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比干无心

首页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秦功 王牌进化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霸天武魂 夺嫡 从山贼开始 敛财人生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比干无心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全文阅读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txt下载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1章 锋芒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四月,暮春的河南汝州,本该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田野里麦苗青青,街头巷尾弥漫着生活的烟火气。

然而,洪承畴所率领的官军抵达这里后,紧张压抑的氛围便如乌云般笼罩开来。

军中的士兵们,身上的甲胄沾染着一路奔波的尘土,疲惫的面容下是难掩的警惕。

营帐内,烛火摇曳,洪承畴眉头紧锁,正与部将们商讨着行军部署。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地冲进营帐,单膝跪地,声音急促而颤抖:“报!大人,起义军大举入秦!”

洪承畴听闻此讯,手中的茶盏猛地一颤,滚烫的茶水溅出,洒在他的手背上,他却浑然不觉。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眼神中满是震惊与忧虑。

在他心中,起义军入秦绝非小事,陕西本就局势不稳,如今起义军主力汇聚,无疑是给本就棘手的局面火上浇油。

一旦让起义军在陕西扎根发展,朝廷所面临的威胁将呈几何倍数增长。

他深知此时已刻不容缓,当机立断,转身面向部将贺人龙、刘成功,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立刻传令,全军回师陕西!动作要快,不得有误!”

军令如山,整个军营瞬间沸腾起来。士兵们匆忙收拾行装,将营帐快速拆卸,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

不一会儿,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便在尘土飞扬中向着陕西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洪承畴在马背上苦思破敌之策。

他明白,仅凭自己现有的兵力,想要围剿在陕西如鱼得水的起义军,简直是杯水车薪。

他心急如焚,脑海中快速梳理着周边的军事力量分布。突然,他眼前一亮,想到了总兵曹文诏。

曹文诏所部驻扎在湖广,战斗力颇为可观,且商洛、兴安地区是起义军出入河南、湖广的咽喉要道。

若是能将曹文诏调至此处扼守,便能切断起义军的退路,为围剿创造有利条件。

于是,洪承畴赶忙在临时休息的驿站中,铺开纸张,蘸饱墨汁,奋笔疾书。

他的笔下,一道道军令清晰而急切,详细说明了调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书信写好后,他选派了最为得力的信使,快马加鞭送往湖广。

信使接过信件,飞身上马,马蹄声如雷,瞬间消失在远方的道路上。

彼时的局势,对洪承畴而言,无疑是荆棘满途。

起义军在陕西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他们长期在这片土地上活动,对地形了如指掌,又深受当地百姓的支持与拥护。

反观洪承畴所部官军,一路奔波劳顿,士兵们疲惫不堪,士气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更要命的是,兵力上的差距让他们在面对起义军时显得捉襟见肘。

然而,洪承畴头顶高悬着“六月灭贼”的严旨,这道旨意就像一道催命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却也激发了他背水一战的决心。

洪承畴站在一处高坡上,望着麾下整队待发的士兵,深吸一口气,大声训话:“诸位将士,朝廷重托在身,虽前路艰难,但我们绝不能退缩!此次追剿逆贼,只许胜,不许败!”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虽带着几分疲惫,却也有着视死如归的气势。训话完毕,洪承畴大手一挥,官军继续向着陕西进发。

六月,甘肃宁州(今宁县)城被酷热笼罩,城中百姓人心惶惶。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如汹涌潮水般,将这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起义军的营帐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城外,营帐间旗帜猎猎作响,上书“李”字的大旗在风中肆意飘扬,彰显着他们的强大气势。

李自成站在营帐前,身材魁梧,目光如炬,他紧盯着宁州城,心中满是斗志。

在他看来,宁州是一座战略要地,一旦拿下,起义军便能在甘肃地区站稳脚跟,进而向周边地区拓展势力。

城中的明军守将早已吓得面如土色,急忙向周边官军发出求救信号。

明副总兵艾万年、刘成功、柳国镇、游击王锡命接到救援命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

他们迅速集结了三千士兵,向着宁州进发。

一路上,烈日高悬,士兵们顶着酷热的阳光,脚步匆匆,扬起的尘土在他们身后久久不散。

士兵们个个面色凝重,他们深知此次任务艰巨,此去救援,极有可能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恶战。

终于,双方在宁州襄乐镇遭遇。

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官军凭借手中的长枪、大刀和精良的铠甲,试图抵挡起义军的进攻。

然而,起义军士气高昂,他们喊着口号,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

李自成站在高处,挥动着手中的令旗,指挥着起义军的进攻节奏。

他的眼神坚定,不断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兄弟们,为了咱们的好日子,冲啊!”

官军在起义军的猛烈攻击下,逐渐陷入了困境。

他们的防线开始出现松动,士兵们的脚步也变得慌乱起来。

艾万年、柳国镇等将领见状,心急如焚,他们亲自挥舞着武器,冲在最前面,试图稳住阵脚。但起义军的攻势如排山倒海般,官军的抵抗显得越来越无力。

无奈之下,官军被迫开始撤退。撤退的官军脚步慌乱,队形也变得混乱不堪。

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心中充满了恐惧。

此时,他们只想着尽快逃离这个危险之地,回到安全的后方。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更大的危险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当官军行至巴家寨时,四周突然响起了一阵尖锐的号角声。

紧接着,起义军的伏兵如潮水般从山林中涌出,将官军包围得严严实实。

原来,李自成早已料到官军会从此处撤退,提前在此设下了埋伏。

这些伏兵隐藏在茂密的山林之中,静静地等待着官军的到来。他们犹如一群饥饿的狼,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艾万年、柳国镇面对突如其来的伏兵,并没有退缩。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试图杀出一条血路。艾万年身先士卒,他的大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能带起一片血花。

柳国镇则紧紧跟随在他身边,两人相互配合,与起义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然而,起义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他们的抵抗显得越来越无力。

最终,艾万年、柳国镇均被起义军击毙。艾万年在倒下的那一刻,眼中还带着不甘和愤怒。

柳国镇也壮烈牺牲,他的尸体倒在血泊之中,手中还紧紧握着那把染满鲜血的长枪。

部卒们见主将已死,顿时军心大乱,被起义军如砍瓜切菜般歼灭了一千多人。

刘成功、王锡命身负重伤,他们在士兵们的掩护下,领着残兵败卒奋力突围。

刘成功的手臂被起义军的大刀砍伤,鲜血直流,但他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为士兵们杀出一条血路。

王锡命的腹部也中了一枪,他用手捂住伤口,鲜血从指缝间不断涌出。

但他依然顽强地战斗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活下去,突出重围。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后,他们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狼狈地逃走了。

这场战斗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洪承畴的耳中。

他听闻艾万年、柳国镇战死,官军损失惨重,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他坐在营帐内,沉默良久,脸上的表情异常凝重。

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营帐外,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场战斗的失败,不仅让官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也让他的围剿计划变得更加艰难。

然而,洪承畴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迅速调整战略,重新部署兵力。

他深知,起义军的实力不容小觑,想要剿灭他们,必须要有更加周密的计划。

他开始四处搜集起义军的情报,派出了大量的探子深入起义军活动区域。

这些探子乔装打扮,混入百姓之中,小心翼翼地打探着起义军的行踪、兵力部署和作战特点。

同时,洪承畴与部将们日夜商讨,制定出了一套新的作战方案。

他们仔细研究地图,分析着每一处地形的优劣,试图找出起义军的弱点。

在商讨过程中,部将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正面强攻,有的建议迂回包抄,洪承畴则在一旁认真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一套以稳扎稳打为主,结合突袭和包围的作战方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洪承畴率领着官军,与起义军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

每一场战斗,都充满了血腥和残酷。战场上,硝烟弥漫,尸体堆积如山。官军和起义军,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力拼杀。

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在取得了巴家寨的胜利后,士气大振。他们继续在陕西各地转战,攻城掠地,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李自成深知,洪承畴不会善罢甘休,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官军的下一轮进攻。

他开始整顿起义军的队伍,加强训练,提高士兵们的战斗力。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起义军的营地时,士兵们便开始了紧张的训练。

他们练习着刀枪剑戟的使用技巧,进行着队列和战术的演练。

李自成亲自到场督训,他对士兵们要求严格,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做到标准规范。

他还注重培养士兵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明白,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同时,李自成积极与其他起义军将领联络,共同商讨应对官军的策略。

他深知,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与官军长期抗衡。

于是,他派出使者,前往其他起义军的营地,与他们沟通合作事宜。

这些使者带着李自成的诚意和书信,穿梭在各地的起义军营地之间。

很快,李自成便与一些起义军将领达成了合作协议,他们约定在面对官军时,相互支援,共同作战。

而洪承畴,虽然在战场上遭遇了挫折,但他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顽强的意志,始终没有放弃围剿起义军的目标。

他不断地向朝廷请求增援,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兵力和物资支持。

他在给朝廷的奏章中,详细描述了战场上的形势和困难,言辞恳切地请求朝廷增派援军。

朝廷也意识到了局势的严重性,开始调派其他地区的军队,前往陕西协助洪承畴作战。

这些援军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是驻守边疆的精锐部队,有的是中原地区的地方军。

他们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向着陕西进发。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只为了能够尽快赶到陕西,投入到战斗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官军和起义军,在陕西的土地上展开了殊死搏斗。

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每一次战斗的胜利,都让双方士气大振;每一次战斗的失败,都让双方感到无比的沮丧。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官军与起义军在一片开阔的平原上对峙。

洪承畴亲自指挥着官军的进攻,他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在阵前来回驰骋,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起义军则在李自成的带领下,严阵以待。

战斗打响后,双方的士兵们如潮水般冲向对方,喊杀声震耳欲聋。战场上,硝烟弥漫,尘土飞扬,士兵们的身影在其中若隐若现。

官军凭借着精良的武器和整齐的队列,一度占据了上风。

他们的火炮不断地向起义军阵地发射,炮弹在起义军中间爆炸,掀起一片片尘土和血花。

起义军则利用灵活的战术,不断地躲避着官军的攻击,并寻找着反击的机会。

李自成身先士卒,他挥舞着一把长刀,冲入官军的阵营中,如入无人之境。

他的勇猛激励着起义军的士兵们,他们纷纷跟随在李自成的身后,与官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

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官军的士兵们疲惫不堪,起义军的伤亡也不小。

最终,这场战斗以平局告终。双方各自收兵回营,开始整顿队伍,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无数的百姓被卷入其中。

他们的家园被战火摧毁,亲人离散。田野里,庄稼无人耕种,一片荒芜;

村庄里,房屋倒塌,一片废墟。百姓们望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绝望和痛苦。

他们渴望和平,渴望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然而,这一切在战争的硝烟中变得如此遥远。

一些百姓为了躲避战火,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了逃亡的道路。

他们扶老携幼,带着简单的行李,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忍饥挨饿,还要担心被官军或起义军误伤。许多老人和孩子,因为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倒在了逃亡的路上。

而那些没有逃离的百姓,生活也异常艰难。

他们不仅要承受战争带来的恐惧和痛苦,还要面对官军和起义军的征粮、征兵。

家中的青壮年男子被强行拉去当兵,家中的粮食被搜刮一空。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着战争能够早日结束。

战争的局势瞬息万变,洪承畴和李自成,这两位战场上的对手,都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战略和战术。

他们都深知,这场战争的胜负,将决定着无数人的命运,也将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洪承畴逐渐发现,仅仅依靠军事手段,很难彻底剿灭起义军。

起义军深得百姓的支持,他们在民间有着深厚的根基。

而官军,由于长期的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百姓对官军的不满情绪也在逐渐增加。

洪承畴开始意识到,要想彻底解决起义军的问题,必须从政治和经济上入手。

他向朝廷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希望能够减轻百姓的赋税,改善百姓的生活。

他认为,只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从而孤立起义军。

同时,他也试图通过招抚的方式,分化起义军的力量。

他派出使者,前往起义军营地,向起义军将领传达朝廷的招抚政策,试图劝说他们投降。

然而,这些建议在朝廷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许多官员依然只关注军事围剿,忽视了百姓的疾苦和起义军的政治诉求。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武力才能彻底消灭起义军,对于洪承畴的建议,他们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进行反驳。

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在与官军的长期战斗中,也逐渐意识到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他们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也面临着兵力分散、物资短缺等问题。

李自成开始加强起义军的组织建设,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军事和行政体系。

他设立了不同的官职,分别负责军事指挥、后勤保障、情报收集等工作。

这些官员各司其职,使得起义军的运作更加高效。

同时,他注重发展生产,保障起义军的物资供应。

他鼓励士兵们在战争之余,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他还派人与周边的百姓进行贸易,换取起义军所需的物资。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洪承畴和李自成,都在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他们的命运,也与这场战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每一次的决策,每一次的战斗,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六月灭贼”的期限早已过去,但起义军依然活跃在陕西的土地上。

洪承畴的围剿计划,虽然没有完全失败,但也远远没有达到朝廷的预期。朝廷对洪承畴的不满情绪逐渐增加,对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保护我方族长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武师的自我修养 福艳之都市后宫 军工科技 猎艳谱群芳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黑铁之堡 逍遥四公子 肥水不流外人田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重生之神级明星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特种兵在都市 大宋女刑司 无敌天命 非凡人生 
经典收藏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南明谍影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在下潘凤,字无双 
最近更新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大夏镇远侯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山贼之谋定三国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镇国世子爷 三国第一公侯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大唐镇国公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比干无心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txt下载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最新章节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