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比干无心

首页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寒门宰相 从山贼开始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天下枭雄 冷王的冲喜嫡妃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比干无心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全文阅读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txt下载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9章 监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紫禁城的乾清宫内,阴沉压抑的气氛浓得似化不开的墨。

崇祯皇帝朱由检双眉紧蹙,犹如被重云笼罩,怒容满面地在大殿中来回急促踱步,龙袍随着他焦躁的动作剧烈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替他宣泄着内心无法遏制的愤懑。

“一群废物!朕养着你们,却连几个贼寇都剿灭不了,任由他们在晋、冀、豫三省肆意流窜,成何体统!”

他的声音尖锐而高亢,带着丝丝颤抖,在空旷的大殿内久久回荡,满是愤怒与不甘,殿内的大臣们听着这声怒吼,只觉如芒在背,身体忍不住微微颤抖。

下方的大臣们好似惊弓之鸟,“扑通”一声齐刷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低垂着头,恨不得将脸埋进地面,脸上写满了惶恐。

兵部尚书更是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微微颤抖,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不断冒出,战战兢兢地开口:“陛下息怒,臣等定当竭尽全力,尽快剿灭贼寇。”

然而,崇祯皇帝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猛地停下脚步,原本深邃的双眼此刻仿佛要喷出火来,目光如利刃般冷冷地扫过众人。

“你们说了多少次竭尽全力,可结果呢?局势反而愈发不可收拾!”

说罢,他重重地坐下,胸口剧烈起伏,显然余怒未消,双手紧紧攥着龙椅扶手,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在崇祯皇帝看来,官军作战不力的根源在于武将与文臣的不尽心,甚至可能存在欺上瞒下的情况。

他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反复思量,觉得唯有自己身边的太监才是最值得信任的。

这些太监日夜陪伴在侧,似乎对自己忠心耿耿,若是派他们到军中充当耳目,定能防止文武官员的欺蒙,确保自己能及时掌握真实的军情。

想到这里,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当即做出了一个自以为高明的决定——派太监陈大奎、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为内中军,分别出任曹文诏、张应昌、左良玉、邓玘四镇的监军。

陈大奎,身形臃肿肥胖,脸上总是挂着一副谄媚的笑容,接到任命后,心中暗自窃喜。

他深知这是一个捞取好处的绝佳机会,在宫中时,他就凭借着巧言令色深得崇祯皇帝的喜爱,如今有了这样的权力,更是可以大肆敛财。

他哼着小曲,指挥着几个随从收拾行囊,把一些珍贵的古玩字画、奇珍异宝也塞进了箱子里,准备带到军营中享用。

随后,他带着几个同样谄媚的随从,趾高气昂地前往曹文诏的军营。

一路上,他想象着自己到了军营后被众人簇拥、收受无数贿赂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甚至还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曲。

曹文诏,这位在战场上威名赫赫的将领,听闻太监要来监军,心中满是不屑与无奈。

他在军营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这叫什么事儿?那些太监懂什么军事,来这里不过是瞎指挥,还可能干扰军心。

”他的副将也在一旁附和:“将军,这可如何是好?他们一来,咱们行事可就难了。”

曹文诏长叹一声:“暂且先看看吧,只希望他们别太过分。”然而,他心中清楚,太监监军,必然会给军队带来诸多麻烦。

他望着营帐外的士兵们正在刻苦训练,心中担忧一旦太监插手,这些士兵们的努力可能会付诸东流。

陈大奎来到军营后,立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他穿着华丽的太监服饰,在军营中四处巡视,对士兵们指指点点。

“你们这训练也太松散了,若是让陛下知道,你们都得掉脑袋。”士兵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着他的训斥。

而曹文诏,为了顾全大局,只能强压着心中的怒火,表面上对陈大奎恭敬有加。

有一次,陈大奎心血来潮,要亲自指挥士兵们操练,结果场面混乱不堪,士兵们对他的指挥摸不着头脑,他却还在那里颐指气使,对着士兵们破口大骂,曹文诏在一旁看着,心中暗自摇头,却又不能发作。

另一边,阎思印前往张应昌的军营。阎思印身材瘦小,眼神中透着一股狡黠。他一到军营,就开始打听军中的油水所在。

得知军饷发放、物资采购等环节都有可操作的空间后,他心中便有了盘算。

他找到张应昌,皮笑肉不笑地说:“张将军,咱家可是带着陛下的重托而来,往后还得仰仗将军多多关照啊。

”张应昌心中明白他的意思,虽然心中厌恶,但为了不让他在皇帝面前说坏话,也只能点头答应。

此后,每次发放军饷,张应昌都要按照阎思印的要求,克扣一部分,然后送到他的住处。

阎思印还不满足,时常暗示张应昌给他送些珍稀古玩、名贵字画,张应昌虽不情愿,却也只能照办。

在左良玉的军营,谢文举同样开始了他的敛财之路。

他先是对左良玉的作战计划指手画脚,提出一些荒谬的建议,左良玉反驳几句,他便威胁要向皇帝告状。

左良玉无奈之下,只能拿出一部分贪污所得,分给谢文举,以求他不要过多干涉军事行动。

而谢文举拿到钱后,便对左良玉的一些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人达成了一种默契。

有一回,左良玉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私自招募了一批士兵,按照规定这是不被允许的,可谢文举收了钱后,对此事只字不提。

不仅如此,在武器采购时,左良玉与谢文举勾结,采购劣质兵器,将差价收入囊中,导致士兵们在战场上使用的兵器极易损坏,战斗力大打折扣。

邓玘这边,孙茂霖也是如法炮制。他在军营中横行霸道,对士兵们肆意打骂,还插手军事决策,导致军营中怨声载道。

邓玘为了安抚他,也不得不拿出钱财贿赂。

有一次,孙茂霖非要让邓玘改变行军路线,邓玘深知这样做会陷入危险境地,但又不敢违抗,只能照做,结果军队在途中遭遇了起义军的埋伏,损失惨重。

士兵们死伤无数,受伤的士兵躺在地上痛苦呻吟,孙茂霖却丝毫不在意,还在想着如何从这次战败中捞取更多好处,比如虚报损失,骗取朝廷的抚恤金。

这些宦官们在军事上完全是外行,所谓的“监纪功过”,不过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发财的机会。

他们不懂战略战术,却热衷于对军事行动发表意见,使得将领们在制定作战计划时畏首畏尾,生怕触怒了这些太监。

比如在一次军事会议上,陈大奎对曹文诏提出的奇袭起义军后方的计划嗤之以鼻,非要让军队正面强攻,曹文诏据理力争,却被陈大奎以向皇帝参奏相威胁,最终曹文诏只能放弃自己的计划。

而在执行正面强攻时,由于没有充分准备,官军损失惨重,士兵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陈大奎却躲在后方,不敢上前一步。

地方上的文武官员,为了让他们在皇帝面前说点好话,从贪污所得中分给一些油水,也就串通一气,互为表里了。

在一些军饷发放的环节,官员们会虚报人数,克扣军饷,然后将一部分钱财送给监军太监。

太监们则在皇帝面前为这些官员美言,掩盖他们的贪污行为。在物资采购中,也是同样的情况,采购的物资质量低劣,价格却高昂,中间的差价被官员和太监们瓜分。

有一次,采购的弓箭,箭杆易断,箭头也不锋利,根本无法用于实战,可这些太监和官员却都从中捞取了大量钱财。

还有采购的铠甲,材质轻薄,根本无法抵御起义军的攻击,士兵们穿着这样的铠甲上战场,无疑是将生命置于危险之中。

朱由检,这位曾经以惩治阉党而一度博得好评的皇帝,在面对起义军的威胁和官军的失利时,逐渐失去了理智。

他的统治越是不稳,就越不相信人,最终走上了万历、天启两朝重用宦官的老路。

他以为这样可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却没想到适得其反,使得军队内部更加腐败,战斗力进一步下降。

他整日在宫中忧心忡忡,却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不断地斥责大臣和将领,却不知自己的决策才是导致局势恶化的关键。

在晋、冀、豫三省的战场上,起义军依然活跃。他们凭借着灵活的战术和对百姓的号召力,不断发展壮大。

而官军,因为有了这些监军太监的干扰,士气低落,作战效率低下。一场原本可以凭借实力取胜的战争,因为内部的腐败和混乱,变得胜负难料。

起义军常常利用官军内部的矛盾,发动突袭,打得官军措手不及。而官军士兵们因为不满太监监军和将领的腐败,作战时也缺乏积极性,常常一触即溃。

在一次战斗中,曹文诏制定了一个巧妙的作战计划,准备对起义军进行伏击。然而,陈大奎却认为这个计划太过冒险,坚决反对。

他要求曹文诏按照他的想法,正面进攻起义军。曹文诏无奈之下,只能听从他的指挥,结果导致这场战斗大败,士兵们死伤惨重。

曹文诏看着战场上的惨状,心中充满了悲愤:“若不是这太监瞎指挥,何至于此!”士兵们也纷纷抱怨,对陈大奎恨之入骨。

有的士兵甚至在战场上直接扔下武器,转身逃跑,他们觉得跟着这样的监军和将领,只有死路一条。

在张应昌的军队中,因为军饷被克扣,士兵们的生活十分困苦。他们穿着破旧的铠甲,拿着简陋的武器,却还要面对强大的起义军。

士兵们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甚至出现了逃兵的现象。而张应昌,为了讨好阎思印,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个年轻的士兵,因为连续几个月没拿到军饷,家中父母又病重,无奈之下选择了逃离军营,张应昌得知后,只是简单地派人追了一下,便不了了之。

还有些士兵因为饥饿和寒冷,病倒在军营中,却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只能在病痛中苦苦挣扎。

左良玉和邓玘的军队同样受到了监军太监的影响,战斗力大打折扣。在与起义军的交锋中,屡战屡败,失去了大片的领地。

左良玉因为谢文举的干扰,错失了多次战机,邓玘则因为孙茂霖的胡乱指挥,导致军队士气低落,士兵们毫无斗志。

在一场战役中,左良玉原本有机会包围起义军,但谢文举却为了自己的私利,拖延时间,导致起义军成功逃脱。

邓玘的军队在孙茂霖的指挥下,盲目进攻,陷入起义军的包围圈,损失惨重,许多士兵成为了冤魂。

随着时间的推移,起义军的势力越来越大,他们攻占了一座座城池,百姓们纷纷响应。

而官军,却在太监监军的混乱局面下,陷入了困境。

崇祯皇帝得知前线战事不利后,不但没有反思自己重用太监监军的错误,反而更加严厉地斥责将领们,使得将领们心中的不满和失望达到了顶点。

将领们私下里纷纷抱怨,认为皇帝被太监蒙蔽了双眼,根本不了解前线的真实情况。他们在营帐中,借着酒劲抒发着心中的愤懑,却又不敢公开反抗,只能暗自叹息。

在民间,百姓们对官军的腐败和无能感到愤怒。他们看到官军在太监的指挥下,不但不能保护他们,反而肆意掠夺他们的财物。

百姓们开始更加倾向于支持起义军,认为只有起义军才能给他们带来安宁的生活。

有个村庄,官军在路过时,抢走了百姓的粮食和牲畜,百姓们敢怒不敢言,而起义军路过时,却帮助百姓干活,还把从官府那里缴获的粮食分给百姓,从此这个村庄的百姓便积极支持起义军。

起义军所到之处,百姓们夹道欢迎,主动提供情报和物资,帮助起义军对抗官军。

在朝堂之上,大臣们对太监监军的行为也是敢怒不敢言。

他们知道,崇祯皇帝此时已经听不进任何反对的声音,若是贸然进谏,可能会惹来杀身之祸。

于是,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局势一步步恶化。

有的大臣试图委婉地提醒皇帝,却被崇祯皇帝严厉斥责,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提及此事。

朝堂上,大臣们表面上恭敬顺从,私下里却在为明朝的未来担忧,他们知道,这样下去,明朝的江山岌岌可危,却又无能为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崇祯皇帝重用太监监军的这一决策,成为了明朝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它不仅暴露了朱由检独夫民贼的反动本质,也让明朝的军队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多年后,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时,无不感叹明朝的衰落是如此的迅速和无奈。

这场由太监监军引发的军事和政治危机,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警示着人们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危害。

人们在研究这段历史时,总会对崇祯皇帝的这一错误决策感到惋惜和不解,也为明朝的灭亡而扼腕长叹。

明朝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反思,一个王朝的兴衰,往往就在决策者的一念之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斗罗之金鳄 武师的自我修养 春满香夏 天下枭雄 军工科技 乙木修仙录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黑铁之堡 逍遥四公子 肥水不流外人田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汴京春深 挑肥拣瘦 重生之神级明星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特种兵在都市 大宋女刑司 抗战之血肉丛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九龙夺嫡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大夏镇远侯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 白话三侠五义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三国之现代魂 废柴趣妻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比干无心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txt下载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最新章节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