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

我只想铲屎

首页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史前部落生存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想当皇帝的领主 驿路星辰 夺嫡 妖孽王妃桃花多 敛财人生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史前部落生存记 我只想铲屎 - 史前部落生存记全文阅读 - 史前部落生存记txt下载 - 史前部落生存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7章 植物选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谷仓里满满的粟子,光从视觉效果上,就让族人受到极大的震撼,更让来自其他部落的人极为羡慕,无法用他们贫瘠的词语来表达。

既然称得上是丰收,那总得让大家感受一下丰收的喜悦。

在收获之后,每个人都尝到了粟米饭的滋味。

虽然有人觉得没有炖肉好吃,没有炒菜香,可肚子是不会骗人的,一碗黏糊糊热乎乎的粟米饭下肚,驱赶了秋日的寒意。而且,鱼也好,野兽也好,是需要去捕捉的,不一定每天都能有很多收获。

可种地不一样,土地就摆在那里,只要付出几个月的管理,收成是可以预料到的。

每个部落的队长或者族长们,不是傻子,这种可以预料到的收获,可以让部落省去很多高风险低回报甚至无回报的事情。

现在能够认识到这点的人不多。

整个凌河区域,据巫所说,有的是可以用来种植的平地,即便被森林、河流给分隔开,每块都不大,但总量却很是可观。就算是撒一把种子不再管,那也会有一定的收获。

很多其他部落有些机灵的族人,已经在向熊部落的人打听种地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了,这些天的田间管理,很多部落也都参与进去,他们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犁地之后的播种环节。

其中有很多人选择直接问张洪和熊巫。

熊部落内部,在成堆的粟米面前,原本怀疑草籽能够代替肉类、让部落食物充足的族人,也都彻底转变了过来,喜爱粟米甚至比喜爱肉食更坚决。

张洪用一碗碗喷香的粟米饭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种地的作用,原本担心种地会影响食物获取的熊槐、熊材等人,也由原本的不理解摇身一变,成为坚定的“种地派”。

族人大多如此,见识到只要花一些时间在地里忙活,几个月后就能得到如此多的食物,这种安全又轻松的方式,比长途跋涉冒着生命危险去跟野兽搏斗,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部落里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开垦荒地,将现在的粟田规模扩大再扩大。

增加明年粟的收获有很多种办法,除了继续开垦荒地,增加播种面积,还有就是可以做好选种。

早在初春的时候,靠近小桥的二十多亩地,就被张洪用粪肥、淤泥等混合在里面,今年这片地生长出来的粟,要比旁边的产量多上不少,而且粟穗的长度更长,上面结的籽也更多,单个粟子的颗粒也要比旁边的大上一些。今年收获的粟,平均亩产60多公斤,但这二十亩地,亩产达到了85公斤!

不仅仅是施肥的作用,还有一些田间管理、浇水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这二十亩地,用的种子,都是经过挑选出来的最饱满的种子。

春耕之前,张洪制作了几张筛网,用细细的麻纤维,编成一张孔洞排列整齐、网洞只比粟粒大一点点的网,用这个网,从去年收获的野生粟粒中,筛出了不到20斤的粟,播种在这二十亩地里。

而今年收获的粟,这20亩产出的粟粒,每株几乎都比旁边粟田里的要结的多。粟粒归仓的这段时间,张洪安排了熊槐带着部落的几个人,一直在不停地筛着种子,只要被这种特制的筛子筛上一遍,留下来的便作为种子,被小心地储存在陶罐中,张洪本人更是每隔几天就会来看一次。

而筛选下来用于食用的粟,就被熊花熊果等带着孩子的妇女们拿到磨坊里脱壳。筛选下来的种子,大概20斤左右才能筛出一斤。

经过族人筛选过一遍,留作种子的粟,最终从公斤里面,只筛出来2000公斤。

这些种子,被晒干以后,每50斤一个瓦罐,密封储存在山洞中,而且每天都要有人去看,防止老鼠或者虫子偷吃。

对于张洪来说,明年的收获,还是要从最基本的选种开始。

这样经过几年不间断地优中选优,是有可能让亩产达到秦汉时期的水平,甚至可能更高。

当然,除了种子以外,还可以在土地肥力上下下功夫,比如多施粪肥或者多松土,挖一些淤泥也可以。

至于粪肥,部落里人口不算多,建立的几个厕所,产出的粪便每个月也就那么一点。

好在部落现在牲口很多,每天产出的粪便都得用粪桶挑上几十桶。牲口产生的粪便,需要先集中堆肥发酵,让里面的有机物充分分解。

所以在东面和南面的粟田附近,挖了两个很大的土坑,是部落用于集中堆肥的地方。除了人畜粪便,每隔一段时间,收集来的草木灰、杂草、淤泥等,也会倒入这里,跟泥土拌一下,堆在这里,等待时间慢慢发酵。

田地里收割过的粟茬子,已经在犁过后,用筢子给耙到了一起,晒干后就可以跟杂草什么的一把火烧掉。

而新开垦出来的土地上,族人们也挨着用筢子、锛子等农具,把这些土地上的草根、树枝什么的给清理掉。

幸好在秋收之后,又让其他部落的人帮忙开垦了不少荒地,否则要靠部落自己,也开辟不了多少。

荒地在人工种植上几年,基本上就能从生地转变成熟地了,反正现在周围地广人稀,开辟出来多少也没有人管,不如趁着部落有人有牛有工具,先占一些再说。

除了开垦荒地,打猎的事情也不能说停就停。

熊大熊二等人又带着族人去远一点的地方寻找猎物了,这次张洪给他们的方向是北方,据其他部落的人所说,北方经常会有一些成群的羊或者其他大型动物在秋天的时候南迁过来,运气好的话,搞不好一次性就能抓到几十只,而且好像还有一种跑起来飞快的动物。

张洪很怀疑那就是野马,如果是这样,那还真有理由亲自去看看。

但今年怕是不行了,现在部落里事情还是很多,除了粟的选种,还有很多植物也需要选种,比如油菜和菘,还有萝卜。

这个时代的油菜,与后世有很大区别,最主要的就是叶子少、植株矮、开花结果也少,在部落里,通常都是用来做蔬菜的。

张洪知道部落除了需要粟这种主食之外,还要有油脂来提高族人的营养,动物油脂获取不稳定,而且产量太少,一头野猪,身上的肥肉就算全部炼光,也只能产出十几斤,还不够用来炒一周的菜。

而植物油就相对来说方便很多。

所以早在5月底,张洪在进行造墙工作的同时,将附近收获的野生油菜籽全部储存起来,到现在大概有了300多公斤。

东岸沿着小溪,往北新开了600多亩的土地,这300多公斤,将会有一半,在这两天被撒到新开垦出来土地上。

剩下的150多公斤,将在春天的时候进行播种,油菜耐寒,即使在积雪覆盖下,也能有一定的活力。这样的话,将一些长得不怎么好的油菜或者过于密集的油菜进行移栽,剩下来的可以当做蔬菜或者喂牲口,让部落里在冬天和春天,都能有一些新鲜绿色的蔬菜作为补充。

除了收集熊部落周围的菜籽,张洪也让贸易队的人跟各个部落说,也让他们帮忙收集。虽然现在已经是秋天了,野外没有油菜籽的出现,但据说很多部落在春夏的时候,也会主动地采集一部分,因为烤肉的时候撒上一些这些磨碎的菜籽,烤起来味道更香,所以很多部落都会有一些。

剩下的一些,张洪准备在冬天的时候,用来尝试榨油。

除了粟米和油菜,其实部落里日常吃的蔬菜,也长势喜人。

今年新栽种的各五十多亩菘和萝卜,也快到了收获的季节。

菘和萝卜,采摘下来能够在山洞里储存很久,让冬季接触不到绿色蔬菜的部落来说是个不能忽略的存在,而今年经过人工种植,每亩产量也不算低,每棵白菜差不多都有一斤多,叶子在人工捆扎的情况下,逐渐有了后世大白菜的那种形状,只不过菜叶子还是太少;萝卜稍微好一些,在间苗去掉一些小的萝卜缨之后,便有了一些空间让其他体型较大的生长,最大的萝卜有大半斤。

萝卜生长起来很快,春天播种了一批,留下做种的之后,在夏末的时候又播种了一批,张洪让人给每个长得茂盛的做好标记,不让族人给采摘掉,这些做好标记的,将会继续生长,抽薹开花结种,到深秋,这些种子就能收集起来,等到来年继续播种。

而在北面山包上的一大片草地,也特意留下来一大片,用来留存苜蓿草的种子。今年北面山包上的草场,承担了绝大部分牲口的青储,部落里一摞摞捆扎好的草料,将是今冬牲口们的口粮。张洪对发展农业和养殖业同样重视,这些苜蓿草,今年已经证明了人工种植的必要。而来年,将会继续往北面种植,直到森林边缘。

甚至,部落还将一些其他离部落很远的荒地上也撒上草籽,改造成种植苜蓿的地方,反正苜蓿草生命力旺盛,也不需要怎么打理。

族人们在张洪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除了去狩猎的20人和贸易的20人外,族中剩下来的人口只有不到120人,所幸各个工坊目前没有太急的需求,族人们都按照分工,按部就班地做着。

巫则趁着这个时间将原本不怎么起眼的蘑菇大棚给扩建了一下,除了野生的蘑菇,今年修建围墙期间族人所吃的蘑菇,百分之九十都是来自这里。

常见的几种蘑菇,都已经用各种办法给移栽到了这些大棚里,如平菇、木耳、银耳、香菇等熟悉的蘑菇,都能够在这些蘑菇大棚里种植,母本都是从森林里倒下的朽木身上收集到的。

5间大棚,从春末到夏末,每个月都能稳定地产出300公斤的蘑菇,吃不完的,就采摘下来经过冲洗晾晒,然后储存在干燥的陶罐中,并用兽皮给密封起来,防止受潮。

巫看到蘑菇的产量挺可观的,自然也想按照种植的办法,给扩大产量。

部落里每顿饭都会放上一些蘑菇,不仅提鲜,还能让并不是很丰富的食物种类多上一些。甚至其他部落的很多人看到晾晒场上的蘑菇,也准备回去到森林里多采集一些,到时候供自己部落食用,或者交换给其他的部落。

如何提升蘑菇的产量,倒是有些方法。

蘑菇其实就是一种真菌,通过分解土壤和木头上的有机物质进行生长,而且他们的生长周期要比禾本科的植物要短上很多。

张洪告诉熊巫,可以用粟米煮成粥,冷却后倒在大棚里那些堆好的木头上,然后用粟杆给盖上,这样,蘑菇就能获得充足的营养,生长起来也就更快。

巫对这个办法深信不疑,要不是这个季节不适合种植蘑菇,他都忍不住要试一试了,但这个方法可以在明年派上用场。

新建的大棚有十五个,连上之前的五个,总共占地只有不到5亩,就挨着山脚下的阴凉处。明年开春播种后,巫还要再修建一些,这些大棚也不需要怎么打理,只要偶尔洒洒水,采摘一下就行了。

自从尝了一锅母鸡炖蘑菇汤之后,巫就对这种从枯木、石缝里长出来的菌类感兴趣,张洪自然不会打消他的探索欲望,况且这些蘑菇放到汤里、粥里甚是美味,产量还不低,等到过两年粟米能够作为主粮,这些蘑菇也能给族人的餐桌上增添一些美味菜肴。

这些蘑菇中,以木耳、香菇的产量最高,银耳虽然挺好吃的,但是产量并不高,而平菇又不好储存,所以今年新盖的蘑菇大棚,还是以那些容易保存的蘑菇种类为主要种植对象。

巫忙着带人建设大棚种蘑菇,而张洪则带着人在离部落不远的地方,四处寻找着荒野里各种植物的种子。

菽,也就是黄豆,在这附近收集到最多,加上部落里人工种植收获到的,现在已经有了5000多斤,装黄豆的麻袋,足足装了200多个,剩下的,也被存在了谷仓里保管。

还有一些野生的豌豆、豆角什么的,也都按照不同的种类,分装在罐子中,至于产量怎么样,只有等到种植后才能知道了。

张洪计划在入冬之后,利用之前收集的黄豆,使用制作完成的石磨磨制一些豆浆,尝试制作豆腐。

豆制品,在后世缺少肉食的年代,可是能够补充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豆制品不仅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此外,豆制品的种类繁多,从豆腐、豆浆到腐竹、豆皮,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深受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喜爱。在古代,豆制品还常被用作节日和祭祀的食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除了这些植物的种子,张洪还让人移栽了不少果树。

在部落周围,有很多果树,这些果树有的单独生长,附近只有一棵,有的则是成片成片生长。张洪能够辨别出来的果树,有萘(林檎)、杏、桃、樱、李、梅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后世没有见过的,也有不少。

很多后世的水果,其果树都是经过各种杂交或者嫁接形成的,而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诞生着新的物种,也有物种消亡,这些没有见过的果树和水果,很可能就灭绝了。

族人们在收集这些水果的时候,几乎要跑很远才能采摘到一些,而这些果实的成熟期很短,有的时候发现成熟了,再去采摘,已经被野兽或鸟类吃掉了。

水果对于人体生长来说,能够补充很多种维生素,也是现阶段,很多部落食物的补充。虽然很多都跟蔬菜重合,但也能让现在族人们寡淡的食物,增加很多酸甜的味道,提升幸福感。

在族人已经可以吃饱的情况下,能够丰富部落营养的食物,都会被张洪利用起来。

在这些果树周围,有很多今年才发芽长出的小树苗,在野外,通常这些树苗存活率很低。

张洪这几天就带着人四处挖这些小树苗,连同根部的土壤,都给移栽到围墙西面,那一大片刚刚砍完树木的荒地上。

砍完的树木,大一点的树根都被挖了出来,在这些松软的泥土上,沿着直线,每隔一段距离,便挖个小坑,将这些树苗栽在里面,然后填土、浇水,并把多余的树枝和叶子给砍掉,让树根的负担小一点,更容易存活。

按照这样的办法,秋收后的半个月,共植树200多亩,将原本被山火摧毁、又被砍掉大树的山林,又种上了各种树木。其中桃树、林檎、杏这些果树产量高,口味比较好,有120亩种这三种,剩下的都种其他水果,还有一些能够食用的树木,比如香椿、榆树这些。

移栽的不仅仅只有这些果树,柿子、板栗、木瓜等后世常见的经济林木,在这个时代也有不少,而且这个时候正是收获的季节。柿子树和板栗树通常都很高大,只能来年通过压条和取种繁殖的办法来种一些。但周围收集到的小树苗也有不少,大概都是一年两年左右的树苗,正好移栽过来,等上一两年就可以结果。柿子树共移栽了50多棵大概占地一亩多,板栗树一百多棵,占地三亩。木瓜则稍微多一些,因为这种果实不宜直接吃,张洪将用它来做一些果干。

柿子是个好东西,张洪在后世,老家里有成片成片的柿子树。当柿子开始泛黄时,就可以摘下来,用白酒抹遍,然后用塑料袋扎起来,很快就能吃了,或者用野外的辣蓼草,放到温水里泡或者煮,得到的柿子硬且脆,十分香甜;如果再等一段时间摘下的柿子,就会慢慢变红,里面的果肉就逐渐变软,变成如同果冻一般的样子,这个时候最是美味,不需要任何处理,剥了皮就可以吃。

张洪小时候最喜欢爬到邻居家的树上,摘已经变红变软的柿子,咬开一个小口,一吸,里面的果肉就被吸入口中。

柿子的保存周期也很长,能够到冬天,就是所说的烘柿就是将青黄坚硬的柿子给摘下来,用成熟的水果放到一起,密封起来,很快这些柿子都能成熟。

如果放在杂草、草木灰混合的木箱子里,保存的时间会更加长一些。

板栗则更不用说,去年采集的一千多斤板栗,配上腌肉和鱼,煮出来味道相当好,减少很多压力。

板栗也可以生吃,打猎的时候,部落里很多猎手就喜欢带上一小包板栗,在休息的时候剥开一个,放到嘴里细细地嚼。

板栗除了生吃,炒熟以后味道更好,在后世,哪个没有吃过糖炒板栗呢?虽然这里没有糖,但板栗自带甜味,用小刀划开棕色的外皮,然后放到铁锅中和洗净的小石子一起翻炒,不出一会儿,整个厨房就散发出一股香甜的味道,而经过炒制的板栗,口感软糯,迅速在部落中流行开来,特别受到老人和小孩的青睐。由于板栗的美味和易于消化,它们成为了部落中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族中的老人们常常会把炒熟的板栗作为奖励给孩子,或者作为部落聚餐时的美味小吃。

而在火堆里烤板栗,不时地炸起一蓬蓬火星,也让孩子们乐此不疲,也乐于围坐在火堆旁,享受着板栗的香甜。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诡秘之主 背剑之人 天下枭雄 我的总裁老妈 猎艳谱群芳 逍遥人生 退下,让朕来 山村情事 肥水不流外人田 超凡大航海 特种兵在都市 重生之神级明星 重回1982小渔村 一剑独尊 超维术士 非凡人生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明末超级土豪 智械战争 抗战之红色警戒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锦衣为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穿越梁山成霸业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大明抄家王 娇小玲珑的芈瑶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史前部落生存记 我只想铲屎 - 史前部落生存记txt下载 - 史前部落生存记最新章节 - 史前部落生存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