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黄书翰

首页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大明日不落 夺嫡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敛财人生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皇叔,不可以 中华第四帝国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黄书翰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全文阅读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txt下载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6章 科技兴国运,迈向远洋途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只见那位德高望重的陈工匠大师轻轻地用手捋了捋下巴那花白而修长的胡须,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沉吟了好一会儿后才缓缓开口说道:“殿下啊,您看现今这改良后的火器威力大增,新式历法也更为精准实用,还有那些农业方面的新技术都已经开始初步显现出良好的效果啦!那么接下来呢,依臣之见应当是要把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给系统地整理归纳一下,然后再去大胆地探索一些全新的未知领域呀。”

朱标听后,不禁频频点头表示赞同。他旋即转身大步流星地赶回了皇宫中的科研所,一到那儿便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要求对现有的所有科技成果展开全面细致的统计以及深入客观的评估工作。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案牍文件如同小山一般堆积得满满当当,而来自各地的奏折更是像雪花一样源源不断地飞送而来。然而,即便面对如此繁重艰巨的任务,朱标的身影却始终未曾有过丝毫的懈怠与退缩之意。在昏黄摇曳的烛光映照之下,他犹如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般忙碌个不停。

只见朱标手中的毛笔如行云流水般在奏折之上快速舞动着,其批阅的速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而且他的笔锋异常犀利刚劲,所写下的每一个字皆宛如珍珠般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他内心深处那坚定不移的决心以及非凡卓越的魄力。

在宽敞而明亮的科研所内部,一群技艺精湛的工匠们正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他们的身影来回穿梭,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充满活力与动感的画面。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响彻整个空间,仿佛是一场激昂的音乐会正在上演。每一次敲击都带着力量和节奏,将原材料逐渐塑造成精美的零件。与此同时,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工匠们围绕着技术难题展开激烈辩论,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共同探寻着科技创新的道路。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属气味和清新的油墨香气,这独特的气息混合在一起,成为了一种令人陶醉的味道。它不仅仅代表着科技的进步,更是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希望。这种味道激励着工匠们勇往直前,不断追求卓越。

没过多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数据收集和精确计算后,详细的统计结果迅速呈现在朱标的眼前。他仔细查阅着这些数据,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原来,经过改良后的火器取得了显着的突破:其射程比以往更远,能够精准打击远距离目标;而且威力也大幅提升,足以给敌人带来沉重的打击。

如今,这些先进的火器已经广泛装备于大部分神机营。当将士们进行操练时,火炮齐声轰鸣,如雷霆万钧般震撼人心,巨大的声响回荡在天际,震耳欲聋。那壮观的场面彰显出大明军队前所未有的强大战斗力,让人为之惊叹不已。

新历法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精确地打开了大自然节气变化的密码之门,它如同一位智者,准确无误地指引着农业生产的方向。这一伟大创举迅速传遍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成为广大农民手中的得力工具。当金秋时节来临,田野里一片金黄灿烂,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颗粒饱满的稻谷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农民们望着这片富饶的景象,那一张张被阳光晒得黝黑发亮的脸庞上,无不绽放出如春花般绚烂的笑容。

而与此同时,一系列崭新的农业技术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农田大地。其中,轮作套种这种巧妙的种植方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水利灌溉工程则像是一条条生命之源的脉络,将清澈的水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一寸干涸的土地,滋润着每一株茁壮成长的禾苗。在这些先进技术的加持下,粮食产量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喜人态势,百姓们的粮仓日益充盈,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富足安定。

目睹着自己推行的政策所带来的累累硕果在全国各地广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朱标内心深处涌动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感。此时此刻,他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一个更加强大、繁荣昌盛的大明帝国正从地平线上缓缓崛起。那巍峨的宫殿楼阁高耸入云,繁华热闹的街市人来人往,肥沃广袤的田地上稻浪飘香……

朝堂之上,气氛热烈非凡。官员们纷纷对朱标的卓越功绩赞不绝口,溢美之词如潮水般涌向这位年轻有为的太子。他们用最华丽的辞藻称颂着朱标的英明决策和远见卓识,言辞之间充满了敬仰与钦佩之情。就连平日里一贯以严厉着称的朱元璋,此刻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欣慰与欢喜。他微微颔首,面带微笑,目光慈爱地注视着朱标,由衷地称赞道:“标儿啊,此次你真是做得极好!不愧是朕的好儿子,有如此才能和作为,实乃我大明之幸事!”

然而,当科研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之后,一系列崭新且严峻的挑战便接踵而至。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便是:究竟该如何对这支逐渐壮大的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并确保其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呢?

朝堂之上,官员们针对这一难题纷纷提出了各自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与理念。一部分人极力主张采取集中式管理策略,即将所有资源集中起来,由中央统一调配指挥,以实现高效运作及统筹规划。他们坚信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资源浪费以及重复劳动等现象的出现,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但另一部分官员却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他们坚决认为应当实施分权式管理模式,充分赋予各级部门更多自主权,通过引入良性竞争机制来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整个科研队伍不断推陈出新、蓬勃发展。

一时间,朝堂之上争论得异常激烈,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显得既紧张又热烈非凡。而一直端坐在龙椅旁边的朱标,则始终静静地倾听着官员们的辩论。只见他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右手的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面前的桌面,发出一声声清脆的声响:一下、两下、三下……似乎每一次敲击都代表着他内心深处对于这个棘手问题的深入思考。

终于,在经过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朱标缓缓张开了口说道:“诸位爱卿今日之所言,皆可谓言之有理啊......”他的目光徐徐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深邃而意味深长的眼神仿佛能够洞悉所有人心中所想。

朱标目光沉稳而深邃,缓缓扫视着在场众人,然后用一种不疾不徐但却充满力量的声音说道:“孤以为,对于科研人才的管理应当以具体项目作为引导方向。通过严格且公正的选拔方式,挑选出最为优秀的人才,并根据其才能与成果将之划分为不同等级加以管理。同时,要做到奖赏分明、惩罚得当。如此一来,方能激励科研人才不断进取,勇攀高峰。”

说到此处,朱标稍稍停顿下来,轻咳一声后接着详细解释道:“我们需设立一个名为皇家科技院的机构,在此机构之下再细分出多个具有不同研究方向的分院。每个分院都能够独立自主地运作,但彼此之间也要相互竞争、共同进步。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各个分院及其中的科研人员进行全面考核,成绩优异者予以嘉奖晋升,表现不佳者则淘汰出局。此外,还应构建起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广纳贤才时不必拘泥于出身门第等外在因素,只需着重考察个人能力即可。不仅如此,还要赋予科研人员足够的自主权利以及丰厚的奖励待遇,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内在的创造潜力。”

这一整套别出心裁的管理模式一经提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经过一番深入探讨之后,绝大多数官员都对此表示认同与赞赏。因为这种模式不但确保了科研工作始终围绕着既定目标有序推进,实现了科研方向的高度集中与统一;而且也充分考虑到了每一位科研人才的独特个性及其专业特长,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没过多久,令人瞩目的皇家科技院终于正式宣告成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也逐渐得以健全和完善起来。与此同时,一套完整且高效的科研人才培养体系亦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望着眼前这一片繁荣昌盛、生机勃勃的景象,朱标不禁心潮澎湃,心中满溢着难以言表的欣慰之情。他那双明亮而深邃的眼眸扫视过四周,所到之处,尽是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的美好画面。那些辛勤劳作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诉说着生活的安定与满足。

与此同时,周围的官员们也将目光投向了朱标,眼神之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钦佩之意。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与接触,他们深切地认识到,这位年轻的太子绝非等闲之辈。他不仅具备卓越的才智,更有着超乎常人的远见卓识,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大明王朝未来发展的道路。

然而,就在这看似和谐美好的氛围之下,一场激烈的争论即将爆发。当朱标满怀豪情地提出远洋探索计划之时,整个朝堂瞬间陷入了一片哗然。以徐钦天监监正为首的保守派大臣们,一个个面色凝重地站了出来,表示坚决反对这个大胆的构想。

只见徐钦天监正眉头紧皱,满脸忧虑之色,痛心疾首地向朱标进言道:“殿下啊!您且看看咱们大明朝,疆域广袤无垠,土地肥沃富饶,各种物产资源应有尽有。如此丰饶之地,我们又何苦要舍弃近处的安稳,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那遥不可及的茫茫大海去闯荡呢?此等举动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随着徐钦这番话语落下,朝堂之上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而压抑起来。原本轻松愉悦的氛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沉重的无形压力,如乌云般笼罩在朱标的心头。

朱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激动的情绪,然后威严地挥挥手,示意身旁的侍从们将精心准备好的改良后的火器、崭新的新式农具以及那些构造精密的航海仪器等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依次呈现在朝堂之上。

这些科技成果被整齐地摆放着,每一件都散发着创新与智慧的光芒。朱标稳步走到这些展品前,面带自信的微笑,开始有条不紊地向满朝文武大臣们介绍起来。

“诸位爱卿啊,请看看这些经过改良后的火器,其威力和精度较以往都有了显着的提高。再瞧瞧这新式农具,它们必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还有这精密无比的航海仪器,有了它们,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探寻未知的海洋领域,开辟全新的贸易航线。”朱标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点着一件件展品,神情激昂,话语滔滔不绝。

接着,朱标稍稍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后继续说道:“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国力提升,相信各位都是有目共睹的。如今,我们拥有了如此先进的技术装备,如果不加以利用,那岂不是暴殄天物?所以,孤提议开展远洋探索行动。通过远洋航行,我们不但能够开拓新的贸易路线,从海外获取珍贵的资源,充实国库;而且还能够把我大明璀璨辉煌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万国来朝,扬我国威!”说到这里时,朱标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的语气也变得愈发坚定有力。

然而,此时的朝堂却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一些大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显然对于这个大胆的提议心存疑虑或者持反对意见。但朱标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挺直了身子,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众人,大声喊道:“难道你们就甘愿目光短浅,安于现状吗?如果一味地固步自封,不去积极探索外部世界,那么迟早有一天,我大明将会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沦为他国的笑柄!”

就在这时,一直坐在龙椅上沉默不语的朱元璋缓缓睁开双眼,静静地观察着朝堂上激烈的争论。过了片刻,他终于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然后以洪亮且不容置疑的声音说道:“标儿所言极是!尔等这帮臣子真是鼠目寸光,只知道守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又岂能知晓天外有天呢?朕决定了,批准远洋探索计划,即日起立刻着手筹备相关事宜!”随着朱元璋的话音落下,整个朝堂瞬间沸腾起来……

皇帝那坚定不移的支持,犹如春日里的暖阳一般,洒在了朱标的身上,给予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和勇气,让他原本就炽热的心变得愈发激昂澎湃起来。此刻,朱标的内心之中豪情万丈,仿佛已然亲眼目睹了一艘艘宏伟壮观的大明宝船正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地向着遥远而神秘的彼岸航行而去。

可是,尽管眼前有着如此美好的憧憬,但朱标心里非常清楚,这条通往未知世界的远洋探索之路绝非坦途,而是布满了荆棘与坎坷。首先摆在面前的难题就是航海技术的相对落后,这使得船队在茫茫大海之上的前行充满了不确定性;其次,想要招募到足够数量且经验丰富的优秀船员也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再者,庞大的资金需求更是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是,面对这一系列看似无法逾越的障碍,朱标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使命,必须咬紧牙关迎难而上。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在朱标的耳畔响起:“殿下!”原来是那位德高望重的陈工匠大师。只见他面带喜色地快步走来,恭恭敬敬地向朱标行了一礼后说道:“启禀殿下,经过众人夜以继日的努力奋战,新的船坞终于顺利建成啦!”

听到这个好消息,朱标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他明白,这座崭新的船坞将会成为他们实现远洋梦想的重要基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诡秘之主 雪中悍刀行 剑来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穿越1942有空间 猎艳谱群芳 重生之武道复苏 退下,让朕来 山村情事 陛下不可以! 重生日本高校生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官梯 特种兵重生七零 抗战之血肉丛林 护花野蛮人 宠妾改嫁后,清冷权臣强取豪夺 凡人的骄傲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武炼巅峰 我成了仁宗之子 兵器狂潮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三国凭实力截胡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动荡的大元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如何拯救德意志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汉吏 极品五世子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黄书翰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txt下载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最新章节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