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

大陆最南端

首页 >> 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 >> 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敛财人生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特工萌妃 灵剑尊 特工之回到清朝 暴君闺女五岁半 
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 大陆最南端 - 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全文阅读 - 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txt下载 - 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章 探索海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由于商队在陆路运输上的种种限制,磊哥这段时间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扑在海路运输的各种可能的研究学习里。他四处寻找与航海相关的资料和知识,并不断地向那些曾经涉足过海洋贸易的人请教,他特意联络了一批船厂、船家、船工,为即将尝试的海上商路做足准备。

在古代,传统的陆上运输由于路况与运输工具的限制是比较费时费力的,而水上运输的优势不言而喻。君不见,历朝历代,每逢大战,后方押送辎重的民夫起码比前线的战士要多一倍以上;君不见,隋炀帝即使耗尽国力也要挖通京杭大运河吗?

我国的水上运输由来已久,水上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而海上运输服务于海上商路又称海上丝绸之路。有史料记载的海上丝路形成于秦汉时期,汉武帝派遣远洋船队驶往印度洋,开辟了南海至印度洋航线;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政权因为与北方对峙,更注重向海洋发展,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航海经验的积累,为海上丝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繁荣于隋唐时期,随着隋唐经济重心的南移,海上丝路进入大发展时期,唐朝时,广州成为最大的海外贸易中心,朝廷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到了元朝已至鼎盛期,我国与西方交流以海路为主,陆路为辅;到了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发展到了极盛期,之后的明清时期全面禁海进入了极速的衰退期。

虽说元代的海运发展的挺好,但这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还不足以横跨大洋航行,一般都是沿着亚、非、欧大陆的海岸线近海航行。在六分仪被发明出来之前,我国海上远航,一般用“过洋牵星术”来定位,和六分仪差不多的原理,都是通过观察天体与海平面的夹角再配合罗盘来定位的,但精准度比六分仪粗糙得多。还有在造船技术、中途补给等等条件的限制下,非要跨洋远航的话,那跟找死没什么区别。即使到了明朝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也只是沿着太平洋、印度洋的海岸线航行而已。

为了海路运输的顺利,磊哥这些天确实做了很详尽的准备工作,但第一次尝试总得小心谨慎一点。张志明建议磊哥先雇一艘四百料和一艘两百料海船试一试水,四百料那一艘从张家村所在的官渡乡码头至博贺港,两百料那一艘也从官渡码头出发往雷州路雷州府城附近的北家港,先让商队队员有个慢慢熟悉海路运输的过程。

在史料文献中经常可见,描述船体都是用“多少料”的船。“料”其实是指船舱的容积单位,一料等于十立方尺(元代尺与宋相近,大约31.5厘米左右),四百料的船船舱容积大概一百二十五个立方米,具体载重无法准确转换,装货量估计会远超过商队所雇的牛车百倍以上。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今天是商队货物装船的日子,张志明带着磊哥、小雪早早就到了官渡码头边上。远远看着二三十辆牛车,正排队把货物卸载在码头的待装区域,卸完货后又返回作坊装货;而商队商队所雇的两条船上,几十个力工挥汗如雨上上下下在装货,张志明三个都心潮澎湃不已,只要海路运输一成功,商队又会稳步再上一个台阶。想到张无记作坊才生产的几样新产品,磊哥简直信心爆棚了,这些产品无论去到哪都会所向披靡。

看着眼前码头那缓慢的装、卸货速度,张志明不禁皱起眉头来。这种纯人力装卸方式让他倍感无奈,没有任何器械辅助,这两艘船的货物恐怕得花上整整两天时间才能完成装载。这里地处偏僻,商贸不兴,条件有限,就连力工也是临时雇佣而来。

张志明想起上次在博贺港见到的情景,那里的装卸工人使用了一些简单的杠杆式器械作为辅助工具,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而在其他更大的港口城市,可能还会出现更为先进的滑轮组式辅助工具。毕竟早在战国时期,《墨经》一书中便已对滑轮有所记载,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然而此刻身处这个小地方,一切都显得那么落后和不便。张志明深知,这官渡码头是官府所有的,要想改变现状并非易事,但他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以后必须得开辟自己的码头,才能毫无顾忌的按自己的设计来建设。

对于这次商队走海路,张志明并不需担心太多,毕竟只是短距离的近海航行,着是为了给队员们慢慢适应海上行船的一个过程,几乎没有任何风险。按资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时所用宝船,日均航速达到一百海里。现在四海商队所雇的船都是三桅帆船,虽然无法达到这个速度,但据船家的经验估计,到这两个目的港口,顺风的话一天就能到达,慢的话也就两天时间。

才装两船货物就几十个力工足足装了三天才完工,足以说明此事生产力的落后。三天后的清晨,磊哥和小马各带一队人分别登上了往博贺港和北家港的海船,张志明则在码头给他们送行,还不断叮嘱他们好生注意安全,要虚心向船家、船工请教。望着两艘船慢慢驶出码头先是一起向东航行大概有十里,然后大点的船左转向北航行,小点的船右转向南远去,直到两只船都完全消失在视野内,张志明才缓缓转身回去。随着四海商队的首次开始出海航行,标志着张志明的商业版图步入新的阶段。

磊哥带领着五个队员在四百料的船上,目前每个人的状态都还不错,第一次出海都显的有点小激动。虽然商队所有人都世代住在沿海地区,但如果不是张志明的突然崛起给了他们机会,大部分的人连官渡乡都没机会出去过。

站在船头,极目远眺,远处的海面波光粼粼,一望无际。阳光洒在海面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让人感到无比的宁静和美好。海风轻轻拂过脸颊,带来了清新的空气,磊哥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口气,让那股咸涩的味道充满了整个鼻腔。海浪拍打着船体,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交响乐。随着海浪的起伏,船只也上下颠簸,这种感觉让人既兴奋又有些不安。感受着波澜壮阔的大海,磊哥不禁感觉连自个的胸怀都广阔了几分。远处那若隐若现的海岸线,给人一种沉稳而可依赖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队员们激动的感觉已经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轻微的疲劳、晕眩、想呕的感觉。不管你身体素质多棒,第一次出海经历长时间的颠簸,多少总会有点不适之感,尤其晕船症状严重的人会辛苦得死去活来。这时经验丰富的老船家给了他们一人一枚咸梅含在嘴里,又让他们多望望海岸线,千万别一直盯着无边无际的大海看,并告诉他们多出海几次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的。

由于风力不够大也不全程顺风,货船当天没办法到达博贺港,天黑之后只好下锚停船休息。在古代晚上一般不行船,除非不怕死。古人由于营养缺乏大概率患有夜盲症,还缺少照明设备,晚上行船基本靠运气,事故率极高。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后,货船又继续扬帆起航,终于在午时前后,货船才停泊进了博贺港码头。这一次的海上旅程让随船的队员吃了不少的苦头,不过按船老大的说法,出多几次习惯了之后就好了。

茂名物流园还没竣工启用,磊哥只能在博贺港临时租个货仓卸货,还让大家在客栈休息了一整天。第三天,磊哥才吩咐队员雇车往各地送货。磊哥看着货物被一车车被送走,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他在博贺港稍作停留把所有数据整理一下,又去了离此地不远的船厂去了解更多造船的信息。其实数据还没整理完毕,磊哥大概估算一下就真正体会到到海运与物流仓的配合给商队所带来的巨大优势。这还是短距离航行,很明显距离越远优势越大。

磊哥需要将这次海运的所有数据整理出来,并与陆路运输的数据进行全面的优劣对比分析,然后形成一份正式的书面报告提交给张志明。这个任务并不轻松,但磊哥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方式。他知道只有通过详细的数据对比和深入的分析,才能让张志明对两种运输方式有更清晰的了解。于是,磊哥开始忙碌起来,他仔细查阅每一条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数小时的努力,磊哥终于完成了这份详实的报告。他相信这份报告能够为张志明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帮助他更好地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

磊哥不知道的是,张志明根本不需要他的分析报告就可以决策,只是张老师既不想自己显得太过分的突出又需要培养所有人的工作习惯,工作方式才不说破而已。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女公务员的日记 武师的自我修养 辣妈攻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我的总裁老妈 渔港春夜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猎妖高校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逍遥四公子 逍遥人生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开局成为学术泰斗 汴京春深 桃花沟 恶魔军官,放我走! 我有一剑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最近更新三国第一公侯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动荡的大元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大唐小医师 白话三侠五义 立渊传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学名张好古 靠读懂人心立足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 大陆最南端 - 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txt下载 - 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最新章节 - 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