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记

缓安甫

首页 >> 徐氏略记 >> 徐氏略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猎艳谱群芳 林岚秦小雅 山村情事 永夜星途 官道之色戒 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 LOL:如果要输,我上去帅一波 超维术士 我的超能力每周刷新 英雄监狱 
徐氏略记 缓安甫 - 徐氏略记全文阅读 - 徐氏略记txt下载 - 徐氏略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曹魏大臣徐胤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徐胤,字季登,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徐稚之子。其生平事迹如下:

徐胤此人,一生可谓充满传奇色彩。他自幼便笃行孝悌之道,对待家人关怀备至、悉心照料,这份亲情之深厚令人赞叹不已。因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声名远扬。然而,面对仕途的诱惑,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隐居生活,坚决不为官从政。

当时的太守华歆久闻徐胤之名,对其甚是敬重,于是特意准备厚礼,派人前去邀请他见面一叙。怎料徐胤竟托辞生病,婉言拒绝了这一番好意。众人皆对此感到不解,如此难得的机会摆在眼前,为何要轻易放弃?但只有徐胤自己心里清楚,官场的纷扰与争斗并非他所追求之物。

时至汉末,天下大乱,盗贼四起,百姓苦不堪言。可即便在这样动荡不安的局势下,那些凶残成性的寇贼们听闻徐胤之名后,也不禁心生敬畏之情。当他们途经徐胤的住所时,不仅没有丝毫冒犯之意,反而纷纷向其行礼致敬,而后悄然离去。甚至这些寇贼之间还相互约定,绝不再侵犯徐胤及其家人一分一毫。由此可见,徐胤的德行早已深入人心,感化着周围的一切。

时光荏苒,来到三国后期,着名的西陵之战爆发。公元 272 年,徐胤受命担任巴东监军一职,亲率精锐水军进攻建平。此次行动乃是为了配合车骑将军羊祜等将领,共同营救已投降晋朝的西陵督步阐。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尽管众将士奋勇作战,但最终吴军还是取得了胜利,而步阐则惨遭诛灭三族的悲惨结局。

历经风雨沧桑,徐胤终究未能逃过命运的安排。在建安年间,这位德才兼备的人物与世长辞,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事迹虽已成过往云烟,但他那坚守本心、德化世人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激励着后世无数人为之敬仰效仿。

道德楷模与隐逸文化:徐胤以其笃行孝悌、隐居不仕的行为,展现出对传统道德的坚守,成为当时及后世所推崇的道德楷模,为社会树立了注重品德修养和坚守气节的典范,丰富了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内涵。

他的这种隐逸精神,被后世文人雅士所传承和效仿,如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等,他们在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现实时,选择归隐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包括徐胤在内的东汉隐士文化的影响。

教育与家风传承:徐胤作为徐稚之子,继承和传承了其父的品德和家风,这种良好的家风通过家族传承的方式影响了后代子孙,为家族的教育和发展提供了精神指引。

其家族重视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的传统,对当地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理念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更多人注重家庭教育和品德培养。

社会秩序与稳定:徐胤虽隐居不仕,但在当地却有着极高的威望,汉末寇贼纵横之时,他们皆敬胤礼行,转相约敕,不犯其闾,这说明徐胤的品德和行为对当时的社会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他的存在和行为方式,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和行为准则,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为后世在面临社会动荡时如何维护社会秩序提供了一种借鉴。

华歆生于公元157年,卒于公元232年1月,字子鱼,平原郡高唐县(今山东禹城西南)人,是汉末三国时期名士、曹魏重臣。其生平事迹如下:

早年经历:在汉灵帝统治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华歆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品德。他因其孝顺廉洁而备受赞誉,并被众人推举为孝廉。凭借着这一荣誉,华歆得以步入仕途,担任起郎中一职。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不久之后,疾病无情地侵袭了他的身体,迫使他不得不辞去官职,回家休养。但华歆的才能并未因此被埋没,后来大将军何进听闻了他的名声,特地征召他入府,委以尚书郎之重任。

时值董卓专权,朝政混乱不堪。面对如此局面,华歆深知留在京城并非明智之举,于是毅然决然地向朝廷请求外放任职。经过一番辗转,他最终来到了徐州,并在这里被任命为豫章太守。在治理豫章期间,华歆秉持着清正廉洁、不扰民的原则,致力于改善民生,推行一系列有益的政策措施。他不仅注重农业生产,鼓励农民勤劳耕种,还积极整顿治安,打击犯罪活动,使得当地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由于他的出色表现,深受当地官吏和百姓们的敬爱与拥护。

效力曹魏:当孙策率领大军攻占江东之时,华歆毫不犹豫地前往迎接这位雄姿英发的将领,并受到了极高的礼遇,被奉为上宾。然而,好景不长,孙策突然离世,这一变故给局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就在此时,曹操向华歆发出了征召令,邀请他入朝为官。华歆欣然应允,从此开始了他在曹魏政权中的辉煌生涯。

进入曹魏朝堂后的华歆,先是被任命为议郎,而后因才华出众、能力超群,逐步晋升至尚书、侍中等重要职位。在此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深得曹操的信任与赏识。尤其是在曹操征讨孙权之际,更是将华歆任命为军师,足见对其器重有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晋位魏王,华歆也随之高升,出任御史大夫一职,负责监察百官,维护朝纲。

待到曹丕继承王位之后,对华歆更是青睐有加,大力提拔他为相国,并赐予安乐乡侯的爵位。不久之后,曹丕正式称帝,建立魏国,华歆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被擢升为司徒,位列三公之一,成为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来到了黄初七年,曹丕不幸驾崩,魏明帝曹叡继位登基。新君即位,自然少不了论功行赏,华歆因其多年来的功绩卓着,被晋爵为博平侯,同时升任太尉,继续为大魏江山鞠躬尽瘁。

华歆此人,实乃智谋之士、德行之贤!其见识卓越,远超常人。昔日,当陶丘洪意欲参与王芬那妄图废黜汉灵帝的险恶阴谋之时,正是华歆挺身而出,苦口婆心地加以劝阻。也正因如此,陶丘洪方才得以避开这场可能招致灭顶之灾的祸端。

再者,华歆为官清廉正直,令人钦佩不已。其所领的俸禄与得到的赏赐,多数都被用于接济那些贫困的亲戚和旧日好友,以致于自家并无多少剩余钱财。不仅如此,就连朝廷赐予他的女奴,他亦毫不吝啬地放她们出去自行嫁人,给予这些女子重获自由与幸福生活的机会。

此外,华歆对于儒家学说极为重视,并向朝廷建言献策,认为推举孝廉之人时应当让他们参加经学方面的考试,以此来选拔真正具备才学和道德素养的人才。这一建议无疑为国家的选贤任能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

而到了太和四年的时候,面对曹叡欲要发动征伐蜀国之战的决策,华歆又一次展现出了他的远见卓识。他毅然决然地上表进谏,恳切陈词,力劝曹叡放弃此次行动。华歆深知战争所带来的沉重负担以及对百姓造成的巨大痛苦,他的劝谏最终成功使得曹叡打消了伐蜀的念头,从而避免了一场劳民伤财、生灵涂炭的浩劫。

华歆着有文集三十卷,今已失传,其部分作品如《请叙郑小同表》《谏伐蜀疏》《请受禅上言》《奏讨孙吴》等收录在《全三国文》中.这些着作及华歆本人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稳定政权:华歆作为曹魏重臣,积极支持曹操、曹丕政权,参与劝进曹丕称帝等重要事件,助力曹魏政权建立与稳定,在政治格局演变中扮演关键角色。

政策建议:他提出的重农非战、重视文教德化等主张,如在《止战疏》中强调“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反映其民本思想和止戈为武的战争观,对曹魏的治国理念和政策制定有一定影响。

道德典范:华歆以德行高尚着称,如在避难途中对同行老人的仁义之举,以及与王朗坐船逃难时的表现,其言行体现的品德修养和仁义精神,为当时社会树立道德标杆,对社会风气产生积极引导作用。

教育理念:华歆教育子弟甚严,“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这种严格规范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子弟更懂得规矩和纪律,对当时及后世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争议性评价:华歆在历史上评价褒贬不一。时人如孙策、陈登、曹丕等对其品行高尚、德高望重多有称赞;而太史慈认为他缺乏才略,诸葛亮则批判其主张以魏代汉,不是君子所为。魏晋名士嵇康、晋朝史家陈寿称赞其品行,孙盛则批评他贪慕荣利。

人物形象塑造:华歆的复杂形象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在《三国演义》中,他被描写成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政客,这种文学形象的塑造虽与正史有出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历史事件中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他的不同解读。

华歆的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

话说那管宁与华歆,曾经一同于园子里锄地种菜。就在这劳作之时,突然瞧见地上有一小片金灿灿的东西,定睛一看,竟是一块金子!然而管宁呢,他目光只是轻轻扫过,便如同见到普通瓦石一般,毫无波澜,手中锄头依旧不停地挥动着,继续埋头锄地。可那华歆就不一样了,他一看见金子,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赶忙弯腰将其捡了起来。但当他瞥见管宁那一脸淡然的神色时,心中不禁有些惭愧,于是又把金子给扔到一边去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某天两人又一同坐在屋内读书。正读得入神之际,忽闻屋外传来一阵嘈杂之声,原来是一辆极为豪华的马车缓缓驶过。管宁听到声音,头也不抬一下,依旧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而那华歆呢,他听闻这阵喧闹声,好奇心顿起,竟扔下手中书本,急匆匆跑出去观望那辆豪华马车去了。待他回来时,只见管宁面沉似水,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自此以后,管宁觉得自己与华歆志向、情趣大相径庭,遂毅然决然地割开坐席,与华歆分开而坐,并宣称华歆已不再是能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这个“割席分坐”的典故,正是生动地展现出了二人在面对金钱、名利等外物时截然不同的态度以及他们之间迥异的志趣所在。

且说还有一段关于华歆和王朗的故事。当时正值战乱之秋,华歆与王朗一同乘船避难。行至半途,忽然有人跑来请求搭乘他们的船只一同逃命。华歆一开始面露难色,显得颇为犹豫,担心多一个人会增加风险。而王朗呢,则表现得十分大方豪爽,毫不犹豫地答应让那人上船同行。

可是谁承想,没过多久,后面竟然有一群穷凶极恶的贼兵追杀而来。眼看着形势危急万分,王朗这时却打起了小算盘,心想带着这人实在太过累赘,便打算将之前上船的那个人给丢下去以减轻负担。然而华歆此时却站出来说道:“当初我们既然已经答应让人上船,如今怎可因为遇到危险就轻易抛弃人家?如此背信弃义之举实非君子所为啊!”最终,在华歆的坚持下,三人共同应对危机,总算逃过一劫。通过这件事可以明显看出,相较于王朗在关键时刻的动摇和背弃承诺,华歆在坚守承诺和道德底线方面显然要更为坚定和可靠。这段“华王优劣”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评判人品高下的经典范例之一。

名士高风:洛阳之乱时,华歆与郑泰等人步行出武关,途中遇一老人想结伴同行,华歆最初不同意,担心其品行有问题,但众人不忍拒绝,便带上了老人。后来老人掉进井中,众人想抛弃,华歆却坚持救起老人,其仁德之举受到称赞。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魏晋时期泰山郡南城县人,是西晋名将、战略家、政治家与文学家,被世人尊称为“羊公”,以下是其生平事迹:

出身名门与早年经历:

羊祜出生于一个声名显赫的官宦世家,其家族历代皆有人在朝为官,而且一直以来都以清正廉洁而广受赞誉。他的祖父羊续曾担任南阳太守一职,在任期间兢兢业业,奉公守法,深受百姓爱戴;父亲羊衜也出任过上党太守,同样政绩斐然。更值得一提的是,羊祜的母亲乃是汉末大名鼎鼎的名士蔡邕之女,这无疑让他从小就接受了极为优质和深厚的文化熏陶。

自小成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之中,羊祜自然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养。他天赋异禀,聪慧过人,对于各种知识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领悟力。随着年龄渐长,他不仅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而且还展现出了非凡的气质和才华。羊祜身材高大挺拔,相貌英俊潇洒,加之他那优雅不俗的谈吐举止,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吸引众人的目光。

然而,尽管拥有如此出众的条件和背景,早年的羊祜却对踏入仕途表现得颇为淡然。面对朝廷屡次发出的征召令,他均毫不犹豫地予以回绝。就这样,时光荏苒,直到步入中年之际,羊祜方才决定结束这种隐居生活,正式投身于官场生涯。

投身仕途与深得器重:

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公元 255 年),当时权倾朝野的司马昭听闻了羊祜的名声和才能,于是亲自下令征辟他入朝为官。但不巧的是,就在此时羊祜的母亲不幸离世,按照礼法规定,他需要守孝三年。因此,羊祜便以此为由婉拒了司马昭的邀请。不过,朝廷并没有放弃对这位贤才的招揽,待守孝期满之后,再次任命他为中书侍郎。这一次,羊祜没有继续推辞,欣然领命赴职。

进入朝堂后的羊祜凭借着自身卓越的能力和智慧迅速崭露头角。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参与军事谋划等方面,他都能够游刃有余,表现出色。正因如此,他很快便得到了上司们的赏识和重用,并开始一路平步青云。待到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政权之后,羊祜更是因其杰出的功绩以及忠诚可靠的品质而备受新帝的青睐和倚重。司马炎屡屡对其加以封赏晋爵,然而每次面对这些恩赐时,羊祜总是谦逊地表示自己无功不受禄,坚决推辞掉那些过高的爵位和赏赐。

泰始五年(公元 269 年),晋武帝一道诏令下达,任命羊祜为镇南大将军,坐镇荆州,统管当地军政要务。这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到任,便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卓越的智慧,迅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巩固边防、发展经济以及稳定民心。

首先,针对军队部署问题,羊祜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将所率军队一分为二。其中一半士兵负责日常的巡逻戍卫工作,确保边疆安全无虞;而另一半则投身于农田开垦之中,辛勤耕耘土地,种植各类农作物。经过数年不懈努力,军屯成果斐然,粮仓中的粮食储备竟然足以支撑整整十年之用!这不仅解决了军队自身的粮草供应难题,更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与此同时,羊祜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积极开展民生建设工作。他下令在各地广泛开设学校,让平民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提升文化素养。此外,对于前来归附的百姓,他一律予以妥善安置并加以抚慰,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关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待那些投降之人,羊祜更是秉持宽容大度的原则,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去留,绝不强留或刁难。如此一来,江汉地区的民众无不心悦诚服,对羊祜感恩戴德,纷纷自愿支持晋国政权。

在与吴国长期对峙的过程中,羊祜巧妙运用军事蚕食和提倡信义的双重策略。一方面,他指挥军队逐步推进战线,稳扎稳打地夺取荆州以东的战略要地,并在此修筑起坚固的城防工事。短短几年时间里,先后成功建立了五座规模宏大的城池,进一步增强了晋国在该地区的军事优势。另一方面,羊祜注重通过道德感化和心理战来削弱吴国军民的抵抗意志。例如,当得知某位吴国将领的儿子流落至晋国境内时,他亲自派人将其护送回国,使其父子得以团聚;又或者当有吴国将士战死沙场时,羊祜会以隆重的礼节厚葬他们,并派遣使者前往慰问其家属。这些举动犹如春风化雨般温暖着吴国人的心,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晋国产生好感甚至向往之情。

正是凭借着这种恩威并施、刚柔相济的手段,羊祜成功地赢得了江汉一带人民的衷心拥护,同时也极大地震慑了吴国方面。久而久之,两国边境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与安宁景象,为日后西晋最终统一全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西陵之战与战略调整:

时光回溯到泰始八年(公元 272 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晋朝和东吴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在这场激烈的较量中,西陵之战成为了历史的焦点。当时,晋国将领羊祜派遣荆州刺史杨肇率军进攻陆抗所驻守的西陵。然而,命运似乎对他们开了一个玩笑,由于道路遭到严重破坏,导致运送粮草的队伍无法及时跟上军队前进的步伐。无奈之下,杨肇只得率领士兵们仓促撤退,这场战役最终以失败告终。

作为此次军事行动的策划者,羊祜也因为这一失利而受到了贬谪。但是,挫折并没有击垮这位智勇双全的将军。经过深刻反思,羊祜明白了在面对像陆抗这样强大的对手时,绝不能急躁冒进。于是,他果断地调整了战略方针,决定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怀柔政策。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他致力于收拢民心,赢得当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羊祜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耐心。他不仅积极改善民生,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还大力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同时,他以身作则,严格约束部下,严禁军队骚扰百姓。渐渐地,羊祜在民众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人们纷纷传颂着他的仁德之名。

与此同时,尽管身处敌对双方,但羊祜和陆抗之间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惺惺相惜之情。他们彼此尊重对方的才能和品德,甚至有时会互赠礼物,交流军事见解。这种超越敌我界限的情谊,在那个充满战乱和杀戮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平吴之策与人才举荐:

时间来到咸宁二年(公元 276 年),此时的羊祜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实力,他深知消灭东吴统一天下的时机已然成熟。于是,他毅然决然地上书晋武帝,详细阐述了自己精心制定的平吴之策。这份策略犹如一幅宏伟的蓝图,清晰地描绘出了灭吴的路径和方法。

在平吴之策中,羊祜主张以荆州作为根本之地,凭借此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逐步向东吴腹地推进。此外,他还提出要迅速攻克长沙等地,以此来撕开东吴的防线,直捣其心腹要害。更为重要的是,羊祜强调了兵势如同高山流水一般,居高临下,势不可挡,从而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这一平吴之策一经提出,便立即引起了朝廷内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部分大臣以及晋武帝本人都对羊祜的谋略表示赞赏和认同。与此同时,羊祜并没有满足于仅仅提出战略构想,他深知人才才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关键所在。

为此,羊祜不遗余力地向晋武帝举荐了众多杰出的人才。其中包括善于水战的王浚、足智多谋的刘弘以及精通兵法的杜预等等。这些人才各具专长,他们的加入无疑为灭吴之战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正是有了这些精英的汇聚,使得晋国在平定东吴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咸宁四年,时已入秋,落叶萧萧而下,羊祜病榻之上,面色苍白如纸,但他眼中的光芒却依然坚定。这位一生为晋国鞠躬尽瘁的贤臣,深知自己大限将至,强撑着病体,向朝廷上书请求入朝面圣。

晋武帝接到奏疏,心中大惊,赶忙宣召羊祜入京。羊祜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殿前,尽管身形憔悴,却仍努力挺直脊梁。他当面向晋武帝详细阐述了多年来苦心谋划的伐吴之策,言辞恳切而睿智。同时,他郑重地举荐了才能出众的杜预,认为此人足以担当大任,继承他未完的事业。

不久之后,羊祜终因病情过重离世。消息传来,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了一片悲痛之中。晋武帝身着素衣,亲自前往吊唁,望着那安详如生的面容,不禁潸然泪下,放声痛哭。为表彰羊祜一生的功绩和忠诚,晋武帝追赠他为侍中、太傅,赐予谥号“成”。

襄阳的百姓们听闻噩耗,更是悲不自胜。他们自发地聚集到岘山之上,为羊祜立下一块高大的石碑,并修建庙宇供奉香火。每当人们登上山顶,看到那块石碑,想起羊祜生前的种种善政与仁德,无不感慨万分,涕泗横流。久而久之,这块石碑便被称为“堕泪碑”,成为了后世缅怀羊祜的象征。

步阐(?-272年),字仲思,徐州临淮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市)人,是魏晋时期的大臣,丞相步骘次子。以下是其生平:

步阐,其出身名门望族。在其父步骘以及兄长步协先后离世之后,他毅然决然地肩负起了家族的重任,继承父业。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才能和智慧,步阐很快便崭露头角,被委以西陵督这一要职。不仅如此,他还因其功绩获得了朝廷的嘉赏,加封为昭武将军,更被赐予西亭侯这一显赫爵位。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元兴二年(公元 265 年)的九月。此时的步阐经过深思熟虑,出于对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毅然决然地上表给当时的君主孙皓,诚恳地请求将都城迁至武昌。然而,此提议一经提出,却引来了诸多争议与困扰。由于迁都所需的大量物资运输极为不便,导致民间百姓怨声载道。面对如此情形,孙皓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决策。最终,在次年的十二月,权衡利弊之下,他还是决定将国都迁回原来的建业。

而就在凤凰元年(公元 272 年)的八月份,命运似乎再次向步阐投下了一道阴影。他接到了来自孙皓的诏令,要求他入京担任绕帐督一职。这本应是一份荣耀的差事,但步阐心中却充满了忧虑与恐惧。他深知宫廷之中权谋斗争的险恶,担心自己会无端受到诬陷和迫害。在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心境驱使下,步阐于同年的九月份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率领整个西陵城投降晋国!与此同时,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还特意将兄长步协的两个儿子步玑、步璿送往洛阳充当人质。步阐此举令晋武帝大喜过望,随即任命他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等重要职务,同时给予他开府仪同三司、侍中等殊荣。此外,还让他兼任遥领交州牧一职,并册封为宜都公,可谓恩宠有加。

城破被诛:步阐降晋后,吴国陆抗立刻派兵讨伐,晋武帝则命荆州刺史杨肇率军前往西陵迎接步阐,车骑将军羊祜率步军攻打江陵,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攻击建平救援步阐 。陆抗命吴军在西陵周围建筑围堵,对内包围步阐,对外防御晋兵。杨肇军到达西陵后,因吴军将领朱乔、都督俞赞投降,遭陆抗反击而惨败,十二月趁夜溜走。步阐失去外援,西陵城被陆抗攻克,他及同谋叛变的将吏数十人被杀,被夷灭三族。

一朝不慎,国灭族亡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御女天下 诡秘之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的总裁老妈 娱乐帝国系统 网游之修罗传说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山村情事 混沌神王 花都太子 特种兵重生七零 重回1982小渔村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男欢女爱 肥水不流外人田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山村情事 田野花香 十日终焉 上交求生游戏后国家霸榜了 一体双魂,我带萌妹成神 天眼人生 NBA之众生之上 永生游戏降临,被我玩成了速通 网游三国:开局毒杀刘皇叔 网游,我技能有亿点强 美女总裁俏佳人 转职剑仙:出剑便是天罚 提瓦特:最后一位魔导师 穿越王妃有点闲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透视小民工 NBA之开局获取麦迪模板 
最近更新药香伴仁心 港片:拿王炸开局,专嚯嚯女神 NBA模板麦迪,拯救篮网三巨头 钻石王牌之璀璨未来 凹凸世界:雷震之女 本王的夫人天下第一 列车求生:开局一辆报废火车 hp命运的礼物 紫微斗数说明书 重生战锤做神皇 团播,主播他有恋爱脑死亡守护 孤僻高冷谋士拒绝谈恋爱 时光迷踪 HP:晦涩长明 精灵:关于我拥有波导之力这件事 亮剑:我们不一样 四大名捕破案系列! 在平行世界的她们很幸福 便利店古通今,我娇养失宠小皇子 当原神照进现实 
徐氏略记 缓安甫 - 徐氏略记txt下载 - 徐氏略记最新章节 - 徐氏略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