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悬空

没文化的猪

首页 >> 日月悬空 >> 日月悬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民国之铁血少帅 驿路星辰 夺嫡 回到明朝当王爷 前方高能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金牌帝婿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大清隐龙 武道凌天 
日月悬空 没文化的猪 - 日月悬空全文阅读 - 日月悬空txt下载 - 日月悬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9章 太宗出殡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褚遂良缓缓地伸出手,轻柔得如同微风拂过湖面一般,轻轻替李治拭去那挂在眼角的晶莹泪珠。他的动作极其小心,仿佛生怕稍微用力便会弄疼了眼前这位悲痛欲绝的太子。一边擦拭,他还轻声细语地安慰道:“殿下啊,请您一定要节哀顺变。虽然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令人难以承受,但您身为一国之储君,还需坚强面对才是。”

说罢,褚遂良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李治,慢慢地让他坐在椅子上。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关切与呵护,就好似对待一件稀世珍宝般谨慎。而此刻,他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过李治,其中饱含的担忧之色清晰可见。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长孙无忌突然开口打破了这份沉寂。只见他面色凝重,眉头紧皱,沉声说道:“秘不发丧!此事至关重要,我们绝对不能让外界知晓大行皇帝已经驾崩的消息。否则,宫廷内外必将陷入一片混乱,局势也会变得难以掌控。”说话间,长孙无忌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之意,显然对此事早已深思熟虑。

李世民那曾经威震天下的身躯静静地躺在御榻之上,他的遗体被兰汤仔细地清洗着,每一寸肌肤都被温柔地擦拭干净,仿佛要将他生前的疲惫和尘埃一并洗去。李治、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众朝廷重臣神情凝重地守候在一旁,整个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沉重而肃穆的气息。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便到了次日清晨。长孙无忌眉头微皱,缓缓开口向李治提议道:“太子殿下,如今陛下龙驭宾天,国不可一日无君。依臣之见,您应当先行返回京师长安,主持大局。”李治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很快,飞骑们迅速集结,他们身着重甲,手持锋利的长枪,胯下战马嘶鸣不已;精锐的禁卫军也整齐列队,个个精神抖擞,威风凛凛;而负责保驾的将军们更是全副武装,如临大敌般严阵以待,他们宛如即将出征的英勇战士,只待一声令下,便可护佑太子踏上归程。

随着一声嘹亮的号角响起,车驾缓缓驶出了太和谷翠微宫。一路上,马蹄声响彻云霄,扬起阵阵尘土。不多时,又有四千名来自六府的将士闻风而动,纷纷赶来加入护卫的行列。他们迅速排列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紧密相连,犹如铜墙铁壁一般紧紧围绕在太子的车驾周围,严密守护着这位未来的天子。

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太子终于顺利抵达了京师长安。大行皇帝李世民的遗体依然稳稳地安坐在御驾之中,卤簿仪仗一如往昔,未曾有丝毫变动。整个队伍缓缓前行,所经之处,百姓们皆跪地默哀,道路两旁哭声震天,气氛庄重而悲痛,令人心碎不已。

“陛下遗诏!”长孙无忌那洪亮且充满威严的声音骤然响起,仿佛一道惊雷划破长空,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禁为之一震。他的语调坚定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令人无法忽视这道诏书所蕴含的重要意义和无上权威。

只见那份诏书缓缓展开,上面清晰地写着一系列人事任免的决定。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擢升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为侍中,这位素来以才学出众、品行端正着称的大臣即将肩负起更为重要的责任;与此同时,少詹事张行成也因深得圣心而得以兼任侍中之职,其才华与能力无疑得到了充分认可;此外,右庶子、检校刑部尚书、兼吏部侍郎高季辅则被委以重任,暂时代理中书令一职,负责处理国家政务中的诸多要事。

就在这朝堂之上风云变幻之际,深宫内苑的一处偏殿里,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一群身份低微的小才人、小妃子们正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难得的闲适时光。有的手持针线,专注地绣制着精美的图案,一针一线间尽显细腻心思;有的则低声细语,相互分享着宫中的趣事逸闻,偶尔还会发出一阵银铃般的轻笑,使得整个偏殿都弥漫着轻松愉悦的氛围。

然而,这份宁静祥和却在瞬间被打破。一名神色慌张的宫女跌跌撞撞地冲进偏殿,她一边大口喘着粗气,一边用颤抖的声音喊道:“不好了……太宗皇帝驾崩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让原本欢声笑语的偏殿顿时陷入一片死寂。那些小才人、小妃子们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惊愕与恐惧。

这句话犹如一颗巨石被猛然投入平静无波的湖面一般,刹那间打破了原有的宁静,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巨大涟漪。原本正忙碌着各自手中活计的小才人们,在听闻此言后,如同遭受雷击般纷纷停下动作,满脸惊愕地彼此对望起来。

她们的脸上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恐慌之色,虽然只是稍纵即逝,但还是能让人轻易捕捉到。其中有几个小才人甚至下意识地紧紧抓住了自己的衣襟,由于过度紧张而导致呼吸也变得愈发急促起来。

“这……这怎么可能?”终于,一位年纪尚轻的小妃子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惊惧,失声惊呼道。只见她的身躯微微颤抖着,就连声音也跟着打起颤来,那双原本清澈如水的眼眸此刻更是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仿佛看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

与此同时,那名将消息传递出来的宫女也是面色惨白如纸,声音里夹杂着明显的哭腔:“千真万确啊,我亲耳听到的,他们都说各宫娘娘还有各位大臣全都在伤心哭泣呢!”

殿内原本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然撕裂,刹那间,空气似乎凝固成冰,一股令人窒息的紧张感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瞬间淹没了整个殿堂。

那些平日里娇柔妩媚、巧笑嫣然的小才人们此刻一个个面色苍白,目光惊恐地彼此对视着,你看我我看你。每一个人的眼神里都透露出深深的不安和恐惧,她们清楚地意识到,皇帝的驾崩就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会彻底改变这座宫廷原有的权力格局。而对于像她们这样身份卑微、无依无靠的小人物而言,这无疑是命运之轮开始无情转动的信号,谁也无法预料接下来等待着自己的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未知与变数。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一位年长些的才人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并尽量用一种沉稳的语气开口说道:“大家先别慌乱,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越需要冷静应对才行啊!”然而,尽管她已经竭尽全力想要安抚众人,但那略微颤抖的嗓音却在四周弥漫的恐慌气息之中显得如此微弱且无助,仿佛风中残烛一般随时可能熄灭。

她们的内心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阴霾所笼罩,忧虑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上心头。那高高在上、地位稳固得坚不可摧的皇后与贵妃们,宛如巍峨耸立的山峰,令人只能仰望却难以企及。然而,反观自身,她们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深宫里那些娇艳欲滴却脆弱无比的花朵罢了,稍有不慎便会在狂风暴雨的摧残下零落成泥碾作尘。

此刻,她们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幅画面——新皇帝登上龙椅之后,宫廷中的宠幸必将面临着一次重新洗牌。届时,这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后宫,恐怕更会掀起一阵血雨腥风。谁能得到新帝的青睐,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而谁又会被打入冷宫,从此门庭冷落无人问津?这些问题像一条条毒蛇一般,紧紧缠住了她们的心,让她们坐立难安。

终于,有一些小妃子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恐惧和悲伤,嘤嘤啜泣起来。晶莹的泪珠顺着她们白皙的脸颊滑落,一滴滴落在手中那柔软光滑的丝线之上,瞬间晕染开一朵朵小小的水印,恰似她们那颗破碎的心。

她们真的好怕啊!怕失去如今好不容易得来的地位,怕被无情地遗弃在宫廷某个阴暗潮湿的角落里,独自承受岁月的侵蚀。更怕未来的日子里,等待着她们的只有无尽的苦难和折磨……

恐慌如瘟疫一般在她们心中迅速蔓延开来,仿佛那熊熊燃烧、不可遏制的烈焰,瞬间吞噬了每一个人的心灵。原本安静祥和的宫殿此刻变得嘈杂而混乱,女人们纷纷交头接耳起来,窃窃私语的声音此起彼伏,宛如一群受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她们面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恐惧和迷茫。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变动,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焦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怕的场景。有人担心会失去现有的地位和荣华富贵;有人害怕遭到新皇帝的冷落甚至惩罚;还有人琢磨着该用怎样的手段才能在新皇帝面前讨得欢心,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利益。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试图从彼此的话语中找到一丝安慰和希望。但无论她们怎样绞尽脑汁去思考应对之策,无论内心有多么恐慌和忧虑,太宗的驾崩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残酷现实。这座深宫内院就像一座巨大的牢笼,将她们紧紧困住,让她们无处可逃。

在这令人窒息的氛围中,时间似乎凝固了。她们只能默默地伫立在原地,静静地等待着新皇帝的旨意降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如此漫长难熬,仿佛整个世界都停滞不前。而她们的命运,则如同那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都有可能被无情地吹灭。

时光匆匆流逝,转瞬间便来到了二十九日这一天。原本庄严肃穆的太极宫正衙太极殿此刻已被精心布置成为一座殡馆。踏入殿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高高悬挂着的黄龙锦帐,璀璨夺目却又散发着一股哀伤的气息。白色的绫罗围幔轻柔地披散在宫殿的外部,仿佛是一层薄纱,将整个殿堂都笼罩在了一片悲伤之中。

走进殿内,只见那巨大的梓宫静静地停放于中央位置,宛如沉睡中的巨人一般。灵前的花梨木宝榻上,铺陈着华丽的黄缎绣龙褥子,显得格外庄重。供案之上,银质的香鼎、烛台以及精美的花瓶错落有致地摆放着,香烟袅袅升起,烛光摇曳不定,似乎也在默默地诉说着对逝者的哀思。

走出殿外,放眼望去,仪仗器物排列得井然有序,气势恢宏。那金缎绣龙的引幡在微风中轻轻飘扬,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着这位伟大帝王的离去。

“父皇,您一路走好……”李治的声音低沉而悲痛,带着无尽的眷恋和不舍回荡在空旷的庭院之中。伴随着遗诏的宣读,李世民驾崩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般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从此刻起,李治正式即位称帝,但军国大事一刻也不能停歇。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国家的重任,于是果断下令将朝廷的日常事务委托给相关部门妥善处理。同时,为了节省国力民力,他毅然决定取消远征辽东的计划以及那些正在进行中的土木工程。

在古老而宏伟的长安城,黎明的曙光刚刚穿透云层,轻轻地洒落在这座繁华都市的每一个角落。清晨的雾气如轻纱般飘浮在大街小巷之间,给整个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朦胧的面纱。

位于皇宫中心的太极殿前,哀乐声如泣如诉,那悲伤的旋律在空中回荡,让人心碎不已。悲痛的氛围像沉重的阴霾一般,笼罩在这片原本庄严肃穆的土地上。

唐太宗李世民的灵柩,在众人肃穆的目光注视下,缓缓地从殿内移出。那巨大而精美的梓宫,被数条细致华丽的绸缎带子牵拉着,宛如一艘承载着帝王最后尊严与荣耀的船只,沿着铺满洁白绫罗的通道徐徐前行。

宫廷中的妃嫔们皆身穿着素雅的丧服,头上戴着白色的孝巾。她们美丽的面庞此刻却被无尽的哀伤所占据,那深深的哀愁无论如何也难以遮掩。尤其是大小杨妃们,泪眼婆娑,红肿的眼眶令人心疼。大杨妃亲自双手捧着太宗皇帝生前最为钟爱的玉如意,她那微微颤抖的手指轻柔地抚摸着光滑而冰冷的玉面,似乎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再次感受丈夫的温度,又像是在默默地向挚爱之人做最后的道别。小杨妃则静静地跟在姐姐身旁,手中紧握着一串佛珠,口中念念有词,为已逝的夫君祈祷超度。

其他的妃子们亦紧紧跟随在后,她们面色苍白如纸,双目噙满晶莹的泪花,每一步都显得如此艰难而沉重。脚下的道路仿佛变得漫长无比,每迈出一步都需要用尽全身的力气。

灵柩缓缓地移动着,仿佛承载着整个帝国的哀伤与沉重。道路两旁,一列列整齐的宫女静静地伫立着,她们手中紧握着洁白如雪的花朵,微微颤抖的手指轻轻抚弄着花瓣。泪水顺着她们苍白的脸颊滑落,滴落在地上,形成了一朵朵小小的泪花。那轻微的啜泣声如同微风中的低语,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着。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幽香,那是宫女们手中白花散发出来的芬芳,混合着灵柩周围焚烧的香烛气息,让人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肃穆和凄凉。这股幽香似乎也带着人们对逝者深深的思念,萦绕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队伍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前行进着,宛如时间都在此刻凝固。街头巷尾挤满了闻讯赶来的百姓,他们面容悲痛,双眼红肿。当灵柩靠近时,人群不约而同地双膝跪地,额头紧贴地面,发出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那哭声如雷贯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天空都震碎一般。悲恸之情在每个人心中蔓延开来,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了一片巨大的哀伤之中。

与此同时,王公大臣们身穿着庄重肃穆的孝服,迈着沉重的步伐依次步入太极门。他们神情凝重,步履蹒跚,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而又坚定。进入宫殿后,众人来到大行皇帝的灵柩前,怀着无比崇敬和沉痛的心情瞻仰先帝的遗容。嗣皇帝李治站在最前方,他面色苍白,眼中满是悲伤,但仍强忍着悲痛,引领众臣举行盛大的大殓之礼。

按照惯例,各地的诸侯王皆被允许前来奔丧,以表达对先帝的哀思和敬意。然而,唯有濮王李泰却成为了那个特殊的例外。或许是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亦或是宫廷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所致,这位曾经备受宠爱的王爷未能亲身参与这场葬礼,只能在远方默默地遥望着京城的方向,暗自神伤。

\"启殡!\" 伴随着这声仿佛从九幽之下传来的低沉宣告,整个宫廷瞬间陷入了一片凝重而哀伤的氛围之中。灵柩宛如一座沉睡的山岳,在众人敬畏的目光下,被徐徐抬起。

那些宫中的执事内监们,一个个身着如雪般洁白的素服,腰间紧紧系着象征哀悼的孝带。他们面色沉重,步伐轻缓且谨慎,就如同捧着世间最为珍贵易碎之物一般,小心翼翼地扶持着那具承载着太宗灵魂的灵柩。每迈出一步,似乎都能听到鞋底与地面轻微摩擦所发出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宫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走在队伍最前端的,是一排排全副武装、威风凛凛的士兵。他们身上的铁甲闪烁着冷冽的寒光,手中紧握的长戈笔直地指向苍穹,透露出一股无坚不摧的气势。这些士兵们面容严肃,不苟言笑,双眸凝视着前方的道路,仿佛要用自己坚实的身躯和无畏的勇气,为太宗的灵柩开辟出一条通往安息之地的光明大道。

紧跟在士兵们身后的,则是一幅幅精心绘制而成的太宗生前画像。画中的太宗身姿挺拔如松,英气勃发,眉宇间流露出一种睥睨天下的豪迈气概。他身披华丽的战袍,手持锋利的宝剑,于万军丛中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然而此刻,这位曾经威震四海、名垂青史的一代雄主却已悄然离去,只留下这些栩栩如生的画像供后人瞻仰缅怀,实在令人不禁感叹英雄末路,岁月无情。

沿途,一座座庄严而肃穆的祭坛依次整齐地排列着,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那些身着华丽朝服的王公大臣们,一个个面色凝重、步履沉稳地走上前去,他们双手虔诚地捧着精心准备的花圈和各种珍贵的供品,小心翼翼地放置在祭坛之上。然后,这些平日里位高权重的人们纷纷弯下腰来,向着那承载着太宗英魂的灵柩深深地鞠上一躬,以表达他们对这位伟大帝王的无尽敬意与哀思。

在每一处祭坛旁边,都静静地站立着一群神情哀伤的妃嫔们。她们纤细的手中紧紧握着散发着淡淡香气的香烛,微弱的烛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忽明忽暗,映照出她们那一张张因悲伤而显得格外苍白的脸庞,以及眼角闪烁的泪光。这些美丽而柔弱的女子们默默地闭着双眼,嘴唇微微颤动,口中念念有词,向冥冥之中的神灵祈求能够让太宗的灵魂得到安息。

随着灵柩缓慢地前行,渐渐地来到了城外。此时,送葬的队伍变得越发庞大和热闹起来。宽阔的街道两旁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他们都是闻讯赶来送别太宗的普通百姓。每个人的手上都高高举着洁白如雪的毛巾,有的人甚至将毛巾系在了头上或胸前,以示哀悼之情。当灵柩经过时,百姓们压抑已久的悲痛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瞬间爆发出来,哭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让人听之不禁为之动容。

就在这一片悲恸的氛围中,突然间,从那群妃嫔当中传出了一阵撕心裂肺般的哭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其中最为年轻的那位女子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放声大哭起来。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顺着她那娇美的脸颊滚滚而下,打湿了她身上那件素色的衣裙。她那凄厉的哭声仿佛一把利剑,直直地刺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中,使得原本就已经十分悲壮的送葬场面更增添了几分凄惨和哀伤。

经过漫长而庄重的行程,那承载着唐太宗李世民英灵的灵柩,终于抵达了庄严肃穆的昭陵。阳光洒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映照出一片金黄之色,仿佛也在为这位伟大帝王的离世默哀。

妃嫔们身着素服,神情凝重地依次走上前,怀着无比崇敬和沉痛的心情,最后一次瞻仰太宗的遗容。她们的目光紧紧凝视着那张曾经熟悉且威严的面容,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眼中满是深深的不舍与无尽的依恋,往昔与太宗共度的美好时光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然而,尽管内心悲痛万分,每个人的脸上却又都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一份坚定。因为她们深知,太宗虽已离她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将永远照亮大唐的前行之路;他的遗志更是犹如高悬天际的明灯,指引着大唐臣民不断奋进、开拓创新。

伴随着沉重的哀乐声响起,灵柩开始缓缓地下入地宫。妃嫔们整齐划一地再次向太宗深深地鞠了一躬,以此表达对这位千古一帝最后的敬意。随后,她们默默地转身,步伐略显蹒跚地离去。

在这些妃嫔之中,有一部分人选择永远留在昭陵,日夜守护着太宗的英魂,让这份深情厚意得以延续。而其他的妃嫔,则带着满心的悲痛和深深的怀念,踏上归途,重新回归到各自平凡而又充满挑战的生活当中去。

在一片庄严肃穆之中,太宗李世民的大葬典礼缓缓落下了帷幕。整个长安城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与不舍当中,人们的泪水如决堤之水般肆意流淌。这位伟大帝王的离去,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骤然坠落,令人心碎不已。

然而,尽管葬礼已经结束,但李世民所创造的传奇以及他所赢得的无上荣耀,却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地铭刻在了历史长河的深处。他的名字,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代表着智慧、勇气与仁德。

“天可汗山陵崩,吾等心如刀绞。” 节度使和少数民族首领们痛哭失声,仿佛天地都为之哀悼。

六月,李治正式登极,大赦天下。长孙无忌被任命为太尉、检校中书令,但他固辞尚书省事,李治应允,让他以太尉身份兼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转眼间,夏末秋初,长安城仿佛被烈日烧烤,热浪滚滚。人们的心中却像是压着铅灰色的浓云,迷茫而不安。贞观之治已过,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无人知晓。

八月十八日,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的大葬典礼举行。出殡时,军民臣等沿街送葬,万人空巷,规模空前。路上设了祭坛,王公大臣们依次致祭。

最后,梓宫被抬至昭陵,安置在享殿中。昭陵位于礼泉县城东北四十五里的九嵕山上,历时十三年才完工。陵园内松柏参天,被称为“柏城”。

“愿父皇安息。”李治的声音在风中飘散,他望着太宗的陵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太阳慢慢升起,阳光洒在崇山峻岭之间,仿佛为这座陵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光辉。苍鹰在山腰盘旋,鸟儿在歌唱,烟云袅袅,如同一幅梦境中的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御女天下 剑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春满香夏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艳海风波 黑铁之堡 男欢女爱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超凡大航海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桃花沟 特种兵重生七零 花都太子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猎艳江湖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蝉动 朔明 绍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梦回西晋娶女帝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山贼之谋定三国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唐小医师 白话三侠五义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立渊传 穿越之铁血捕快 大明英宗朱祁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日月悬空 没文化的猪 - 日月悬空txt下载 - 日月悬空最新章节 - 日月悬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