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汉

做梦中

首页 >> 并汉 >> 并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大明日不落 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清末之帝国崛起 敛财人生 特工萌妃 抗日之英雄传奇 天下枭雄 中华第四帝国 
并汉 做梦中 - 并汉全文阅读 - 并汉txt下载 - 并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0章 凉州人打凉州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0080§ 凉州人打凉州人

《并汉春秋》:……会西羌寇边,皇甫嵩表请武将。召拜议郎陶谦为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

刘宏终于想到如何为南宫大火收场了。

他让司徒袁隗下台一鞠躬!

但大火后的宫殿一片狼籍。

怎么办?

刘宏只能问计禁中。

看到天子有需求。

赵忠、张让立刻建议,可以收钱修。

而高望收到董先邮书后。

也立刻向刘宏进言。

但刘宏听了,却没那么高兴。

第一,这个提议赵忠和张让已经提过了。

第二,他嫌这份方案还要扣除每户的基本生活保障田亩数。

麻烦不说,还少收了税赋。

高望看见刘宏没有反应,不由有些失落。

看来皇子刘辩在天子刘宏心中的地位降低了。

高望有些烦燥。

最终刘宏决定。

不管三七二十一。

直接税天下田,亩十钱。

光这样还不够。

刘宏还征发太原、河东、狄道等郡县的木材和漂亮石头。

被点名的州郡要派人把材料送往京师雒阳。

黄门常侍却借机刁难,对送来的木材、石头稍有不满意,就大声呵斥。

这样还不够,还要强行折价购买。

要求只能用一成的价钱,卖给宫里。

纵使这样,还是不肯马上接受。

甚至直到木材腐烂,无法使用。

结果就导致宫室迟迟不能完工。

刘宏见进展缓慢,于是免去周斌的钩盾令,改任宋典担任。

自从曹节去逝,逼死吕强之后。

仅剩下可称为廉洁忠诚的五名宦者,比如丁肃、徐衍、郭耽、李巡、赵佑,也已搬到宫外居住。

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宫中的权力斗争。

禁中早已统一在赵忠、张让旗下。

他们从刘宏搬到南宫开始,便着手为自己努力。

他们也怕,南宫一旦修好,刘宏又要搬回南宫。

到时又不好把控。

明面上,又不能不服从,可私下里。

天子只有一人,离开他们,又能管多少事呢?

宫室没修好,这些州部刺史、郡太守只能继续征调。

这让黔首叫苦不迭。

宦者还规定,凡是刘宏下诏征求,都要由西园养马人先暗中发出敕令。

并自称中使,以此来提醒州郡。

方便宦者中饱私囊。

郡府等二千石官员,州部刺史、茂才、孝廉初次任职或升迁。

都要先拿钱资助修宫。

大郡要拿二三千万,其余多少不等。

上任之前,先到西园谈好价钱,然后才能赴任。

有人拿不出钱,甚至只能自杀。

有些清廉的人,不想当这样的官,但却要受迫就任。

这些都让董先始料未及。

如果每户扣除生活所需的土地数。

仅对多余的土地征税。

不会影响穷人的生活。

只会加大豪右的负担。

但刘宏无差别的征税,却会转嫁这些负担。

况且为了修受灾宫殿。

有些举措如饮鸠止渴。

只能加速大汉的衰亡。

果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该来的终归会来。

黑山师正式改番号。

并效仿师长褚飞燕。

全师上下均以外号互称。

比如李伯屈因眼大,外号大目。

张阿雷因声大,外号雷公。

苌霸洪因爱使丈八长戈,外号丈八。

左子良因右边嘴唇三番两次受伤,只剩左边能长胡子,所以外号左髭。

而为了招降太平道信徒。

张宁也率领管亥、吴桓、张晟和平城收降的张牛角、吴霸、白爵、白绕、罗市、于羝根、于毒、眭固、大洪、王饶、郭家等人踏上招纳旧部的道路。

按董先的要求。

招纳的人,先上太行,由褚燕带领十三营进行训练。

而管亥、吴霸他们,在完成任务后,要先上桃山先锋部曲院校进行培训。

完成考核,才能回到太行,去带领他们归降的人。

甚至其它人也是如此,营一级管理团队成员,均需到桃山书院接受培训。

然后董先还下令,先锋部曲要未雨绸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凡有先锋部曲驻扎之地,均要利用实际条件,开展农耕桑织、牲畜渔猎、工矿百工。

时间与数量可以不多,但一定要养成习惯。

为的不仅仅是省钱,还有自己。

一旦有变,供给不上,到时如何是好?

当然,在董先看来。

这一切举措,都是为了先锋部曲精神的传承。

同时也想继承种花家蓝星军队的优良传统。

纪律、荣誉、为民、服从、作风等等。

曹操刚在济南国撤了一大批官员。

可是到了二月社时,他发现还有一件事。

不知从何处着手。

可能是大疫影响,今年祭祀的人更多了。

而且耗资巨大。

当年城阳景王刘章认为有功于大汉。

所以封国为他立祠。

此举得到青州诸郡效仿。

尤其是济南国特别多。

一年下来,要举行六百多场祭祀活动。

商贾穿着假冒的二千石舆服,带着随从唱歌取乐。

十分奢侈。

但黔首百姓却因此贫穷。

往年历代官吏都不敢禁止。

但他可是曹操。

没什么事能为难得了他。

他和刘宏一样,也不管三七二十一。

拆毁祠堂,一烧了事。

专任司礼祭祀的人手。

官吏黔首私下一律禁止淫祀。

相当于由朝廷把权力收回。

控制黔首的信仰活动。

曹操此举,虽然有效。

但也因此,怨声载道。

可想而知。

宗教之财,最为好收。

曹操断人生计,自然有人不满。

虽然为底层黔首减压。

但同时也断了高层人士的收入。

让那些把控宗教之人,无利可图。

所以如同五色棒之事。

他们把曹操调离济南。

转任东郡。

可曹操不乐意。

到哪都受掣肘。

不如不干。

再加上还要另付修宫钱。

于是曹操这回没去就任,而是声称有病,返回了家乡。

可好不容易任职二千石。

怎么经得起这么折腾。

加上朝中阉宦专权,国戚骄横。

曹操无法违背自己的原则,取悦他们。

可是再违背,可能会影响家族。

比如夏侯渊,已经为自己背锅蹲了牢狱。

最终在曹嵩劝说下,曹操回朝宿卫,任职六百石议郎。

如果说上回是宦者害怕曹操愣头青,所以把他调离中枢。

但这回却是把他调回朝内。

因为曹操已经斗志全无。

三天两头称病不去上班。

他在城外建了屋舍,春夏阅读书传,秋冬季狩猎,以供娱乐。

有人选择消极对应。

有人选择积极劝谏。

比如:

乐安太守陆康上书劝谏。

但却遭到宦者陷害。

他被刘宏下令以牛车槛征回京师雒阳。

交由廷尉治罪。

时任侍御史刘岱。

认真负责,考核其事,上表解释,才使陆康得免于难。

刘岱,字公山。

东莱牟平人,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

是着名的一钱太守,一任司徒,二任司空的东汉贤臣刘宠之侄。

因大赦而官复原职的王允才因未送征调的修宫材料被捕。

放出去没多久。

这回又因为不交修宫钱的罪名被捕了。

这两次都是因为得罪的人是天子。

所以就连太尉邓盛也没有办法。

况且邓盛正与自己的太尉掾应劭争论。

争论主题是应劭之前的论作。

双方辩论是否要为旧君避讳。

很明显邓盛没站应劭这边。

他与张昭持一致意见。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

张昭少年时,勤奋好学,曾经跟随白侯子安一起研习《左氏春秋》,并学习书法。

他擅长隶书,是徐州较为出名的书法家。

少年时的张昭与琅琊赵昱、东海王朗闻名徐州,同时也是关系密切的好友。

冠礼后的张昭被郡里举为孝廉。

这意味着步入仕途,之后会被提为郎官。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董先那样,赶着赴任。

这时通过拒绝征辟入仕,表达高尚情操的人不在少数。

比如张昭,他就推辞不去。

刚好那时任职汝南主簿的应劭提出为旧君避讳的观点。

于是张昭写下了一篇《宜为旧君讳论》的文章加以批驳。

张昭认为:

随着时间推移,应劭所提出的,君臣之间亲亲之义及尊尊之情,都会减低。

四世则穷,五世则降,六世则竭。

张昭还通过君臣同名的现象加以举例,认为应劭的观点进退失据。

虽说是为了尊重所谓旧君的名讳,但却将避讳的问题说的过了头,变成了难以收场。

而将旧君名讳列出,要求后人避讳,不仅违背古训,同时也难以实行。

该文问世,得到了徐州名士陈琳的高度评价,张昭也因此扬名。

同样的邓盛也拿此事诘问应劭。

应劭觉得难堪。

他没办法与这样的上司共事。

于是转投大将军府,就任掾史。

杨赐得知王允的遭遇后。

他认为王允品行高尚。

不能让王允再次陷入牢狱之灾。

于是他派出门客,传信给王允:

“你得罪了张让,那么短的时间内,两次被捕入狱,这样下去,凶多吉少。”

“做事还是要多加考虑为好。”

甚至有一位意气用事的州部从事,竟然流泪送上毒药。

王允厉声喝道:

“作为臣子,朝廷觉得我有罪,我便应该伏罪受死,以谢天下,哪有服毒自杀的道理?!”

说完他把装着毒药的杯子扔在地上。

张让等人则催促刘宏赶快判处王允死罪,朝中正直的大臣没有不叹息的。

何进、袁隗、杨赐共同上疏:

“陛下对内要有气度,这样,臣子才愿尽力辅佐。”

“此外,还要有爱惜干才的心,义士才肯守住节操。”

“文帝当年采纳冯唐的谏言,晋悼公宽宥魏绛的罪行。都是这样的典范。”

“王允被朝廷选拔,授以专命,诛杀逆臣,安抚百姓,不到一个月,州内恢复平静。”

“这本该是官员的功劳,应加以封赏,但却因为处事不当,被判处死刑。”

“罪轻罚重,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我们不敢保持沉默。都以为,应该将王允交由公府审问,再做出判决。”

刘宏看了三人的奏书。

决定让王允减免死罪。

王允逃过死罪,自然心有余悸。

因此变得隐忍低调。

隐姓埋名,离开京师雒阳,辗转于司隶、兖豫之间。

另一个不交修宫钱的是刘陶。

刘宏想起刘陶和杨赐对处置太平道张角的谏言。

于是封刘陶为中陵乡侯,并经过三次升迁,让刘陶担任尚书令。

因为刘陶所举荐的人将为尚书,刘陶不好与他同列。

刘陶便请求放在编外,做个闲散人员。

刘宏答应了,让刘陶任为侍中。

侍中任上,针对转嫁黔首之事,刘陶多次直言进谏,受到禁中权臣忌惮,于是又改任京兆尹。

但上任前,要求刘陶先缴纳一千万修宫钱,用以资助修南宫。

刘陶素来清贫,也耻于用钱买官,遂称身体有病,不能听政。

刘宏倒是器重刘陶,也原谅刘陶不肯出钱。

他又征召刘陶,拜为谏议大夫。

同样交不起修宫钱的还有司马直。

朝廷已经考虑到司马直在钜鹿郡守时的清廉名望。

特意减免三百万钱。

可是司马直仍然拿不出,他不止一次抱怨:

我本应该是为黔首作主,如今却要反过来剥削黔首。

我做不到。

于是司马直屡屡称病。

而以张让、赵忠为首的禁中朝廷,却再三催促。

司马直无奈出发,行至孟津,突然见到司隶莫辰送来修宫钱,还有一封董先写的邮书。

邮书中说;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东都,意踌躇。

伤心春秋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黔首苦。

亡,黔首苦。

若是府君死,则新任郡守必会搜刮黔首。

若是府君活,还能照看黔首一二。

区区修宫钱,就当为钜鹿黔首留下一位好郡守。

何去何从,请府君自择!

司马直原本想要服药自尽,死谏了事。

他还特意修书一封,准备让人在他死后上呈天子。

如今他拿着邮书问莫辰:

“这董先是何人?”

莫辰答:

“我家少主正守孝,忽闻商队报告有位好郡守,日夜叹息。”

“于是特地让人用快马送邮书,并让我为府君凑齐修宫钱。”

司马直叹了口气:

“你家少主,为我出得了今年的修宫钱,但以后怎么办?”

“我总不能这样,总让你家少主出手相帮吧?”

“当今国家被奸人蛊惑,我当以死谏之。”

说完司马直当着莫辰的面,拿起准备好的毒药,仰头喝下。

莫辰见状,便立刻按董先教的办法。

让人控制住司马直,然后给他灌水洗胃催吐。

司马直吐出毒药后,知道莫辰是在救他。

十分诧异,心想:

你怎么知道我带了毒药的?

怎么知道这样子可以救人?

于是司马直问道:

“这也是你家少主教的?”

莫辰也不隐瞒,他拿出董先给自己的信。

信中写着:

司马府君是个正直清正的人,一个连黔首都舍不得搜刮的人,直接给钱未必会收。

想必他已经做好死谏的决心,人多的地方,只能服毒,一来比较不引人注意,二来又可以顺利传递消息。

只要他拒绝,并往口中塞东西。

立刻采取措施,强迫他大量饮水,并抠喉咙催吐,用以排毒。

司马直见信,不由叹息:

“天下懂我之人,竟是这个未曾谋面的人呀!”

于是他看着莫辰说:

“多谢你的救命之恩,和你家少主的情意。”

“我司马直将会记在心里。”

说完他接受了莫辰的修宫钱。

但同时也向刘宏递上了谏书。

刘宏得到司马直的谏书。

自己也知道这样做不好。

于是下令,停止收修宫钱。

他这时感觉身边还是要有像司马直这样的正直之臣。

时刻提醒自己。

但钱的缺口始终存在。

于是刘宏这个大聪明,接着卖官。

三月,刘宏拜廷尉崔烈为司徒。

跟以往不同,此次卖官。

直接对标三公。

司徒、司空、太尉各一千万。

崔烈得知,起了小心思。

他通过刘宏傅母程夫人,只花五百万钱就得来司徒一职。

崔烈,字威考,冀州博陵安平人。

与祈干是老乡。

作为最早和董先建立合股的博陵。

崔家没少和祈干一起赚钱。

但用钱买官,影响了崔烈作为冀州名士的名望。

尤其是当崔烈拜官之日。

刘宏亲自参加。

这本来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但刘宏硬生生把他折腾成坏事。

刘宏跟身边的人说:

“我后悔没坚持一下,本来可以卖到一千万钱的。”

中介刘宏傅母程夫人回答:

“这崔公可是冀州名士啊!起初哪肯买官,还不是亏我撮合,陛下不知道我的好意吗?”

人言可畏,时间久了,崔烈也心里不安。

他的儿子崔钧也有一定名声。

有一日,崔烈问崔钧:

“我现在位居三公,外面的人都是怎么议论我的?”

崔钧答:

“大人年少时就有好名望,又历任二千石,本来大家都觉得你官至三公,也没啥大不了的。”

“可如今你虽然已经当了司徒,但天下人却对你失望透顶。”

崔烈追问:

“这是为什么?”

崔钧答道:

“外面的人嫌弃你有铜臭。”

崔烈大怒,举起手杖追打崔钧。

崔钧任职虎贲中郎,穿着武官服,狼狈而逃。

崔烈在后面边追边骂:

“死兵卒!见打就跑,这是孝子所为吗?”

崔钧回头回应:

“小杖则挨,大杖则跑,不能陷大人于不义!”

崔烈惭愧而止,自言自语:

“你这是把我比成瞽叟啊?”

光这件事还不够。

此时边章、韩遂、北宫伯玉等凉州叛军已然成势。

刘宏决定,派左车骑将军冀州牧皇甫嵩领兵前往,守护皇家陵园。

袁隗再次举荐董卓为中郎将,协助皇甫嵩作战。

不得不说人家皇甫嵩,不仅带兵有一套,还能理政。

他在军中体恤士卒,每次行军,安营扎寨,都要等到全军安顿好,他才进帐休息。

军中吃饭,他总是最后一个。

曾经有军吏受贿,他便拿出自己的财物,送给军吏。

让军吏深感惭愧,甚至有人因此自杀谢罪。

冀州牧任上,皇甫嵩奏请减免冀州一年的田租。

用以赈济饥民。

刘宏采纳了。

于是冀州黔首为此作歌:

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大意是:

天下大乱,市井都成为废墟了,母亲保不了儿子,妻子失去丈夫。

幸亏有皇甫嵩,让我们重新回到过去的日子。

但情势急转直下,叛军听闻皇甫嵩进驻陵园。

于是先下手为强,攻入三辅,烧杀抢掠。

刘宏于是又命令皇甫嵩讨伐叛军。

凉州人打凉州人。

这让皇甫嵩很不乐意。

但天子之令,又不能违反。

叛军与皇甫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些人甚至还在凉州三明麾下服役过。

再加上叛军打着清君侧、除奸侫的旗号。

于是双方维持着一定程度的平衡。

为了平叛,朝廷需要增发徭役,征调重兵。

再加修宫。

负担越来越重。

于是身为司徒的崔烈向朝廷建议:

可以考虑放弃凉州。

刘宏听后,立刻下诏,组织廷议。

这时刚任职议郎的傅燮发火了。

他厉声喝斥:

“诛杀司徒,天下即可安定。”

尚书郎杨赞立刻弹劾傅燮,说他当廷侮辱大臣。

刘宏问傅燮,诛杀司徒的理由。

傅燮回答:

“当年冒顿单于写信侮辱高后,樊哙身为上将军,奏请十万大军横扫匈奴。”

“樊哙陈词,并未有失礼数,朝廷只需决定同意与否。”

“但季布当场呵斥:应该杀樊哙的头。”

“凉州是西部要冲,关中屏障。”

“高祖建国时特别诏令郦商平定陇西。”

“武帝开疆拓土,在陇西设置四郡。”

“廷议以为,这是斩断匈奴的右臂。”

“如今,凉州有问题,以一州叛乱,令海内震动。”

“陛下也会难以安卧。崔烈身为司徒,不为国家谋划,如何平定叛乱。”

“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谏言舍弃领土。”

“这让下臣深感困惑。”

“如果司徒得逞,左衽之胡虏窃取陇西,有骁勇善战的凉州士卒,再加上坚甲利刃。”

“到时凉州会危及天下,这将是社稷的忧患。”

“司徒若是看不到这一点,则昏聩至极;若是知道这一点,还坚持谏言,那便是对朝廷不忠。”

刘宏最终采纳傅燮的谏言。

从此,朝廷上下都看重傅燮守正不阿。

每当公卿有缺位,傅燮都会成为人选之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辣妈攻略 雪中悍刀行 保护我方族长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猎妖高校 艳海风波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山村情事 我克星,你残废,咱俩正好凑一对 肥水不流外人田 黑铁之堡 超维术士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田野花香 三体 卦师门主只想摆摊 鬼吹灯之南海归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武炼巅峰 我成了仁宗之子 兵器狂潮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大明英宗朱祁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时空乱叙 汉吏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红颜劫:乱世情殇 家父吕奉先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 穿越白虎之洪荒 
并汉 做梦中 - 并汉txt下载 - 并汉最新章节 - 并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