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首页 >> 逍遥江山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军工科技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抗战之红色警戒 大清隐龙 1949我来自未来 国色生枭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赤色黎明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 逍遥江山全文阅读 - 逍遥江山txt下载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996章:大明户部(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于谦笑了笑道:“想不到杨兄弟也有不知道的时候,这可是新鲜事?“

杨峥呵呵一笑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人家孔圣人也有不知道的东西,何况我一个凡人?“

于谦对他影响极好,打趣了两句,便耐心给他解释道:“所谓的纳援就是让百官捐出一部分薪俸给户部,好让户部渡过危机,等来年户部好转了,再返回来给百官?“

杨峥哦了声:“怪不得众官儿的面色好看了许多,比起俸禄减半,虽说自己要拿出来一部分,可这部分是可以收回来的,而俸禄减半谁知道减半到什么时候,万一皇帝减着减着习惯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了,再者,纳援给出的银子也不多,只需从官员的每个月的薪俸中直接扣除,压力一时没那么大,容易接受些?“

“这的确是个好法子?“杨峥点了点头。

于谦附和道:“法子是不错,可每个月扣除也是一种压力,我朝的官儿俸禄本就少得可怜,本不足以养活家人,那些大官儿有门路,有手段或许不计较这点俸禄,可那些无权无势,克己守法的好官儿,这点俸禄就是他们全部的生活的指望!“说着轻声一叹道:”你知道么,我曾经亲眼看到过,江浙一些下等官吏,他们没手段,没权势,为了生计,不得不另想他法,他们做了小贩,下田做了农民,去书局做抄写员,做什么的都有,心思花在了这上面,还能为朝廷多想么,为百姓多想么,不能,而那些大官儿更多的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捞些银两,过些与自己身份相称的日子,所以这法子是个法子,又不是一个好法子?好的是百官可以有周旋的余地,不至于活不下去,不好的是,朝廷沦落到要靠纳援来缓和灾情,不免让群臣人心浮动,再者此风气一开,日后群臣少不了为了这点俸禄与朝廷离心离德了?“

杨峥与其中的奥妙不太明白,不过是这意思还是明白,这就好比自己给大公司打工,辛辛苦苦的工作了一个月,轮到了给工钱的时候,却不给足工钱,不免心头不爽,少不了要骂几声,下次干工作的时候,也许是应付了,长此以往的话,哪还有什么感情。

杨峥看他眉头皱起,忙安慰的道:“只是一时罢了,过了这段时间也许就好了,大明的户部虽苦难,但还不至于拖欠这点俸禄!”

于谦叹了声道:“但愿如此吧?”

这片两人说着话儿,那边朱瞻基已经定下了调子,这次灾情严重,户部的银两只有那么多,本着先大家,后小家的思想,大明上下尽量节流,削减中央地方各衙门经费,以‘纳援’的名义,直接扣发官员薪水以及藩王的俸禄,同时皇帝也下达了指令,后宫的胭脂水粉的费用也一并减少,皇帝的善食也采用纳缓之法,减少到四菜一汤了,这样做虽说群臣、藩王多少有些不满,但灾情就在眼前,又有皇帝亲自带头,百官也不好说什么,再说了那些大官儿也不是靠着这点俸禄生活,所以朱瞻基估计叫骂的声音应该不多。

要说这一手的确厉害,百官虽不满,可也发作不得,人家皇帝都放弃了锦衣玉食,吃糠咽菜,我们做臣子的还能说什么,所以第二日号令出来后,除了少数几个不识时务的小官儿关着门在家骂了几声外,倒也没弄出什么大的动静来,倒是那些藩王有意见了,这也怪不得人家,百官减少俸禄每月抽取,人家人口少,吃饭的人少,加上手中有权力,也能从中捞点好处,那点俸禄算不得什么了,藩王就不同了,亲王的固定工资,即禄米,每年就有一万石,郡王是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其他的各类爵位,更都有数额规定,累积下来,本身就是个天文数字。另外还有每年不固定的各色赏赐,有时候甚至比固定工资还多。所以这么一纳缓,可不是一点小数字啊,再说了王爷只是比皇帝第一等,府中护卫还是有不少的,不像寻常的官儿,俸禄少了可以咬咬牙,勒紧裤腰带就能过下去,藩王可不行了,他们没有什么额外的收入,可以说靠着这些俸禄过日子,少了一毛钱那也是不行的,所以皇帝的圣旨下了后,百官反而没闹腾,各地的藩王闹腾起来,不过他们可不敢冲着皇帝闹腾,但这主意是户部出了,所以这些藩王没少找户部麻烦。

从命令下达了第二日,户部已经被各大藩王的人马骚扰过几次,厚厚的奏折已经上了一大堆,纷纷称杨士奇、夏元吉为奸佞小人,人人得而诛之,弄得杨士奇、夏元吉等人叫苦不得,偏生发作不得,眼看再这么闹腾下去,不是办法,最后内阁与户部商量,最后做出决定,这股风气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需要规定一个数目,以及一个时间才可稳定人心,当下就上书给皇帝。

眼看藩王闹腾的厉害,朱瞻基也怕汉王趁机活动,不得不下了一道旨意说明,纳援只是进行一年,等来年户部有了银两,立即发放百官已经藩王的银两,绝不拖欠,皇帝如此发话,藩王便是满肚子的意见也不好多说什么,纷纷称赞皇帝厚道,就是百官也对皇帝此举大为赞扬,这样一来,可苦了杨士奇、夏元吉二人,主意是两人出的不假,可命令是皇帝下的,你们倒好,不敢找皇帝闹腾,找我们也就吧了,怎么皇帝一句话儿就成好人了,他们却成了奸佞小人,心头那个气啊,却也无可奈何,谁让人家是皇帝,这事儿还真就不敢去皇帝哪儿理论,只好背负这个骂名了!

^^^^^^^^^^^^^^^^^^^^^^^^^^^^^^^^^^^^^^

经过这么一段小插曲后,户部拨银十万两,酌量给发,三日后,朱瞻基亲自遣员到县放赈,每户银一两。九月十五日,又给压毙之男女每名棺殓银二两五钱,并将本年钱粮豁免,灾情才算是稳定下来,让群臣着实松了一口气。

如此天灾,自是有人忧愁,有人欢喜了,塔砖胡同虽是多年的老胡同,却是极为坚固,在这次的大地震中,没受到丝毫的影响,建在胡同的别院,自是毫发无伤了,一顶四人的青色小轿,快速穿过了胡同,停在了别院的门前,守候在门前的侍卫上前看了几眼,便急忙打开了院门,让那顶小轿进入。

进了别院,小轿在一处枫树下停了下来,此时正值八月,那枫树红叶层林尽染,特显秋意浓浓。

轿帘一掀,从里面走出一个中年汉子来,那汉子一身藏青色的长袍,面色黝黑,手中一把画着金海湖的全景图,随意摇了两下,抬头看了看头顶上枫红,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好一个枫叶如火?这个小王爷倒挺有诗情画意的?”说完,便沿着林间小道,向正厅走去。

“去,告诉小王爷一声,就说都察院刘观有好消息告诉他?”这个眉清目秀的中年汉子不是别人,正是都察院御史刘观,自从与小王爷有些往来后,只要朝廷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就会往这儿走一遭,倒不是说他与小王爷有多么的亲近,而是看上了人家出手阔绰,每个人都有点爱好,刘观也不例外,他除了爱银子外,最喜欢就是名家字画了,早些年可没少因为这个获罪,总算他为人机灵无比,手段高明,加上位高权重,倒也没被人抓住什么把柄,久而久之胆子也大了些,一来二去开始收取了银两字画,也不知这事儿怎么就被小王爷给知道了,一年前派人给自己送了一幅张择端的画卷,他虽知道小王爷的那点心思,可画卷的确太珍贵了,让他明知道对方的心思,还是一头栽进来了,慢慢两人的接触也就都多了,每次小王爷都没让他失望,当然了,他也没让小王爷失望了。

那侍卫进去了片刻后,急急忙忙的走了出来,躬身道:“我家小王爷正在沐浴,让刘大人在书房稍等片刻。”

“这个小王爷还真知道享受?”刘观摇了摇头,当下移步向书房走去。

后院的一件厢房里,朱瞻坦正眯着双眼,将整个身子沐浴在投满了花瓣的浴桶里,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即便是天子脚下,也沐浴如初。

两个身姿婀娜的侍女一左一右给他擦拭着身子,那柔软的小手在雪白的肌肤上,红着脸慢慢搓揉,也不知在想什么,厢房里雾气缭绕,香气弥漫,让人忍不住多呆一会儿。

听得侍卫的报告,朱瞻坦立即睁开了双眼,他虽喜欢享受,但不会因此荒废大事,相反他长长因为大事而放弃了享受,此时他冲着两侍女道:“更衣!”

“是!”

两侍女应了声,开始帮他擦干身上,为他穿上月白色的内衣,外着一件青色的长袍,袍子是用焚香熏过的,还带着淡淡的香味,此外还有一条深绿色的玉腰带,穿上这一切,侍女开始为他盘起头发,用玉簪别起,在配上那精致的五官,此时此刻的朱瞻坦倒不像一个小王爷,而是江南那户人家的清华公子,显得卓尔不群,两个侍女偷偷的看了一眼,立即面红耳赤,也不知想什么,迅速的低下了头。

收拾妥当,朱瞻坦从侍卫手中接过一把纸扇,哗啦的一下撑开,轻轻摇了几下,这才走出了厢房,那侍卫立即跟了上去。

书房里,刘观听得动静立即站了起来,抱拳迎了上去:“小王爷……?”

朱瞻坦摆了摆手,看了一眼书房左侧的角落的沙漏,道:“哟,都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刘大人还没吃饭吧,不如在这里吃个便饭如何?“

刘观本有此意,闻言呵呵一笑道:“既如此,那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朱瞻坦呵呵一笑道:“刘大人说哪里话,一顿便饭而已,又算得了什么呢?“说完冲着旁边的侍卫丢了眼神。

那侍卫会意,不多时热腾腾的盆儿糕、白水羊头夹烧饼、煎灌肠、羊肉杂面、甑儿糕、炒肝儿、清蒸炉肉、板栗金塔肉、四喜丸子、紫酥肉、清酱肉、元宝肉等北京吃食,刘观是河北雄县人,自小就好北京这一口,尤其是好吃甑儿糕,这种吃食,吃的时候,需要吃的人备有火炉和水锅。一般是铜制小蒸锅,蒸屉系一木模,其形似甑(小花盆状),底是活的,中间凹下。制做时凹底内放少许大米面,加糖少许,再用大米面将凹处填平,上撒青红丝、玫瑰、瓜子仁等果料,加盖蒸熟。熟后将木模放短棍上顶出。北京人有“甄儿糕上笼——一屉顶一屉”的歇后语。此糕由上边看是六角形的,底部却是圆的,很小,一口可吃一个,味道偏生极好。

此时一看,顿时食欲大动,对着小王爷笑了笑,也不客气用筷子夹了一块糕点,然后用一小碗装了一碗羊肉杂面,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朱瞻坦虽算是北京人,可毕竟在江南待了多年,骨子里还是喜欢江南美食多一些,眼看众多的北京菜肴,并没什么食欲,只是让人装了小碗炒肝儿,别小看这一小碗的炒肝儿,做起来可不简单,这种名叫炒肝儿实为烩肥肠,并不需要“炒”。前人打油诗云:“稠浓汁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沿街叫卖的小贩则喊:“炒肝儿,香烂哪!”最早的炒肝儿是用猪心、肝、肺、肠煮制,不勾芡,当时流传这样一句俚语:“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现已改为勾芡,而免去了心、肺,只选用肝尖、肥肠。做法是将煮熟切好的肝片、猪肠倒入沸水锅中,下入酱油、蒜泥、高汤等,勾芡后烩制而成。汁水晶透,味道醇厚,与烧饼、包子同吃最佳,朱瞻坦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碗筷,唯独剩下刘观闷头大吃起来,不多时桌上就见了底,这才一抹嘴巴,哈哈一笑道:“让小王爷见笑了?”

这时侍卫端上了茶汤漱口,刘观笑着接过揭开盖子,一仰头咕噜咕噜喝了个干净,竟不知杯中茶汤是上等的龙井茶,一旁的侍卫看得连连摇头不止:“牛嚼牡丹!“

刘观丝毫没觉得异样,吧唧吧唧了嘴巴,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菜肴,又看了看小王爷的碗道:“小王爷吃的很少啊?“

朱瞻坦道:“小王食欲不佳?吃得少?”

刘观哈哈一笑道:“小王爷若是听了下官今日送来的消息,一定很高兴?”

朱瞻坦眉头一挑,面色不改,只是哦了声,道:“刘大人此话怎讲?”

^^^^^^^^^^^^^^^^^^^^^^^^^^^^^^^^^^^^^^^^^^^^^^^^^^^^^^^^^^^^^^

双倍月票最后一天了,请诸位将保底月票送给我哦!一切拜托了!这里说几句歉意的话,今日的更新没能及时,对此我只能说“对不起”了,一来,儿子的半岁生日,不用多说意味着,二来这几日来的客人多,总得招呼,一来二去,用来码字的时间也就少了不少,所以没能及时更新,还请诸位多多见谅,离最后的时刻,还剩下不到八个小时了,月票涨的缓慢,有些焦急啊,请诸位书友们,兄弟姐妹,看客们,如果有票票的话,请送上一票,您的一票对我,对江山是莫大的帮助,也是对这段时间更新的上肯定,一切不多说了,尽在更新中,请投票,谢谢!,最后说几句,(今天没有码字,一个字都没有码,事实上从昨晚开始就没有码字了,自从得知要改稿,我从昨晚六点,一直到凌晨两点半,一章章的将整本书看了一遍,从中找出认为自己觉得不合时宜的章节,从九百多章中,一章一章的找出来,然后从今天早上五点半开始改,一整天没有歇息,整整改到了现在,还剩下两章,之所以留下这个尾巴,不是小景想偷懒,实在是改不动了,其中的苦楚,比码字要厉害十倍,一整天下来,小景觉得自己若不再休息,休息,我怕自己写不下去了,修改的结果,我还不知道能不能通过,所以很是忐忑,但咱们的更新依旧在继续,断更,我没想过,也没这么做过!所以请诸位放心,这两天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假,等咱们沐浴重生后,咱们一口气看上几十张倒也不错,这就是变相的养肥吧,好了今天是五月的倒数第二天,也是周末,祝大家五月快乐,周末快乐!咱们改日继续更新了,好饭不怕晚,好书不怕等是不是?“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乡村大炕 背剑之人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穿越1942有空间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赵氏嫡女 宿敌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我在诡秘世界封神 神道帝尊 男欢女爱 续弦小夫人 沙漠求生,当我提前一个月进入 一品道门 猎艳谱群芳 科举之男装大佬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篡清 我成了仁宗之子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帝国大闲人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大明风流 抗战之红色警戒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 明末之力挽狂澜 戒指传奇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最近更新浴血山河 笔架叉将军 北宋第一狠人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穿越之原始之路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大明辽国公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龙吟三国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 逍遥江山txt下载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逍遥江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