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炉记

一棹碧涛

首页 >> 烘炉记 >> 烘炉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从红月开始 我在末世有套房 拥有荒古肾体的我,末世无敌了 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踏星 神话入侵:我在地球斩神明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快穿攻略:黑化BOSS,极致宠 快穿攻略:病娇哥哥,帅炸天! 诸天之从新做人 
烘炉记 一棹碧涛 - 烘炉记全文阅读 - 烘炉记txt下载 - 烘炉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

第155章 汉武帝分封诸王 公孙弘猜疑朝臣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词曰:

汉家宫阙,望长安、千古繁华如绘。武帝封王图霸业,天下风云交汇。社稷筹谋,江山指点,雄略惊神鬼。朝堂纷扰,暗流频起难寐。

忆昔公孙弘贤,然猜疑众宦,人心睽违。剑影刀光皆入目,争斗未曾消退。岁月悠悠,兴亡过眼,功罪凭谁谓?残阳斜照,史篇铭刻兴废。

华夏历2572年三月,温柔的春风如慈母的手,轻轻拂过长沙的每一寸土地,带来了新生与希望的气息。长沙王刘发的第九子刘拾,在这醉人的春风中,被封为建成侯。春风扬起他华丽的衣袂,他年轻而坚毅的脸庞上,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即将前往自己的封地建成,刘拾深知,这是他开启新征程的起点。

与此同时,刘婴被封为利乡侯,前往了属于东海郡的封地;刘钉被封为有利侯,怀揣着梦想奔赴属地;刘记被封为运平侯,带着使命踏上新的土地;刘齿被封为山州侯,迈向未知的未来;刘福被封为海常侯,其封地在遥远的琅邪郡;刘宽被封为驺丘侯。

刘宽在驺丘侯的位置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匆匆,一坐便是42年。他治理封地有方,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兴修水利。每逢灾年,他总是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在他的治理下,驺丘之地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刘宽深受百姓爱戴,人们对他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刘宽与世长辞。百姓们自发为他送行,哭声震天。他离世之时,谥号为“敬”,史称驺丘敬侯。他的事迹被人们传颂千古,成为后世侯王的楷模。

刘贞被封为南城侯,其封地也在东海郡。他在位42年,始终坚守职责,公正廉明,为百姓谋福祉。去世后,因其高风亮节,谥号为“节”,南城之地的百姓永远铭记着他的功绩。

刘裘获封广陵侯,雄心勃勃地前往封地,立志要做出一番大事业;刘皋则被封为杜原侯,带着家族的荣耀和期望,踏上了属于他的征程。

然而,大汉的边疆却并非如这些侯王的封地那般平静。同年夏,骄阳似火,烤炙着大地。匈奴的铁骑却如狂风般骤然侵入代郡、定襄、上郡。三万骑兵呼啸而来,马蹄声如惊雷,震破苍穹。他们如恶狼入羊群,所到之处,杀戮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的哭喊声、呼救声交织在一起,直冲云霄。原本宁静祥和的村庄瞬间化作一片火海,鲜血染红了大地,数千人的生命瞬间消逝在这残酷的战火与掠夺之中。

消息如插上翅膀,迅速传到京城。朝堂之上,一片凝重。武帝刘彻眉头紧锁,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他高大的身躯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双手紧紧握拳,仿佛要将这无尽的怒火化作力量,一举击退匈奴。

“匈奴蛮夷,竟敢如此放肆!”刘彻的怒吼声响彻朝堂,“朕定要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大臣们噤若寒蝉,心中既愤怒又忧虑。在这紧张的局势之中,朝廷的人事也在悄然变动。

同年冬,薛泽被免职。武帝慧眼识珠,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并封其为平津侯。丞相封侯,自此便从公孙弘开始。

公孙弘出身贫寒,自幼饱受生活的艰辛。然而,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出众的才华,一步步从社会的底层走到了权力的中心,成为了汉武帝刘彻倚重的丞相。

他深知武帝的雄心壮志是要打造一个繁荣昌盛、威震四方的大汉王朝,也明白自己肩负着辅佐武帝、治理天下的重任。为了能更好地为大汉效力,公孙弘开设东阁,广延四方贤能之人。一时间,东阁之内人才济济,众人怀揣着报国之志,共同为大汉的未来出谋划策。

每一次上朝觐见奏事,公孙弘都会精心准备,抓住机会,谈论国家的有利之事。他的言辞恳切,条理清晰,让武帝频频点头,对他的见解颇为赞赏。然而,武帝身边也不乏才华横溢、能言善辩之人,对于公孙弘的提议,武帝常常会让身边擅长文学的臣子与他辩论。在这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大汉的治国方略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明晰。

这一日,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公孙弘神色肃穆,上前一步,拱手奏道:“陛下,臣有一事上奏。如今十个贼人张满弓弩,百名官吏不敢向前。为保国家治安,维护百姓安宁,请求下令禁止百姓携带弓弩,如此方可有利于治安。”

此议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丞相此言差矣!”一位大臣挺身而出,他目光炯炯,直视公孙弘,“百姓携带弓弩,多为防身之用。如今世道并非清平,若遇盗贼,弓弩可助其自卫。若强行禁止,恐生民怨。”

公孙弘不慌不忙,拱手道:“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如今盗贼横行,屡禁不止。若不禁弓弩,他们更是有恃无恐,肆意妄为。百姓安全固然重要,但国家的治安更需维护。若因小失大,致使盗贼猖獗,百姓又岂能真正安居乐业?”

另一位大臣也说道:“丞相,若禁弓弩,百姓如何狩猎?如何抵御猛兽?此令一出,恐民生艰难。百姓以狩猎为生者众多,弓弩乃其重要工具。若骤然禁止,百姓生计无着,又当如何?”

公孙弘微微皱眉,回应道:“诸位大人,吾等当以大局为重。狩猎之事,可寻其他方法替代。至于抵御猛兽,官府可加强巡查,保护百姓安全。且禁止弓弩,并非要断绝百姓生路,而是为了从根源上遏制盗贼之乱,营造一个太平盛世。”

此时,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他言辞激昂:“丞相,您只看到了禁止弓弩可能带来的好处,却未考虑此举对百姓生活造成的巨大冲击。百姓乃国家之根本,若不顾百姓意愿,强行推行此令,恐失民心。”

公孙弘目光坚定,说道:“吾等为官,当为国家谋长治久安。民心固然重要,但国家的律法和秩序亦不可废。若因一时之怜悯,而放纵弓弩泛滥,社会治安崩坏,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朝堂之上,争论之声此起彼伏,大臣们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武帝坐在龙椅上,静静地聆听着众人的辩论,面色凝重。

公孙弘沉思片刻,整了整衣袖,拱手说道:“诸位大人,禁弓弩并非要断绝百姓生路。朝廷可加强治安力量,保护百姓。至于狩猎与抵御猛兽,可另寻他法。”他的声音沉稳,但在这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却显得格外响亮。

反对禁弓弩的大臣们立刻出声反驳,“公孙大人,弓弩乃百姓防身狩猎之必备,禁之,岂不是让百姓失去了自保之力?若遇猛兽侵袭,又当如何?”

公孙弘面色不改,回应道:“加强治安力量,足以保障一方平安。猛兽之事,亦可训练专门的猎户或组织队伍应对。”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朝堂上充斥着激烈的辩驳之声。

武帝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辩论,面沉如水,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他的目光深邃而威严,扫过每一位争论的大臣,却不发一言。

此时,侍中吾丘寿王挺身而出,高声说道:“陛下,臣有不同之见。”他的声音打破了这短暂的僵持。

武帝微微侧身,目光中带着几分好奇:“哦?爱卿,你且说来听听。”

吾丘寿王深吸一口气,向前迈了一步,拱手道:“我听说古代制作五种兵器,不是用来互相侵害,而是用来禁止暴力、讨伐邪恶的。想那秦朝,兼并天下之时,销毁兵器,折断刀刃,以为如此便可永享太平。然而,事与愿违,后来百姓用农具、棍棒相互攻击,违法犯罪之人越来越多,盗贼多得无法制止,最终导致混乱亡国。”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看着武帝,继续说道:“由此可见,单纯地禁止兵器,并不能杜绝犯罪。真正的关键在于人心,在于教化。圣明的君王应当致力于推行教化而减少禁令防备,因为那些禁令防备是靠不住的。百姓若心向仁德,知礼守法,又何须担忧兵器之患?若人心不古,即便禁了弓弩,亦会有其他凶器出现,犯罪之事亦不会断绝。”

武帝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吾丘寿王受到鼓舞,声音更加洪亮:“陛下,如今我大汉国力昌盛,四方来朝。但在这繁荣之下,更应注重的是百姓的内心。若以禁令强压,只会让百姓心生怨怼。当以仁德感化,以礼法教导,使百姓自觉遵守律法,崇尚正义。如此,方能长治久安,保我大汉江山永固。”

这时,一位支持禁弓弩的大臣说道:“吾丘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如今民间弓弩泛滥,若有不法之徒借此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吾丘寿王反驳道:“若因噎废食,为防微末之患而禁弓弩,岂不是伤了百姓之心?且若真有作乱之人,其根源并非在于弓弩,而在于其心术不正。加强治安,明察秋毫,严惩不法,方能震慑奸邪。”

公孙弘再次开口:“吾丘大人,教化之道固然重要,但见效缓慢。当下之急,是采取切实可行之法,迅速稳定局势。”

吾丘寿王毫不退让:“公孙大人,欲速则不达。若只求一时之稳,而不顾长远之治,恐非明智之举。”

吾丘寿王向前一步,清了清嗓子,声音更加洪亮:“礼法上说:‘男孩出生,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这明显地表示有战事。而且举行大射礼,从天子到平民都参与。这是夏、商、周三代的传统。臣听说圣明的君王通过射箭来明确教化,没听说过禁止使用弓弩的。况且,陛下所要禁止的,是那些用弓弩来攻杀掠夺的盗贼。然而,攻杀掠夺的罪行应判处死刑,却依旧不能制止,那是因为这些大奸大恶之人对于重刑,本来就不回避。倘若禁止弓弩,臣担心邪恶之人携带弓弩而官吏不能禁止,善良的百姓用弓弩来自卫却触犯法律禁令,这无疑是助长了盗贼的威风而剥夺了百姓自救的手段。臣个人认为,禁止弓弩之举,甚为不妥。”

吾丘寿王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大殿内一时鸦雀无声。他身姿挺拔,目光坚定,毫无退缩之意。那洪亮的声音仿佛还在殿内回荡,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武帝刘彻陷入了沉思,脸色阴晴不定。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椅的扶手,心中反复权衡着吾丘寿王的谏言。这位年轻而雄心勃勃的帝王,一心想要治理好国家,让大汉江山更加稳固昌盛。然而,面对如今盗贼横行的局面,他急于寻找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禁弓弩似乎是一个直接而果断的举措,但吾丘寿王的话又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决定。

公孙弘见状,急忙再次出列道:“陛下,吾丘寿王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未免过于理想化。如今盗贼猖獗,若不禁弓弩,如何能迅速平息祸乱?”公孙弘身材消瘦,面容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急切与忧虑。

吾丘寿王毫不退缩,反驳道:“丞相大人,盗贼之所以猖獗,并非因为弓弩之存在,而是因为教化未及,法令未严。若能加强治安,公正执法,严惩罪犯,何愁盗贼不平?”

公孙弘冷哼一声:“吾丘寿王,你说得轻巧。加强治安、公正执法,谈何容易?如今各地官员疲于奔命,仍难以遏制盗贼之势。禁弓弩至少能让盗贼少了一种凶器,减少百姓伤亡。”

吾丘寿王目光炯炯:“丞相大人,只禁弓弩,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若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盗贼只会更加猖獗。百姓失去弓弩自卫,只会让盗贼更加肆无忌惮。”

朝堂上的争论愈发激烈,群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赞同吾丘寿王的观点,认为禁弓弩会带来更多弊端;有的则支持公孙弘,觉得当下应以雷霆手段迅速平定乱局。

此时,一位老臣缓缓出列,他是历经三朝的重臣李太傅。李太傅微微躬身行礼,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吾丘寿王与公孙丞相所言皆有其理。禁弓弩或有不妥,但如今盗贼之患确实严峻。或许可以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观察其效果,再做定夺。”

武帝刘彻微微点头:“太傅所言,也有可取之处。”

吾丘寿王再次进言道:“陛下,试点之举虽可,但需谨慎为之。若试点不当,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多混乱。”

公孙弘紧接着说道:“陛下,臣认为应尽快实施,不能再拖延,以免盗贼之势愈演愈烈。”

武帝刘彻眉头紧锁,心中的纠结愈发深重。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一个决策的失误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将领站了出来,他是刚刚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的卫青。卫青抱拳行礼,朗声道:“陛下,末将以为,禁弓弩并非良策。战场之上,弓弩乃重要兵器,若民间禁止,恐影响军事储备。且盗贼之患,根源在于民生之苦。若能减轻百姓负担,发展生产,让百姓安居乐业,盗贼自会减少。”

卫青的话让武帝刘彻眼前一亮,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朝堂上的争论仍在继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大殿的地砖上,光影交错,仿佛也在见证着这场激烈的辩论。

吾丘寿王慷慨激昂地说道:“陛下,治国之道,当以仁为本,以民为重。禁止弓弩,实乃伤民之举。”

公孙弘也毫不相让:“陛下,为了国家的安宁,有时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

武帝抬起手,示意众人停止争论:“吾丘寿王,你所言也不无道理。但此事关系重大,朕需再斟酌一番。”声音沉稳而有力,充满了帝王的威严。

退朝之后,武帝回到寝宫,疲惫地坐在榻上,心中依旧在思考着弓弩之事。公孙弘的出发点他明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防止弓弩流落民间被不法之徒所用,造成更多的祸乱。然而吾丘寿王的观点也让他有所触动,限制弓弩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限制了百姓正当的防卫手段。

武帝起身,在寝宫中来来回回地踱步,思绪如乱麻。窗外的微风轻轻拂过,却未能吹散他心头的纠结。

数日后,武帝再次召集群臣。朝堂之上,气氛庄重而肃穆。

“朕反复思量,吾丘寿王关于弓弩之论,颇有见地。”武帝缓缓说道,声音在朝堂内回荡。

公孙弘脸色一变,心中一紧,连忙跪地:“陛下,臣虑事不周,还望陛下恕罪。”他的额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深知自己的主张未被采纳。

武帝摆摆手,神色平和:“丞相也是出于对国家的一片忠心,起来吧。吾丘寿王所言,让朕明白,治理国家不能仅仅依靠禁令,更要注重教化和法治。朕决定,暂不禁止弓弩,但要加强对盗贼的打击力度,同时大力推行教化,使百姓知礼守法。”

群臣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声音响彻朝堂,震耳欲聋。

公孙弘缓缓起身,回到队列之中,脸色恢复了平静,但内心却波澜起伏。他深知这次在弓弩之事上的进谏未被采纳,让自己在武帝心中的地位有所动摇。

公孙弘生性猜忌,外表宽厚而内心深沉,犹如一潭看似平静的湖水,实则深不见底,暗藏玄机。那些曾与公孙弘有过嫌隙的人,起初并未察觉到他隐藏在和善面容下的真实心思。公孙弘总是能在表面上展现出无比的友好,仿佛过往的纠葛从未发生过。然而,这不过是他精心编织的伪装,时间会揭示他的真实意图。

在朝堂之外,公孙弘的府邸中。

公孙弘独自坐在书房,面色阴沉。回想着朝堂上武帝的决定,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大人,此次之事......”一位亲信小心翼翼地说道。

公孙弘猛地抬头,眼神凌厉:“莫要多言!吾自有分寸。”

亲信吓得连忙低头,不敢再多说一句。

公孙弘心中暗想:“吾丘寿王,你这一番言论,倒是让我陷入了如此境地。这笔账,迟早要算。”

而另一边,吾丘寿王也深知自己此次的进谏虽得到了武帝的认可,但也因此得罪了公孙弘。

“大人,今后怕是要小心公孙丞相。”手下人提醒道。

吾丘寿王冷笑一声:“我一心为了国家,何惧他公孙弘。”

日子一天天过去,武帝大力推行着他的新政策。加强了对盗贼的打击,同时派遣官员到各地宣扬教化,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安定,知礼守法之风也渐渐兴起。

然而,朝堂之上的暗潮却从未停止涌动。公孙弘在暗中寻找着吾丘寿王的把柄,想要伺机报复。

一次偶然的机会,公孙弘抓到了吾丘寿王的一个小失误,立刻在武帝面前添油加醋地禀报。

武帝听后,微微皱眉:“此事虽小,但也不可忽视。吾丘寿王,你当自省。”

吾丘寿王心中明白,这是公孙弘的阴谋,但也只能跪地请罪。

大汉的朝堂之上,董仲舒昂首而立,他身姿挺拔,目光清正,那一身浩然正气仿若能驱散所有的阴霾。他是一位廉洁正直的学者,心怀天下,以其高尚的品德和犀利的见解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中独树一帜。

而在朝堂的另一边,公孙弘却满脸谄媚,阿谀奉承之态尽显。董仲舒对公孙弘的这般行径深感不耻,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公孙弘行为的不满。

公孙弘闻之,心中妒火熊熊燃烧。他那双狭长的眼睛里时常闪烁着阴鸷的光芒,心中暗暗发誓定要让董仲舒好看。他深知董仲舒的才华和声誉对自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一直在等待时机,想要给予他致命的一击。

在大汉的疆土上,胶西王刘端仗着自己的皇族身份骄横放纵,无法无天。他屡次触犯法律,视朝廷的权威如无物,杀害和杀伤的二千石官员众多,令当地的治理陷入一片混乱。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

公孙弘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一个可以借刀杀人、铲除董仲舒的机会。在一次朝议上,公孙弘故作诚恳地向汉武帝进言:“陛下,胶西之地,因胶西王刘端的肆意妄为,局势动荡,百姓苦不堪言。如今急需一位德才兼备、刚正不阿之臣前往治理,方能稳定局势,安抚民心。臣以为,董仲舒董大人乃不二之选。”

汉武帝微微皱眉,陷入沉思。他深知董仲舒的才华,那是能为大汉的繁荣建言献策的大才;他也了解董仲舒的刚正,那是面对奸佞绝不低头的铮铮铁骨。但他也担忧胶西之地的凶险会给董仲舒带来危险,一时之间,武帝心中纠结万分。

公孙弘见武帝犹豫,赶忙继续说道:“董仲舒大人学富五车,品行高洁,定能以其智慧和仁德感化胶西王,使其改过自新。况且,此乃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之举,相信董大人定不会推辞。”

公孙弘说动汉武帝,下旨任命董仲舒为胶西王的相。董仲舒接到旨意的那一刻,心中便如明镜一般,知晓这是公孙弘的阴谋诡计。但皇命难违,他只得无奈地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胶西的艰难路途。

胶西王刘端,是个骄横跋扈、肆意妄为的主儿。他的种种劣行早已传遍朝野,董仲舒深知此次胶西之行,必定充满艰险。然而,秉持着儒家的道义和对大汉的忠诚,董仲舒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试图规劝胶西王改邪归正。

初到胶西,董仲舒便受到了刘端不冷不热的接待。刘端斜睨着董仲舒,心中满是不屑:“一个儒生,能有何作为?”但董仲舒不卑不亢,言辞恳切地向胶西王阐述仁政的重要性,以及肆意妄为终将带来的恶果。刘端表面上敷衍着,心中却对董仲舒的劝谏置若罔闻。

日子一天天过去,董仲舒在胶西的日子过得如履薄冰。刘端时常故意刁难他,甚至设下种种陷阱。但董仲舒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化险为夷。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曾有丝毫的退缩。

或许是上天眷顾,董仲舒最终因病免职,得以逃离这是非之地。当他离开胶西的那一刻,回首望着那片土地,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因为这次胶西之行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他无悔,因为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而在朝堂之上,另一位忠臣汲黯,同样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汲黯性格刚直,对公孙弘的种种作为早已心怀不满。他看不惯公孙弘的虚伪和谄媚,时常在朝堂之上公开诋毁儒生,更是当面毫不留情地触犯公孙弘。

公孙弘对汲黯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但汲黯在朝中素有威望,且深受汉武帝的信任,直接对其下手并非易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公孙弘心生一计。

这一日,公孙弘瞅准了时机,在一次与汉武帝单独议政时,装作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如今右内史辖区内事务繁杂,显贵的大臣和宗室众多,管理颇为棘手。此地需要一位资历深厚、地位尊贵且手段强硬之臣方能治理妥当。臣思来想去,汲黯大人最为合适。”

汉武帝听后,略作思索。他深知右内史辖区的复杂情况,也明白需要一位有能力、有魄力的大臣去治理。公孙弘的提议看似合理,汉武帝遂点头同意。

汲黯接到任命时,心中一沉。他立刻明白,这是公孙弘的阴谋。但皇命难违,他只能硬着头皮前往右内史。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倚天神雕 御女天下 女公务员的日记 拯救美强惨男二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我为炉鼎 乙木修仙录 镇妖博物馆 渔港春夜 影视之多子多福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肥水不流外人田 花都太子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一品道门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剑来 
经典收藏拥有荒古肾体的我,末世无敌了 我的掌中小世界 地球主神 我的女儿是魔王 末世多子多福,校花女神到处捡 未来天王 废土最强净化师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 凶宅笔记 全球饥荒:从继承万亩农场开始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有点撩! 武侠重生 女神攻略手册 末日:我能自选异能强点正常吧 末世:一不小心救了太多妹子 法宝之仆 快穿之女配又逆袭 命案现场 星际游戏争霸 我的地球OL游戏 
最近更新纵横末日:我为食物链顶端 拥有治疗系的我打穿了世界 末日爆卡亿万次!灭世魔女是萝莉 人在一千光年外,我是宇宙佣兵! 末世救赎之进化 挣扎在废土的日子 末世模拟器之开局釜山行 无限之武器大师的征途 恶毒向导太娇媚,顶级哨兵抢破头 极寒末世:开局一颗小太阳 末世歪厨 懒人末日求生系统 我要吃掉整个世界 穿成兽世恶毒亲妈,全员跪求我宠 快穿之拯救反叛魔神徒弟 重生者:末世生存战 穿越星际种田日常 快穿女配被迫躺平了 末日重生之我做丧尸之王 女扮男装上军校,我被变态包围了 
烘炉记 一棹碧涛 - 烘炉记txt下载 - 烘炉记最新章节 - 烘炉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