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传

文岳

首页 >> 三国前传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民国之铁血少帅 铁骨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将军好凶猛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我的公公叫康熙 暴君闺女五岁半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2章 邓皇后被幽禁而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回说到黄琼去世,葬礼上来了六七千人。其中有个儒生,行为特别奇怪。他来到黄琼的墓前,从筐里拿出用絮包着的干鸡,放在墓石上,接着又到旁边的井里打水,把包着干鸡的絮浸到水里。这絮之前用酒泡过,一入水,还有股酒气。他就用这带着酒气的水洒在墓前,当作奠礼。完了又从筐里掏出饭包,用白茅垫着,恭恭敬敬地拜祭,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完事之后,起身拍拍屁股,拿着筐就走了。

这些来参加葬礼的人,早就注意到他不对劲了,可又不好问。等这人走了,就开始交头接耳,猜他是谁。太原人郭泰先开腔了:“这人肯定是南昌高士徐孺子!”陈留人茅容也爱凑热闹,马上接口:“郭公说得对!我去追上去问问,就清楚了!”说着,翻身上马,撒腿就追。追了几里地,还真追上了。一问名字,果真是徐稚,字孺子。

茅容高兴坏了,立马买酒买肉,拉着徐稚就开始喝。两人边喝边聊,茅容有意无意地就扯到国家大事上,徐稚却只是笑笑,不搭话。可一说到庄稼农事,徐稚就打开了话匣子,说得头头是道。喝完酒,起身告别时,徐稚才对茅容说:“你替我谢谢郭林宗(郭泰的字),大树要倒了,一根绳子可拉不住,他何必整天忙忙碌碌,不得安宁呢?”这话说得,那是相当有水平。

茅容回去就把这话告诉了郭泰,郭泰听了,直点头:“孺子这人,又清廉又高洁,饿了也不随便吃东西,冷了也不随便穿衣服。今天他肯和你茅季伟(茅容的字)一起吃饭喝酒,那是把你当知己了。他不回答国事,这就是所谓的‘智可及,愚不可及’啊!”

说起这茅容,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他住在陈留,四十多岁了,还在乡下种地。有回和大伙在树下躲雨,别人都蹲在那儿没个正形,就他把衣服整理得整整齐齐,规规矩矩地坐着。郭泰正好路过,看到茅容这做派,觉得这人不简单,就上去搭话,还借口找地方住,想在茅容家留宿一晚。茅容很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一大早,茅容就杀鸡做饭。郭泰还以为是招待自己呢,心里怪不好意思的。结果茅容是杀鸡给母亲吃的,和郭泰吃的就是些普通的菜。郭泰这下对茅容更佩服了:“你真是高士啊!我郭林宗平时招待客人,还会杀个牲口啥的,你却把好东西都留给母亲,你这朋友我交定了!”后来还劝茅容去学习,茅容也争气,最后成了名士。

郭泰这人,眼光贼准,特别喜欢提携年轻人,经他推荐的,不少都出了名。钜鹿人孟敏,有回扛着个甑(古代蒸饭的器具),不小心掉地上摔破了,他看都不看一眼,直接走了。巧了,郭泰正好碰见,就问他为啥。孟敏直愣愣地说:“甑都破了,看它还有啥用?”郭泰看他这爽快劲儿,觉得是个可造之材,也劝他去游学,后来孟敏也成名了。

陈留人申屠蟠,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哭得那叫一个惨,守孝期间连酒肉都不碰,一直坚持了十多年。十五岁的时候,听说同郡的孝女缑玉为了给父亲报仇,把丈夫的堂兄李士给杀了,结果被关进了监狱。申屠蟠就召集了一帮同学,为缑玉鸣冤:“缑玉这姑娘这么有节义,那些没良心的子孙真该好好学学。就算现在不是好时候,也应该表彰她的行为。何况现在国家还算清明,怎么能不格外同情她呢?”这话说得,很有正义感。外黄令梁配看了申屠蟠的申诉书,也被感动了,就减免了缑玉的死罪,只判了轻刑。乡里人都夸申屠蟠是个有义气的孩子。不过因为家里穷,申屠蟠只好去当漆工。郭泰听说他的事儿后,专门去看他,还资助他学习,申屠蟠后来也成了经艺名家。

郭泰教过的子弟,不下千人,可他自己不愿意当官。太尉黄琼等人多次请他出山,他都不干。有人劝他,他就叹气说:“我晚上看天象,白天看人事,这天下的形势不妙啊,当官也没啥用。”话是这么说,可他还是在京城到处跑,尽心尽力地教导年轻人。

当时有个蒲亭长仇香,用德行感化百姓,还让孩子们去上学,一年下来,风气大变。有个叫陈元的不孝子,被他母亲告了。仇香亲自到陈元家,苦口婆心地跟他讲孝道,陈元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发誓要改过自新,后来还真成了孝子。考城令王奂听说仇香的贤名,就把他召来当主簿,还对他说:“你在蒲亭,让陈元不用受罚就改好了,这政绩不错。不过古人说‘嫉恶如鹰鹯’,你是不是缺了这点狠劲呢?”仇香回答:“鹰鹯哪比得上鸾凤呢?我就是不喜欢用那种狠手段。”王奂听了,直叹气:“枳棘可不是鸾凤待的地方,小县城也留不住大贤。现在太学里那些学生,整天穿着长袍,到处显摆,都比不上你。你何苦在这儿窝着,埋没自己呢?”仇香说自己没钱去京城。王奂就拿出一个月的俸禄,送他去京城。这王奂,也是个爱才的人。

仇香进了太学,和同郡的符融住隔壁。符融这人喜欢交朋友,家里客人不断。他看仇香整天关着门,自己待着,就找机会跟仇香说:“京城这地方,人才济济,你怎么不出去结交些朋友呢?”仇香听了,一本正经地说:“天子设太学,难道是让学生们整天瞎聊天的吗?”这话说得符融脸上一阵白一阵红,灰溜溜地走了。符融回去就跟郭泰说了这事儿,郭泰听了,对仇香很感兴趣,就去拜访他。两人聊了几句,郭泰当场就给仇香跪下了:“您这水平,当我老师都够了,不只是朋友啊!”

后来仇香学成回家,还是关着门,不和外界来往,也不想当官,就这么隐居一辈子。不过郭泰还是经常去找他,哪怕是杀猪卖酒的、当兵的,只要来向他请教,他都教。陈国童子魏昭,特别仰慕郭泰,跑来找他说:“找个教经书的老师容易,找个能教做人的老师可难了。我愿意给您打扫卫生,跟着您学习!”郭泰就收他做弟子,时不时指点一下,魏昭后来也成才了。扶风人宋果,以前行为粗暴,太原人贾淑,性情险恶,都是经过郭泰的教导,才变成好人的。郭泰的名声越来越大,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一回,郭泰在路上遇到下雨,头巾掉了一角,结果好多人都故意学他,把头巾弄成那样,还起名叫“林宗巾”,可见当时人们对他有多崇拜。

前光禄勋主事范滂,和郭泰认识。有人问范滂:“郭林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范滂回答:“他隐居但不离开亲人,坚守正道又不脱离世俗;天子不能让他当臣子,诸侯不能和他交朋友。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这评价,相当高了。

后来郭泰的母亲去世,他伤心过度,竟然吐血了。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出门看到门口放着一束生刍(草),就问旁边的人怎么回事。别人告诉他,有人来吊丧,放下刍草就走了。郭泰感慨地说:“这肯定又是徐孺子干的!《诗经》里说‘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我有什么德行,能配得上这样的敬重呢?”其实徐稚就是想告诉他,别在这乱世里瞎折腾,安安静静待着就好。之前徐稚去祭拜黄琼,也是看在以前的交情上,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不是贪图黄琼的名声和地位。以前黄琼在家教书的时候,徐稚经常去请教经义。等黄琼当了大官,徐稚就不去了。黄琼派人去请他,他也拒绝。陈蕃当豫章太守的时候,专门给徐稚准备了床位,徐稚偶尔去住住。后来听说陈蕃当了尚书令,徐稚就再也没去见过他。陈蕃把徐稚的名字写在推荐名单上,多次征召他,他也不来。陈蕃在朝廷里多年,经常劝谏皇帝,可皇帝很少听他的。这世道不行,还不如学学徐孺子呢!

之前侍中爰延在宫里值班,桓帝问他:“你看我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爰延说:“中等吧。”桓帝又问为啥,爰延说:“尚书令陈蕃管事的时候,国家就治理得好;中常侍、黄门这些宦官参政的时候,国家就乱。所以我知道陛下您可好可坏,就看跟谁混了。”这话说得挺实在的。桓帝虽然嘴上说爰延说得好,还提拔他当五官中郎将,但还是不重用陈蕃。有回因为客星靠近帝座,爰延又劝桓帝任用贤人,远离小人,桓帝还是不听,爰延就称病辞职了。陈蕃还在原来的位置上,也没想着辞职。

后来桓帝调任光禄勋,正好皇帝要去河南打猎,在广成苑里玩得不亦乐乎。陈蕃上书劝阻,说现在国家“三空”(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不应该出去打猎。这话说得在理,可桓帝打猎正上瘾呢,根本不停。那些跟着皇帝的侍从们,都盼着皇帝出来玩,好趁机捞好处。这次打猎回来,他们个个都捞得盆满钵满。

太尉刘矩、司空刘宠,因为灾异不断,都被免了职。司徒种暠又病死了。桓帝就提拔太常杨秉当太尉,卫尉许栩当司徒,周景当司空。杨秉是杨震的次子,父子俩都当太尉,大家都觉得挺光荣的。周景在卫尉的职位上,正直无私,和杨秉关系很好。他们一起上奏,请求把中官子弟都免了职。桓帝还真答应了,免了使匈奴中郎将燕瑗、肯州刺史羊亮、辽东太守孙谊等五十多人的职,又起用皇甫规当度辽将军,去镇守朔方。

皇甫规上任几个月,就推荐武威太守张奂,说他才略兼备,应该当主帅,自己愿意当他的副手。朝廷同意了,就把张奂升为度辽将军,皇甫规当使匈奴中郎将。张奂是酒泉人,以前是梁冀的手下,因为梁冀倒台被牵连,一直没被重用。皇甫规和他关系好,多次推荐,他才当上武威太守。武威这地方偏远,老百姓比较野蛮,张奂到任后,赏罚分明,又重视教育,风气一下子就变好了,老百姓都很感激他,还给他立了生祠。这次他和皇甫规一起,恩威并施,边境地区安稳了好几年。

可桓帝就爱玩,没过多久,又想去南巡。上次在广成苑打猎回来才一年,就又按捺不住了。这次说是去章陵祭祖,带着一大帮人就出发了。这一路上,又是要吃要喝,又是征用民夫,搞得鸡飞狗跳。只有护驾从事胡腾看不过去,上书说天子出行到哪儿,哪儿就是京师,应该让荆州刺史像司隶校尉一样,自己也像都官从事一样监管。桓帝同意了,胡腾这才把纪律整顿好,那些宦官也不敢随便乱来了。

到了章陵,桓帝祭祀完祖先,给下面的官员发了些赏赐,就又出发去云梦泽,看了汉水,又到新野,祭祀了湖阳、新野两公主的祠堂,然后才回京城。这时候已经是延熹八年的年底了。

第二年正月,桓帝派中常侍左悺去苦县祭祀老子。这不是瞎折腾嘛,而且还让宦官去主祭,老子要是有灵,能愿意吗?左悺回来复命的时候,正好权阉们倒霉了,他也被弹劾。这左悺,以前权势大得很,号称“左回天”,现在也没办法了,只好自杀了。

这权阉们倒霉,还得从益州刺史侯参说起。侯参是中常侍侯览的亲弟弟,仗着哥哥的势力,在当地为非作歹,只要看到哪家有钱,就诬陷人家谋反,把全家都杀了,财产没收。这事儿被太尉杨秉知道了,就上书弹劾他。皇帝派人用囚车去抓侯参,侯参在路上就自杀了。京兆尹袁逢去检查侯参的行李,好家伙,有三百多车金银财宝。袁逢就上报了,杨秉又弹劾侯览,说他也应该被免职。杨秉说:“按照国家以前的制度,宦官就是在宫里干些杂活,值夜班的。现在他们得宠了,掌握大权,那些阿谀奉承的,就被他们举荐当官;不顺他们心意的,就被他们陷害。他们的生活比王公贵族还奢侈,比国家还富有。侯览的弟弟侯参这么坏,侯览肯定也心虚。我觉得不能再让他留在皇帝身边了。以前齐懿公杀了邴歜的父亲,抢了阎职的妻子,还让他们俩给自己当保镖,最后被这俩人杀了,《春秋》上都记载了,当作教训。郑詹一来国家就乱了,四佞(四个坏人)被赶走大家就服了。所以侯览应该被免职,让他回老家,这样既能消除隐患,又能显示皇帝的仁德。”

桓帝看了奏章,还是舍不得免侯览的职,就让尚书把杨秉的下属叫来,问:“三公府的外职官员,能弹劾皇帝身边的近官吗?以前有这样的先例吗?”下属回答:“春秋的时候,赵鞅在晋阳起兵,清除君主身边的坏人,经义上也没说他不对。传说说清除君主身边的坏人,只要有能力就要去做。汉朝丞相申屠嘉当面指责邓通,汉文帝还替邓通求情呢。本朝的制度,三公的职位,什么都能管,怎么不能弹劾近官呢?”这话说得有理有据,尚书也没办法,就回去告诉桓帝。桓帝没办法,只好免了侯览的职。

司隶校尉韩演又弹劾左悺的罪行,还有左悺的哥哥左称。这俩人吓得不行,知道逃不过去了,就一起喝药自杀了。韩演又弹劾贝瑗的哥哥贝恭,说他在沛相当官的时候,收了很多赃款,也应该治罪。皇帝就把贝恭抓进监狱。贝瑗进宫求情,还把东乡侯的印绶交了回去。桓帝让贝瑗免官,贬为都乡侯,贝瑗回家后就死了。这时候单超、唐衡早就死了,徐演也死了,他们的子弟本来都袭封了爵位,现在也都降为乡侯。这就是五侯的结局,除了左悺自杀,其他人还算好死,真是运气好。

皇后邓氏,以前很受宠,娘家人也跟着沾光。她哥哥的儿子邓康早就封了淮阳侯,弟弟邓统继承了后母的封邑,当了昆阳侯。邓后的母亲宣,以前被封为昆阳君,宣死了之后,就让邓统袭封了。邓统的堂兄邓会,继承了后父香的爵位,当了安阳侯。邓统的弟弟邓秉,又被封为淯阳侯。邓后的叔父邓万世,还当了河南尹,和桓帝一起下棋,特别受宠。大概过了六七年,邓后年纪大了,容颜渐衰,桓帝就开始找新欢了,后宫里又进了不少美女,有五六千人呢。其中有几个长得特别漂亮,比邓后还好看。桓帝这人喜新厌旧,慢慢地就把邓后冷落了。邓后心里当然不高兴,就经常发牢骚。她和桓帝最宠的郭贵人也积下了仇怨,俩人互相在桓帝面前说坏话。郭贵人正得宠呢,她的话桓帝当然更愿意听。郭贵人就拼命说邓后的坏话,说她怎么骄横,怎么嫉妒。桓帝听多了,就生气了,在延熹八年正月,把邓后废了,送到暴室,最后邓后被活活幽禁死了。河南尹邓万世和安阳侯邓会,也都被牵连下狱,死在监狱里。邓统等人也被抓到暴室,官职爵位都被免了,财产也被没收,邓家就这么败了。

前度辽将军李膺,又被起用当河南尹。正好宛陵大族羊元群从北海郡罢官回来,这货贪赃枉法,罪行累累。李膺就上书揭发他的罪状,想治他的罪。谁知道羊元群贿赂宦官,宦官反而说李膺是挟私报复,结果李膺不但没告成,自己还被罢官关进了监狱,去做苦工了。前车骑将军冯绲,又被任命为将作大匠,后来升为廷尉。他在审理山阳太守单迁的案子时,觉得单迁罪大恶极,就把他打死在杖下。这单迁是车骑将军单超的亲弟弟,宦官们自然要为他报仇,马上就上书诬陷冯绲,冯绲也和李膺一样,被送去做苦工了。

中常侍苏康和管霸,霸占了很多良田美产,地方官都不敢管。大司农刘佑看不下去,就写信给州郡,把这两个宦官的产业都没收了。这俩宦官跑去跟桓帝哭诉,桓帝大怒,也把刘佑关进监狱治罪,同样送去做苦工了。

太尉杨秉,本来想为这三个人申冤,可没想到自己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竟然一病不起。杨秉这人,中年的时候妻子就去世了,他也没再娶,当官的时候廉洁奉公,很有他父亲杨震的风范。他常说自己有“三不惑”,就是不惑于酒、色、财。他死的时候,已经七十四岁了。桓帝赐给他一块墓地,让他陪葬在皇陵旁边,还提拔陈蕃为太尉。

陈蕃接到任命,坚决推辞,说:“不犯错不忘本,遵循旧的规章制度,我比不上太常胡广;调和七政(日、月、五星),教导五典(五常之教),我比不上议郎王畅;聪明睿智,文武双全,我比不上弛刑徒李膺。希望陛下从这三个人中选一个担任太尉,我可不敢占着这个高位。”桓帝不答应,陈蕃没办法,只好接受任命。

陈蕃入朝办事的时候,多次提到李膺、冯绲、刘佑三个人被冤枉,请求桓帝马上赦免他们,让他们官复原职。可桓帝就像没听见一样,根本不搭理他。陈蕃不甘心,又反复地求情,说得那是声泪俱下,可桓帝还是不答应。陈蕃没办法,只好流着泪走了。

司隶校尉应奉,看到陈蕃多次求情都没用,就自己上书为这三个人申诉:“以前秦国人到楚国去看宝贝,昭奚恤让一群贤士陪着;梁惠王炫耀他的宝珠,齐威王用四个大臣来回应。这说明忠臣贤将,是国家的栋梁啊。我看左校弛刑徒前廷尉冯绲、大司农刘佑、河南尹李膺等人,执法公正,毫不留情地惩处奸臣,大家都觉得他们做得对。以前季孙行父违抗君命,赶走了莒仆,这在舜的功绩里都能排到二十一呢。现在李膺等人对抗权贵,努力治罪,陛下您不但不听不看,还相信那些诬陷他们的话,让忠臣和奸臣一起受罚。从春天到冬天,都不给他们一点宽恕,大家都为他们叹息。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记住功劳,忘记过错。所以景帝能从囚犯中启用韩安国,宣帝能征召逃亡的张敞。以前冯绲讨伐蛮荆,功劳和尹吉甫一样;刘佑监督司隶校尉,刚正不阿;李膺在幽并地区威名远扬,在度辽留下了好名声。现在边境不安定,军队还没振作起来,《易经》上说雷雨能解除危难,君子应该赦免过错和罪行。我恳请陛下赦免李膺等人,以防万一。这是我衷心的期望啊。”

这封信还真管用,桓帝听了应奉的话,就把这三个人赦免了。陈蕃多次求情都没成功,应奉一上书就行,陈蕃这时候真应该考虑辞职了。

不久之后,桓帝打算立皇后。他看上了采女田圣,这田圣长得那叫一个漂亮,把桓帝迷得神魂颠倒,连之前最宠的郭贵人都被扔到一边了。桓帝整天和田圣腻在一起,就像胶水一样分不开,所以就想立田圣为皇后。司隶应奉坚决反对,说田圣出身低微,怎么能当皇后呢?太尉陈蕃也说皇后应该慎重选择,不如立窦贵人,窦家是世家大族,和桓帝更般配。桓帝没办法,只好立窦贵人为皇后。

这窦后是窦融的玄孙窦武的女儿,也就是章帝后从祖弟的孙女。她刚入宫不久,就被封为贵人,现在当了皇后,她父亲窦武也被封为城门校尉,还封了槐里侯。不过这窦后长得不如田圣漂亮,桓帝是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才勉强立她为后的,所以桓帝很少去见她,这皇后当得有名无实。桓帝还是整天和田圣在一起,对她宠爱有加。

这桓帝啊,真是被女色迷得晕头转向,二十年来一直这么昏庸糊涂,让这些宦官和后宫的女人们在宫里胡作非为,把朝廷搞得一团糟。

这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儿呢?咱们下回接着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御女天下 都市偷心龙爪手 迷梦星海 NPC只想带系统搞钱 微忱 穿越1942有空间 瑜伽老师花样多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快穿我家boss又犯病了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穿越后我让江山大乱 猎艳谱群芳 枭少护妻超放肆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都市花语 总角之年偶遇桥妹 护花野蛮人 情迷361度,失心老公不将就! 爹地出没妈咪快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重生三国之中兴大汉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帝国大闲人 昭昭大明 回到明末当帝王 大明流匪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明末小平民 戒指传奇 大明风流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红楼如此多骄 
最近更新从上山到上朝 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 穿越大汉,请叫我冠军侯他哥 镇国小公爷 大唐:李二别阴我,我是你姐夫 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 将门大逆子 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 大秦始皇帝:你就当我真死了吧! 穿越大乾当王爷 开局闯锦衣卫诏狱:蓝玉我保定了 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 回到明末虐大清 大唐:我真的没想当皇帝 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中国历史长河小说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大唐:老李,请你约束一下你女儿 重生之岳飞传奇 大秦哀歌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