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首页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 天下枭雄 霸天武魂 铁骨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驿路星辰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盛唐日月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中华第四帝国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章 英才辈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我们为宋朝将星的陨落而深感惋惜之后,现在请大家起立鼓掌,我们一道来欢迎北宋政坛的新星、未来宋朝文学界的泰斗级人物登场!

天圣八年三月,仁宗朝的又一次科考在崇政殿举行了最后的殿试。这一届的状元头衔最终落在了开封府咸平县人氏王拱寿的头上,这位新科状元这一年还不满十九岁,而他留在历史上的名字也不叫什么王拱寿,而是叫王拱辰,据说这还是比他年长一岁的仁宗皇帝亲自给他改的名。当然,这一届科考所选拔出来的才俊里面最为后世所铭记和熟知并非是这个状元郎,而是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位文学泰斗和宗师,此人就是曾经让本人曾经因为背诵他的《醉翁亭记》而险些崩溃的一代文豪——欧阳修。

这一年的欧阳修时年二十三岁,而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参加科考,他曾在十六岁和十九岁先后两次落榜,在第三次科考中他终于以第十四名的顺位荣登二甲进士榜。这倒不是说欧阳修的才气不如王拱辰,这一届的科考主考官是当年的神童晏殊,他后来曾说欧阳修是完全可以成为这一届的科考状元的,之所以被排在第十四名是因为考官们觉得欧阳修的文章太过锋芒毕露,所以这些考官们决定压一压他的心气。这种说法暂且不论其真实性,欧阳修为人锋芒毕露却是不争的事实,可谁能想到这样的一个人其早年的人生却是那般令人心酸。

欧阳修(公元1007年—公元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他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但祖籍乃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之所以生于绵州是因为他的父亲欧阳观当时正在当地担任绵州推官,而欧阳观的科考之路比起他的天才儿子来说就惨了好多,这位老儒生直到四十九岁(公元1000年)时才考中进士,而他喜当爹的这年也已经是快要满五十六岁了,说来老爷子也算得上是老当益壮,如此高龄竟生下了如此天资聪慧的儿子。

不幸的是,在喜当爹的第三年,欧阳观病逝,享年五十九岁。如此一来,欧阳修和他的母亲就成了一对孤儿寡母,更可怜的是这还是一对穷得无法安身立命的孤儿寡母,欧阳观只是一个小官且为官清廉,他的那点俸禄充其量也就勉强足够维持生计而已。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塌了,欧阳修母子俩的日子可想而知。

无奈之下,欧阳修的母亲带着稚气正浓的欧阳修前去投奔当时在湖北随州做官的叔父欧阳晔。欧阳晔也是进士出身,但也只是个小官,况且他自己还有老婆孩子要养活,可他还是毫不迟疑地收留下了欧阳修母子。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是,这一家子人的生活可以说是过得相当清苦。苦到何种程度?为了教孩子读书写字,同时也是为了节省笔墨纸砚,欧阳修的母亲竟是时常带着儿子到河边的沙滩上“折荻为笔”教孩子在柔软的沙地上写字。

除了自己的母亲,叔父欧阳晔对欧阳修也是视同己出并常常教导他的学习。如此家教氛围让欧阳修自幼便喜爱读书,再加上他异于常人的天资,这让欧阳修在童年时期就已然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小神童(当然,他在这方面比起当年的晏殊还是差了一大截)。

后世的学者在提到欧阳修的早年时几乎都必会提及一件事,那就是他在十岁那年从李姓玩伴家里的一个老旧藏书阁里发现了出自“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小小年纪的欧阳修在读了韩愈的文章后是大为痴狂和倾倒,这为后来他在北宋文坛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埋下了种子。欧阳修也因此在往后成为了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所谓的唐宋八大家也是在他的身上接上了点。

科场及第之后,二十三岁的欧阳修再迎喜事,当初推荐他进入开封府国子监深造的恩师胥偃当即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于是乎,在金榜题名之后,欧阳修再迎洞房花烛之美事。随后,欧阳修被朝廷正式授官为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并充任西京洛阳府留守推官。

还是在这年的七月,另一位北宋名臣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此人便是富弼。

富弼(公元1004年—公元1083年),字彦国,北宋西京洛阳府人。说到他就得说一下范仲淹,一点也不夸张地说,范仲淹是富弼此生遇到的第一个贵人。当初是范仲淹首先发现了富弼的才华并称赞其有“王佐之才”,后来又是范仲淹将富弼的文章拿去给自己的好友晏殊以及宰相王曾过目,由此也才让同样爱才的晏殊有意将自己的宝贝闺女许配给富弼并最终得到了这个乘龙快婿。

或许大家会以为富弼这次也参加了科考并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名次,其实不然,富弼这一次根本就没有参考,原因就在于他的老丈人晏殊是这次科考的主考官,所以他得避嫌。但是,正是在范仲淹的鼓励和推荐下,富弼参加了这年七月在崇政殿举行的制科考试。

这次制科考试最后只有四个人突围而出,这四人分别是书判拔萃科:余靖(四等)和尹洙(五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何咏(四等),茂才异等科:富弼(次四等)。看上去这些人的成绩都很一般,最终的评级只是四等和五等,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所谓的制科考试就是皇帝在科考之外对一些胸怀大才但却有可能不善笔墨词藻之人特意举行的一次人才选拔考试。这种制度最早源于汉朝的“射策”,但如果要追溯源头那就得没边了,我们只能说朝廷将这类选拔官员的方式作为一种制度加以确立和施行是在汉朝。

举例来说,当年张齐贤在洛阳拦下赵匡胤的车驾而自荐其才,然后俩人在一番问答之后张齐贤的“十策”被赵匡胤所赏识就有制科考试的意味,只是张齐贤最后因为跟赵匡胤强辩才没能当场将自己的一身布衣变为官袍。

单说宋朝。宋朝的制科考试没有定式,也没有时间规律,完全看皇帝本人有没有这个意愿,而制科考试的分类在各个时期也有所不同。赵匡胤时期的制科考试分为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法三科,而仁宗朝时最高增加到了六科。

关于参加制科考试的考生,你可以是平头百姓,也可以是当朝的官员,但前提是你得有真才实学且必须有当朝大臣的亲笔推荐,如此你才能有资格进入皇宫去向当朝皇帝用文字的形式陈述你的治国、治军或是治学的理念,只要皇帝首肯就能给你一顶乌纱帽或是让你当场升官。有关于此的详细过程我们今后再说,那时候我们将一道去见证北宋制科考试“百年第一人”是如何诞生的。

据后人统计,有宋一代总共举行了二十余次制科考试,但最终顺利通过考试的只有不到五十人,而在这些人里面只有三个人最后摸到了“三等”的天花板,因为一等和二等只是荣誉性质,根本没有授予给任何考生。这三个摸到制科考试天花板的人分别是四川眉州的苏轼(三等)、福建建州的吴育(次三等)、成都华阳的范百禄(三等)。据说江西吉安的孔文仲也是三等,但因为他的考卷内容是在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所以考试成绩最后被取消。

了解完这些,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富弼的这个“制科次四等”也就知道这其中的含金量了吧!制科考试可不是一般人能够驾驭得了的,即使你是进士科的状元也得在这道大门前瑟瑟发抖以至最后望而生畏。

不管怎么说,富弼算是由此而正式步入了大宋的官场。他被授予将作监丞、知长水县,这一年的富弼二十六岁。

公元1030年是欧阳修和富弼在仕途之路的发迹之年,而也是在这一年,另一位北宋名臣却暂时离开了官场回家为离世的母亲守丧,此人便是未来的大宋三朝元老重臣韩琦。

韩琦(公元1008年—公元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没错,他和岳飞是同乡,岳飞年长之时甚至还在韩家做过负责护卫韩府的家丁。

韩琦生于福建泉州,其父韩国华时任泉州知州,而他的母亲胡氏最初乃是韩国华府上的一名婢女。韩琦四岁那年,父亲韩国华去世,因而他最后其实是由几个兄长共同抚养长大的。公元1027年,韩琦以十九岁的年纪考中进士,而且是仅次于状元的榜眼。随即,他被授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

既然说到了韩琦,另外两个人也不能不提,因为这两人和他一样也都是天圣五年的进士,这两人一个叫文彦博,另一个更是普天之下莫不知其人——包拯。

文彦博(公元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人。韩琦被誉为三朝元老,先后侍奉仁宗、英宗和神宗三位帝王,而文彦博比他还要厉害,此人是四朝元老,除了前面三位帝王,他在哲宗朝时期也留下过自己的印记。这里面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长寿,你没看错,这人活了九十一岁。他二十一岁中进士,一生纵横官场长达七十年!

包拯(公元999年—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相比前面几个青年才俊,包拯中进士的这年已经是二十八岁了。民间故事和传说里的包拯是一个被极度神话的人物,但平心而论,历史上的包拯其实是另外一副模样。他虽然在二十八岁这年就考上了进士,但他直到十年之后的三十八岁才开始步入仕途,而且是在父老乡亲和亲朋好友的数次劝导和鼓励下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出来做官。为啥?因为他是一个大孝子!

科场及第后,包拯被授予大理评事之职并出任建昌县(今江西九江永修县)知县,但包拯拒绝了,原因是父母年迈,他希望能在自己的家乡附近就职。不久,朝廷又任命他为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但这时候包拯的父母又不想让他们的这个乖儿子离开自己,于是包拯索性又辞官回去守在父母的身旁尽孝。他这一守就是十年,而在这十年中,他的父母都相继离世。如若不然,包拯的出山之期远不止是公元1037年。

以上便是公元1030年的宋朝君臣众生相:在皇宫里,六十二岁的刘娥在叹息,二十岁的赵祯在郁闷;武将当中,一代名将曹玮仙逝,而未来的一代名将王韶才呱呱坠地;文官方面,四十二岁的范仲淹正在为赵祯迟迟不能亲政而愤愤不平,二十三岁的欧阳修和二十六岁的富弼正在当官发财娶老婆,二十二岁的韩琦在为母亲的离世而哀伤,二十四岁的文彦博正在地方上默默耕耘,三十一岁的包拯则在父母的身前当他的乖宝宝。

老人已逝,而一代新人业已经开始在大宋帝国的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御女天下 全球转生:从无限复活开始成神 龙魂侠影 影视之多子多福 逍遥人生 诸天:寻道大千之从倚天开始修仙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偷心龙爪手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九龙至尊 重生之神级明星 猎艳谱群芳 我的功法自动升级 权财 曼陀罗妖精 肥水不流外人田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抗日之铁血战魂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1625冰封帝国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雷武 国公凶猛 紫鸾记 带着农场混异界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我在元末当霸王 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乱世帝匪 大唐仵作笔记 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梗王饶命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