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新野开始

孤天

首页 >> 三国:从新野开始 >> 三国:从新野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权奸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敛财人生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特工之回到清朝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至尊特工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三国:从新野开始 孤天 - 三国:从新野开始全文阅读 - 三国:从新野开始txt下载 - 三国:从新野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四十二章 科举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夜阑人静,万籁俱寂,洛川府邸的庭院中,唯有他踱步的脚步声。如水的月光倾洒而下,为他的身影镀上一层银边,却照不清他紧锁的眉头下那深深的思索。

蜀汉新立,看似崭露头角,实则如履薄冰。在这波谲云诡、群雄逐鹿的三国局势里,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蜀汉的生死存亡,稍有差池,便可能万劫不复。

洛川深知,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乃是支撑蜀汉长远发展的根基,是决定其能否在乱世中崛起、站稳脚跟的关键所在。

这些时日,洛川日夜苦思,脑海中渐渐勾勒出三条计策。

科举制,宛如一道曙光,能穿透世家大族把控仕途的阴霾,让寒门子弟有机会凭借自身的才学踏上朝堂,为蜀汉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

兴办官学,从根源上培育人才,为国家储备栋梁之材,使蜀汉的未来后继有人;而改进造纸技术,则是文化传播的催化剂,能让知识的火种在蜀汉大地熊熊燃烧。这些想法在他心中反复翻涌,如同潮水一般,直至天边泛起鱼肚白。

次日清晨,洛川怀揣着这些计策,匆匆前往丞相府拜访诸葛亮。

见到诸葛亮后,洛川恭敬行礼,而后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丞相,如今蜀汉初立,百废待兴,洛川思索良久,有三条计策,望能助力蜀汉发展。其一为推行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对人才选拔的垄断;其二是大力兴立官学,从根本上培养人才;其三则是加大对造纸技术的研究与投入,促进文化传播。”

诸葛亮轻抚胡须,眼中露出赞赏之色,缓缓说道:“洛川,此三策甚妙,实乃利国利民之举。然推行科举制,打破世家对仕途的垄断,恐会遭其抵制。这些世家在地方根基深厚,盘根错节,利益牵扯甚广。他们习惯了举荐自家子弟为官,把控朝堂,一旦科举制推行,其特权必将受到冲击。”

洛川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回应:“丞相所言极是,洛川亦深知其中艰难。但为了蜀汉的长远发展,此路不得不走。我们可先与部分开明的世家沟通,晓以利害,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在推行科举制的过程中,给予世家一定的安抚政策,比如在某些特定领域保留其一定的话语权,逐步推进,减少阻力。”

诸葛亮沉思片刻后说道:“你所言有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我们需做好周全的准备,方能推行。”

二人又就三条计策的具体细节,包括科举制的科目设置、官学的选址与师资配备、造纸技术改进的资源调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直至日影西斜,洛川才告辞离去。

几日后,朝会之上,气氛庄严肃穆,群臣列班而立。洛川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稳步出列,向刘备恭敬地行了大礼,而后说道:“陛下,臣近日思得几条建议,或可助力蜀汉之长远发展。”

刘备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期许,温和地说道:“爱卿但说无妨。”

洛川清了清嗓子,条理清晰地阐述起来:“其一,臣建议举办科举制。如今我蜀汉选拔人才,大多依赖世家大族和地方举荐,虽有贤才得以入仕,但范围终究太过狭窄。若推行科举制,天下有才之士,无论出身贵贱,皆可凭借真才实学应试为官。如此一来,既能广纳贤才,充实我蜀汉朝堂,为国家注入全新的活力,又能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使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各展其能。”

刘备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问道:“此科举制具体该如何实施?”

洛川有条不紊地答道:“可设立不同科目,如经义、策论、诗赋等,以此考察应试者的学问、见识和治国方略。定期举行考试,各地学子皆可前来成都应试,由朝廷选派公正无私的官员监考、阅卷,选拔出优秀者授予官职。”

刘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此策甚妙,可与丞相等人仔细商议具体细节后再行定夺。”

洛川接着说:“其二,当大力兴立官学。官学乃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可在成都及各郡县设立官学,招收各地学子,聘请名师讲学,传授儒家经典、兵法谋略、治国之道等。如此,可使我蜀汉青年才俊自幼接受系统的教育,培养其忠诚之心与治国之能,为国家储备后续人才。”

刘备微笑着说道:“兴立官学,确是培养人才的良策,可着令相关官员即刻着手筹备。”

“其三,应加大纸的制造技术。纸乃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如今我蜀汉用纸,要么质量欠佳,要么数量不足。若能加大对造纸技术的研究与投入,提高纸张的质量和产量,不仅可使书籍的抄写、政令的传达更加便捷,更能促进文化的繁荣,使我蜀汉之文化得以广泛传播,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洛川继续说道。

刘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说道:“卿之所言极是,文化的繁荣对国家至关重要,可命工匠们全力改进造纸技术,若有需要,朝廷定当给予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

此时,洛川又想起了一件事,说道:“陛下,还有一事。宛城乃战略要地,关羽将军虽英勇无敌,但事务繁杂,臣以为可派法正前往宛城辅助关羽将军。法正足智多谋,善于应变,必能为关羽将军出谋划策,巩固宛城防务,也可更好地协调荆州与宛城之间的军事行动。”

刘备略作思考后,点头应允:“法正之才,朕亦深知,此安排甚好。”

诸葛亮在一旁点头称赞道:“洛川此三策,皆切中要害,再加上派遣法正辅助关羽这一安排,若能得以实施,我蜀汉必将人才辈出,军事稳固,文化昌盛,国力大增。但陛下,推行科举制恐会遭遇世家阻力,还需谨慎行事。”

庞统也附和道:“陛下,此乃利国利民之良策,虽有困难,然值得一试。宜早做决断,我等定当全力辅佐。”

刘备站起身来,神色坚定地说道:“好,就依洛川之言,朕命你与丞相、士元等人共同负责此事,务必将科举制、兴立官学及改进造纸技术等事办好,为我蜀汉的繁荣昌盛奠定坚实基础。至于派法正前往宛城之事,也即刻安排。对于世家方面,丞相与洛川可再商讨应对之策,既要推行良策,又要尽量减少动荡。”

洛川等人齐声应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在随后的日子里,洛川与诸葛亮、庞统等人**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事务的筹备之中。

他们围坐在一起,仔细商讨科举制的考试科目设置,反复斟酌每一个科目的考察重点与难易程度;精心规划考试流程,从报名、审核到考试、阅卷,每一个环节都力求严谨公正;认真选拔考官,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确保考官们德才兼备、公正无私,只为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各地官学的建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他们亲自前往各地勘察选址,力求选择交通便利、环境适宜的地方建设官学。

为了聘请到优秀的教师,他们广发招募令,四处寻访贤能之士,以优厚的待遇和崇高的使命吸引各方名师前来任教。在招收学子方面,他们也制定了详细的政策,鼓励各地青年踊跃报名,为寒门子弟提供特殊的资助和便利,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而在造纸技术的改进上,他们召集了蜀汉境内的能工巧匠,在工坊中为工匠们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设备,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新的材料和工艺。

洛川等人还时常亲临工坊,与工匠们交流探讨,为他们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思路和支持。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造纸技术逐渐取得了突破,纸张的质量越来越好,产量也日益增加。

与此同时,法正领命前往宛城。关羽得知法正前来辅助,心中十分欣喜。二人相见后,相谈甚欢,很快便开始共同商讨宛城的防务与发展策略。

他们日夜谋划,加固城防,训练士兵,调配物资,在他们的精心治理下,宛城的军事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与荆州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信息传递更加及时,军事协作更加顺畅。

随着时间的推移,蜀汉境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书之风日益兴盛,年轻的学子们纷纷涌入官学,他们怀揣着梦想与抱负,渴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为蜀汉效力。官学中,书声琅琅,学子们勤奋苦读,钻研学问,探讨治国之道。

随着纸张质量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书籍的传播变得更加广泛。以往难得一见的经典着作,如今能够在更多人的手中传阅。文化的繁荣景象初现端倪,各种学术思想相互交流碰撞,为蜀汉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这些积极的变化,让蜀汉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中逐渐占据了更为有利的地位。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士气高昂,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各项事务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诡秘之主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武师的自我修养 春满香夏 天下枭雄 军工科技 猎艳谱群芳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黑铁之堡 退下,让朕来 山村情事 肥水不流外人田 重生之神级明星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超级神医赘婿 大宋女刑司 无敌天命 田野花香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抗日之铁血战魂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智械战争 抗战之红色警戒 朔明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大夏镇远侯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镇国世子爷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大明英宗朱祁镇 时空乱叙 汉吏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红颜劫:乱世情殇 
三国:从新野开始 孤天 - 三国:从新野开始txt下载 - 三国:从新野开始最新章节 - 三国:从新野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