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梦南国

章双城

首页 >> 遗梦南国 >> 遗梦南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大清隐龙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朕就是亡国之君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遗梦南国 章双城 - 遗梦南国全文阅读 - 遗梦南国txt下载 - 遗梦南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1章 慰军心太子临北徐 得噩耗陛下痛心首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京都南郊圆丘两侧,群臣垂手等候。

京都的郊祭大礼照常进行,而比郊祭更让人期待的,就是新一轮的敕封圣旨。

左卫将军、太子詹事韦怀文被任命为丹阳尹正官,外加通直散骑常侍、中护军将军,掌管着外城戍卫。

竟陵太守裴渊明,回到朝内,任职游击将军、朱衣直阁,宿卫于禁宫之中。

南城县侯、宣城内吏王神念,按照资历也回到了京都,担任朱衣直阁将军,领太仆卿。

兼中书令的徐修仁,同样被扶正。

当然,还有其他敕封,不再一一表述。

却说太子萧统,带着萧辰等人赶赴北徐州,查看粮草运送接收情况。

由于春季全面开河,加之接连几日的大雨使得河水水位上涨了不少。

而北军因为粮草原因不敢轻易冒险,反倒是洛口的南军,趁机打了几个胜仗。

从去年夏秋之交开始,南军本以抵御索虏为目进驻到荆山一带,经过近期的数次交战,又陆续夺回了洛口南岸失地,于是便将洛口营帐的面积也随之遍布到了整个洛水沿岸,对隔岸的寿阳城形成了一个‘一字长蛇阵’。

如此的意外惊喜,皇帝和前线的将军们不得不动了些念头,那就是由守转攻,渡过洛水北上,伺机拿下寿阳城。

先前是因为河面结冰,战舰航行困难,紧接着北军频频以骑兵越过洛水和淮水的冰面进行骚扰,以至于南军只得固守大营,寸步难进。

以至于挨到了粮草不济,进退两难。

随着运粮车马的纷纷踏至,粮草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

值此春暖花开之时,战舰便可如鱼得水。

而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指着萧子昭说:粮草充裕,兵戈齐备,该进攻了!

就连二弟萧子建和三弟萧子明,也都时不时的在萧子昭面前嘟嘟囔囔,含沙射影。

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这还要等什么呢!

洛口大营外,五州都督萧子昭、兖州刺史萧靖艺、轻车将军萧子明、南兖州大中正江蒨等人,跪地行军礼。

太子远远的下了车,和萧辰等人快步走了过来。

“末将恭迎太子殿下!”

“诸位将军快快请起!”

太子来到萧子昭身前,将他扶起。

“都督常年镇守在外,定要当心身体啊!”

“谢殿下挂记,陛下既已托付重任,我等绝不敢有半点迟疑!”

“嗯,如此甚好啊!”

“实不相瞒,父皇差我来此,就是为了代他老人家看望诸位将军和北徐将士。”

“来人!”

“将犒赏酒食送到帐诸位将军帐内!”

“得令!”

太子洗马、中舍人徐悱,朝身后侍卫挥了一下手臂。

寒暄过后,众人来到了大帐里顺次列坐。

此时的萧子昭,几次用眼神找萧辰,可是看到萧辰朝自己看的时候又有意闪躲了一番。

“东府城运送粮草,都督可悉数接到啊?”

太子微笑着看了看萧子昭。

萧子昭急忙低头拱手。

“太子躬身行事,末将惭愧不已。”

“自盐商运粮以来,我北徐大营已陆续接到粟米三十万斛,麸糠四十万斛。”

“甲胄、兵器皆已充实,炊器、寝具几近完备。”

“既如此,我就放心了。”

“说起盐商运粮之策,还要感谢萧常侍才对啊!”

萧子昭听后,将目光再次停在了萧辰身上,深深施礼。

“子昭前番多有得罪,还望常侍......见谅。”

萧辰见状也拱手示意。

“都督说笑了,我们都是为南国尽忠,要不是看到军中送盐的商人,我也想不到这些。”

说话间,酒菜已摆了上来。

“今日借御赐美酒款待诸位,军中苦寒,还望太子殿下海涵!”

萧子昭起身举起酒杯示意。

“萧都督镇守北方,乃我朝之肱骨。”

“我虽为太子,但资历尚浅,还请诸位不吝赐教才是!”

众人听后皆起身作礼。

“我等定将竭心尽力,报效南国!”

“诸位请坐。”

“对了,北徐粮草既已充实,都督可有进军寿阳之计呢?”

小太子突然这么一问,倒是把萧子昭惊得够呛。

于是他放下手中酒杯,微微笑了笑。

“额......殿下有所不知啊。”

“虽说淮水已涨,我战舰亦可直逼寿阳。”

“然军中士气初有好转,才不过几日而已,就如同久病初愈一般。”

“末将担心,若此时贸然用兵,恐有欲速则不达之失啊。”

太子听后微微笑了笑,转身看了看萧辰。

萧辰却没当回事儿,毕竟他们谈的是行军打仗。

于是拿起碗中的鱼干儿闻了闻。

“都督上能御敌于洛口,下能厉行节俭于营帐。”

“说起来这北徐营地大小事务皆需都督定夺,这时间一长,都督的身体恐怕也吃不消啊!”

萧辰这话不疼不痒,只是含蓄的提醒了他一下。

毕竟北徐对峙都大半年了,如今有了粮食,你萧子昭再不给出个方案,恐怕朝廷就难容你了。

萧子昭听后也清楚的很,如今太子都来了,就是要句话呗。

“呵呵呵,常侍所言甚是,只不过子昭肩负重任,受些劳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既然太子殿下和诸位将军都在,我便一吐为快吧。”

“洛口分为三营,乃是御敌所在。”

“不过前有靖艺兄都督被贬,后有康长明中饱私囊一案,至今未决。”

“以至于人心多有涣散,军令发而难行。”

“恕我直言,收拢三营八万余将士之心,绝非一朝一夕能为!”

“而欲行战事,全军士气断不可忽视!”

听了这话,坐在右侧的张德继闷着头不吭声,昌义之攥着拳头更是满脸不悦。

再看萧靖艺,他脸上没有丝毫变化,只微微笑着把弄着酒杯不说。

太子稍稍正了正身子,点了点头。

“是啊,身为五州都督,子昭将军能以大局为重,事无巨细,皆躬身为之,作为晚辈,我甚为钦佩。”

“来,诸位与我一同敬都督一杯!”

说着,众人不管愿不愿意,都跟着太子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

“末将不胜酒力,还望殿下恕罪!”

昌义之抱着拳头深深作礼。

“无妨,无妨。”

“既如此,老将军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

剩余几人见状也看出了些许意思,于是都拱手作礼退了出去不说。

萧子昭见状起身上前,朝着太子跪地叩首。

“末将言语失当,还请殿下......降罪!”

太子听后并没有及时回应,只是起身将他扶了起来。

要说萧子昭那么稳重的一个人,又怎会轻易言语失当呢,而且还是当着太子的面。

太子便是今后的圣主,而现在是当今圣主的眼睛。

萧子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传到陛下的耳朵里,若是真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想必也不会这么容易就暴露出来吧。

“叔父如此,侄儿甚为羞愧!”

萧子昭一听这话,惊得双眼溜圆,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

“末将身无尺寸之功,更不能忘人臣之礼!”

“叔父快快请起。”

“父皇差我来此,其用意想必叔父早已知晓。”

“父皇说过,叔父不谙世事,一心只为朝廷着想。”

“所以他老人家才会把五州都督一职交给叔父。”

“洛口人心涣散,已是人尽皆知。”

“父皇只想叔父在任时,能彰显南国实力,震慑索虏;若言期许,唯有早日了结两军对峙之势。”

“若能一举攻下寿阳,便是为我南国立下了不世之功。”

“父皇苦心至此,难道叔父还不明白吗?”

萧子昭听后哽咽着抬起来头。

“子昭......绝不负陛下嘱托!”

“叔父此言,我定会转述父皇!”

“叔父放心,我会随叔父一同上阵杀敌!”

勤政堂门外,游击将军、朱衣直阁裴渊明扶着宝刀挺身站立。

忽见两人一前一后,跑了过来。

“末将参见裴将军!”

原来是易琼,回京复命来了。

本来立了功是件好事儿,可是看他和身后的萧敬则,却没有一点儿高兴的意思。

“是武猛将军啊。”

“快快请起。”

“谢将军,我们二人回京复命,本不该如此急躁,不过雍州有书信带来,还望将军转呈陛下!”

裴渊明看了看他,自筑阳城一战后,易琼的名气已传遍了三军。

这个后生确实是个好苗子,有可圈可点之处。

只不过如今雍州战事已平,郢州也平静如常,若不找机会跟个高人,恐怕他日后也没什么大前途了。

雍州的柳庆远将军,就是个最佳人选。

如此想来,裴渊明就没有多问,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来人。”

身旁的侍卫会意后便上前拱手,仔细在二人身上检查了一番不说。

等裴渊明从堂内出来后,朝着二人再次点了点头。

于是易琼带着萧敬则,进了勤政堂。

“末将易琼。”

“萧敬则。”

“叩见陛下!”

皇帝微微抬了抬头,放下了手中的朱笔。

“呵呵呵,单骑破阵,骁勇非常啊!”

“你们起身吧!”

“谢陛下!”

“听裴将军说,宁蛮府有奏报?”

“陛下,雍州柳刺史,故去了......”

“什么!”

喜儿急忙接过书信,递了过来。

只见皇帝双手颤抖,打开书信后双目朦胧。

“这......怎么会这样!”

喜儿见状上前捋着皇帝的后背,一边安抚着。

“陛下,您要当心身子啊!”

“庆远既逝,我如同断臂尔......”

易琼擦着眼泪,再次叩首。

“陛下,恕末将直言,雍州还需速择良将,护我北疆!”

皇帝缓缓睁开眼,缓了好一会儿。

只听他有气无力的说了句:“速去召彦达、怀文来。”

“是!”

喜儿一路小跑着,奔了出去。

没一会儿,安成王和韦怀文便来到了堂内,跪地叩首。

“臣,参见陛下。”

“庆远......去了......”

二人互相对视一番,皆沉下了脸。

“河东柳氏,对我南国忠心耿耿。”

“朕让庆远镇守雍州,意在坚固屏障,防卫左右。”

“如今他这一去,朕一时间想不出合适人选。”

“你们说......何人接任,最为妥当啊?”

易琼和萧敬则立在原地,皇帝也没说让他们退下,可这军国大事,以自己的品阶来说,恐怕连门儿都进不了,更别说谏言了。

“河东柳氏,自古出俊杰。”

“依臣弟之见,待柳氏子侄服丧后,当从中挑选一员机敏者,接管雍州军务便可。”

“只不过柳氏子侄一辈,年岁尚浅,若无长者辅佐,恐难成大事。”

皇帝听后看了看韦怀文。

“中护军,你是何意?”

“额......雍州乃柳氏根基所在,就地取材,择其子侄镇守,理所应当。”

“适才七殿下所言甚是有理,雍州即为屏障,其所担负责任重大!”

“而朝中武将肱骨,或在北徐,或在郢、益。”

“西北鄱阳王、始兴王肩负大任,实难抽身。”

“依老臣之见,当以庆远之子元举镇守雍州,遣裴将军复任竟陵辅佐之。”

“嗯,那柳元举才能如何?”

“此人博学多识,常得其父躬身教导。”

“虽不以武艺见长,然其谋略远胜于同辈。”

皇帝听后捋了捋胡须。

七殿下稍作拱手,接过了话音:“中护军所言不无道理。”

“只不过柳元举才过而立之年,其勋格卑微,若以雍州刺史居之,恐怕德不配位,难以服众。”

“况且年纪轻轻便任职一方刺史,难免会心生骄奢。”

“臣弟以为,若使其镇守雍州,断不可予刺史之职。”

易琼听了七殿下这番话在心里泛起了嘀咕。

平日里看七殿下对后辈从来不吝惜夸赞,可今日对柳元举却是多有贬意,如此,还真摸不着头脑了。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

“既如此,可追封柳庆远为云杜县侯,以其长子柳元举袭封之!”

“待他服丧过后,再重回宁蛮府任职!”

“传朕旨意:晋安王萧纲,去任丹阳尹,外任为使持节、都督荆、雍、梁、南北秦、益、宁七州诸军事、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易琼,你速去中书省传令拟诏,与裴将军同去襄阳,代朕......去吊唁吧!”

“末将遵旨!”

如此,中书省拟得诏令,全文大概如下:

“朕念往笃终,前王令则,式隆宠数,列代恒规。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云杜县开国侯柳庆远,器识淹旷,思怀通雅,爰初草昧,预属经纶,远自升平,契阔禁旅,重牧西藩,方弘治道,奄至殒丧,伤恸於怀,宜追荣命,以彰茂勋,可赠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鼓吹侯如故,谥曰忠惠,赙钱二十万,布二百匹。”

又遣裴渊明再次外任竟陵太守,并派出皇帝的贴身侍从陈庆之,代圣主亲临宁蛮校尉府,吊唁柳庆远。

朝廷里众臣工听闻柳庆远过世,无不悲痛万分。

春夏之交,淮水大涨,北军固守的寿阳城已发生了多处水灾,城内已有几千百姓或弃舍而逃,或聚集在府衙外等待官家的救济。

北国陈留公,担任征南将军、扬州刺史,都督江西诸军事的李崇坐镇于寿阳府衙内。

见此情形后不由得心中忐忑起来。

要知道,南北两军在淮水一带对峙就快一年了,前番或侵荆山、或扰洛口,都算不得什么大战。

只因南军畏惧北国战力,不敢贸然出兵,而北军粮草刚刚有点着落,也不敢贸然出兵。

此时天公不作美,对南军来说便是良机,甚至可以说是逆转之势。

李崇正在思量之际,扬州治中裴询、将军韩方兴、堂弟李神等人皆来到了府中劝谏。

这里稍作解释,为什么北国也有扬州呢?

一句话,就是各过各的,你的北徐我不承认,那是我设立的扬州,我只认这个。

却说几人言辞中肯,劝说李崇弃守寿阳,向北退守八公山一带。

一来可以将城中百姓救出,东山再起;二来可于山上做工事,即便南军来犯,亦可合兵御敌。

可是李崇却不这么想。

只见他捋了捋胡须,两眼湿润。

“我半生镇守寿阳,这一石一瓦,皆为心血。”

“南人屡次犯我,皆被这铜墙铁壁抵退了!”

“如今稍有水患,你等便轻言弃城,本帅念在多年情分上,不予责罚。可谁若再言弃城,我必杀之!”

几人听后闷头退了出去不说。

扬州治中裴询为人忠厚,身为政务官员,对百姓的遭遇更是于心不忍。

于是他便亲自带着粮食衣物等来到受灾最严重的南城一带,救助难民。

可光是给吃的给穿的也不是长久之计,思来想去,他便自行领兵五百,又差遣左右随从,将千余百姓用小舟送到了寿阳南的安丰城内,简单的安顿下来,算是暂时脱离了苦海。

然而,淮水的水势毫无下降的意思,寿阳城内被淹的地方是越来越多。

那李崇不但与寿阳城感情深厚,治军的法度也无比严明。

裴询虽是护送百姓脱离大水,但贸然带兵出城,乃是于军法所不容。

如此一来,裴询可就是有来无回了。

想到这,一不做二不休,裴询一冲动,便写了两封书信,一封是发给寿阳李崇,告诉他自己已在安丰城自立为豫州刺史,愿接纳寿阳城内受灾百姓,与李崇两不相犯;而另一封,则是送到了南国豫州刺史马灵馥的手中。

马灵馥接到书信后甚为欣喜,那裴询自知会受到处罚,便对他表露出了投诚之意,于是马灵馥差遣豫州大中正夏侯世龙率军五千,直奔安丰城而来。

却说裴询前脚带着百姓刚走,随后便被同僚韩方兴举报了。

此时说举报,多少有些冤枉了韩方兴,毕竟从大局着眼,他裴询率军独霸一方可不是个好兆头。毕竟他是大中正,城内的防务、民情都一清二楚,若是被南军收编了,可就是个大麻烦。

韩方兴说了裴询的去向,又拿着他发来的手书呈给了主帅李崇。

此时此刻,在怎么体恤下属的李崇也免不了生疑。

为了挽回局面,李崇便派韩方兴亲自赶赴安丰城,劝说裴询。

二人相见,可谓是英雄相惜,都知道彼此的立场,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叛国投诚。

裴询见韩方兴的态度很是温和,又接到了李崇的安抚之意,于是便心生懊悔,都怪自己一时冲动了。

可那封发往豫州的书信却覆水难收。

韩方兴得到了裴询的许诺,说过两日便带着一众人回到寿阳城,于是便打道回府复命去了。

次日,裴询接到马灵馥的书信,说他会亲率大军,于安丰城南郊一带接应。

裴询读完信后心神不宁,马灵馥率大军接应虽是好事,但人多眼杂,要是被韩方兴知道,可就真的没有退路了。

思来想去,裴询当机立断,丢下了数千百姓率军乘舟朝着南边驶去。

只是他刚出安丰城没多远,便有一众人堵住了去路。

对,那拦路的便是韩方兴!

韩方兴这个回马枪杀的裴询是毫无防备,慌乱之际,两队人便厮杀在了一起。

可裴询那点人,根本就不成气候,不到半个时辰,便悉数被打败。

落水的裴询被韩方兴的人救起,绑在船上押往寿阳不说。

等马灵馥的人马赶到时,早就为时已晚,只得望着远去的北国战舰摇头叹息。

裴询这一番操作,把自己搞的人不人鬼不鬼,一世忠义的名声也便因此烟消云散,想到此处,他是老泪纵横,进而纵身一跃,扎进了肥水之中......

这正是:

一生侍忠勇,孤身投浑江。

须臾作长叹,含恨悲衷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诡秘之主 剑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春满香夏 背剑之人 猎艳谱群芳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黑铁之堡 山村情事 重生日本高校生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拿稳深情人设后,我悔婚了 超维术士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大宋女刑司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猎艳江湖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山贼之谋定三国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唐小医师 白话三侠五义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立渊传 穿越之铁血捕快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遗梦南国 章双城 - 遗梦南国txt下载 - 遗梦南国最新章节 - 遗梦南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