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

鹰晴

首页 >> 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 >> 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铁骨 妖孽王妃桃花多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天下枭雄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武道凌天 
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 鹰晴 - 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全文阅读 - 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txt下载 - 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4章 去藩属国微服私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元璋自从经历了科举舞弊案的风波后,虽全力整肃朝纲,使大明官场为之一清,但心中始终憋闷。

一日,他突发奇想,觉得在国内久居,诸事繁杂,不如去海外藩属国看看,了解下民情风俗,也顺便放松一番。思及此,他便唤来朱棣,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于他。

朱棣听闻,大惊失色,连忙跪地劝阻:“父皇,此举万万不可。您乃一国之君,肩负天下苍生,怎能轻易涉险前往海外?况且路途遥远,诸多不便,万一有个闪失,儿臣等如何向天下交代。”

朱元璋却大手一挥,不以为然道:“朕意已决,你不必多言。朕乔装打扮一番,悄无声息地去,不会有人知晓。此次出行,一来朕可看看海外藩属国的真实境况,二来也能散散心。你就随朕一同前去,也好有个照应。”

朱棣见朱元璋心意坚决,知道再劝也是无用,只好无奈领命。于是,二人乔装成普通商人,带着几个身手矫健的侍卫,乘船朝着朝鲜而去。

数日后,他们抵达了朝鲜。朱元璋看着异国的风土人情,心中满是新奇。

一路上,他东瞧瞧西看看,时不时与百姓交谈几句,倒也其乐融融。行至王宫附近,朱元璋望着那巍峨的宫殿,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心,想要进去一探究竟。

他带着朱棣和侍卫们,大摇大摆地朝着王宫走去。

王宫侍卫见几个陌生人径直朝宫门走来,立刻上前阻拦。

一名侍卫头目模样的人,手持长枪,大声喝道:“站住!此处乃王宫禁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速速离去!”

朱元璋平日里在国内,哪曾受过这般阻拦,心中顿时不悦。

他微微抬起头,带着几分威严说道:“我们远道而来,不过是想进去参观一番,并无恶意。还望小哥通融通融。”

侍卫头目见朱元璋等人态度傲慢,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冷笑一声道:“哼,你们当这王宫是什么地方?是你们想进就能进的吗?再不离开,休怪我等不客气!”

朱棣见势不妙,赶忙上前,陪着笑脸说道:“各位兄弟,我们确实不知规矩,多有冒犯。这就走,这就走。”说着,便拉着朱元璋要离开。

朱元璋却一把甩开朱棣的手,心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他怒目圆睁,对着侍卫头目吼道:“你这小小侍卫,竟敢对我如此无礼!你可知我是谁……”

话还未说完,侍卫头目大手一挥,一众侍卫立刻围了上来,手持兵器,虎视眈眈。其中一个侍卫性子急躁,见朱元璋还在叫嚷,二话不说,上前就是一枪柄,打在了朱元璋的肩膀上。

朱元璋猝不及防,被打得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朱棣见状,急忙上前护住朱元璋,抽出佩剑,与侍卫们对峙起来。那几个侍卫也毫不畏惧,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原来是朝鲜国王李芳远听闻宫门处有骚乱,带着一队人马匆匆赶来。

李芳远见此情形,连忙大声喝止:“住手!都给我退下!”

侍卫们见国王驾到,纷纷放下兵器,退到一旁。李芳远走上前,打量着朱元璋和朱棣等人,心中疑惑不已。他拱手问道:“不知几位是何方人士,为何在此与我的侍卫发生冲突?”

朱棣收起佩剑,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实在抱歉,惊扰到您了。我们乃大明商人,途经此地,一时好奇,想进王宫看看,不想与侍卫们产生了误会。”

李芳远一听是大明来的商人,脸色微微一变,连忙恭敬地说道:“原来是大明贵客,失敬失敬。不知贵客到访,有失远迎。还请贵客移步王宫,本王略备薄酒,为各位接风洗尘。”

朱元璋此时心中还在为刚才被打的事情生气,冷哼一声道:“不必了!我等还有要事在身,这就告辞。”说完,转身便要走。

李芳远见朱元璋态度冷淡,心中更是不安。他知道大明乃天朝上国,得罪不起,若是因此事让大明皇帝怪罪下来,那可就麻烦了。于是,他急忙上前,拦住朱元璋的去路,诚恳地说道:“贵客请留步。是本王的侍卫无礼,冒犯了贵客,还望贵客大人有大量,不要与他们计较。本王定当严惩这些侍卫,给贵客一个交代。”

朱元璋见李芳远态度诚恳,心中的怒火这才稍稍平息了一些。但他还是余怒未消,说道:“罢了罢了,此事就此作罢。只是这王宫,我们也没兴趣再看了。”

李芳远见朱元璋还是不愿留下,心中暗自思忖,觉得这几个人身份恐怕不简单,说不定是大明皇帝派来微服私访的。

若是就这样让他们走了,自己恐怕难辞其咎。

于是,他眼珠一转,说道:

“既然贵客不愿在王宫停留,那本王就陪贵客在城中逛逛,尽一尽地主之谊。平壤城虽比不上大明的繁华,但也有不少独特之处,相信贵客定会感兴趣。”

朱元璋听李芳远这么说,心想既然来了,不妨在城中看看,也了解下朝鲜的民生状况。

于是,他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李芳远的提议。

李芳远大喜,连忙吩咐手下准备马车。

一行人乘坐马车,在平壤城的大街小巷中穿梭。

李芳远一边走,一边向朱元璋介绍着城中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朱元璋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在暗暗观察着这座城市的情况。

走着走着,朱元璋突然发现街道两旁的百姓,虽然穿着朴素,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店铺里的货物琳琅满目,生意兴隆。

他不禁暗暗点头,心想这朝鲜国王治理国家倒也有些手段。

就在这时,马车停在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前。

李芳远笑着对朱元璋说道:“贵客,这座寺庙是我国最古老、最有名的寺庙,名为法兴寺。寺内供奉着诸多佛像,香火鼎盛。很多百姓都会来此祈福,以求平安吉祥。贵客不妨进去看看,也沾沾佛缘。”

朱元璋听了,觉得有些意思,便下了马车,走进了寺庙。

寺庙内香烟缭绕,梵音阵阵,让人顿感宁静祥和。

朱元璋四处打量着,看着那些精美的佛像和虔诚的信徒,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就在他沉浸在这庄严的氛围中时,突然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哭声。

朱元璋心中一动,顺着哭声的方向走去。在寺庙的一个角落里,他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跪在一尊佛像前,哭泣着祈祷。

朱元璋走上前,轻声问道:“老人家,你为何在此哭泣?有什么难处不妨说出来,或许我能帮你。”

老妇人抬起头,看着朱元璋,眼中满是泪水。她抽泣着说道:

“这位大爷,您有所不知。我本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中有一个儿子,靠种地为生。前些日子,官府突然征收重税,我们实在无力承担。儿子为了交税,只好去山上砍柴卖钱,不想却在山上遭遇了意外,摔断了腿。如今躺在床上,无钱医治。我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来这寺庙,祈求佛祖保佑。”

朱元璋听了,心中大怒。他转头看向李芳远,质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何要征收如此重税,逼得百姓如此困苦?”

李芳远见朱元璋发怒,吓得连忙跪地,说道:“贵客息怒,此事是本王治理不善。前些日子,我国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粮食歉收,国库空虚。为了筹集救灾资金,本王只好暂时提高了赋税。本王也知道这样做会给百姓带来负担,但实在是无奈之举。本王已经下令,减免了一些受灾严重地区的赋税,并且正在想办法筹集资金,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朱元璋听了李芳远的解释,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他说道:“你身为一国之君,当以百姓为重。遇到困难,应首先考虑百姓的疾苦,而不是一味地加重他们的负担。此次朕就暂且相信你,希望你能说到做到,尽快解决百姓的问题。”

李芳远连忙磕头谢恩,表示一定竭尽全力。朱元璋又从怀中掏出一些银子,递给老妇人,说道:“老人家,这些钱你拿去给儿子治病,好好照顾他。”

老妇人接过银子,感激涕零,连连磕头。朱元璋扶起老妇人,叹了口气,说道:“起来吧,以后会好起来的。”

离开寺庙后,朱元璋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他原本以为朝鲜在李芳远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没想到还有如此困苦的一面。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责任重大,任何一个决策都关乎着百姓的生死存亡。

回到住处后,朱元璋对朱棣说道:“此次朝鲜之行,让朕看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一个国家的兴衰,关键在于百姓。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朕回去后,一定要更加勤勉治国,让大明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朱棣点头称是。次日,朱元璋便带着朱棣等人,启程返回大明。一路上,他思绪万千,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大明治理得更加繁荣昌盛,让天下百姓都能沐浴在太平盛世的光辉之下。

回到京城后,朱元璋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讨如何减轻百姓负担,促进国家发展。他还对朝鲜之行的所见所闻进行了总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

在朱元璋的努力下,大明的国力日益强盛,百姓生活也越来越好。

而朱元璋朝鲜之行的这段经历,也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段宝贵记忆,时刻提醒着他要以百姓为重,不忘初心,为大明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

朝鲜国王李芳远在得知那个被王宫侍卫阻拦并挨打的老头极有可能是大明皇帝朱元璋后,瞬间吓得脸色惨白,双腿一软,瘫坐在了地上。身边的侍从们见状,吓得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

“这…… 这可如何是好!” 李芳远惊恐地喃喃自语,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缓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急忙大声喊道:“快!速速宣众大臣进宫,有紧急要事商议!”

没过多久,朝鲜的一众大臣们便神色匆匆地赶到了王宫大殿。他们看着瘫坐在龙椅上、脸色如纸般苍白的国王,心中都充满了疑惑与不安。

领议政金宗瑞率先开口问道:“陛下,究竟发生了何事,如此惊慌?”

李芳远颤抖着声音说道:“诸位爱卿,恐怕我们大祸临头了!今日在王宫前与侍卫起冲突之人,极有可能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此话一出,大殿内瞬间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脸上都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左议政朴訔震惊道:“陛下,此事当真?若是真的,那我们可冒犯了天朝上国的君主,这可是大罪啊!”

李芳远痛苦地闭上了眼睛,点了点头:“本王也希望这不是真的,可种种迹象表明,此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你们说,本王该如何是好?”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都没了主意。过了许久,右议政郑道传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之计,我们只能先找到朱元璋,向他赔罪,祈求他的原谅。”

李芳远叹了口气:“谈何容易,他们如今不知去向,我们该去哪里找?”

这时,司宪府大司宪赵浚说道:“陛下,我们可以派人在城中四处寻找,同时张贴告示,表明我们的诚意。只要他们还在城中,就一定能看到。”

李芳远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诸位爱卿,此事关系到我朝鲜的生死存亡,你们务必全力以赴。若能平息此事,本王定有重赏;若是办不好,你们也知道后果!”

大臣们纷纷跪地领命,随后便急匆匆地离开了大殿,各自去安排人手寻找朱元璋。

而此时,朱元璋和朱棣等人正在城中的一家客栈里休息。朱棣看着一脸怒气的朱元璋,小心翼翼地说道:“父皇,您消消气。那朝鲜国王肯定不知道是您,才会发生这样的事。”

朱元璋冷哼一声:“哼,就算不知道是朕,那侍卫也不该如此无礼!朕乃堂堂大明皇帝,何时受过这般羞辱!”

朱棣正想再劝,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闹声。他起身走到窗边,向外望去,只见街道上有很多人在张贴告示,周围围了不少百姓在观看。

朱棣好奇地说道:“父皇,外面好像有什么事,儿臣去看看。” 说完,便走出了客栈。

朱棣来到告示前,挤开人群,看到告示上写着:“今日本国侍卫冒犯了尊贵的客人,实乃大不敬之举。朝鲜国王深感愧疚,望贵客现身,国王愿当面赔罪。若有提供贵客消息者,必有重赏。”

朱棣看完,心中一动,连忙回到客栈,将此事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听后,沉思片刻道:“看来那朝鲜国王已经知道朕的身份了,也知道害怕了。哼,且看他如何赔罪。”

于是,朱棣便按照告示上的联系方式,派人通知了朝鲜国王。李芳远得知消息后,立刻带着一众大臣,急匆匆地赶到了客栈。

李芳远见到朱元璋,立刻跪地磕头,诚惶诚恐地说道:“罪臣李芳远不知陛下亲临,多有冒犯,还望陛下恕罪!罪臣愿以死谢罪!”

大臣们也纷纷跪地,高呼:“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脸色阴沉地说道:“李芳远,你可知罪?”

李芳远连忙说道:“罪臣知罪!罪臣管教无方,让侍卫冒犯了陛下,实在罪该万死!”

朱元璋冷哼一声:“你身为一国之君,本应礼贤下士,可你的侍卫却如此蛮横无理。朕看你这国王也当得糊涂!”

李芳远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说道:“陛下教训得是,罪臣今后一定严加管教,绝不会再发生此类事情。恳请陛下给罪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朱元璋沉默片刻,说道:“罢了,起来吧。朕此次前来,本是想看看你这藩属国治理得如何。今日在城中走了走,发现百姓生活还算安稳,这一点你做得不错。”

李芳远听朱元璋这么说,心中稍安,连忙说道:“这都是托陛下的洪福,朝鲜能有今日的安定,全靠大明的庇佑。”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问道:“朕听闻你前些日子因为旱灾,征收了重税,可有此事?”

李芳远心中一紧,连忙说道:“回陛下,确有此事。前些日子我国遭遇严重旱灾,粮食歉收,国库空虚。为了筹集救灾资金,罪臣不得已才提高了赋税。不过罪臣已经下令减免了受灾严重地区的赋税,并且正在想办法筹集资金,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你身为一国之君,当以百姓为重。遇到困难,应首先考虑百姓的疾苦,而不是一味地加重他们的负担。此次朕就暂且相信你,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李芳远连忙磕头谢恩:“陛下放心,罪臣一定竭尽全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朱元璋又对李芳远和大臣们询问了一些朝鲜的政务、民生、军事等方面的问题,李芳远和大臣们都一一如实回答。朱元璋听后,对朝鲜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李芳远的治理能力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谈话过程中,朱元璋发现李芳远虽然在处理某些事情上有些欠妥,但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有上进心、想把国家治理好的君主。于是,他的态度也逐渐缓和了下来。

“李芳远,朕看你还算诚恳,此次就饶了你这一回。不过你要记住,今后要好好治理国家,善待百姓。若是再让朕听到你做出不利于百姓的事,朕绝不轻饶!” 朱元璋严肃地说道。

李芳远连忙再次跪地磕头:“陛下大恩大德,罪臣没齿难忘。罪臣今后一定谨遵陛下教诲,兢兢业业治理国家。”

随后,李芳远为了表示歉意,特意在王宫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请朱元璋和朱棣等人。宴会上,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摆满了一桌。李芳远亲自为朱元璋敬酒,不断地赔礼道歉。

朱元璋在宴会上也没有再提之前的不愉快,与李芳远和大臣们交谈甚欢。他还向李芳远传授了一些治理国家的经验和方法,李芳远和大臣们都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称是。

宴会结束后,朱元璋准备启程返回大明。李芳远带着大臣们亲自到城门口送行,他还准备了大量的朝鲜特产,作为礼物送给朱元璋。

“陛下,此次招待不周,还望陛下海涵。这些特产是罪臣的一点心意,还请陛下笑纳。” 李芳远恭敬地说道。

朱元璋看了看那些礼物,说道:“心意朕收下了,礼物就不必了。你还是把这些东西用在百姓身上吧。”

李芳远听了,心中十分感动,再次跪地磕头:“陛下圣明,罪臣一定谨遵陛下旨意。”

朱元璋看着李芳远,语重心长地说道:“李芳远,你要记住,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我们两国本是一家。你要好好治理国家,与大明友好相处,共同维护东亚的和平与稳定。”

李芳远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罪臣一定牢记陛下的教诲,世世代代向大明称臣纳贡,永不背叛。”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带着朱棣等人,踏上了返回大明的路途。李芳远和大臣们一直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才转身回城。

回到王宫后,李芳远立刻召集大臣们,对此次事件进行了总结。他对大臣们说道:“此次能得到大明皇帝的原谅,实乃我朝鲜之幸。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要时刻牢记大明的威严。今后,我们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把国家治理好,不能再给大明留下任何把柄。”

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从那以后,李芳远更加勤勉地治理国家,积极推行改革,减轻百姓负担,使朝鲜的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他也始终保持着与大明的友好关系,按时向大明进贡,积极参与大明组织的各项活动。

而朱元璋回到大明后,也没有再追究朝鲜的责任。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国内的建设和发展上,继续为实现大明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诡秘之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渔港春夜 都市花语 逍遥人生 退下,让朕来 肥水不流外人田 混沌神王 陛下不可以! 花都太子 特种兵重生七零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历史扳道工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秦朝历险记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 鹰晴 - 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txt下载 - 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最新章节 - 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