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长风听雪

首页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想当皇帝的领主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1949我来自未来 混在洪武当咸鱼 金牌帝婿 我岳父是李世民 大清隐龙 暴君闺女五岁半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长风听雪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全文阅读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txt下载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5章 分化叛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苏温言自徐老营帐迈出,步伐沉稳,然而内心却如翻涌的波涛,一刻也不得安宁。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颀长,在营帐间交错的小道上,他的思绪如脱缰之马,肆意奔腾。

摆在眼前的,是堆积如山、亟待解决的军务,每一项都关乎战局的走向,容不得半分懈怠。

踏入自己的营帐,那股熟悉而又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些许陈旧的味道,却也让人心生安稳。

但此刻,苏温言无心沉浸其中,他的目光迅速锁定在那张略显斑驳的案几上,大步流星地走过去,稳稳坐下,仿佛周身的空气都随着他的动作凝肃起来。

在诸多事务里,探查赵国公泰禾周边县城的投诚状况,犹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到底有多少县城已然归降,为己方增添助力?

又有多少人在摇摆不定,或是负隅顽抗,成为潜藏的危机?这些问题,如同高悬的利刃,时刻影响着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与此同时,下霞陂那几日的激烈战事,也必须详尽地汇报给赵国公。战场上的每一次冲锋、每一处得失,都承载着无数将士的生死,只有让赵国公全面掌握局势,方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引领大军走向胜利。

想到此处,苏温言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波澜,而后微微侧身,向一旁身着侍卫服饰、身姿挺拔的雅竹递去一个眼神。雅竹心领神会,莲步轻移,来到砚台旁。

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拿起墨块,缓缓注入清水,接着手腕轻转,带动墨块在砚台中一圈又一圈地研磨起来。

随着墨汁的缓缓渗出,那浓郁的墨香,如同山间的晨雾,渐渐弥漫在整个营帐之中,为这紧张的氛围添了几分静谧。

待墨研好,苏温言伸手,稳稳提起搁在笔架上的毛笔。那毛笔杆修长,握在手中,仿佛与他融为一体。他将笔尖饱蘸墨汁,略作思忖,便俯身于信纸之上,奋笔疾书起来。

他的笔触刚劲有力,每一划都力透纸背,仿佛带着战场上的硝烟与豪情。

字里行间,皆是他对局势的洞察、对军情的梳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战略的涟漪。

时间在笔尖的摩挲中悄然流逝,大约过了半炷香的工夫,苏温言终于搁笔。

他微微抬起头,额间浮现出几缕细汗,长舒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担子。

此时,信纸上的墨迹尚未干透,散发着淡淡的墨香,那是他心血的凝结。

一直默默在旁守候的雅竹,见状立刻上前。她的眼神专注而认真,小心翼翼地拿起信纸,逐字逐句地检查,确保字迹清晰可辨,毫无错漏。

确认无误后,她的手指灵动地翻转,将信纸按照特定的方式折叠起来,动作娴熟而优雅。

很快,一张平铺的信纸就变成了一个小巧精致的方块,被雅竹稳稳地装入事先备好的信封之中。

一切准备就绪,苏温言转头面向帐外,高声呼喊:“王虎!” 那声音,如同洪钟鸣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话音未落,只见一道魁梧的身影裹挟着一阵劲风,大步踏入营帐。

此人正是苏温言的亲信护卫,来自磐墨营的王虎。王虎身形高大壮硕,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子北境汉子的豪迈。

他踏入营帐后,先是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而又庄重的抱拳礼,口中大声应道:“属下在!” 而后,他挺直身躯,静静等待着苏温言的命令。

苏温言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几分信任与期许,伸手从桌上拿起装着信件的信封,递到王虎面前,语气凝重地说道:“此信关乎重大,其中所涉军情,乃我军成败之关键。你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将它送至赵国公处,途中切不可有丝毫懈怠,不得有误!”

王虎郑重地点点头,双手如捧珍宝般恭敬地接过信封,再次抱拳道:“将军放心,属下定当拼尽全力,不负所托!若有差池,愿提头来见!”

苏温言摆了摆手,神色稍缓,说道:“去吧,一路小心。待你归来,必有重赏。”

王虎将信封小心揣进怀中,再次抱拳行礼,而后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退出了营帐。

须臾之间,营寨之中,五匹骏马如离弦之箭,从营寨侧方飞驰而出。

马蹄声疾,如急雨敲打地面,在空旷的平原上回荡。

五骑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被拉得愈发修长,他们朝着远方疾驰而去,渐渐地,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只留下一路飞扬的尘土,缓缓升腾,直到云边。

在距离落霞陂整整一百里之遥的五阳道,一座规模宏大、气势威严的大营,宛如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横亘在宁吉大军向东挺进的必经之路上。

此地地形,整体略显平坦开阔,然而左右两侧,却是山峦起伏,连绵不绝,仿佛两条蜿蜒的巨龙,拱卫着这片要道。

这座大营布局精巧,巧妙地铺展在五阳道的东西两个方向,恰似一把巨大而坚固的锁头,将这条唯一可供通行的道路牢牢锁住。

营寨四周,鹿角森然,栅栏高耸,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彰显着乾军的赫赫军威。

如今,这样的局势让万民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绝境。

向西撤退,已然无路可走,身后是险峻的山川与复杂的地形,早已被敌军严密把控;而向东突破,眼前这座坚如磐石的大营,又宛如一道天堑,挡住了他们前行的脚步。

万民军被硬生生地截断在此地,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动弹不得。

若他们妄图避开此地,转而从其他地点实现会师聚合,那将不得不踏上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路程。

数百里的崎岖山路,蜿蜒曲折,荆棘丛生,不仅耗费时日,更会让士兵们疲惫不堪。

一路上,还会遭遇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蛇虫出没,以及湿滑泥泞的道路,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绝境。

要知道,在当下这个特定的时期,身处安南地区,这样的抉择无疑是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充满了极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座大营的存在,原本集结在一起的万民军,被迫分隔在了东西两侧。这就如同将一只猛虎分割成两半,使得他们的整体实力被大大削弱,各自为战,力量变得单薄而分散。

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任何一支军队都不会轻易接受,万民军自然也不例外。毕竟,谁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军队,在敌人精心布置的陷阱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坐以待毙。

因此,在整个乾军所部署的战略布局中,五阳道此地,无疑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危机四伏的关键所在。

倘若万民军能够集结起庞大的军力,并且绞尽脑汁,派遣少量机警灵活的探子或信使,巧妙地避开乾军精心布设的天罗地网,实现东西两侧军队的互通有无,进而策划一场协同一致的猛烈攻势,集中力量对这一要害之地展开攻击。

那么,届时此地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艰难困境。

不仅如此,山谷之间的通道异常狭窄,仅能容纳少量军队并行通过,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军队灵活调动的需求。

一旦遭遇敌军的突袭,军队在这狭窄的通道中,极易陷入混乱,难以施展有效的战术。再者,两座营地之间相隔足足有五里之遥,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五里的距离,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一旦一方遭遇敌军攻击,另一方想要迅速支援,绝非易事,往往会因为路途遥远、时间紧迫,而错失最佳救援时机。

正因如此,赵国公泰禾才会在此地精心安排了诸多后续手段以及严密的防御举措。

他深知此地的重要性,也明白其中潜藏的巨大风险。而他决定亲身坐镇于此,便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掌控局势,及时做出决策,稳定军心。

在安南这片土地上,唯有他,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威望与卓越的军事才能,足以统御诸将,让麾下的将士们心甘情愿地追随他。

也唯有他,拥有这般深厚的资历与底蕴,能够在这复杂多变的战局中,镇定自若,指挥若定。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苏温言同样具备担当此等重任的能力。

的确,苏温言智谋过人,军事才能出众,但现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在这安南军中,无论是那些土生土长、熟悉本地情况的安南本地将领,还是那些从京城一路追随而来、出身于功勋贵族之家并且依附于世家门阀的将领们,他们的心中,都有着各自的盘算与考量。

在他们眼中,苏温言虽是一员猛将,也可能真的是一个帅才,却并是勋贵世家体系,而是一个异姓王世子,还是与他们利益冲突派系的领袖,决然不会轻易应允由他来统领全局。

聪慧过人且深谙世故的苏温言,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清楚地知道,想要在安南这个地方真正掌控全部的军权,绝非易事。

这里面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各方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与牵扯,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束缚其中。

这些东西,在之前的骅州城内,苏温言已经和赵国公泰禾说过了,他不会与他争夺权利,甘愿在赵国公手下效力,这也算苏温言的妥协之策,稳住这支军队才是重中之重,他还是很能够分得清楚主次的。

于是,在来安南之前,经过深思熟虑,苏温言果断决定向当今陛下请求调遣北辽的精锐之师前来助阵。

北辽的军队,向来以骁勇善战、纪律严明着称,且只听从自家主子的号令,绝不会轻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摆布。

而一旦这支强军入驻安南,那么毫无疑问,他们将会为未来的北辽王 —— 苏温言之命是从。

如此一来,对于苏温言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这支隐藏在暗处的强大力量,将成为他手中最锋利的宝剑,足以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它不仅是苏温言精心准备的一张底牌、一记后手,更是他暗藏在袖中的致命杀招。

此刻,这股力量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猛兽,静静地蛰伏着,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最佳时机的到来。

除了苏温言自己以及与他默契十足、真的想要一扫大乾颓势的皇帝宋瑾知晓外,再无旁人知晓其存在。

所以,这股部队是苏温言在安南的底牌,也是真正的杀招。

此时,营寨内升起了袅袅炊烟,庞大的营寨容纳了数万人,声势浩大,做饭的场面也是十分壮观。

当然这些都是表现给外人看的,为的就是威吓那些叛军,告诉他们朝廷的援军比他们想象的多得多。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如此多的万民军将领投诚的原因,他们是真的被吓到了。

之前确实打了很多胜仗,但这些胜仗打完,却依旧有如此多的乾军继续前来,而且当初说过的好日子其实他们也没过上。

反倒是乾军给出的条件,让他们觉得好像投降也可以,于是便有许多人投降了。

泰禾也很是聪明,答应的东西,能现在给的就给,不能给的就拖着,反正得先把他们手中的兵权给骗过来。

如此,一方面壮大了自己这边的部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这些投降的人不能生出反抗的心理。

同时泰禾也将收编的部队打散,和其他军队混编,让两个乾军带一个降卒这样的思路,断送他们一起重新聚众作乱的想法。

老兵们也需要做到监督,若是包庇,作乱,没有揭发的也会受到军法处置。

所以这样一来,直接大幅度杜绝了他们作乱的可能性,同时又能够让叛军快速成为正规军,一举多得属于是,结果却是奏效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魔艳武林后宫传 春满香夏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猎妖高校 特种兵在都市 重回1982小渔村 夫君天天酸溜溜 护花野蛮人 重生过去震八方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扶明 覆汉 
最近更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穿越大明做女皇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一统大宋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情牵盛世恋歌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重生大明1635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长风听雪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txt下载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最新章节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