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首页 >> 逍遥江山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下枭雄 黑铁之堡 凤囚凰 驿路星辰 绝代神主 将军好凶猛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超能进化  大魏宫廷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 逍遥江山全文阅读 - 逍遥江山txt下载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1838章:进亦忧,退亦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郭琎看着他,脸上渐渐露出古怪的神气:“你就不怕老夫贼心不死,一计不成再生第二计?”

“怕……当然怕了?“杨峥盯着郭琎道。

“那你还留下老夫?”郭琎同样盯着他问。

杨峥道:“很简单,我与大人没有深仇大恨,再者我已经告诉了大人,吏部尚书下官若不熬上个十几年,是坐不上这个位置的,一个人与大人既如仇恨,又没有威胁,大人又不傻,如何取舍还用得着我说么?“

郭琎的目光微微眯着,却始终落在杨峥的脸上,看了许久许久,脸上终于慢慢露出了笑意,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道:“往日的事是老夫孟浪了,今日接着这杯酒一切都风吹云散了……?”

杨峥端起酒杯道:“该当如此!”

两只酒杯轻轻碰了一下,听得一声清脆,两人彼此看了一眼,一饮而尽,哈哈大笑起来。

爽朗的笑声在李家府邸久久传荡。

解开了疙瘩,气氛登时好了起来,郭琎看了杨峥一眼,道:“老夫活了大半辈子,竟还不如你豁达,这辈子算是白活了,今日我老夫也不说什么不疼不痒的话儿,日后杨大人若有什么需要的,只要言语一声,老夫绝不含糊!“

杨峥道:“那下官就多谢了?“说完端起酒杯来碰了过去,听得当的一声清脆,两人各自一饮而尽。

这一顿酒席吃了差不多一炷香的功夫,两人才各带醉意走了出来,门外的冷风一吹,顿时让两人打了一个哆嗦,郭琎双手拱手胸前,微笑地道:“今日之恩,老朽没齿难忘?他日杨大人有任何差遣,言语一声便是,老夫定会还这个人情?”

杨峥摆了摆手道:“郭大人客气了,来日事来日说,咱们今日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说完也不等郭琎搭话,便径自去了。

此时夜色已浓,雪花飞舞,但京城毕竟是繁华之地,与这场大雪并无多大的影响,甚至因为这场大雪波及了北方,每年这个时候鞑子叩边的情况也没听闻,让北京这座繁华的城池多了几分安详。

街道上人群涌动,显得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彼此起伏,因为家家户户点了灯笼,与这雪花之中,多了几分亲切之感,灯光下,那些做生意的小商小贩争论价格的,吆喝的,嬉笑的,甚至骂人的不一而足,这样的画面在往年的京城不多见,但这几年却是天天见,朱瞻基虽无其祖父的雄才伟略,但在爱惜百姓,休养生息上的确是做得很好,大明经过这五年的发展,可谓是呈现繁荣气象,就是这场大雪,也难以抵挡这股从骨子里透出的自信感。

赋税的降低,少了各种盘剥,百姓的日子好了不少,似这样农闲的日子,即便是雪灾,也出来走一走,看一看,纵然不买,看看也好。

人多,自然商家也多了,随着朝廷对商业的扶持,这些做生意也欢喜不易,银子比往年要多了许多,所以即便是这样的大雪,他们也不辞辛苦打开了店门营业,因为雪灾太大,许多南方的素菜,水果成了最紧俏的东西,商人天生对赚钱有着狗一样的嗅觉,这不早在大雪来临之前,他们以低价收购南方的蔬菜,水果、糕点,水酒、粮食,藏于地窖之中,如今趁着雪灾再拿出来,价格上稍微做出了提高,如此在这京城雪灾之地,竟可以看到苍耳子、莠子、稗草子、金荞麦、紫苏子等,白菜、萝卜、茄子、青瓜、冬瓜、天菁葵、葱、匏塔儿葱、茴茴葱、韭、蒜等。郁郁葱葱竟给这白茫茫一片的京城添上了几分绿色。有了南方的蔬菜,自少不了本地宝了,北京居民还习惯于腌菜,以供冬时食用。一般在霜降后,即行腌菜。诸如瓜茄、芹芥、萝卜、苤蓝、春不老、箭杆白(一种白菜)和黄芽菜等,都可用来腌菜。今年的北京冬季亦有较为新鲜的蔬菜,但数量极少,价格昂贵。这些鲜菜或运自南方(如生姜、荸荠、冬笋之类),或在北京当地暖房内培育(如黄瓜、韭黄)。产于本地的黄瓜、韭黄,是在火炕地窖中长成的,价格自然不便宜。所谓“火迫而生”的黄瓜,冬日的价格可比人参。那股因腌制的香味,即便是这浓浓的冬意,仍旧藏不住,四处弥漫开来,让空气中多了几分春日的暖意。

除此之外,京畿各乡的土产珍玩,也从四面八方汇集进城,此时被摆在了货摊上,被人叫卖。

若是平日,这样的画面,杨大人即便是想看也因为公务繁忙,难以多做停顿,可今日下了公务,加上没轿子,反而有了几分闲情逸致,便一路走一路看,过了崇文门,不知不觉便到了棋盘街,这里本就繁华热闹的所在,此时虽在夜色,可仍旧百货云集”,由于”朝廷对列街之左右”,”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毂击,竟日喧嚣”,一派热闹景象。这显然是位置居中,又接近皇城、宫城和政府军、政机关,来往人多,商业自然繁荣。灯市”在东华门王府街东,崇文街西,互二里许。南北两廛,凡珠玉宝器以逮日用微物,无不悉具。衢中列市棋置,数行相对,俱高楼……市自正月初八日起,至十八日始罢”。在开市之日,”货随队分,人不得顾,车不能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也是热闹异常。此时各色声音纷纷而起,在家中待了一整天的百姓,这会儿得了空闲,也出来透个气了,他们穿着鲜艳衣服,带着妻儿子女,边走边看,各种叫卖声,说笑声、嬉笑声,好一派田然雪中图,杨峥看着这洋溢大街小巷,处处显示着勃勃的生机的北京城,心儿早已飞去了江南,如此繁华之地,到底破败成了怎样的一副模样呢?“说着重重叹了声,转身加入了喧闹的城池之中。

江苏太仓,古代为滨海村落,人烟稀少,户不满百。春秋时属吴地,秦属会稽郡,汉为吴郡娄县惠安乡。三国吴于此建仓屯粮,渐次发展。元代于刘家港开创漕粮海运后,遂日益繁盛,成为万家之邑。元末筑太仓城。吴元年建太仓卫,明初置镇海卫,屯兵驻防,才开始露出人们的视野之中。

要说太仓真正的繁荣,名声响彻海内外,还是从永乐五年开始郑和下西洋开始,随着元朝漕运开通,刘家港发展成为“天下第一码头”。

这刘家港起于南宋,兴于元代。在疆域广大的元朝,为实现它南粮北运的经济需要,元朝政府在短短几十年间,重修大运河,新辟海运,不断扩大海外贸易,使刘家港成为当时江南漕运和海运的集结地。民间流传中最有传奇色彩的江南首富沈万三,当时就寓居于刘家港,并经常泛海经商。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命令在太仓南码头兴建运仓,建成仓房九百一十九间,贮存国家粮食。洪武二年到永乐十三年,经由刘家港的海运漕粮就达2800万石以上。明初,额定太仓卫漕船一百三十五艘,每艘船十一名士兵押运。军运漕粮时常常“趋驰十万兵”,声势壮大。《太仓府志》记载:“永乐贮米数百万石,浙江等处秋粮皆赴焉,故天下之仓,此为最盛。”

明初的苏州府,负担了全国12%的税赋,而太仓又负担了苏州12%的税赋。富甲天下的财力和物力,为郑和出使西洋提供了雄厚的物资支持。这也是明成祖选上太仓的原因之一了,除此之外,造船业在太仓也尤为发达。太仓武陵街有两条巷子叫作“铁锚弄”,在明朝是苏州造船场的附属工场——铁工场,专门为船场生产铁锚。大船的铁锚重几百斤,甚至几千斤。

郑和船队的粮船、战船多产自刘家港所在的苏州府船场。和南京宝船厂制造六七千吨的豪华船只不同,苏州府船场主要以建造战船出名,特别是二三百吨的中小型战舰,船头斗盖用坚硬的木头做护围,遇到盗贼就将石碇绞在船头,以便冲撞敌船。在一些快船上还配置砍刀、钩镰、标枪、弓弩、飞镖等冷兵器,还装备各种火器、如火枪、火球等。”

精良的造船业,与之相配的是优秀的水手,无疑让太仓成为西洋之行的理想之地,从永乐五年到永乐十九年,郑和先后六次下西洋,使得太仓内停满了南京、太仓等地制造的各种海船,二百零八艘船自然排列成燕形,郑和长约四十四丈四尺,宽约十八丈的宝船居中,百余艘坐船紧紧围绕在其四周,在下西洋最鼎盛时期,生活在太仓的船员就有人。此外,还有几倍于船队的船夫,以及为举行盛大祭礼活动而忙碌的差役。在码头上走动的,除了驻扎在当地的官兵、军运漕粮的士兵、本地居民外,最活跃的还属那些满怀淘金梦想的人士——做贸易的商贾、随郑和来华的藩王、使节和随员等,大大的充盈了太仓之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网游之修罗传说 王座攻略笔记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帮主角受逃离疯子后我被盯上了[穿书] 龙族:从觉醒言灵皇帝开始 超凡大航海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续弦小夫人 艳海风波 挑肥拣瘦 绑定神豪系统,我被养成顶级女神 逍遥人生 宿敌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男欢女爱 九龙至尊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帝国大闲人 昭昭大明 九龙夺嫡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明末小平民 唐砖 崇祯十五年 带着农场混异界 流氓帝师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岂独无故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三藏还俗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乾风云起苍穹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明朝的名义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辽国公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 逍遥江山txt下载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逍遥江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