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九指神盖

首页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民国之铁血少帅 驿路星辰 夺嫡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大清隐龙 暴君闺女五岁半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武道凌天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九指神盖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全文阅读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txt下载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1章 土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就在咸阳到处都是乱糟糟的时候,第二期寺工子弟上郡考察团出发了。

为安全和便于管理考虑,张诚要求本次的考察团成员为12-16岁年龄,男女不限。这个时代人相信多子多福,所以即便是卡了这个年龄,仍然有几百人参加到这个考察团。这么多人集体出城,就太扎眼了。最终内部讨论的办法是,把这些孩子编入不同的商队,这个时代只有商贾能够自由出行穿行于郡县之间。

靠许记一家商队是不可能的,许记也没办法把几百个人顺顺利利送出城。好在咸阳是天下皇都,商行甚多,而和寺工打交道的商行更是比比皆是。咸阳的大商行,要么是寺工的供应商,要么是寺工的经销商,千丝万缕的关系。寺工这面骨干集体找到商行,让帮忙送点孩子去上郡,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虽然张村主要来往的商队是许记这一家,但是上郡靠近匈奴,马羊贸易一直都很发达,还是有好多商行走这条线的。几十家商队登记出城,这些孩子也就跟着浩浩荡荡踏上了蒙恬修筑的直道、

根据张村那面来信的要求,一时不能提供充足的房舍,这些游学生就得临时搭帐篷住一下,中学校长大儒公孙尼子保证说,到达张村一个月以后,这些孩子都能有宿舍可住。在此之前,孩子们要露天上课以及参加实践课程。

这个说法寺工的家长们倒也都能接受。每个商队也因此携带了些制作帐篷的桐油布。油布已经按照学校方面要求的尺寸和形状进行了裁剪和缝纫。学校方面说的很明白,支帐篷的木杆村里就能提供,布匹之类还得从咸阳携带一些,张村发展到现在,在纺织业方面却始终没有大的进展。实在是忙不过来。技能点都堆到重工业基础方面去了。

这一批次的学生,成为张村校区历史上起步最困难、最狼狈的一批学生,在后来的校史中,把他们写作是筚路蓝缕的一代前辈,虽然在当时,这些孩子也不觉得特别辛苦。

经历了上千里的徒步跋涉,这些孩子一路风尘,进入张村的时候,各个看上去像是要饭小孩一样。让等候在张村的赵杏儿看得心疼不已。蒙恬带着一众中小学生帮助迎新,给所有孩子编队分组。在规划好的校园区广场一角,地上已经堆好了杆棒,旁边还摆放着很多木桶木盆。蒙恬和学生们引着这些游学生分小队站在广场上。蒙恬和老生们现场示范杆棒油布制作帐篷的方式,然后就是分小队各自在规定区域内搭建帐篷,一时间广场上烟尘四起。

木盆里有清水,孩子们分男女用幕布隔离,用木盆里的水清洗身体,换洗的衣服全部脱掉扔进竹篮里,学校校工把这些衣服用独轮车运到铁坊那面,用高温蒸汽消杀、以后再还给孩子们。每个孩子最后分到了一块毛巾、一把木梳、一套新衣服——学校这面称之为校服。

因为张村在印染纺织这方面一直都不够发达,这些衣服是从商行买来的白麻布,临时印染裁剪和缝纫的。在制作服装方面,赵芃积极参与,并且跟有经验的学长一起学习如何标准化打样、流水线缝纫。

赵芃特地把自己掌握的扣子技术贡献出来,在木工坊加工了大量打孔小竹片制作成一个个黄澄澄的圆纽扣。在服装样式上,赵芃发挥了自己的天才,设计出一种对襟纽扣的衫子。这种衫子没领子,因为是对襟纽扣,就特别节省布料,下装也是同样的思路,设计了两条腿的,理由同样是节省布料,又能遮羞,裤腰后方设计了一个腰带环,可以穿一条腰带过去,用腰带束住裤子就不会掉下来。

整套衣服是用靛蓝染成。就是荀子说的那个青出于蓝的靛蓝。这种植物性染料固着性并不好,穿着容易掉色,洗一洗也会褪色,但是没办法,其它染料都太贵,张村也没有太多色彩的染料,只能先做将就。这种暗蓝色的服装称为张村中小学第一款校服,穿上去看起来非常古怪,但是几百个孩子都穿上同一款校服,看起来就格外整齐和利索。

“这套衣服的好处还有,就是不会束手束脚,活动更方便了。”赵芃站在赵杏儿身边,一边看孩子们换上衣服走进操场,一边说。

“嗯,倒也是,腿儿是腿儿袖儿是袖儿的。”赵杏儿抱着肚子微笑。刚刚洗过的少年们,小脸儿红扑扑的,配上这新衣服,别说,还怪好看的。

鞋子是张家款的麻鞋。张黑家的已经很多年不用再做麻鞋卖钱了。但是听说有几百个孩子要上村上来学习生活,还是带着一众妇人抓紧做了几百双麻鞋。这款麻鞋保留了张黑家的一贯的做工和风格,红红绿绿的,煞是漂亮。配上这暗蓝色的衣服,也挺活泼的。

“有点儿穷搜的?”赵杏儿歪着头对赵芃说。

“单个儿看是有点,但是都站到一块儿,我觉得还好吧?挺精神的,是吧杏儿师姐?”

孩子们收拾停当,这会儿就有力工搬运了好多矮竹榻过来。这是一种腿儿很短的竹榻,用竹竿做了腿儿和框架,用竹条编制,上面再铺上竹席就可以做卧具。秦人是习惯席地而卧的,最多身下铺个竹席。张村的人却早习惯了睡土炕。谁家都不在地上睡了。这个矮榻,也是学生们集思广益的方案。临时用一个矮榻,可以防潮防凉,还能防止蛇虫。竹编工艺很多村民都会,车辆厂还用竹编做了车子的包装箱。材料丰富、技术简单,所以竹榻就成为过渡时期的卧具了。

高高的一摞一摞竹榻,孩子们看得新奇又迷惘。直到蒙恬发话,要每个人领一只竹榻回自己的帐篷。竹榻很轻,小孩子都能扛着走,这些半大孩子自是没问题。有床有帐篷,临时生活的问题就解决了。学校给每个孩子发了几只陶碗、一截做杯子的竹筒和竹箸,吃饭的事儿也解决了。

其实学校新校区到现在为止,除了圈出地来,就是建了两个公共厕所,男女分开,粪坑是倾斜的,引到了校外,最终这些粪便还要堆肥用于耕作,在大秦,啥都不会被浪费。

吃喝拉撒住都解决,接下来就是大家共同建设校园了。梁二和林小妹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校区规划图和设计图纸,向新生老生讲解校园设计方案。然后介绍校园建设的主要工作节点,大家要从平整土地、烧砖、盖屋开始。鉴于张村没有闲人,所以这个校区除了借用各个工坊的力量以外,就要全校师生一起用双手来建设了。

新生们有点傻眼,不是要到张村来学习各种技术吗?怎么还要自己盖房子?但是已经到了这里,只好一切都听学校方面安排。

经常在木工坊参与项目的师兄们设计了一种制砖机。用模具和杠杆原理压制砖块,一个人一天能制砖上千块,即便小孩也可以轻易操作。挖土和泥由张村附近的力工来帮忙,制造砖坯、晾晒砖坯和烧制,就全是这些孩子的事儿了。接下来几天,满院子的孩子们个个跟泥猴一样。

脏是脏了点,但是清水洗一下就又都变成了漂亮宝宝,累是累了点,但是学校的伙食可是很硬,粟米饭管够,每天能吃到1个煮蛋,菜蔬不限量,偶尔菜蔬里还有些肉,几天下来,孩子们虽然辛苦,但是却没有变瘦——当然也没变胖,只是个个都结实了不少。

晒干的砖坯装上独轮车,两个孩子一组,推到砖窑那面去烧制。在砖窑里,砖块按照一定规则码放,推车码砖这些活计也全都是新生老生们自己做。公孙尼子和扶苏看着不忍,说“孩子干这些活儿是不是太过了一些?”

赵杏儿淡淡笑:“修直道的时候我们也都是这么过来的。”这话就没的说了。烧砖的时候,孩子们虽然不能动手,却要跟工匠一起参观全部流程、掌握烧砖如何控制火候。一周以后,第一批砖块就已经码放在校园广场上。

地基已经由力工们挖好。孩子们按照设计图纸,吊线、砌砖、支架、起拱。这个过程中老生们就教授重锤的使用方法、识图和放线的方法、拱的特点和原理、脚手架的捆扎方法等等。每个人都带一个柳编的安全帽,蓝衣服小黄帽的身影在整个教学区活动,煞是壮观。小孩子们总是爱玩的,建造房子也权当是大型的积木游戏,倒是不觉得辛苦和枯燥,蒙恬更是提出了工程竞赛的方案,施工现场进度就更有提高。

这一排校舍说难就也没那么难。都是平房。只要人手够、节奏合理,这一排小宿舍也就花了十天左右就完工。暖气是郭俊师兄在铁坊定制的,门窗是木工坊定制好了送过来的。熬煮了面粉糊,在窗棂上贴了坚韧的刷了桐油的毛边纸,遮风挡雨还透光,虽然不能比两千年后的玻璃窗,但是这屋子采光情况可是比大秦这个时代很多宫室都要好得多了。在这个时代,能胜过张村纸窗的采光,就只有宫室里使用的云母窗和南方富豪之家使用的蚌壳明瓦窗了。

宿舍宽3米,进深5米,四壁红砖,屋顶起拱,地面也铺满了砖块。四个人一间,每人分配了一张矮竹床。配四张高足小木桌和四把椅子。四个木箱作为新生个人用品收纳。如果张诚看到这个宿舍,会觉得过于简陋。但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足够好了。公孙尼子说自己在稷下学宫都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

毕竟是砖房。

虽然这些宿舍主体就是新生老生一起动手盖起来的,但是看到最后装好门窗桌椅的宿舍,仍然欣喜的几乎喘不过气来。

比这个时代常见的盘条泥住宅、土坯住宅甚至夯土住宅好太多了!

盘条泥是最简单的一种建屋子的方法,用软泥搓成条,绕圈盘曲堆叠,建成卵球状小屋,挖出门洞,差不多可以供一人曲卧。咸阳很多官员之家,给仆役奴婢住的就是这种房子。这种房子与其说是屋子,不如说是窝,是鸟巢,不过想想最早帮助人类发明屋子的那位被称为有巢氏,就也说得过去了。

土坯房在关中,从咸阳到上郡这面都很流行。土坯房建造容易、成本低廉,有门窗可以遮蔽风雨。但还是需要梁柱,一家人建房,都需要邻里相助。

夯土房就高级了,必须用板筑、大量工匠夯土,建成后墙面平整、坚固耐用,冬暖夏凉。皇宫都是夯土房。但是普通平民哪能住得起呢?

这砖房!

看着就结实。而且这么宽敞高大。拱券真是一种好技术啊!宿舍跨度小只不过是因为宿舍不需要那么宽,如果砌块尺寸够大,想必多宽多高的拱券都可以立得起来吧?在建筑工匠出身的子弟之中,对这个拱券评价尤其高。认为拱券无论是做屋顶还是砌门窗,或者是做架空回廊的支撑结构——甚至用来造桥都有可能。拱券这种压力越大越结实的特点太奇妙了!

新床、新桌椅、新箱子,散发着好闻的木头的香气。

关上门,屋子里也不会黑黢黢的。房间一侧有漂亮的拱窗。蒙着窗户纸,靠近窗户的地方摆着书桌,甚至能在这里读书写字!

宿舍已经如此了,教室就更漂亮。

5米开间的教室,两侧开窗教室内部的墙上涂抹了白灰……铁作坊那面特地停工几天,用高炉为学校这面煅烧了一大批石灰石,煅烧的石灰石形成白色粉末。梁二和林小妹指导同学们用软泥涂抹教室内壁。抹平到不见砖,泥巴干后又刷上了这种白色的石灰浆,整个教室内部白得耀眼。

“白色反光,这样能让教室内部的亮度高一点,坐在后面的同学就能看清黑板上的字了。”梁二介绍给公孙尼子,校长连连点头。

“如果黄昏后还要上课,可以使用那种电石灯,照明效果也还好,就是气味不咋地。”梁二补充道。

“很好了,很好了。”公孙尼子满意的说。

宿舍房25间一排,这一批建了4排,刚刚可以容纳400名新生。宿舍和教室都是联排拱形窑洞式建筑,屋顶犹如波浪一样连绵不绝。公孙尼子觉得很好看。就算是拿咸阳的阿房宫来比,公孙尼子也认为还是我们学校更好看。

“有点过于好了,古人说生忧患死于安乐,又说天将降大任也必先苦其心志……”蒙恬敲着手里的短棒,不满的嘟囔。

“我家夫君坚持认为孩子要先保证身体好,至于成绩好不好、有没有大志向都不重要,无论这孩子以后是有出息的还是没出息的。最重要的是孩子得是个活孩子。”赵杏儿抿嘴微笑。

“你家张诚一天就是歪理邪说!”蒙恬怒道。

“古人说苦其心志,是说有志向的人在艰苦环境下不堕志向,必有一番成就,却不是说要虐待孩子,非得吃苦不可。”公孙尼子说。大儒自然有解经的权力,这个结论一出,谁也没话。扶苏也点头称是。

赵芃远远地看着教务处四巨头,看那位年轻的先生仿佛和大皇兄扶苏有几分相似,摇摇脑袋——不可能的,不可能的,大皇兄早被胡亥他们害死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御女天下 剑来 倚天神雕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猎艳谱群芳 退下,让朕来 陛下不可以!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桃花沟 拿稳深情人设后,我悔婚了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抗战之血肉丛林 大宋女刑司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不良人之白虎星君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正统 蝉动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梦回西晋娶女帝 三国凭实力截胡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山贼之谋定三国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动荡的大元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我家有个电饭锅 如何拯救德意志 穿越之铁血捕快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极品五世子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无双镇北王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九指神盖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txt下载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最新章节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