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首页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想当皇帝的领主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1949我来自未来 混在洪武当咸鱼 民国之文豪崛起 灵剑尊 大清隐龙 晚唐浮生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6章 孤山遥祭欧阳修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六月二十七,盛夏的杭州西湖上,低垂的乌云上下翻滚,忽而就大雨如注。

苏轼登上了望湖楼,面对眼前的山景与湖景,加上又饮下了不少的美酒,顿时诗兴大发: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上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这是苏轼于当时写下的五首七绝中的一首,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他当时是坐在船上的。

船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就像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变得昏暗。

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只见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那雨点就像跳珠一般,纷纷打到船上来,,船篷与船板上,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

船上有人吓慌了,嚷着要靠岸。可是苏轼朝远处一看,却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过眼云雨,转眼就收场了。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还不到半盏茶工夫,雨过天晴,依旧是一片平静。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又是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望湖楼位于今天杭州市的断桥东少年宫广场西侧,傍湖而建。

北宋乾德五年(967),望湖楼为吴越王钱俶(音处)所建,起初名为看经楼、先得楼。登临此楼向远处眺望,一湖胜景尽收眼底。也就是苏轼这首不经意间的《望湖楼醉书》诗,使得“望湖楼”从此得名并名扬天下。

当然,这只是苏轼闲暇时间的泛舟游览,当时繁忙的公务以及上级分派下来的执行新法的任务,使得苏轼还要地外出到自己的属地前往巡查。

在七月初一的一次外出公干中,暑天的闷热天气中的舟车劳顿,就被苏轼用诗如实地记录了下来,“凉飙呼不来,流汗方被体。” (《《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

六天后,夜宿余杭县法喜寺的苏轼,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前同事兼好友孙觉(字莘老)。

这位老孙也是一位以敢言着称的猛人,他敢于对不学无术、无故割地于敌的韩缜,对制造冤狱的蔡确,对人品污下、才薄望轻的章惇,对才识浅陋的安焘等这些宰相级人物,在一月间连上弹劾奏疏十余章。皇帝拟升其官职,他说,如果这些奸臣不罢职,我亦绝不升官。

同时,老孙还是苏轼、王安石、苏颂、曾巩的好友,是黄庭坚的岳父,还是秦观、陆佃、王令等人的老师。

此人曾任湖州、庐州、苏州、福州、亳州、扬州、徐州、南京等七州的知州,所到之处多有政绩。

卸任之后,所在地的民众多为他建有生祠或列为名宦,至今高邮尚有四贤祠以专门祭祀苏轼、孙觉、秦观和王巩等四位贤士。

所以说,苏轼与年长自己九岁、为人正直的前同事孙莘老能够玩得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等苏轼从余杭县巡查完公事,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向东南赶往临安县公干,夜晚便就近借宿于县治南半里地的净土寺。宋时的临安县位于杭州城西北一百二十八里,所以说,这么远的路程一路下来绝对是个苦差事。

“鸡鸣发余杭,到寺已亭午。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宿临安净土寺》)苏轼及随从们天未亮即从余杭县出发,到达临安县已是中午时分,他们一行人来不及去搞那些参禅拜佛的事情,还是先填饱肚子再说吧。

一路的舟车劳顿,加之昨晚在净土寺也没有休息好,就令寺院里的小沙弥赶紧收拾一下借住的禅房,好在午饭后能够好好地补上一觉。

“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同上》)直到傍晚才恢复过来的苏轼,用冷水沐浴洗漱了一番,一时间身上盛夏的暑气尽消。

这时候,时年才三十七岁的苏轼蓦然发现,自己的头发竟然不像往年的那般稠密,已经变得稀疏可辨了(中年油腻大叔的脱发迹象)。

至于文人对脱发问题的描述,除了苏轼,历朝历代都并不鲜见:

据记载,唐代诗人杜甫在中年时期也是开始出现脱发问题,到了晚年更是头顶发量稀少。杜子美的诗作《春望》中曾写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无意间透露了自己的脱发困扰。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杜甫的脱发呢?

根据杜甫的经历,若运用现代医学常识,大体上可以推断出他脱发的原因:

杜甫一生官场不得志,多次科举应试却屡次不中。在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杜甫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很可能导致了他身体的内分泌失调,从而引发脱发问题。

直到三十五岁时在长安应试科举依然落榜未中。可怜杜甫在长安的蹉跎岁月中,正逢李林甫当权,即使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他也没有能谋个一官半职。

再来说说诗人白乐天:

除了诗歌上的卓越成就,白居易还因一个特殊的“标签”在文学史上留下独特的一笔——他是个以秃头为自嘲的幽默诗人。不同于其他文人墨客对脱发问题遮遮掩掩的态度,白居易坦然面对自己的脱发困扰,并在多首诗篇中直言不讳地描绘了自己秃顶的形象。

他的《感发落》、《嗟发落》、《叹发落》等诗篇,不仅表达了对脱发问题的无奈和感慨,更以幽默诙谐的笔触自嘲了自己的脱发形象。

苏轼本身就有头发稀少的问题,?他在诗中更是多次提到自己的脱发情况。

例如,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中他写道:“重裘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这句话表达了他在洗完头后感觉到头发变得更稀疏,从而间接反映了他的脱发情况。?

依据现代医学常识,我们可以认为,苏轼的脱发可能与他当时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有着极大的关系。

作为一个文人,他可能面临着较大的精神压力与情绪的不稳定,这些因素可能对他的身体健康和头发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余杭县南二里余,还有一座功臣寺,从净土寺步行即可到达。

看完了净土寺,苏轼一行便来到了径山。

径山位于杭州城西北五十公里处,山上的径山寺创建于唐代。径山在佛教界享有盛名,它与杭州的灵隐寺、净慈寺,宁波的天童寺、育王寺,并称为“禅院五山”。

苏轼先后曾四上径山,径山峰峦挺秀,风景秀丽,现存还有“东坡洗砚池”的遗址。山上所产的毛峰茶,与“西湖龙井”齐名,相传唐代陆羽还曾在此着过《茶经》一部。

径山本属于天目山的东北峰,因中有径路,能够通往天目山主峰,所以被称为径山。

“众峰来自天目山”,这是苏轼对于径山的认识。“嗟予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问龙乞水归法眼,欲看细字销残年。”(《《游径山》》),正值壮年的苏轼,已觉得自己当下的世道正在变得愈加艰难,唯有通过研读子集经卷来聊度余生了。

但是,若以为苏轼单单就是出去游山玩水,那就大错特错了。从后来苏轼对于苏州、湖州、常州水患的理解与治理上,就可以看出苏轼在当地的水利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自径山归来,见吕察推吕仲甫寄来了一首诗。

吕仲甫,字穆仲,是丞相吕蒙正之孙。小吕刚开始任杭州教官,苏轼到此地时已改任此州的观察推官。观察推官,即观察使属官。职责是观察州置,掌助理郡政,由士人充任,从八品。

收到小吕的诗后,苏轼就像是有了“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迫不及待地唱和了一首。然后在当天晚上夜宿望湖楼上时,又和了一首。

夜间还在凉风习习的西湖上泛舟,一口气写下了五首七绝,这也算是后来苏轼描写西湖的惊世名作横空出世前的练手吧。

焦千子,字伯强,丹徒(今镇江市丹徒区)人。

和苏轼一样,小焦也是欧阳修的门下,其时正出任无锡县令。后来,苏轼还曾给他出过主意,开挖了堰渎将梁溪之水倒灌进入京杭大运河,解决了运河干涸、船运停顿的难题。

不过这时候,苏轼向焦知县求诗,是因听说他的属地无锡县的惠山寺有“天下第二”的惠泉水,此泉始发于袤丈之沼,疏为悬流,绕禅房一周后,到达禅床,再潆洄于法堂之侧,最终才灌注于德池。

“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焦千之求惠山泉诗》)之所以求诗,苏轼是想让焦千子用诗给自己好好地描述一下此泉的盛况。

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吟诗作画才能让苏轼真正地身心愉悦起来,这毕竟才是一个文人的标配!

任汲,字师中,眉州眉山人,与苏轼是地地道道的老乡。此人从小善学,颇能通其大义,读书不治章句(不求甚解之意)。任汲与其兄任孜,相继举进士中第,知名于当时,眉州人皆敬之,号之“二任”。

苏轼的老父亲苏洵在世时,尤其与二人相厚善,因此二人的关系也算是世交了。特别有缘的是,当苏轼还在凤翔任上,任汲要去赴黄州通判任,当时的苏轼还作诗为其送行。

这几天,老任(年长苏轼十九岁)给苏轼寄来了自己的诗作,大意是想以老乡的身份规劝诫一下苏轼,在当前的政治氛围之下,让他不妨以诗酒自娱,不要轻易地对时局发表不合时宜的言论。

接到老任的书信,苏轼自觉很是亲切。

“已成归蜀计,谁借买山赀”(《答任师中次韵》),在苏轼的和诗中已经透露出,他实在也是厌倦了这种四处奔波的官宦生涯,早有“买山而隐”的想法,但是自己空有一腔抱负还没有为国家社稷出力,怎敢抛下君王的江山于不顾呢!

次日,杭州府的“一把手”沈立想邀请苏轼一起出游西湖。

苏轼知道,老沈自从去年正月自越州移知杭州,如今刚刚在任一年半的时间,听说上头已派陈襄前来接任。

所以说,老沈目前的任务就是维持局面,坐等新任知州的到来。

苏轼因有事没有赴约,但是次日把自己偶然得到的一支并蒂莲带给了老沈,并作诗向老沈表达了问候与留恋之情,“水仙已恐公归去,故遣双莲一夜开”(《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而今父老千行泪,一似当时去越时”(《和沈立之留别二首·其一》)。

熙宁五年(1072)的闰七月二十三,苏轼就是从邸报中得知了恩师欧阳修在颍州逝世的噩耗。

苏轼读罢邸报,当场为之恸哭,随后又跑去了孤山上,将此噩耗第一时间告诉了慧勤慧思两位长老。

北宋初期,将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县两级。后来,又在州之上设“路”,形成路、州、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作为北宋的正式中央级官报的“进奏院状报”发行范围比较小,只发行到州一级。各州进奏吏再根据“进奏院状报”的内容传抄,或者摘其要点发出的报叫“邸报”,也称邸抄,是地方级官报。

与“进奏院状报”相比,“邸报”发行的数量多,流布的区域更广。

到了苏轼为官的年代,已经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当朝的官府为求省事,都乐于花些钱去购买。所以,官员们在自己的府邸就能够知道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

慧思长老写下了一首小诗来安慰苏轼,苏轼次其韵后说,虽然恩师欧阳公从未来过杭州,但是在这孤山下,能从两位大师的口中听到与欧阳公的昔日过往,也是令人分外亲切的,“犹喜孤山下,相逢说旧游”(《哭欧公孤山僧惠思示小诗次韵》)。

自从这次苏轼在慧勤的僧房里哭过欧阳公后,此后每逢再见到慧勤,只要一提起欧阳修大人,慧勤也是没有不失声痛哭的。慧勤并没有打算闻名于世,而欧阳修大人也并没有什么恩惠给予过慧勤,难道是慧勤是为了私利吗?

——那原本就是慧勤的贤德使然。

苏轼远在千里之外的杭州,加之有官事在身,本该前往颍州祭奠一下自己的恩师,但却不能成行。除了深感愧疚之外,苏轼唯一能做的就是为恩公写下一篇祭文,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无限哀痛之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雪中悍刀行 天下枭雄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魔艳武林后宫传 娱乐帝国系统 乙木修仙录 我的总裁老妈 都市极乐后后宫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陛下不可以! 男欢女爱 特种兵在都市 抗战之血肉丛林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灼灼桃花烬如霜 离婚后我成了豪门千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扶明 覆汉 
最近更新短视频直播:给古人一点后世震撼 九重天续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乾末年:渲染红色天下 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 大宋网红苏眉山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回到古代过日子 秦末之霸王再世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一统大宋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