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眼魔的秋波

首页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民国之铁血少帅 驿路星辰 回到明朝当王爷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狂妃很彪悍 敛财人生 我岳父是李世民 朕就是亡国之君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武道凌天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眼魔的秋波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全文阅读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txt下载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7章 请问福建那边是怎么种番麦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不能怪颜先生,是我们自己要求帮忙的。”

三浦按针连忙替颜思齐辩解道。

“没错,我们乘船泛海几万里来到东方,航程中什么苦没吃过。”

考克斯也连忙帮腔道,

“这点力气活真不算什么。”

颜思齐却是什么也没说,只是朝李旦咧嘴笑了笑,显得甚是憨态可掬。

李旦无奈地叹了口气,对三浦按针和考克斯拱手道:“那就有劳二位了。”

然后,他伸手对颜思齐道:“土豆给我。”

颜思齐一怔,旋即反应过来,连忙把那株土豆给了李旦。

李旦将那株土豆高高举起,同时伸出左手指向土豆田,对跟颜思齐来的众人朗声道:

“儿郎们,都看好了!这就是土豆,都种在那块地里。”

“这东西能吃的部位跟番薯一样,都在地底下。”

“你们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道,千万不要损坏它的表皮。”

“否则就会跟表皮受损的番薯一样,没法长期储存了。”

“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众人齐声高喊。

“好,那就开始干活。”李旦朗声道,“早点干完,我们早点回去吃饭。”

“好!”众人呐一声喊,便一拥而上,涌进田里开始收获了。

这群人似乎很有默契,也不用别人安排,便自行分配到了五块田地里。

不过这显然跟他们携带的收割工具有些关系,

有的人只带了镰刀,便只好去收割玉米和烟草。

有的人不仅带了镰刀,还带了锄头、铁锹、粪叉、修枝剪等工具,

自然就去收割番薯、土豆、甜菜等根茎类作物去了。

无论是携带工具的种类,还是数量,都体现了这些人考虑的很周到。

总之,每块地里不多不少,都恰好有十个人干活。

这反而让毛遂自荐来的三浦按针和考克斯显得有些多余了。

不过他俩很快就在甜菜地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根甜菜对当时的明朝人来说,也是陌生的植物,如果没有懂的人指导,

收获的时候就难免对甜菜根的表皮造成损伤,导致其在储存过程中腐烂变质。

李旦没有提醒众人,收获甜菜的注意事项,是因为他还没来得及看过它们。

作为常年跑海的水手,令人意外的是,这些人居然也都是干农活的好手。

仅仅用了一个时辰左右,5亩地就全部收割完了。

眼看这5亩地的收成装满了几十个大箩筐,

众人便对这五种作物的亩产量有了一个大概的预估,无不感到惊喜。

玉米棒子总共装满了5个大箩筐。

鉴于数量不多,李国助便让人把每个箩筐都称一下,以求得到精准的产量。

若是装了十几个箩筐,他肯定不会这么干,称一个然后乘以装满的箩筐数了事。

这样虽然不够精准,但肯定也不会差太多,最重要的是比较省事。

“我这个100斤。”

颜思齐提着一杆秤,其下挂着一个装满玉米棒子的大箩筐,扭头看向杨天生,

“你那个多少斤?”

“99斤15两8钱。”

杨天生早就放下了秤,现在说的是记忆中的结果。

作为财副,他对称量结果的要求是尽可能精确。

如果这杆秤能精确到分,甚至是厘,他肯定也会报出分数,甚至是厘数的。

“嗨!你就说100斤得了,还报什么几两几钱,这能差多少?”

陈衷纪哭笑不得地调侃了一句,突然把秤一松,任由下面的箩筐重重地落在地上,

“我这也不到100斤,但也差不了几钱,就算100斤吧。”

“那俺这也算100斤。”

旁边突然传来张弘的声音。

众人齐看向他,只见他轻松地单手提着秤,下面那装满玉米棒子的大箩筐仿如无物。

见自己突然成了焦点,他反而紧张起来,弱弱地道:“其实还多了几钱。”

杨天生眉头一跳,没好气地道:“才多几钱,你他娘的就不能给报个准数!”

张弘吓得一缩脖子,又把秤提高一些,凑上去细看:

“我、我刚才没看清,就看多了几钱,我再仔细看看。”

“好了,好了,几个钱有什么好计较的,我也多了几钱,只是没说而已。”

颜思齐连忙打圆场,朝林福努了努嘴,

“你那是多少斤?”

“我这也差不多100斤。”

林福咧嘴一笑,他早就放下了秤。

“500斤!这一亩番麦竟然收获了500斤!我的老天,这还是番麦吗?”

李国助循声看去,只见刚才吃惊大叫的人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

他于是饶有兴趣地问道:“番麦亩产500斤很多吗?至于让你吃惊成这样吗?”

“当然很多!福建那边番麦亩产100斤都算多的了,大部分土地只能亩产几十斤。”

那少年见是李国助,一点也不害怕,反而不卑不亢地说道,

“小少爷在日本长大,又是金枝玉叶,不了解咱们福建那边的农事也属自然。”

李国助前世是在城市里长大,今生又是个富二代,可谓是一点农活都没干过。

但这却不代表他完全不懂农业知识,甚至他前世还研究过明代的农业。

一些资料显示,明代玉米的亩产量确实只有几十斤到一百多斤。

资料上分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是,当时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还不长,品种基本未经改良。

二是,人们缺乏种植经验,不敢种的过密,一亩地也就大概种植500~800株。

三是,不舍得把玉米种在平原,多是种在较高的山地之上。

这少年的话,算是证实了现代人研究的结果。

至于原因是不是现代人分析的那样,就得靠李国助去求证了。

于是他客气地问那少年道:“既然如此,请问福建那边是怎么种番麦的?”

那少年见李国助如此客气,好像还挺受用,马上扬眉答道:

“一般是种在山区里,但其中的低地一般不会种番麦,那是留给番薯的。”

“更高的山地才种番麦,因为这东西比番薯耐旱。”

看来现代人分析的还是有道理的……

李国助这样想着,又问道:“那一亩地一般种多少株番麦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女公务员的日记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人族镇守使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我的总裁老妈 福艳之都市后宫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重生之武道复苏 娱乐帝国系统 都市极乐后后宫 退下,让朕来 逍遥人生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汴京春深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官梯 猎艳江湖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大明流匪 1625冰封帝国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平民乱闯三国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山贼之谋定三国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镇国世子爷 三国第一公侯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动荡的大元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唐小医师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立渊传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学名张好古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眼魔的秋波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txt下载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最新章节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