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首页 >> 逍遥江山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回到明朝当王爷 狂妃很彪悍 清末之帝国崛起 大清隐龙 超能进化 暴君闺女五岁半 抗日之不世军神 皇叔,不可以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 逍遥江山全文阅读 - 逍遥江山txt下载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991章:日月照龙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你是说汉王欺君?“朱瞻基有些弄不明白,眯着双眼问了声。

杨峥摇了摇头道:“非也,这祥瑞来真祥瑞,可见圣上圣德,泽被四方,黎民安居。皆感皇恩,方才出现上古白龟,但微臣想说的是,祥瑞是祥瑞,盛世是盛世,汉王明知我大明尚不是盛世,却以盛世名义进献祥瑞,实乃居心叵测也?“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杨士奇大声道:“不错,是不是盛世,后人会有公断,可不能因为出现了两只上古白龟,就说是盛世,这是欺骗,其中险恶着实令人怀疑?“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汉王此举果不坏好意!“顿了顿又道:“依诸位爱卿看,此事朕该如何处置为好?”

杨士奇等人各自看了一眼,一时没想出什么好法子,各自沉默不语,忽听得杨士奇道:“杨小弟,你兜了这么半天圈子,不是只想告诉陛下,汉王居心叵测那么简单吧?你对此事有了计较对不对?“

其实杨士奇也不能确定杨峥对此事有了计较,但皇帝问话,一干重臣也不能不答,不得已才由此一问。

杨峥嘿嘿一笑道:“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杨大哥也?“

杨士奇没好气的道:“少废话,既有了计较,还不快说来?“

蹇义没想到杨峥兜了半天圈子,还真是为了军国大事,想起刚才的针对,一张老脸有些燥热起来。

杨峥应了声道:“汉王此举很明显,一来取信于皇帝好掩盖自己那点心思,二来也麻痹天下百姓,给自己树立一个忠君爱国,终于朝廷的王爷形象,可以说用两只乌龟换取了这两点可不亏?”

杨士奇各自点了点头,蹇义道:“杨大人言之有理,汉王心思本是路人皆知的,可自从陛下成功登基后,便开始收敛了不少,这大半年来,先后利陈国事,且多是对百姓有利的事情,摆明是趁机树立自己的威望,此时明知我大明尚未开船盛世,却进攻祥瑞,用以取信陛下,用心不可不说险恶无比?“

朱瞻基面色凝重,他不是没看到汉王这大半年的举动,只是碍于父王留下的道义,让他不得不耐着心思对汉王多加赞扬,封赏也是极其丰厚,本想汉王只是一时的试探而已,那知用心如此险恶,不免有些焦急起来。

“朕该如何做?“朱瞻基冷声道,面色从容而镇定。

杨士奇、杨荣、杨溥看在眼里,暗自点了点头,心道:“难得皇上这个时候还能从容镇定的询问处理之法,这才明君该有的风范?“

对于这位年轻的皇帝,杨士奇、杨荣等人莫不是寄托了美好的愿望,从登基后的大半年来看,这位年轻的皇帝的表现让众人大感满意,此时见他面对自己父王都感到棘手的汉王时,还能表现如此镇定从容,人人大感欣慰。

朱瞻基这话儿虽是向众人询问,目光却是盯着杨峥,杨峥倒也不惧他的目光,想了想道:“此事倒也不难,汉王如此大费周章的弄什么祥瑞,说到底是掩饰他的那点想法,让皇帝与天下百姓相信他一个好王爷罢了,倘若有人让他真实的嘴脸提前暴露在陛下面前,你猜他会怎样?”

杨士奇道:“这个还用说,当然是行那大逆不道之举了?”

朱瞻基眉头跳了下,双目闪射出两道厉光,盯着杨峥道:“杨爱卿有什么法子?”

杨峥道:“这法子倒也是简单,当年大唐的李家就用过!“

朱瞻基眉头一挑,盯着杨峥道:“大唐李家?“

还是杨士奇反应快,失声道:“杨小弟说的莫非是谶言?”

“谶言?”朱瞻基心头一动,露出了沉思的神色,所谓谶言是巫师或方士等以谶术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又称谶语、符谶、符命,素来一向来多用于政治斗争中,具有宗教神学色彩的政治宣传心理学,以此为谋求权力者或已登上权力宝座的统治者大造舆论,从而收服具有传统天命观的民众,证明其权力的合理性。谶纬神学在西汉末年的哀、平之际大兴,王莽与刘秀就分别利用图谶、符命,作为“改制”与“中兴”的合法依据。在这些事件的推波助澜之下,到了东汉后,遇到改朝换代,或是一些反贼兴兵作乱之时,多有流出,如如太平道的“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如魏晋南北朝时“老君应治,李弘应出”的谶语等。这些谶言的背后,莫不是兴兵作乱之举,只不过比起李唐的“桃李章,这两个谶言算不得什么,隋大业九年、十年,隋炀帝杨广,接连杀了手下大将鱼俱罗、董纯、吐万绪等人。此时,京城谣言四起——“桃李子,有天下”“杨氏灭,李氏兴”“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的民谣更是成了流行歌曲,到处传唱。民谣皆曰“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无根基。”,又曰“日月照龙舟,淮南逆水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此为“李氏当为天子”之兆。“方士安伽陀劝杨广杀尽天下姓李的人,杨广虽然没有采纳,但对于姓李的人,已是疑神疑鬼。李浑应了“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杨广便指使宇文述诬告他谋反,杀了李浑家族三十二口,其余全部流放岭南,弄得人人自危,有一个叫李玄英,从谶言中得出了结论:当今皇帝与皇后,回不来了,会死于扬州;蒲山公李密会得天下。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从东都洛阳逃出来,投靠李密。当时许多人,象李玄英一样,认为李密就是这个神秘谶言里的桃李子,能得天下。

后来,半路上杀出了一个李世民,统一中国,扫清群雄。在没有见到李世民之前,李密也认为天下之大,舍我而谁?老子天下第一!但看到李世民之后。“不觉惊服,私谓殷开山曰,真英主也。”;那个时代最著名的谶言:李氏当为天子,坊间街头传言《杨花落,梨花开》,暗喻大隋杨氏江山当灭,而李姓真主必取而代之!”随得验证。到这时人们才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桃李子”并不是指的李密,而是指的李渊父子。尤其这个“桃”字,乃是“陶”字的谐音,而陶唐又是上古时期尧帝的别名(尧是帝喾的次子,也就是黄帝的玄孙。他最初封在“陶”,后来又徙到“唐”,所以才称为陶唐氏)。李渊的爵位是唐国公,自然这喻指就非常明确了。这个谶言,因成就了大唐,历来被人称奇。

朱瞻基皱眉下想了一下道:“诸位大人如何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户杨士奇做答道:“杨小弟这法子的确是个好法子,谶言若在乐安州散开,一来可以试探一下汉王,若是他真有谋反之意,势必会重视谶言,二来也让百姓重新审视这件事,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朱瞻基道:“朕也是这般想法,只是此时如何散播还需要筹划?“说着瞥了一眼杨峥,心道:”你小子倒是说句话儿啊,这主意是你出的,该怎么做,总得拿个主意吧?“

杨峥嘿嘿一笑道:“这个么,倒也容易?”

朱瞻基双眼一亮,心道:“总算你有些默契?”顿了顿又道:“杨爱卿此话怎讲?“

杨峥看了一眼那两只白龟道:“汉王如此大费周章的送来了祥瑞,陛下若不个给点表示,未免让人心寒了,陛下可以写一篇文章,再弄点上面虚头巴脑的东西派人给汉王送去,然后趁机散播谶言,等到了乐安州的时候,估计谶言也传播的差不多了?”

“嗯!这倒是个好法子?“朱瞻基点了点头,又问:”谶言说些是什么好呢?“

杨峥面露难色,道:“这个微臣不太擅长,还是交给诸位大人吧?“

杨士奇暗暗点了点头,心道:“年轻轻轻便懂得与旁人分享功勋,实属难得啊?“

朱瞻基略有深意的看了杨峥一眼,眼里赞赏的光芒一闪而过,随即抬头看向杨士奇道:“杨大人,你看用什么谶言好呢?“

杨士奇胸中所学虽广,但历朝历代谶言不少,贸然让他想出一个谶言来,还不是随口能说出来的,一时陷入了沉默。

这时杨荣道:“李家以桃李章为谶言,汉王素来以李世民自居,这谶言就这两句如何:“忽见红光起。八双牛来力量大。日月同行照天下,日光闪闪上高楼——如何?“

众人一愣,八双牛来力量大。日月同行照天下,日光闪闪上高楼,暗含朱高煦三个字,的确算得上一则谶言?“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也好,就这四句?“顿了顿又道:”此事派谁为好?“

话音未落,众人目光纷纷看向杨峥,杨峥见众人目光有异,咳咳了两声道:“你们知道的,唱这样的歌谣,我可不擅长,陛下还是另择贤明吧?”

朱瞻基哈哈一阵大笑道:“这事还没有比你合适的人,就这么定下吧?”

……

谶言在古代历朝历代都有,择取了几个有趣的说诸位看看!

一,亡秦者,胡也。(秦)

史书记载:始皇三十二年,”巡北边。”秦始皇到秦国的北方边境巡视。当时燕地一个很有名的方士卢生,受始皇之命,入海求仙回来,碰到秦始皇。他向始皇帝献出一册图书,书上说:”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一统中国后,信神仙之说,他认为自已灭了六国诸候,中国境内已经没有对手。而生活在中国北方的胡人,秦国可能的、最大的威胁!所以始皇下令:”蒙恬统兵三十万北击于胡,略河南地!”始皇让他手的大将攻取了北胡灵州、夏州、胜州。为了一劳永逸地强化北方的防御,始皇下令在边境上,修筑了象征中国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有”巡国”的喜好,有事没事,喜欢到外乱逛。始皇三十七年,他巡”至平原津”时,生了重病。但他很怕死,君臣没有人敢说陛下要死了,如何按排后事。到始皇确实病得不行,始皇才命上写”玺书”,赐给太子扶苏,目的十分明确,是要让扶苏回来接他的班。但如意算盘却给一个叫赵高的家伙打翻了。

赵高是秦始皇皇宫里一太监,曾经做过始皇的二子胡亥的老师。他说服了丞相李斯,扣留了始皇给扶苏的”玺书”。复赐令扶苏自尽。另立始皇二子胡亥为帝。最后历史上最强大的秦国,就被胡亥和赵高给葬送了。

卢生于秦始皇三十二年,给秦始皇带来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图谶:“亡秦者胡也”。只十多年时间,秦就真的亡了,但秦始皇理解错误,不是亡于北”胡”。而是亡于“家胡”(亥)!在>里也说到,后来汉人郑玄认为:”胡者,胡亥,二世之名也。秦(始皇)见图书,不知此人名,反备北胡!”以至于断送了大秦大好的江山。”亡秦者,胡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弄假真的谶言,后人多有人传说。

二.病已当立(汉)

汉孝昭帝元风三年正月,汉王朝发生了两灵异事件。

第一,“泰山有大石自起立。”泰山是古时天子进行封禅之地,对于当时地汉王朝来所有人来说,既神秘、又神圣。却发生了“大石自起立”这一灵异事件,让许多人不得其解,又惶恐不安。

第二,“上林有柳树,枯僵复起,虫食叶成文:公孙病已当立。”上林是汉皇家林园,一般人进不去。但管理园林的官员却发现,一株枯了许多年的柳树“复起”。枯树复起,奇特,不奇怪。这树说不定是没有死透,现又逢春,营养合适,所以能逢春再发。但奇就奇在,这树上的虫儿,居然能把树叶吞食出文字形状,且读之成句:“公孙病已当立”。这可就是太神了。

当时有许多人都在猜测,汉昭帝下令,“弘妖言惑从,诛之”。

五年之后,孝昭帝元平元年,昭帝崩,无嗣,没有儿子。权臣霍光等议立昌邑王刘贺。但刘贺“荒yin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所以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让霍光他们给废了。再立之人,果名“病已”!

这个病已,一,出自故废立之家。病已是武子废太子刘据之孙。刘据被人陷害,其“三男一女,及诸妻妾皆遇害”。独此孙系于长安狱中。大臣丙吉“哀皇孙无辜”,所以想尽一切办法,保全皇孙。

二,“当有匹夫为天子”。病已虽出自故太子之家,但到他时,皇家的所有资源,都已清零。丙吉救出他后,送给他外婆扶养。成年后,掖庭令张贺是故太子旧臣,思太子之恩,想以孙女妻之。张贺的弟弟张安世说:“曾孙虽为太子之后,但现在是庶人,能足衣足食在活下去,就不错了。又何必让孙女去跟他受苦啊?”贺乃止。连一小小的掖庭令的弟弟,都不把他当回事,病已这个匹夫,也确实是当到家了。

后因孝昭无嗣,昌邑荒诞,历史的偶然,给了他刘病已机会。只不过,病已不是眭弘所说的姓公孙氏,他也姓刘。眭弘错解了虫食文“公孙”之意,“公”是指皇家。虫食文“公孙病已立”,按后来应验的结果看,就是“公(皇家)孙病已立”。

这一谶言,正史里也做了记载。病已被立为帝时十八岁,“泰山石自起立”、上林出现“虫食文”时,他是十三左右少年,没有可能是他让秦山大石“自起立”,也不可能跑到皇家上林园里,却伪造虫食文。以当时刘病已的处境,首先知道太子还有一个孙子病已的人少而又少;或有知道者,从掖庭令张贺弟张安世,不愿自已侄孙女许配给病已这件事上看,也没有人敢冒着砍脑袋的危险,跑到上林园里去伪造什么虫食文。再者,或许能伪造虫食文,但想让枯柳复起,却也不是容易做到,这事有点怪蹊跷,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神秘的政治谶言。

三,牛继马后

司马懿当政之时就有代魏之心,当时有一本流传很广的谶书叫《玄石图》,上面记有“牛继马后”的预言,司马懿又请星象家管辂占卜子孙运势,管辂占卜的结果与《玄石图》不差毫厘。司马懿不解何意。后来他位居丞相之职,权倾天下。他手下有个将领叫牛金的,为他出生入死,立下殊勋。司马懿忽有所触,想起“牛继马后”的预言,心里十分忌讳,怕牛金将来会对子孙不利,就派人请他赴宴,酒中下毒,牛金为人坦荡,没有提防之心,“饮之即毙”,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送了命。司马师不解,问道:“牛金对父亲忠心耿耿,奈何杀之?”司马懿训道:“谶书有预言,马后有牛,不毒死牛金,子孙将有后患啊!”

司马懿自此以为,牛金已死,子孙便可高枕无忧坐享福贵了,殊不知世事难以预料。司马懿的孙子司马觐袭封琅琊王后,其妻夏侯氏被封为妃子。夏侯氏人很风流,没多久就与王府也叫牛钦的一个小吏勾搭成奸,后生下了司马睿。

此即史书所言,司马睿并非皇族血脉,而是琅琊王府小吏牛钦的儿子。只是因为有“牛继马后”的传言,导致了战将牛金被冤杀。后人遂戏谑地称司马睿为牛睿,比如明朝思想家李贽,就直称东晋为“南朝晋牛氏”,而不称司马氏。

四,桃李子,得天下。

《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称帝之初,有方士安伽拖言:“李氏当为天子。”他劝文帝“诛尽海内凡李姓者。”

隋文帝这个人,不是太”迷信”,但关于江山社稷的大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此以后,他把李姓之人,都当作替在的隐患对手。

但没有冒天下之不违。诛尽天下李姓之人。他把李姓贵族、大臣们,在大脑里筛选了多遍,列出几个重点防范的对象。其中一名叫李浑的大臣嫌疑最大,杨坚认为,李浑就是“李氏当为天子”的“应谶”之人。杨坚到也实在,他开诚公布地和李浑谈了话,对李浑实话实说,希望李浑能解决自已。《资治通鉴》说:“帝疑其名应谶,幸而告之,冀其引决。”李浑却装聋作哑,没有自决。文帝宠臣宇文述伺知上意。诱李浑的儿媳文氏上书,诬告她的老公公谋反。隋文帝诛杀了李浑全家。事后,他感动地对宇文述说:“我宗社几倾,赖公获全耳。”

李浑死后,李氏得天下的谶言,并没有消失。民谣《桃李章》说:“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一个叫李玄英的文化人,在研读了《桃李章》之后,预言了三件事。一,桃与逃偕音,逃亡的李姓之人,会得天下。二,皇帝与皇后,迷转于扬州,不得返都。三,“勿浪语,谁道许”,是”密”的意思。他最后得出结论:当今皇帝与皇后,回不来了,会死于扬州;蒲山公李密会得天下。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从东都洛阳逃出来,投靠李密。

当时许多人,象李玄英一样,认为李密就是这个神秘谶言里的桃李子,能得天下。

后来,半路上杀出了一个李世民,统一中国,扫清群雄。在没有见到李世民之前,李密也认为天下之大,舍我而谁?老子天下第一!但看到李世民之后。“不觉惊服,私谓殷开山曰,真英主也。”。”李氏当为天子”,随得验证。这一谶言,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神秘的政治谶言。

五.女主昌。

李世民继位之后,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定人李君羡,在玄武门值班时,常碰到一件奇怪的事儿,“太白屡昼见。”太白星常常出现白天。

李君羡把这事汇报李世民。李世民问太史令李淳风,李淳风为此事卜了一掛。结果:“女主昌。”女人会作皇帝。李世民当时没太在意,因为当时,“女人称帝”话题,如同“太阳从西边出来”一样可笑。

过了不久,李世民读一本叫〈〈秘史〉〉的小册子,〈〈秘史〉〉说:“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所谓三人市虎,同样的预言李世民听了两次,不能不在意。所以〈〈资治通鉴〉〉记载:“上恶之。”

一次宫内大宴群臣,行酒令,要求群臣以乳名相称呼。到李君羡,李君羡小名五娘,李世民大笑,他说:“有你这样强健的姑娘吗?”群臣也哄堂大笑。

^^^^^^^^^^^^^^^^^^^^^^^^^^^^^^^^^^^^^^^^^

笑过之后,李世民突然想起,李淳风掛言“女主昌”,李世民理解,应是一个名字里有“女”的男人。李君羡小名五娘,此一验也;“唐三之后,武氏有天下。”君羡为左武卫将军,封地武连县,是唐武定人,而且他的工作岗位又是在玄武门。谁能比他更武?

更况且君羡有勇有谋,深得群臣拥戴。所以宴会之后,〈〈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深恶之。”

没多长时间,李世民找了一个理由,贬李君羡为华州刺史。到华州后,李君羡与一个叫道信的布衣,交上了朋友。道信这个人,好佛,练习过气功,会气功里的辟谷术。《资治通鉴》记载:“有布衣道信,自言能绝粒,好佛法,君羡深敬之。”御史说李君羡与妖人通,想谋反。李世民查都没有细查,就诛灭了李君羡和他全家。李君羡到死都没有明白什么回事儿。

李君羡死后,李世民问李淳风:“《秘史》所云,信有之乎?”

李淳风说:“臣观星象,据臣推测,代唐之后,已经陛下宫中,三十年后,当代李自立。李姓子孙,可能要受大难了。”

李世民听了李淳风话后,大恐。他说:“联杀尽所有疑似者,如何?”

李淳风说:“天之所命,王者不死,陛下强施杀戮,只能搭进一些无辜者!而三十年后,其人已老,或许多了几份慈悲心怀,为祸或浅。如陛下幸能杀之,老天再生一更加怨毒之人,届时李姓子孙,无遗类也!”

李世民只能叹息作罢。后,武则天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女皇,应验了:“女主昌。”“唐三代之后,武氏代有天下。”之谶言。

六,索得娘来忘却家,后园桃李不生花。猪儿狗儿都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

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叫李煜,人称李后主。李后主统治南唐时,喜欢吟诗填词。一日,他听见近侍来报,说都城金陵的街头有一群儿童传诵着一首莫名其妙的童谣:索得娘来忘却家,后园桃李不生花。猪儿狗儿都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

李后主一听便知,这不是文人所作的诗词,而是一首神秘的谶谣,只是他无法破译这里面所包含的有关未来的信息,便不再费神思索,而继续写诗填词去了。

据古代史书《南唐近事》所载,这首童谣所“预言”的事竟“验若合符”。事情是这样的:李后主喜欢吟花讽月,自然喜欢美人坐怀。他娶了一位美妃周氏,接着又把她扶为皇后。自娶了周氏以后,李后主便与她形影不离,拥美饮酒,对花赋诗,完全把国事忘到九霄云外。这就是诗谣所“预言”的“索得娘来忘却家”,娘指娘子,这里指周后。就在李后主耽于酒色之时,北方的王朝北宋取代了后周,正在厉兵秣马,准备统一全国。公元975年,北宋大军攻克金陵,俘虏了李后主,灭南唐,李氏从此绝统。这就是歌谣里所预言的“后园桃李不生花,猪儿狗儿都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后园桃李,指李氏后代,不生花指绝统。猪儿狗儿是中国古代的两种生肖,与地支亥和戌相对,指戌年和亥年。都死尽,指戌年和亥年都过完。公元975年灭南唐时,正是乙亥年过完的时候。猫儿患赤瘕,猫子眼瞎,比喻看不见南唐的未来了。至此,童谣里所“预言”的事都“应验”了。

七、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

朱元璋死后,由他的嫡长孙继承,建年号为建文。建文帝年少嗣位,锐意革新,鉴于藩王权势日大的局面,决心采取削藩措施。他先废除了周王、湘王柏、齐王、代王桂几个势力较小的藩王,然后把矛头对准了势力最大、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为人枭雄有谋。朱元璋为了抵御蒙古入侵,便把他封到北平做燕王,节制北方诸军。此时,当他发觉建文帝将对自己削藩时,便表面装疯,暗地厉兵秣马,准备叛乱。

就在剑拔弩张的紧要关头,一个疯道士出现在街头,他边跳边沿着街头唱:”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

建文元年六月,燕王护卫百户倪谅告发燕王谋反的计划,建文帝当即下令北平诸军合围燕王府第。燕王诱杀了北平左布政使和都指挥使,攻占了北平城,继而挥师南下,号称“靖难”以清君侧。灵壁一战,建文帝军队溃散殆尽。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军队攻克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遂继位登基,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百姓想起疯道士唱的谶谣,并进而断言“莫逐燕”的燕,指的就是燕王。“高飞上帝畿”,指的就是燕王将入据京城,登上帝位。但他们或许不知道,当燕王君臣正在举杯庆祝胜利之时,那位散布谶谣的疯道士,也许正在里面开怀畅饮呢!。

谶言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多说了,只是觉得这几个有趣,说给诸位听听,权当一乐了!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背剑之人 婚久必痒 凡人丹仙 穿越1942有空间 赵氏嫡女 宿敌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福艳之都市后宫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我在诡秘世界封神 神道帝尊 男欢女爱 续弦小夫人 沙漠求生,当我提前一个月进入 天命之子的我却绑定了反派系统? 诡秘之主 一品道门 猎艳谱群芳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明骑 跃马大明 帝国大闲人 昭昭大明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大明风流 抗战之红色警戒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 明末之力挽狂澜 戒指传奇 紫鸾记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最近更新浴血山河 笔架叉将军 北宋第一狠人 穿越之原始之路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 带着基地闯三国 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 谁主噬心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大明锦官梦 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 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 逍遥江山txt下载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逍遥江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