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梦南国

章双城

首页 >> 遗梦南国 >> 遗梦南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大秦:陛下别东巡了,公子杀疯了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清末之帝国崛起 混在洪武当咸鱼 抗日之英雄传奇 大魏宫廷 朕就是亡国之君 
遗梦南国 章双城 - 遗梦南国全文阅读 - 遗梦南国txt下载 - 遗梦南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1章 淮水畔抚军频献计 宣晨殿淑媛再屈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北徐州治所钟离郡府,临川王正在摆宴为朝廷派来的使节建安王接风洗尘。

众将军近日小战不断,算是取得了些许战绩。

本以水军、骑兵为主的部伍遇到冰面作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于是乎几个主将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临川王坐在堂上正位,对着侧身的建安王也露了出微笑。

“诸位将军,陛下在宫中对北徐州战况十分惦念,对诸位将军亦有殷切期许。”

“建安王正是奉陛下旨意,前来犒赏三军。”

“来,我们同饮此杯,以表谢意。”

说罢,众人便干了一碗。

康长明起身拱手。

“殿下奉旨前来劳军,末将甚为感动,只不过近日多为小战,我军虽占上风,但不足以言功。”

“御酒既已吃过,末将便先行告退了。”

五州都督萧靖艺、兖州刺史萧子昭、度支尚书王迁、临川王长史陆明霞、扬州治中何敬容,在堂下一愣,看着康长明举杯,都侧着身稍作点头示意罢了。

宴席很快散去,众人各自回了大帐,临川王一肚子的怨言这才敢发泄出来。

“临行前我千叮咛万嘱咐,你......你怎么如此轻易就答应了呢!”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一个玉符竹节,便将你遣出了宫,你啊......诶!”

建安王知道会有今日这般场景,心里好像早就做好了准备一般。

他起身稍作拱手。

“兄长息怒,弟弟以为持节劳军一事,不可谓百害而无一利。”

临川王皱了皱眉。

“那你说说,何以言利。”

“兄长,且说陛下以劳军之名不再让我参与朝议,实则是想展露其拳脚,减少束缚。”

“可七哥等人亦不在朝,如此一来,在议事之时才能看得清朝中大臣更倾向于哪方,此乃一利也。”

“如今战事吃紧,诸将军皆已来到前线,而臣弟亦是武将出身,如不亲临战场,恐怕陛下会心有猜忌,今我奉命北行,便可使陛下安心,此乃二利也。”

“当前朝廷首要乃是求战退敌,至于革新之策,恐不能继续开展,我既不在朝中,恐怕陛下连亲信也没了,如此一来陛下未必会有所举动,此其三利也。”

“兄长得此三利,又可掩人口舌,岂非良策也!”

临川王听罢,不由得点了点头。

“文达所言,不无道理,但愿是我多虑了吧!”

“北徐形势,变幻莫测。”

“适才几位将军对我军情况皆有所述。”

“那么你又作何见解呢?”

“回兄长,我虽未曾经历隆冬水战,可毕竟在石头戍任上多年,兄长既然问了,我就直说了吧。”

临川王听后点了点头。

“索虏以骑兵见长,此时淮水冰水交融,故而马匹难以近前;可若以沙草覆之,骑兵便如履平地,由此观之,我军应准备抛车以破冰退马;另外,还需备下火油于帐外滩地,若敌军侵入,可以火矢烧之,如此方为御敌之道。”

“嗯,你所言,子昭皆已言之,我军已在营帐外备足了火油、箭矢和抛车,一旦敌军攻入,必将溃败!”

“甚好,萧子昭虽在长沙王和兄长之间徘徊,观望时机,不过在行兵作战上不得不令人佩服。”

“是啊,我们都是为了守护南国疆土,为陛下分忧,不过话说回来,即便他有良谋在胸,我们也不能事事都听之任之。这些年我时常提点于他,当前他虽忠心于我,可那萧靖艺就在军中,想必他们二人少不了私下交谈。”

“兄长所言甚是,再过些些日子就要春暖花开了,到时河面融化,我们只能用水军御敌。”

“那索虏近年来在豫州、青州和洛阳等地皆组建了水军,从过往探报来看,其水军规模和战力不亚于我军。”

“当务之急,我们不仅要观察敌我形势,还要留意那二人平日动向。”

“嗯,我也正为此担心。不过还是要将战事放在首位啊。”

“你熟读兵书,又曾任职石头城,至于如何在水战中取胜,应拿出些计策来才是。”

“兄长放心,来时我已初步想过了。”

“哦?你且说来。”

建安王见状便起身来到了后边墙壁上,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

“兄长请看。”

“此地乃寿阳,上接颖水,下通淮水、肥水,北有硖石、八公二山,乃易守难攻之地。”

“如今索虏陈兵于淮水对岸,频繁发兵扰我军于淮水诸地,犹如蜈蚣之足,不可断绝也!”

“那依你之见......”

“臣弟尝闻‘先机定策,反客为主’,若我军出奇兵直取寿阳,断其补给,破其根本,北徐之战,不日便可告捷也!”

“嗯!文达此计妙哉!”

“此计虽凶险,可若行之得当,实乃破局之端也!”

“只是......”

临川王紧接着捋了捋胡须。

“兄长还有何疑虑?”

“只是陛下虽令我来督战,不过亦如你所见,诸将领各有所顾,恐不能为我所用啊!”

建安王听后点了点头。

“兄长所虑甚是,如今帐中将军各自打着算盘,一时间恐怕难以笼络。”

“既如此,不如......”

“如何?”

“不如将北徐州防线逐一划分,让诸将各守一方,如此一来既能互相牵制又可将防御职责分拨出去。”

“如若取胜,兄长亦是大功一件;如若出了闪失,亦有诸将军各自承担,兄长不过是用人不当罢了。”

“哦?那若是他们不同意呢?”

“若是不同意,兄长便可用统帅之权以军法处置,到那时候......就由不得他们了!”

“嗯,如此甚好!”

“我这就向陛下奏请!”

“兄长稍安,适才所说萧子昭和萧靖艺,弟还有一计......”

建安王说着,便和临川王低声细语起来。

建康县府衙,廷尉丞刘嗣芳、中书郎范子真阔步来到院前。

“建康令听旨!”

建康令江阁跪地迎接。

范子真打开绢帛,朗声唱道:“朕闻新桥别院失火,既非天灾,便为人祸也。故特遣廷尉至府衙行事,你等务必查清此案,找出线索,交由廷尉署审查。”

“卑臣领旨。”

江阁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接下了圣旨。

范子真朝刘嗣芳和江阁分别拱手,而后离去。

“江令,别来无恙啊!”

“哎呀,嗣芳贤弟。”

江阁起身向前拱手。

“昔日国学院里你我同录经史,这一别已有数载,今日得逢上官驾临,休映心中,感慨万千!”

刘嗣芳微微笑了笑,而后上前扶着他的胳膊。

“休映兄折煞刘某了,愚弟此番前来,虽受陛下之命,亦是为了向休映兄多多讨教啊!”

“不敢不敢,贤弟说笑了。”

此时,江阁和刘嗣芳进了内堂,衙役便续上了两杯茶。

“贤弟博古通今,又通晓藩国文字,实乃我朝不可或缺之才。”

“哪里像我啊,虽任职于京畿,可精力有限,人手不足,实在难有作为!”

“呵呵呵,这么说来,休映兄是被眼前疑案给难住喽?”

“诶!不瞒贤弟说,要说院落失火,实乃稀松平常。”

“观我京都街巷纵横,单单这建康县便有四万余户,如此规模即便地方郡府恐不能及也!”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陛下没有旨意,我身为府令,亦自当竭力查之。”

“嗯,休映兄所负之重,愚弟定会倾力相助!”

“如此甚好!”

“不知是否查到些许线索了?”

“额......失火当天,萧侍郎和易少丞皆吃了酒,我已让司值和巷间郎医查验了剩余浑酒,那酒中并没有被投毒,而那仆人辛寿因偷吃了酒昏睡,耽搁了火情。”

“如今两侧厢房已成灰烬,再想查些什么,谈何容易啊......”

“是啊,来时我有所耳闻,此事难为休映兄了。”

“不过......”

刘嗣芳未再言语,只是左右看了看。

江阁见状急忙起身,将房门关紧。

“贤弟但讲无妨!”

“既如此,那我就说了。”

“依我在廷尉署查办案件积累来看,休映兄应从那位家仆入手,无论用什么方式,定要使其吐出纵火之人!”

江阁听后不禁心里一颤。

这是要严刑逼供啊!

没看出来,这刘嗣芳求功如此心切。

他在廷尉署工作无非就那一两年,却养成了如此草菅人命的作风。

于是江阁稍作拱手。

“额,贤弟所言实乃出其不意之策,只不过,按我南国律令,严刑逼供者,与嫌犯同罪论处。”

“我想贤弟肯定比我更清楚律令了。”

“呵呵呵......”

刘嗣芳听后轻轻的笑了笑。

“休映兄,朝廷上下都知道你执法严明,之前在地方任职也做出了些许政绩。”

“不过恕我直言,我出此策亦是为了你建康令考虑,如今你所查之案,是何重量,你可要掂量清楚啊。”

“不瞒你说,萧侍郎虽官阶微小,可他是陛下身边红人。”

“如今别院失火,就是圣主脸上也无甚颜面。”

“兄若能抓住机会,将此案快速了结,说不定还能与萧侍郎靠近一些。”

“至于什么家仆奴婢,乃草木罢了。”

江阁听了这话心中不免生出了几分恼火。

查案就是查案,现在案件还没什么头绪,就拿这些人情事故来说事儿了,这个刘嗣芳,真是......

于是他起身凑到了刘嗣芳身旁,稍作拱手。

“既如此,我亦有一言。”

“哦?休映兄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我江阁出身卑贱,蒙陛下恩泽,才有今日。”

“如今上有律令法度,下有百姓期许,江阁绝不能因一己私利,滥用刑狱,妄断生杀。”

刘嗣芳听后脸色通红,皱着眉头看了看他。

“休映兄!念在你我有些私交,我不想把事情闹大,可若是你一意孤行,就不要怪我没有提醒你了。”

“呵呵呵,刘廷尉此言,我自然领情,只不过如此审案,江阁实在不敢苟同!”

刘嗣芳终于压不住火气,将茶杯狠狠地摔在了桌案上。

毕竟此次大火案的主审是廷尉署,他江阁倒是耿直,不想早日结案,可别影响别人立功不是。

“既如此,你就好自为之吧!”

说着,刘嗣芳甩袖走了出去。

“恭送上官!”

却说萧辰在别院正堂和易琼安抚着玉漱。

过几日便是谢夫人出殡的日子了,母女刚刚团聚还没多久,就天各一方,放在谁身上也承受不了。

院子里几个工匠和差役正在收拾残局,准备重新修建两侧的厢房。

萧辰在屋里踱着步,见玉漱如同丢了魂魄一般,也不忍在她面前说别的事。

于是向易琼使了个眼色。

易琼会意后二人来到了屋外的墙角。

“大哥,玉漱姑娘不能留在这里了。”

“什么意思?谢夫人刚刚离世,我们就把她赶出去吗?”

“哎,大哥误会了。”

“出了这样的事,临川王的人没多久就会知道玉漱的行踪,到那时候他们来抓人,我们该怎么办?”

“我有宝剑在手,几个军士又有何惧!”

“你看,我就怕你这样。”

“那天晚上在太极殿,你就不应该那么鲁莽。”

“算了,好在没出什么事。”

“玉漱姑娘可是有契约在临川王那里,即便没有契约,他想拿的人,你还能拦得住?”

易琼低眼看了看他。

“大哥你武艺再高,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守在玉漱身旁。”

“那......那该如何是好?”

易琼急的直打转转。

“所以我找你来,就是跟你商议的。”

“这么说,你已经有办法了?”

“嗯,你还记得暇园吗?”

“你说是七殿下府宅?”

“对,为今之计,我们只能将玉漱姑娘送到暇园安顿。”

“幸好临川王还在北徐州督军,不过事不宜迟,我们还是早做打算才行。”

“我听徐令说七殿下已赶回京都了。不如就今晚,你拿着这个信物,暇园的布巾人一看便知。”

说着,萧辰从怀中掏出一个小葫芦,葫芦通身古铜色,上面绣着几只仙鹤,葫芦嘴儿上拴着一条朱红穗子,串着一小片血色玛瑙。

易琼接过葫芦,闷着头不作声。

“你放心吧,楼冲一定会照顾好玉漱的,再说,这都是权宜之计。等日后时机成熟,咱们再做打算。”

说话间,几个廷尉署的衙役过来勘察现场,萧辰见状也猜出了几分。

虽然自己这两天还没有见过皇帝,不过照这样看一定是宫里有旨意了,如此看来,皇帝对自己确实很上心!

“敢问上官,可是廷尉署的人?”

其中一个衙役挺身过来,瞧了瞧萧辰,而后低头拱手。

“下官廷尉法掾,参见萧侍郎。”

“快快免礼,辛苦了。”

“下官奉命来此查探线索。”

“这么说臧廷尉也来了?”

“回侍郎,此案由廷尉丞刘嗣芳掌管。”

“哦哦......”

萧辰稍作回想,这刘嗣芳正是前些日子在周开逸府上吃酒的那个人。

也对,从臧未真角度来看,要给年轻人机会,能理解。

宣晨殿里,寺人婢女簇拥着姚儿和吴淑媛缓步进了内堂。

袁淑仪上前驱身行礼。

“恭迎淑媛娘娘、公主殿下。”

“呦,这不是乱了辈分。”

姚儿急忙上前扶起了袁淑仪。

“你贵为淑仪,向吴淑媛作礼便可,我既是公主,理应给你行礼呢!”

说着,姚儿便假意驱身行礼。

“嗐,瞧你们俩个,这里又没别人。”

吴淑媛哭笑不得,一手搀着袁淑仪一手拖着姚儿的手臂。

“姐姐可说呢,你看这小蹄子,还跟我讲起礼制了。”

袁淑仪听了这话,喜笑颜开,用手帕掩着小嘴儿。

如此,三人依次跪坐,婢女侍奉着茶点。

“来人,把东西拿上来吧!”

吴淑媛一声令下,只见几个小寺人捧着几个木盒低头走了过来。

袁淑仪远远的瞧了一眼,无非是些礼物罢了。

前几日家宴上刚刚示好,今儿就亲自来送礼了,看来她吴景辉也有低人一头的时候。

“呵呵呵,妹妹你看。”

吴淑媛打开其中一个木盒,只见一串明晃晃的珠子缓缓浮现。

那珠子一共二十余颗,大小相似,晶莹剔透,极其圆润,还没拿到眼前便闪闪发光。

袁淑仪虽说在袁府见过很多珠宝玉器,可违背礼制的宝贝袁家毕竟不多,或者是袁昂不愿意拿出来,总之这串珠子立马便将袁淑仪的眼球吸引了过去。

可这时候哪能显的像没见过世面一样呢?

于是袁淑仪又眨了眨眼,微微笑了笑罢了。

“哎呦,还是淑媛娘娘出手阔绰啊,本宫与你相识数载有余,从没见你送过我这般礼物呢!”

姚儿在一旁打趣着,说是打趣更像是帮衬做托。

“来,妹妹,戴上试试呢?”

吴淑媛双手托着那串珠子,诚意满满。

“这可使不得,姐姐如此便是折煞我了。”

袁淑仪左手执着锦帕,右手也一同伸出去加以抵挡,羞愧的连头也扭了过去。

“淑仪娘娘,这串濂珠可是吴淑媛托人从东海郁洲精心挑来。”

“世间仅此一件,你确定不试试吗?”

“是啊,妹妹。”

吴淑媛见状急忙接过话茬。

“此濂珠是姐姐一片心意,若是妹妹瞧不上,姐姐再去替换了便是。”

“来人......”

袁淑仪一听这话,再推脱就是不给面子了。

于是撤下双手,面带羞涩状。

“既是姐姐一片心意,妹妹哪里敢推脱呢。”

“只是这濂珠实在与妹妹身份不符,恐怕有违礼制了。”

“呵呵呵,哎呀,我还以为什么原因呢!”

姚儿在一旁笑着说道。

“淑仪娘娘尽管收着,要说有违礼制,这宫里上上下下有哪个是守礼之人。”

“呵呵呵,就是啊,姚儿公主话糙理不糙,你啊,就收下吧!”

“来,姐姐帮你戴上。”

吴淑媛说着,便起身半蹲着。

袁淑仪见状缓缓作出起身行礼之状。

“姐姐使不得,妹妹怎敢让姐姐屈身侍奉呢!”

“嗐,妹妹不必拘礼。你我同为陛下妃嫔,亦当行姐妹之道,既是姐妹,姐姐给妹妹佩戴饰物,又谈何屈身呢!”

如此,袁淑仪便乖巧的跪坐下来,吴淑媛动作轻缓,总算把那串珠子戴在了袁淑仪的脖子上。

“真衬你,快看呢!”

姚儿拿过一盏小铜镜,在袁淑仪面前举着。

“谢谢姐姐。”

“妹妹不必客气,咱们有福同享,我们若是寻常百姓,说不定还能结成亲家了,呵呵呵。”

吴淑媛这句结成亲家说的倒是实在,毕竟那天在院子里看见袁淑仪鼓着肚子,而自己只是做个比喻罢了,即便她袁淑仪真生了女儿,两个孩子同父异母也不能通婚不是!

袁淑仪也没想那么多,自己虽然没能生个皇子公主,可这结亲家的事话可以接一接嘛,她吴景辉有皇子在侧,自己哥哥袁昂府中尚有未出阁的女儿,只要她吴景辉愿意,袁家也是不吃亏的。

如此一想,三下得意,内堂里便是一阵欢喜不说。

正是:

往日真冤家,今朝两相依。

迎面频作礼,俯身多算计。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林岚秦小雅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拯救美强惨男二 天官赐福 赵氏嫡女 武师的自我修养 御女天下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保护我方族长 辣妈攻略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艳海风波 霸天武魂 陛下不可以!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田野花香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苏联1941 
最近更新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立渊传 沉默的战神 穿越之铁血捕快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大唐镇国公 三国之现代魂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大明英宗朱祁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时空乱叙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秦末苍穹之变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遗梦南国 章双城 - 遗梦南国txt下载 - 遗梦南国最新章节 - 遗梦南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