来了清顺禅师。

谁知,苏轼竟与此僧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中,借助苏轼这个“大网红”的流量,诗僧清顺的大名也就不胫而走了。

五月初十,闲暇之中的苏轼邀请了吕仲甫、周邠、僧慧勤、慧思、可久、惟肃、义诠一起从西湖上泛舟出游北山。据《西湖志》记载:自宝云山、葛岭、栖霞岭一带,统谓之北山,以其在西湖之北也。

由于苏轼又结交了一位新朋友,便一并带上了,这位新朋友正是清顺。

此次出游,苏轼在孤山上见到了僧人志诠搭建的柏堂,还见到了与柏堂相连的白居易的竹阁。这两座阁楼都是依一株前朝陈时的古柏而建,孤山上原有陈时的古柏两株,其中一株被人当作柴草烧了,目前仅剩下一株。

有一天,苏轼正在有美堂会客,而钱塘县令周邠与数位僧人正好从西湖上泛舟前往北山。

这位周长官听到有美堂里有苏轼与众人的歌笑声,但由于自己正服母丧,无法前来欢聚,就只能派人给苏轼送来了一首诗作。苏轼得诗后,感念周长官的重情重义,于是连和了两首。

六月初六,大堂兄苏不欺的小舅子蒲宗孟拿出自己收藏的燕公(燕文贵或是燕肃)画的山水画,想请苏轼作一题跋。

在绘画领域,苏轼自然也绝非是浪得虚名的。

他认为,自古以来的绘画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人物来表现神态与风情,以花卉、竹木、禽鸟、鱼虫来表现妙趣,以宫室、器用来表现工巧,以山水风景来表现名胜。只不过,山水画中以清雅雄浑、构图变化的无穷为最难。

这次给堂哥的小舅子作跋,苏轼对于燕公的画还是极为推崇的。

他觉得,燕公的画已经脱离了画匠的层次,所以画中已有了诗人的清丽。看来,蒲宗孟这位苏轼在馆阁中的前同事,在书画鉴赏领域里还是有点眼光的,至少还没有把一些江湖流派的书画当作宝贝而“敝帚自珍”!

苏轼在杭州时,还曾经与自己的一位忘年交柳瑾在一起交往半年之久,每日饮酒出游,好不快活。

柳瑾(字子玉)这位极善诗词及行草书的着名书法家,本是苏轼堂妹夫柳仲远之父,平素就与苏轼交情甚厚,他的到来,也是的苏轼有了诗词方面的知己和精神领域的寄托。

家族世交的苏颂之子苏嘉本来在婺州侍奉父亲,最近要去亳州出任掾属,经过杭州时,苏轼对苏嘉说,——好乖乖,我听说你要去亳州,亳州知州是我的四川绵竹老乡杨元素,你帮我带给他一封信吧。另外,我还有一封信与常茶一瓶,拜托你带给陈州我的弟弟苏辙吧。

凭当时的第一直觉,苏嘉就知道这是苏大人替自己写的一封荐书,只是不想当面点破,避免使双方尴尬。等到日后亲眼见到了此信,只见信中果真着诸如“督学有文,沉静若愚,刚毅不可犯”,全是对自己毫不吝惜的溢美之词。

明州(今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育王寺大觉禅师怀琏,也是一位苏轼极为推崇的高僧。这几日,苏轼给怀琏去信,准备把父亲苏老泉一生珍爱有加的《禅月罗汉》画捐赠给育王寺。

这幅《禅月罗汉》画,在苏老泉生前可一直是他老人家爱不释手的心爱之物,而苏老泉生前又与大觉禅师情谊深厚。苏轼曾经多次在梦中梦到过画中的罗汉,因此认为此画是极有灵性的。

可当苏轼初次提出捐赠意向时,大觉禅师竟然是持怀疑态度的,以自己对苏老泉的了解,这毕竟是人家的心爱之物,况且这种夺人所爱的行为也是自己所不齿的。

苏轼这次明白了大觉禅师的心思,他赶紧又写信解释道,自己多次梦到画中的人物,虽然又灵性,可反过来说,这些东西还是多少有点虚幻怪诞的,自己也不想以一个俗家子弟的身份来收藏此画,还是应该让它皈依佛门吧。

苏轼还与大觉禅师开玩笑说,近年来世俗之上的士风日益刻薄,以至于社会上的大多数行为都不免会令人有所怀疑,俗人也就罢了,没想到您一个方外之人、得道高僧,也被污染了啊!怪不得,当您第一次获悉我要捐出《禅月罗汉》画时,您还建议我换一轴《金水罗汉》来捐。

今天,我已经说的非常清楚明白了,您就不要再有所顾忌了。

不过,近期我也找不到前往明州的顺道之人,那些兵卒之类的粗人,又不值得托付此事,恐怕他们也不能够知晓此画的深意和价值所在。

所以,还望法师能派一位谨慎精干的僧人带着笼杖前来迎取吧。到时候,我还会将自己收藏的一轴古佛画也一并施与的。

在信中,苏轼还对大觉禅师说,自己如今所在钱塘之地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弟弟苏辙当前在陈州,估计快要赴东南幕官的新任了。若禅师近来有什么新的诗作,不妨寄来一些看看,自己到了杭州之后,也作劣诗百十首了,等闲暇之时,会给禅师抄下寄去的。

说话间,消息传来:苏辙已得替齐州(今济南)掌书记,人已经到齐州赴任去了。

掌书记唐初为行军大总管府临时军事差遣,后来发展为文职僚佐,其名称也由记室、典书记、管记等固定为掌书记。

掌书记在藩府中作用很大,掌表奏书徽等文书工作,是沟通藩镇与中央的高级文职僚佐,地位仅次于节度副使、行军司马、节度判官等“上佐”。

掌书记要求会写奏章文檄且要精于草隶,所以入幕前,其人员主要来自科举出身者、朝宫、地方官和知名文士,所以说,这一职务对于苏辙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御女天下 女公务员的日记 雪中悍刀行 魔艳武林后宫传 穿越1942有空间 娱乐帝国系统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乙木修仙录 我的总裁老妈 都市极乐后后宫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陛下不可以!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男欢女爱 特种兵在都市 抗战之血肉丛林 皇叔好细腰,娇娇王妃要轻哄 离婚后我成了豪门千金 九龙至尊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抗日之铁血战魂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九龙夺嫡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短视频直播:给古人一点后世震撼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宋网红苏眉山 回到古代过日子 大唐:公主逆天路 水源王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穿越大明做女皇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