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往事

用户6637109

首页 >> 明朝皇帝往事 >> 明朝皇帝往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铁骨 回到明朝当王爷 科举,寒门状元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金牌帝婿 我岳父是李世民 大清隐龙 武道凌天 
明朝皇帝往事 用户6637109 - 明朝皇帝往事全文阅读 - 明朝皇帝往事txt下载 - 明朝皇帝往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7章 洪武三年五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角色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出身贫寒,历经艰难建立大明王朝,心怀天下,渴望为国家选拔贤才,致力于开创一个繁荣稳定的盛世,对国家治理有着高瞻远瞩的规划。

李善长:明朝开国丞相,足智多谋,跟随朱元璋多年,在朝廷中威望极高,对国家政务有着深刻的理解,协助朱元璋处理各类事务。

刘伯温:朱元璋的重要谋士,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深受信任,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能提供独到见解,常从独特视角分析问题。

礼部尚书:负责国家礼仪制度,科举事务也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科举考试的流程、规定等了如指掌,致力于科举制度的顺利推行。

户部尚书:掌管国家财政和经济事务,关注科举对国家人才储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经济角度为科举相关事务提供建议。

兵部尚书:负责军事事务,虽主要关注军事领域,但也明白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在科举选拔人才方面也有自己的思考。

地方官员代表:来自不同地区的地方官员,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执行朝廷政策,了解当地实际情况,能向朝廷反馈地方的需求和问题,在讨论科举与民生时提供基层视角。

高丽使者:代表高丽国前来明朝交流,对明朝开科取士允许外国士子参加的政策十分关注,希望了解更多细节,以促进本国士子的发展。

安南使者:同高丽使者一样,关注明朝科举政策,希望本国士子能通过科举与明朝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提升本国在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力。

第一幕:早朝宣诏,科举定基

时间:洪武三年五月,上午

地点:应天,奉天殿

旁白:应天的奉天殿庄严肃穆,金色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映出一道道明亮的光斑。殿内,大臣们身着朝服,整齐排列,神色恭敬。朱元璋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

朱元璋(声音洪亮,语气坚定):众爱卿,今日朝堂,朕有要事宣布。自即日起,我大明开科取士。天下初定,官员缺乏,朕欲广纳贤才,充实朝堂。各省连试三年,中式举人均免会试,赴京听选。朕还宣布,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官。此乃我大明选官之根本原则,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善长(率先出列,恭敬地抱拳行礼):陛下此举,实乃英明之策。科举取士,可选拔天下英才,为我大明所用。如今国家初立,正需大量人才治理天下,此政策定能吸引众多有识之士投身朝廷,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刘伯温(上前一步,微微欠身):陛下,丞相所言极是。科举不仅能选拔人才,还能激励天下学子潜心向学,提升我大明的文化氛围。而且,允许高丽、安南、占城等国士子在本国参加乡试,中式者赴京师会试,这将增进我大明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彰显我大国风范。

朱元璋(微微点头,神色赞许):伯温所言,正合朕意。礼部尚书,科举考试的条格可曾制定完善?

礼部尚书(出列,跪地说道):陛下,臣已按照您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科举考试条格。规定了乡试、殿试的考试内容、日期及举额的分配等具体事宜。乡试在八月举行,考试内容包括经义、策论、诗赋等,旨在选拔经明行修、博古通今之士;殿试于次年三月举行,由陛下亲自策问,选拔出真正的治国之才。至于举额分配,根据各省人口、文化等情况,进行了合理安排。

朱元璋:呈上来,朕要亲自审阅。(接过条格,仔细查看)嗯,制定得颇为详细。但要确保考试公平公正,不得有丝毫舞弊行为。若有官员敢徇私枉法,严惩不贷。

礼部尚书:臣遵旨!臣定会严格监督,确保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为陛下选拔出真正的“怀材抱德之士”。

第二幕:君臣议政,共商科举

时间:紧接着,讨论科举相关细节时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朕宣布设科举,旨在录取“怀材抱德之士,务在经明行修,博古通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称”的“全材”。众爱卿,如何才能确保选拔出这样的人才?

刘伯温:陛下,科举考试内容至关重要。经义可考察士子对儒家经典的理解,这是修身治国的根本;策论能检验他们对时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为国家出谋划策;诗赋则展现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才华。在阅卷过程中,要选拔那些真正有见解、有才华的试卷。

李善长:陛下,除了考试内容,考官的选拔也不容忽视。要挑选那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官员担任考官,他们能够公正地评判试卷,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同时,可设立严格的考官考核制度,若考官失职,予以处罚。

朱元璋:丞相所言极是。吏部尚书,要精心挑选考官,确保他们能胜任此重任。

吏部尚书(出列,跪地领命):臣遵旨!臣定会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员担任考官,为科举考试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户部尚书:陛下,科举考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臣建议,在各地设立专门的科举经费,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家境贫寒的考生,可给予一定的资助,让他们能够安心参加考试。

朱元璋:准奏。科举关乎国家未来,不可因经费问题而有所延误。要确保每一位有才华的学子都能有机会参加考试。

第三幕:外事之议,番邦求贤

时间:稍后,讨论科举对外事宜时

地点:应天,奉天殿

旁白:此时,太监高声通报。

太监:陛下,高丽使者、安南使者求见。

朱元璋:宣他们进来。

(高丽使者、安南使者进入大殿,行礼后)

高丽使者:陛下,听闻大明开科取士,且允许我国士子参加,我高丽国王十分欣喜。特遣臣前来,了解科举考试的详细情况,以便我国士子做好准备。

朱元璋(微笑着说):高丽乃我大明友好邻邦,欢迎贵国士子参加科举。礼部尚书,你向使者详细介绍一下科举考试的相关事宜。

礼部尚书:使者请听好。贵国士子可在本国参加乡试,考试内容与我国相同。若中式,便可赴京师参加会试、殿试。考试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只要有真才实学,皆有机会入朝为官。

安南使者:陛下,我国也十分重视此次科举机会。但我国士子对经义、策论等考试内容的理解可能与大明有所不同,不知在评判标准上是否会有所差异?

刘伯温:使者不必担忧。科举考试虽有统一标准,但也会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在评判试卷时,考官会综合考量考生的学识、见解和才华,只要符合“怀材抱德之士,务在经明行修,博古通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称”的标准,都会给予公正的评价。

高丽使者:如此甚好。我高丽国定会选派优秀士子参加科举,与大明学子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朱元璋:好!希望贵国士子能在科举中取得优异成绩,为两国的友好交流做出贡献。

第四幕:君臣同忧,心系民生

时间:之后,讨论完科举相关事务,朱元璋谈及治国理念时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众爱卿,朕今日还有一言。朕以为“君臣同忧,方可治世”。古代贤君常忧治世,贤臣亦忧治君。如今我大明疆土日广、百姓日蕃,但久困之民未尽苏息,抚绥之方未尽得宜。朕希望诸位爱卿能与朕同忧,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福祉努力。

李善长:陛下心怀天下,臣等深受感动。臣定会尽心尽力,辅佐陛下,关注民生,制定合理政策,让百姓早日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兵部尚书:陛下,军事乃国家之保障,臣定会加强军队建设,确保边疆安宁,为百姓创造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会关注军队中的民生问题,让士兵们安心服役。

地方官员代表:陛下,臣等在地方上,定当贯彻朝廷政策,关心百姓疾苦。积极推行垦荒、兴修水利等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让百姓安居乐业。但目前地方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恳请陛下指示。

朱元璋:土地兼并乃民生之大患。户部尚书,你要会同地方官员,严查土地兼并问题,确保百姓有地可耕。对于那些肆意兼并土地的豪强大族,要依法严惩。

户部尚书:臣遵旨!臣将立即着手调查,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保障百姓的土地权益。

第五幕:展望未来,共铸盛世

时间:朝会接近尾声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诸位爱卿,今日朝堂所议之事,关乎我大明的兴衰荣辱。科举取士,为国家选拔人才;君臣同忧,为百姓谋福祉。朕希望诸位爱卿齐心协力,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为我大明开创万世基业。

众大臣(齐声跪地):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共创大明盛世!

朱元璋:退朝!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赵氏嫡女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福艳之都市后宫 武师的自我修养 我的总裁老妈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逍遥人生 混沌神王 超凡大航海 重生之神级明星 霸天武魂 花都太子 特种兵重生七零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超维术士 夫君天天酸溜溜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蝉动 朔明 绍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明朝皇帝往事 用户6637109 - 明朝皇帝往事txt下载 - 明朝皇帝往事最新章节 - 明朝皇帝往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