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聊斋志异:精编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清末之帝国崛起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特工萌妃 抗日之英雄传奇 大清隐龙 凡人歌 朕就是亡国之君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 清风随竹影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全文阅读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txt下载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卷二 红玉、龙、林四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红玉

广平有个姓冯的老翁,他有个儿子叫冯相如,父子二人都是秀才。冯翁年近六十,性格正直刚硬,然而家境却常常贫困。几年间,冯翁的妻子和儿媳妇又相继离世,从此家中打水、舂米等家务都由他自己操持。

一天夜里,冯相如坐在月下,忽然看见东邻的女子从墙头上探出头来张望。仔细一看,女子容貌很美。冯相如走近她,女子微笑着。冯相如向她招手,女子既不过来,也不离去。冯相如再三邀请,女子才搭了梯子翻墙过来,于是二人便有了肌肤之亲。冯相如询问女子的姓名,女子说:“我是邻家的女子,叫红玉。”冯相如非常喜爱她,与她约定永结同心,女子答应了。此后,女子夜夜前来,这样大约过了半年时间。

有一夜,冯翁夜里起身,听到有女子的欢声笑语,便偷偷窥视,看到了红玉,顿时大怒,把儿子叫出来,骂道:“你这畜生在做什么!家里如此穷困潦倒,你还不刻苦读书,竟然学起了轻浮放荡的行为?要是被人知道了,会败坏你的品德;就算别人不知道,也会折损你的寿命!”冯相如赶忙跪下,自责不已,哭着说自己知道错了。冯翁又怒叱红玉说:“女子不遵守闺房戒律,既玷污了自己,又玷污了别人。倘若事情一旦败露,可不仅仅是给我家带来羞耻!”骂完后,冯翁愤然回房睡觉。红玉流着泪说:“被你父亲如此责骂,实在是羞愧耻辱!看来我们二人的缘分尽了。”冯相如说:“父亲在世,我不能自作主张。你如果对我有情,还应当暂且忍受这些羞辱,我们继续交好。”红玉言辞坚决地要断绝关系,冯相如不禁流下泪来。红玉制止他说:“我与你既没有媒妁之言,也没有父母之命,翻墙私会,怎么能够白头偕老呢?这里有一个好姻缘,你可以去求娶。”冯相如告知她自己家境贫寒,红玉说:“明晚你等我,我会为你想办法。”

第二天夜里,红玉果然来了,拿出四十两白银送给冯相如,说:“离这里六十里的地方,有个吴村,村里有个姓卫的人家,他家女儿十八岁了,因为要价高,所以还没有嫁出去。你多给些聘礼,这事必定能成。”说完,便离去了。

冯相如找了个机会告诉父亲,想去看看那家女子,但是隐瞒了红玉馈赠金钱的事。冯翁心想自己家没钱,因此阻止了他。冯相如又委婉地说:“去试试,不行就算了。”冯翁点头同意。于是冯相如借了仆人和马匹,前往卫家。卫家本是种田的人家,冯相如把卫翁叫出来,拉着他闲聊。卫翁知道冯相如出身望族,又见他风度翩翩、气宇轩昂,心里便同意了这门亲事,但又担心他舍不得出彩礼。冯相如听出卫翁说话吞吞吐吐,明白了他的意思,便把钱全部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卫翁很高兴,便请邻村的书生从中说合,写了婚书,订下了婚约。冯相如进屋拜见卫母,屋子很狭窄,卫家女儿躲在母亲身后,自己遮挡着。冯相如偷偷看了她一眼,虽然她穿着粗布衣服,但神情光彩照人,心里暗自欢喜。卫翁腾出屋子款待女婿,还说:“公子不必亲自来迎亲。等我们给女儿稍微做些衣服嫁妆,就抬着她送过去。”冯相如与卫翁约定好日期后就回家了。他骗父亲说,卫家看重他家的清白门第,不要彩礼。冯翁听了也很高兴。

到了约定的日子,卫家果然把女儿送了过来。卫家女儿勤俭持家,十分温柔贤惠,与冯相如夫妻感情很好。

过了两年,卫氏生下一个儿子,取名福儿。正值清明时节,卫氏抱着儿子去上坟,遇到了同县的乡绅宋某。宋某曾做过御史,因受贿被免职,回到家乡后,依旧大肆作威作福,暴虐横行。那天他也上坟归来,看到卫氏十分美貌,便向村人打听,得知是冯相如的妻子。宋某料想冯相如只是个贫穷的读书人,便想用重金诱惑他,希望能让他动摇,于是派家人去暗示冯相如。冯相如突然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怒形于色,继而想到自己势力敌不过宋某,便强忍着怒火,赔上笑脸,回家告诉了父亲。冯翁大怒,冲出门去,对着宋某的家人,指天画地,破口大骂。宋某的家人吓得抱头鼠窜。宋某也十分恼怒,竟然派了几个人闯进冯相如家,殴打冯翁和冯相如,场面混乱得像烧开的水一样。卫氏听到动静,把儿子扔在床上,披散着头发呼喊救命。那帮人却把她强行抬走了。冯翁和冯相如父子二人被打得遍体鳞伤,呻吟着倒在地上,屋内儿子呱呱大哭。邻居们都很同情他们,把他们扶到床上。

过了一天,冯相如拄着拐杖能站起来了,冯翁却气愤得不吃东西,吐血而亡。冯相如大哭一场,抱着儿子去官府告状,上至总督、巡抚,官司打了无数次,最终却没能讨回公道。后来听说妻子宁死不屈,也被折磨致死,冯相如更加悲痛。冤屈塞满了他的胸膛,却没有地方可以申诉。他常常想着在要道上刺杀宋某,但又担心宋某的随从众多,而且儿子也无人托付。他日夜思念,悲伤过度,眼睛常常合不上。

忽然有一天,一个男子来到他家吊唁,此人胡须卷曲,下巴宽阔,冯相如与他并不相识。冯相如请他坐下,想问他是哪里人。客人却突然说:“你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难道就忘了报仇吗?”冯相如怀疑他是宋某派来的侦探,便暂且假装答应。客人见状,愤怒得眼眶都要瞪裂了,立刻起身说:“我还以为你是个有骨气的人,如今才知道你不过是个不值一提的粗俗之辈!”冯相如察觉到他的与众不同,便跪下挽留他,说:“我实在是担心宋某派人来试探我。如今我向你吐露心声:我卧薪尝胆,想要报仇已经很久了,只是可怜这襁褓中的孩子,担心冯氏宗族后继无人。你是位义士,能否像公孙杵臼那样帮我抚养孩子呢?”客人说:“这是妇人女子做的事,我做不来。你想托付给别人的事,请自己去做;你想亲自去做的事,我愿意代劳。”冯相如听后,磕头致谢,客人却头也不回地走了。冯相如追问他的姓名,客人说:“如果事情没办成,我不愿承受你的怨恨;如果办成了,我也不愿接受你的感激。”说完便离去了。冯相如担心灾祸降临,便抱着儿子逃走了。

到了夜里,宋家上下都已入睡,有个人越过重重围墙进入宋家,杀死了宋御史父子三人,以及一个儿媳和一个婢女。宋家写了状子告到官府,官府大为震惊。宋家人坚持认为是冯相如所为,于是官府派差役去抓捕冯相如,冯相如逃走了,不知去向,这样一来,大家更觉得他是凶手了。宋家的仆人同官府的差役到处搜寻,夜里到了南山,听到婴儿啼哭,循声找到了冯相如,便用绳索将他捆绑起来带走。孩子哭得更厉害了,众人便夺过孩子,把他抛弃了,冯相如冤愤得几乎要气绝身亡。

冯相如被带到县令面前,县令问:“你为什么杀人?”冯相如说:“冤枉啊!宋某是夜里死的,我是白天离开的,而且我还抱着呱呱啼哭的孩子,怎么能翻墙去杀人呢?”县令说:“你没杀人,为什么要逃跑?”冯相如无话可说,无法辩解,于是被关进了监狱。冯相如哭泣着说:“我死了不足惜,可这孤儿有什么罪?”县令说:“你杀了人家那么多人,杀你的孩子,你有什么可抱怨的?”冯相如被革去了秀才功名,多次遭受残酷的刑罚,最终也没能为自己辩解清楚。

县令这天夜里正躺在床上,听到有东西撞击床榻,发出很大的声响,吓得大声呼叫。全家人都惊醒起来,聚集在一起,点上蜡烛查看,发现是一把短刀,锋利如霜,深深剁进床板,有一寸多深,牢牢地拔不出来。县令看到这一幕,吓得魂飞魄散。他命人拿着武器四处搜寻,却始终没有发现踪迹。县令心里暗自害怕,又想到宋某已经死了,没什么可畏惧的了,于是详细地向上级官府报告,替冯相如辩解,请求免除他的罪名,最终释放了冯相如。

冯相如回到家,家中一无所有,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对着四面墙壁。幸好邻居们可怜他,送些食物给他,他才勉强维持生计。想到大仇已经得报,他不禁露出笑容;想到曾经惨烈的灾祸,几乎让他家破人亡,眼泪又潸然而下;再想到自己半生贫穷,宗族后代无人延续,便会在无人的地方,痛哭失声,无法自控。

就这样过了半年,官府的抓捕和禁令渐渐松懈。冯相如便向县令哀求,请求判还卫氏的尸骨。把卫氏安葬后回家,冯相如悲痛欲绝,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觉得生活毫无希望。忽然有人敲门,他凝神静听,听到一个人在门外,正和一个小孩轻声说话。冯相如急忙起身查看,好像是个女子,门刚一打开,女子便问:“大冤已经昭雪,你可安好?”这声音很熟悉,但仓促之间他想不起来是谁。点上蜡烛一看,原来是红玉。红玉牵着一个小孩,小孩正笑嘻嘻地在她身边玩耍。冯相如来不及多问,抱着红玉痛哭起来,红玉也十分伤感。

过了一会儿,红玉推开小孩说:“你忘了你的父亲吗?”小孩拉着红玉的衣服,目光灼灼地看着冯相如,仔细一看,原来是福儿。冯相如大吃一惊,哭着问:“孩子是怎么来的?”红玉说:“实话告诉你,以前我说我是邻家女子,那是骗你的。我其实是狐仙。之前夜里赶路,看到孩子在谷口啼哭,便抱到秦地抚养。听说大难已经平息,所以带着他来与你团聚。”冯相如流着泪拜谢。福儿在红玉怀里,就像依偎着母亲,竟然不认识父亲了。

天还没亮,红玉就急忙起身。冯相如问她,她回答说:“我要走了。”冯相如光着身子跪在床头,哭得抬不起头来。红玉笑着说:“我骗你的。如今我们要重新创业,不早起晚睡可不行。”于是她除草扫地,像男子一样劳作。冯相如担心家里贫穷,难以维持生计。红玉说:“你只管闭门读书,不要问家里是富裕还是贫穷,或许我们不会饿死。”于是拿出钱来购置织布机等工具,租了几十亩田地,雇人耕种。她扛着锄头除草,用藤萝修补房屋,天天如此。邻里乡亲们听说红玉贤惠,都乐意资助他们。大约过了半年,家中人口增多,一片繁荣景象,就像富贵人家一样。

冯相如说:“经历了这么多,家就像灰烬一样,是你白手起家,重新建立了这个家。然而有一件事还没有办妥,怎么办呢?”红玉问他是什么事,他回答说:“考试的日期已经临近,可我的秀才功名还没有恢复。”红玉笑着说:“我之前用四两银子寄给学官,你的名字已经恢复在名册上了。要是等你说,就耽误很久了。”冯相如对她更加钦佩,觉得她很神奇。这一年,冯相如考中了举人。当时他三十六岁,家中肥沃的田地连绵不断,高大的房屋宽敞明亮。

红玉身姿婀娜,就像要随风飘去一样,但干起活来却比农家妇女还要能干,即使是严冬,她也不辞辛苦,双手却依然细腻如脂。她自己说三十八岁了,但别人看她,常常觉得她只有二十岁左右。

在北直隶一带的边界地区,有一条龙坠落到了一个村庄里。这条龙行动起来十分笨拙沉重,它钻进了一个乡绅的家里。那乡绅家的门仅仅只够龙的身躯勉强通过,龙便硬挤了进去。乡绅家里的人见状全都吓得拼命奔逃,纷纷跑到楼上大声叫嚷喧闹,同时还响起了一阵铳炮的轰鸣声,在这嘈杂声中,龙才从屋里退了出来。

门外有一处积存的雨水,水很浅,还不到一尺深。龙钻进这浅水中,在里面不断地翻转身体,身上沾满了泥土。它极力地想要腾空跃起,可每次刚跳起一尺多高就又坠落下来。就这样,龙在泥水中挣扎盘旋了三天,身上的鳞片和甲壳上都聚集了许多苍蝇。忽然间,天降大雨,伴随着一声霹雳,龙趁着风雨腾空飞走了。

房生和他的几个友人一同登上牛山,进入山中的寺庙游览观赏。忽然,从房梁的椽子间掉下一块黄色的砖头,砖头上盘着一条小蛇,细细的,也就只有蚯蚓那么粗。眨眼间,小蛇盘旋了一圈,就变得有手指那么粗了;紧接着又盘旋了一圈,已经有带子那么粗了。大家都惊恐万分,意识到这是一条龙,于是纷纷快步往山下跑去。当他们刚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就听到寺庙中传来一声霹雳巨响,只见天空中乌云密布,如同巨大的盖子一般,一条巨龙在乌云中矫健地舞动着,没过多久便消失不见了。

在章丘的小相公庄,有一位民妇到野外去劳作。恰好赶上了狂风大作,沙尘扑面而来。她感觉有一粒沙子眯了眼睛,就好像眼睛里含了一根麦芒,又揉又吹,可眼睛始终没有好。她睁开眼皮仔细查看,眼睛本身并没有什么损伤,只是在眼皮的肉缝里有一条红色的线状物,弯弯曲曲地蜿蜒着。有人说:“这是一条蛰伏的小龙。”民妇满心忧虑恐惧,觉得自己只能等死了。就这样过了三个多月,有一天突然下起了暴雨,伴随着一声巨大的雷霆,那红色的线状物竟然从她的眼角处裂开飞走了,而民妇却没有受到丝毫的损伤。

袁宣四曾经说过:在苏州的时候,有一天天气阴沉昏暗,突然雷电交加,霹雳声震耳欲聋。众人看见一条龙垂挂在云层边缘,身上的鳞片和甲壳都在微微颤动,龙爪中还抓着一个人的头颅,那人的胡须和眉毛都清晰可见。过了一会儿,龙便钻进云层中消失了。然而,也没有听说有谁丢失了头颅。

林四娘

青州道的陈公,名叫宝钥,是福建人。一天夜里,他独自坐在屋内,这时,有个女子掀开帘子走了进来。陈公抬眼一看,并不认识这个女子,但她容貌艳丽绝伦,穿着长袖的宫装。女子微笑着说:“在这清静的夜里独自坐着,是不是觉得很寂寞呀?”陈公惊讶地询问她是谁,女子回答说:“我家离这儿不远,就在西边的邻居家。”陈公心里怀疑她是鬼,但又对她心生喜爱,于是拉住她的衣袖,把她拉过来坐下。

两人交谈起来,女子谈吐风雅,陈公非常高兴。他拥抱着女子,女子也没有怎么抗拒,只是环顾四周说:“这里没有其他人吧?”陈公急忙关上门,说:“没有。”然后催促女子宽衣解带,女子看起来特别羞怯,陈公便主动殷勤地帮她。女子说:“我今年二十岁了,还是处女,你要是太狂放,我可受不了。”两人亲昵过后,床单上留下了女子的处女之血。

之后,两人在枕边轻声交谈,女子自称“林四娘”。陈公详细地询问她的情况,女子说:“我一生坚守贞洁,如今已经被你轻薄得差不多了。你要是真心爱我,就只想着和我永远相好就行,何必问个不停呢?”没过多久,鸡叫了,女子便起身离开了。

从这以后,女子夜夜都来,每次来都和陈公关上门,优雅地饮酒。谈到音律时,女子总能清晰地剖析出音律的宫商之调,陈公于是猜测她擅长唱曲。女子说:“这是我小时候学的。”陈公请求她演奏一曲,女子说:“我已经很久没有碰音乐了,很多节奏都差不多忘记了,恐怕会被懂行的人笑话。”陈公再三坚持,女子才低下头打着节拍,唱起了伊凉之调,那声音哀伤婉转。唱完后,女子流下了眼泪。陈公也感到心酸难过,抱着她安慰道:“你别唱这种亡国之音了,听了让人心情抑郁。”女子说:“声音是用来表达情感的,心里哀伤的人没办法唱出欢乐的曲调,就像心里快乐的人也唱不出哀伤的歌。”两人亲昵的样子,比夫妻还要恩爱。

时间久了,家里人偷偷地听他们说话,听到女子唱歌的人,没有不流泪的。陈公的夫人偷偷看到了女子的容貌,怀疑这世间不会有如此妖冶美丽的人,不是鬼就是狐,担心她会用邪术蛊惑陈公,便劝陈公和她断绝往来。陈公不听,只是再三追问女子的真实身份。女子神情忧伤地说:“我是衡王府里的宫女。遭遇变故后死去,到现在已经十七年了。因为你品德高尚,我才与你结为夫妻般的关系,但我实在不敢给你带来灾祸。要是你怀疑害怕我,那我就从此告辞。”陈公说:“我不是嫌弃你,只是我们如此恩爱,我不能不知道你的真实情况。”于是询问她宫中的事情。女子细细地讲述着,听起来津津有味,可当谈到衡王府衰败的时候,女子便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女子不太爱睡觉,每到夜里就起来诵读准提、金刚等经咒。陈公问:“在阴间也能自己忏悔罪过吗?”女子说:“道理是一样的。我想到自己一生沦落,就希望能超度自己的来生。”女子还常常和陈公一起评价诗词,发现有瑕疵的地方就会指出,遇到好的句子,就会轻声娇吟。她的神态意趣非常风流,让人忘却了疲倦。陈公问:“你擅长写诗吗?”女子说:“活着的时候也偶尔写一写。”陈公向她索要诗作,女子笑着说:“我写的那些小儿女的话语,哪里值得说给您这样的高雅之人听。”

就这样过了三年,一天夜里,女子忽然满脸凄惨地来向陈公告别。陈公惊讶地询问原因,女子回答说:“冥王因为我生前没有罪过,死后还不忘诵读经咒,所以让我投生到王家。今晚就要分别了,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说完,女子一脸悲伤,陈公也流下了眼泪。于是,两人摆上酒菜,尽情痛饮。女子情绪激昂地唱歌,歌声哀伤曼妙,一个字能婉转百回,每到悲伤之处,就会哽咽。多次停下来又多次唱起来,最后才唱完一曲,可这酒却喝得不畅快。

女子起身,犹豫着想要离开。陈公再三挽留她,两人又坐了一会儿。鸡叫了,女子说:“真的不能再久留了。你一直怪我不肯展示自己的诗作,如今就要永别了,我就仓促地写一首吧。”她要来笔写成了一首诗,说:“我现在心情悲伤意绪烦乱,没办法仔细推敲,韵律节奏可能有错,你可千万别拿出去给别人看。”说完,女子用袖子掩着脸离开了。陈公把她送到门外,女子瞬间消失不见了。陈公惆怅哀伤了很久。他看女子写的诗,字迹端正好看,便把它珍藏了起来。诗是这样写的:

静锁深宫十七年,谁将故国问青天?

闲看殿宇封乔木,泣望君王化杜鹃。

海国波涛斜夕照,汉家箫鼓静烽烟。

红颜力弱难为厉,惠质心悲只问禅。

日诵菩提千百句,闲看贝叶两三篇。

高唱梨园歌代哭,请君独听亦潸然。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赵氏嫡女 辣妈攻略 保护我方族长 猎妖高校 艳海风波 山村情事 我克星,你残废,咱俩正好凑一对 肥水不流外人田 黑铁之堡 超维术士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恶魔军官,放我走!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踏星 田野花香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 卦师门主只想摆摊 鬼吹灯之南海归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末之我若为王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学名张好古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狂魔战神杨再兴 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 清风随竹影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txt下载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最新章节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