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叫天

首页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炼巅峰 王牌进化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一万年前争霸 民国之铁血少帅 敛财人生 黑铁之堡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暴君闺女五岁半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叫天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全文阅读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txt下载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63章 控制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隆庆帝坐在龙椅上,“不大讲理”的高拱也在,但此时的文华殿上,却还是仿佛成了菜市场,争吵声不断。

六部九卿中的不少人,都在慷慨陈词。

“陛下,此邮政衙门是由驿站整合而成,理当归属我兵部管辖才对!”

“陛下,以前的驿站,确实有一部分是归兵部的车驾清吏司负责,但这乃是只管兵事相关。要说管辖权,承宣布政使司与提刑按察使司也管着的。甚至再下一级,府由知府总领驿递事务,直隶州由知州总领,县由知县总领。如若以此定邮政衙门归于兵部,臣以为并不妥当。”

“陛下,微臣附议,邮政要印邮票,卖于他人,由此而有金钱往来,归于国库,该由户部管辖为对!”

“不对,不对,邮政乃是民事为多,车马涉及地方,为保证邮政之畅通,当归于刑部更有震慑力!”

“你等所说皆是不对,该由通政司来管辖,才是最合情合理了。”

“……”

隆庆帝看着他们,有些头疼,真没想到,竟然一个个平时看着很老实的臣子,此时都能争得面红耳赤!

文华殿内的这些文官,肯定争执不出结果的,最终,便只有恭请圣裁了。

隆庆帝听了,看向他们说道:“卿等既然决定不了,那就归宫里管辖算了,省得卿等再争来争去!”

一听他这话,刚才一个个彼此看不过眼的六部九卿,顿时一下联合了起来,纷纷上奏说宫里管辖就没必要了。

也亏了不是嘉靖皇帝,要不然,这些文官说也没用。

说来说去,最终决定,邮政衙门归通政司管辖,这让通政使乐得眼睛鼻子都笑开了花。

邮政衙门的方案,是内阁商议之后,还让李文贵提了意见,最终修改而成。

驿站系统,原本是兵部和地方共同管辖,特别是招待过往官员,对地方上造成很大的负担,一直是吞钱兽。

革新之后,驿站改为邮政,人员都归通政司管辖,品级也相应调整。省、府、县的驿丞为七品、八品以及九品。

邮政的事务,包括接待过往官员,传递官府和民间的信件、包裹等等。不管官府和民间,都要收费,并且是事先收费,也就是购买邮票作为付费凭证。

每年年底,一年的账册,都要上缴上一级审核,盈亏考核地方驿丞,一直到中央的通政使司衙门。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驿站亏损的大头,其实就是过往官员的招待。

如果说,严格按照朝廷规定,其实也不会有多少亏损。但是,时间长久之后,哪怕不是公务外出的官员,都会蹭免费的驿站,甚至连一些官员的亲朋好友,也都会蹭驿站。

公务外出的官员结束了公务之后,相关凭证并不上交,自己留着,或者借给其他人,就又可以去蹭免费驿站。

地方上,对于这种情况,只能说是有心无力,得罪不起。

但是,革新之后就会不一样了,账册是每年都会由通政司去核查的。如果有这类的费用,通政司可不会惯着他们,能直接上奏到皇帝跟前的。

另外,地方驿站的考核,要和盈亏挂钩,也让地方驿丞不得不尽心。他们也不再是不入流的小吏,而是有品级了,哪怕是最低级的官,那也是官了。

驿站一条线上的人,肯定因为这次革新而受益,为之欢庆就不用说了。

就连民间听说了这个革新方案之后,也大都叫好。

明朝和以往朝代真的是有很大不同的!

在隋唐之前,是世家门阀把控朝堂,可以说,朝堂无寒士;

从隋唐开始,虽然从制度上有了科举这个上升途径,但是,依旧是世家门阀把控朝堂,做官的,必然是先问出身;

唐朝末年,黄巢造反,杀了很多世家门阀,导致世家门阀的影响力被削弱。等到宋朝之时,科举进一步规范,但是也还是有讲究,真正的寒门,还是很难做到高官;

元取代宋,对于一直盘踞中原的世家大族,那就是毁灭性的打击了,儒家都被打入下九流。蒙古人是第一等阶级,色目人其次,换句话说,是按民族人种来论高贵低贱。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相当于是从废墟上重建,反而少了很多前朝的拘束,因此,明太祖所建立的科举制,又是八股取士,反而是最公平的了。

因此,明朝时候,很多真正贫穷的人,只要才智超群,也一样能靠科举当官。

张居正、刘元珍、海瑞、于谦以及杨涟等,皆是这类。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明朝的读书风气,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好,识字的人数,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要多。甚至江南这边的人,或多或少都能认得一些字。

这是书社能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明朝通俗小说蓬勃发展的基础。

另外,明朝的商业,等到这隆庆年间,也已经算是发达了。再叠加明朝非常特殊的存在,有两个都城,造就了南北两个中心。

在这样的基础上,书信的需求,其实是很高的。

南来北往客,有一个靠谱的联系亲人的渠道,甚至还能帮送包裹之类,民间自然是非常欢迎的。

一时之间,很多人都期待着这个邮政衙门早点开始运作。

这个新设立的邮政衙门,以原有的驿站为依托,以官府提供的需求为基本业务,拓展各类商社的需求,再加普通民间的需求,在大明朝主要的大城之间,算是有足够的基础了。

当然,偏远的州县,业务量肯定不高,时效性方面肯定比其他地方要差。

在大部分人还在讨论自己寄信方便与否的时候,李文贵这边,已经在考虑另外一个事情了。

这一天,他抽空去了趟通州的书社编辑部。

如今负责书社的掌柜是以前陈记茶馆的刘掌柜,一见李文贵被一群家丁簇拥着到来,意外之余,顿时大喜,连忙派人去向陈景行禀告,一边热情招待之。

老的书社伙计,自然都认识这位大东家,也都欢喜地打招呼。而在李文贵去忙其他事情之后,很少来书社之后加入的伙计,就很少有认识李文贵。一看这个架势之下,他们都是好奇。

只是看围过去,主动和李文贵打招呼的这么多人,他们就感觉,就算是陈大东家过来,大家伙也不至于这么热情的。

于是,其他老伙计便主动提醒了:“你们不是一直念叨财神么,这位便是了,也是我们书社的大东家!”

话语间,满满地都是自豪。

李文贵的本名,还有他的笔名无名,基本上是很少人知道的,但是,财神的外号,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过老伙计一介绍,可以说,整个书社的人都不干活了,热烈围观这位财神爷。

后街这边的编辑部,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道:“财神来了,就在书社前园!”

这一听之下,编辑部这边就轰动了。

等到李文贵在刘掌柜的陪同下过来时,徐渭和吴承恩两人,已经带领整个编辑部的人在院内恭候了,一见到李文贵进入院门,他们便一起向李文贵作揖行见师礼。

名义上,编辑部的人,不是李文贵的徒弟,就是他的徒弟代收徒,便都有师徒关系的。

李文贵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让其他人都回去工作之后,单独留下了徐渭和吴承恩两人。

他的办公室,依旧保留着的,几个人坐下之后,李文贵便开门见山地对他们两人说道:“今日过来,就是想给书社编辑部这边多加一块活。”

一听他这个开场白,徐渭和吴承恩都有点好奇,当即坐直了上身,认真听着。

刘掌柜则在亲自给他们泡茶,倒茶,同时也竖着耳朵听着。

只听李文贵先看向吴承恩说道:“编辑部原有的事情,就由你来总体负责。”

对于他的安排,不管是吴承恩,还是徐渭,都不可能反对。因此,吴承恩点点头,当即答应一声。

徐渭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李文贵。他知道,恩师这么安排,肯定不是因为他干得不好,而是另外那个事情,估计要他去负责了。

果然,就见李文贵接着转头看向他说道:“朝廷已进行驿站革新,设立邮政衙门,我觉得,有个事情,该是可以做了,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你合适来做这个事情。”

徐渭一听,立刻表态道:“恩师有所命,学生定然全力以赴。”

李文贵听到这话,心中很是满意,当即对他说道:“朝廷不是有邸报,会分发各地,传递朝廷的重要消息。我们就出一份类似的东西,不叫邸报,就叫报纸好了。”

“报纸的一部分,要包含朝堂上的消息,人事变动,朝堂消息,朝廷政策之类,和邸报类似;然后,再有其他内容,比如民生,娱乐,时政评论,以及各类有值得谈论的话题等等。”

“总之,内容包罗万象,只要是百姓感兴趣的东西,都是可以刊印上去的,编辑完了之后,可以通过邮政系统发到各地书社进行印刷发行,就依托书社的分社进行售卖。”

徐渭先是答应一声,然后有点疑惑地问道:“恩师,这个报纸可以赚很多钱?”

李文贵的代名词,就是财神,因此,他给出了一个主意,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赚钱方面。

李文贵听到他的话,正要回答时,陈景行赶过来了。

如今的陈景行,其实已经不怎么亲自去做事了。毕竟他的年纪摆在那,李文贵又成了他孙女婿,再怎么样也不会吞他的那份,可以让他很放心。

但是,李文贵难得过来,他当然是要过来见见的。

双方一见面,便是一阵客套,等到客套完了重新坐下,李文贵便把要办报纸的事情,给陈景行也说了下,然后,他才回答徐渭的话道:“报纸主要看销量,如果销量好,那肯定是赚钱。”

“我们办的报纸,这是第一份,没有竞争,相当于是垄断,我觉得赚钱肯定是能赚钱的。以后就算有其他人也要办这个报纸,我们有书社为依托,成本也绝对会比别人低。”

“不过我想办报纸,赚钱只是其次,而是手中有这份报纸之后,我们书社的话语权就会变得很大,会因此带来很多不是用钱能衡量的好处。”

李文贵说到这里时,看到徐渭等人,包括陈景行在内,都是一头雾水的样子,便只好详细解释道:“就比如说,我对某个人不满,就在报纸上写一篇文章说他的不好。只要看这报纸的人,就会都知道这事。而他要想反驳,还没法去找每个看过保持的人反驳什么。”

一听这个例子,徐渭便立刻回过神来,当即有点兴奋地对李文贵说道:“恩师之意,时政点评之下,是非曲直,也是报纸上的为准了?”

李文贵听得有点无语,他可不想去曲解政策,虽然他在的时候没事,可要是他没了,后面的人还想去拿捏朝廷,那就迟早会被朝廷收拾!

不过,意思还是差不多,都是掌握舆论权的意思。

因此,他点点头说道:“时政点评也好,其他话题报道也罢,其实都有侧重点,影响会非常大。我们办报纸的宗旨,肯定不是给朝廷添乱,而是要引导,让百姓都拥护朝廷,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如果有贪官污吏,地方上不好处理的话,也可以通过报纸来曝光。一些乱象,地方衙门不想处置的,也可以通过报纸来给予压力。”

“总之,报纸办起来,要有助于朝廷,那就能办得长久,有百姓需要的内容,那就能赚到钱。”

李文贵说到这里,认真地对徐渭强调道:“最开始的报纸样式,我来给你,你熟悉之后,这报纸就归你来管理。”

还真别说,当李文贵把意思表达明白之后,徐渭明显比吴承恩更感兴趣,也更兴奋,立刻保证道:“恩师放心,学生定然办妥此事,绝不让恩师失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拯救美强惨男二 斗罗之金鳄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武师的自我修养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春满香夏 福艳之都市后宫 军工科技 黑铁之堡 逍遥四公子 肥水不流外人田 挑肥拣瘦 重生之神级明星 超级神医赘婿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大宋女刑司 无敌天命 非凡人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我在大唐做战神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流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在下潘凤,字无双 
最近更新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大夏镇远侯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镇国世子爷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御赐监察使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沉默的战神 时空乱叙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重生美好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叫天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txt下载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最新章节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