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从始皇开始

妖皇

首页 >> 答题:从始皇开始 >> 答题:从始皇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 权奸 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夺嫡 铁骨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寒门宰相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武道凌天 
答题:从始皇开始 妖皇 - 答题:从始皇开始全文阅读 - 答题:从始皇开始txt下载 - 答题:从始皇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6章 唐宋八大家下(三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苏洵(1009 年 5 月 22 日—1066 年 5 月 21 日),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早年游荡:苏洵年轻时喜好游山玩水,学习并不认真,直到 27 岁才开始发奋读书。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名落孙山,这让他对科举制度产生了不满。

游历与沉淀:科举不顺后,苏洵游历庐山、虔州等地,增长了见识。后来他绝意于功名,在家专心读书写文,并教育苏轼、苏辙两个儿子。

声名渐起:嘉佑元年(1056 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到汴京,拜见了欧阳修等文坛名人。欧阳修赞赏他的文章《衡论》《权书》《几策》,向朝廷推荐了他,苏洵从此声名大噪。嘉佑二年(1057 年),苏轼、苏辙兄弟同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开始流传。

晚年为官:嘉佑五年(1060 年),经韩琦推荐,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次年,担任霸州文安县的主簿,参与修撰礼书《太常因革礼》。治平三年(1066 年),《太常因革礼》编撰完成,但苏洵也在同年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师。

2. 文学成就:

散文方面:

风格特点:苏洵擅长散文,尤其善于政论,文笔流畅雄健。他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具有雄辩的说服力。他摆脱了科举应试的功利心,主张写“胸中之言”,文章自然成文。

代表作品:《六国论》是他的经典之作,文章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观点,借古讽今,抨击了宋朝赂敌求和的政策;《管仲论》《辨奸论》等也都是他的优秀散文作品。

诗歌方面:苏洵的诗歌风格质朴苍劲,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其诗歌作品有《有触者犊》《朝日载升》《我客至止》《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等。

3. 文学影响:

对家人的影响:苏洵对苏轼、苏辙的教育和培养影响深远。在他的指导下,苏轼、苏辙自幼便开始写文章,为他们日后成为文学大家奠定了基础。“三苏”在文学上的成就相互辉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对文坛的影响:苏洵的文章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的创作风格和文学主张对北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许多文人学士对他的文章推崇备至,他的文学成就也为后世所认可和赞誉。

苏辙(1039年3月18日 -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他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 生平经历

成长与科举之路:苏辙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与苏轼是兄弟。他自幼受父兄的熏陶,勤奋好学。嘉佑二年(1057年),苏辙与苏轼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兄弟俩同榜进士,开启仕途。

政治生涯的起伏:他在政治上经历诸多坎坷。王安石变法期间,因意见不合,自请外任。他先后在陈州、齐州等地任职。元佑时期,旧党执政,苏辙被召回朝廷,仕途顺遂,官至门下侍郎。但绍圣元年(1094年),新党再度执政,苏辙又被贬谪,远至岭南雷州等地。徽宗即位后,他遇赦北归,最后定居颍川,直至去世。

2. 文学成就

散文方面:

风格特点:苏辙散文风格汪洋澹泊,有秀杰深醇之气。他在叙事、写景、议论中常常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语言简洁流畅,富有表现力。他的文章在稳健之中蕴含着灵动,条理清晰,论证严密。

代表作品:《黄州快哉亭记》是他的名篇。文章从长江的壮阔景色入手,引出“快哉”的主题,进而讨论士人的心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体现出他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还有《上枢密韩太尉书》,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见解,同时也展现了求仕的抱负。

诗歌方面:

风格特点:其诗风格淳朴无华,情感真挚。在题材上,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对人生的感慨。

代表作品:如《游西湖》描绘西湖美景,清新自然;《秋稼》则体现了他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3. 政治理念与贡献

政治理念:苏辙秉持儒家的治国理念,主张以民为本,反对激进的改革措施,认为改革应循序渐进。他在新旧党争中立场鲜明,希望朝廷能够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贡献:在地方任职期间,他积极治理水利、减轻税赋、改善治安等,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在朝廷为官时,他也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国家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4.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影响:苏辙的文学作品在北宋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散文和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写作手法和风格为后人提供了学习的范例,其诗歌也被后世诗人所借鉴。

思想影响:他的政治思想和人生态度也为后人提供了思考的角度,对研究北宋时期的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早年成名:苏轼出生于文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嘉佑二年(1057年),他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文章名动京师。此后,他先后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任职,在地方上颇有政绩。

“乌台诗案”及被贬黄州: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思想和文风都发生了重要转变。

东山再起与再次被贬:宋神宗驾崩后,苏轼被重新启用,一度官至礼部尚书等职。但由于新旧党争,他又多次遭到贬谪,先后被流放到惠州、儋州等地。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北返,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病逝于常州。

2. 文学成就:

散文:苏轼的散文成就极高,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齐名,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他的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叙记文及文赋等,以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记为代表,如《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其散文风格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覃思妙理,自然天成。

诗歌:苏轼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社会政治诗、山水景物诗、和陶诗、题画诗等。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例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富有哲理。

词:苏轼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将词抬高至与诗同等的地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词题材丰富,“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

3. 艺术成就:

书法:苏轼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传世墨迹有《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

绘画:苏轼开启了写意绘画的先声,对“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他擅画墨竹,传世画作有《枯木竹石图》等。

4. 思想与人格:苏轼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精神,既有积极入世的一面,又有超脱旷达的一面。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使他成为后世文人敬仰的楷模。

《赤壁赋》分为前后两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后所作。

《赤壁赋(前)》

这篇赋描绘了作者与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的情景。文中描绘了清风、水波、明月等美好景色。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营造出一种空灵澄澈的意境。

同时,文中还体现了主客之间的对话,他们谈论宇宙的无穷和人生的短暂,客人表达出了一种悲观情绪,而苏轼则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等观点来宽慰客人,体现出苏轼豁达超脱的心境。

《赤壁赋(后)》

以叙事写景开头,“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描绘了苏轼与两位客人在秋夜赤壁游玩的情景。

文中苏轼登山临水,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有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感叹。

并且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在赤壁的经历,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展现其乐观的处世态度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赤壁赋》两篇都展现了苏轼在被贬谪时期的心境变化,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两篇赋的文辞优美,意境深远,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其大致意思为: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期。苏轼游览黄州赤壁矶,追忆三国时期周瑜的无限风光,对比自己的坎坷处境,感慨万千。词的上阕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为下阕缅怀英雄人物作了铺垫。下阕通过对周瑜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和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该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气势磅礴、意境雄浑,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苏轼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豪放派词的魅力,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撰诗并书,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作品。诗帖内容是两首寒食节所写的五言诗。诗句体现出苏轼当时惆怅孤独的心境,如“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描绘出他在黄州的清冷生活,感叹时光流逝的无奈。

从书法角度看,其笔法多变。字体形态丰富,有正有斜,有大有小。笔画或粗壮或纤细,用墨也有浓有淡。比如,在表达强烈情绪的部分,笔画往往较重,体现出书写者内心的波澜;而在情绪舒缓处,笔画相对轻盈。这种变化展现出苏轼书写时情绪的起伏变化,使书法与诗意紧密结合,艺术感染力很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镇妖博物馆 御女天下 诡秘之主 剑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春满香夏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军工科技 猎艳谱群芳 黑铁之堡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陛下不可以! 特种兵重生七零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恶魔军官,放我走! 花都太子 猎艳江湖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抗日之铁血战魂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帝国大闲人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大明:开局三千龙骑,震惊老朱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大明抄家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重生大明1635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我家有个电饭锅 如何拯救德意志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答题:从始皇开始 妖皇 - 答题:从始皇开始txt下载 - 答题:从始皇开始最新章节 - 答题:从始皇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