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中兴之主

搬砖呢别闹

首页 >> 朕就是中兴之主 >> 朕就是中兴之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官居一品 铁骨 科举,寒门状元 凡人歌 我的公公叫康熙 暴君闺女五岁半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朕就是中兴之主 搬砖呢别闹 - 朕就是中兴之主全文阅读 - 朕就是中兴之主txt下载 - 朕就是中兴之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4章 风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你!”

那人面色涨红,然后恼怒的上前,跟韩一良推搡起来,“你粗鄙!”

“不亏是种田出身的,想来也就文章写的得体……圣人的教诲,你平时一点都没有用上!”

“北榜录取的,也就你这样的官员了!”

大明朝因着南北差异,再有洪武朝时那轰轰烈烈的南北榜案,故而科举二分,宣宗时又开中榜。

按照文化经济水平不同,先后以南、北、中排列。

而此话一出,其他出身北榜和中榜的官员就坐不住了。

南榜录取人数本就最多,而且多排名高者,朝廷之党争,也多以南人为主。

过去的浙党、楚党乃至于东林党,哪个不是以江南之地为基本盘的?

你们这群家伙把朝政糟蹋成这样,现在竟然对无辜的北榜中榜官员表示不屑?

顿时群情激愤,简单的推搡也因着人多手杂,慢慢演变成了斗殴。

不过官员打架也算是大明朝的传统政治风气,很多人都见怪不怪了。

只是到底影响不好,而且南榜官员人数虽多,但不少是出身士绅之家,从小养尊处优的,而北中二榜因地域之不足,哪怕也有出身富贵的,但起码也从事过些许的劳动。

凭力气,

南榜还真干不过北中二榜的联合打击。

所以在某些人哀嚎的时候,李标又急匆匆赶来,强行制止了骚乱。

“大冢宰,这是韩一良先出口侮辱我等!”

“放屁,明明是你有意掀起南北士子之争!”

双方各执一词,吵得李标太阳穴直跳。

但他也听的清楚。

韩一良心直口快,的确有些不训之语,可起因也在于先被人骂人,这才呛声。

而对方一而再的乱说话,且先行动手,才造成了这般事故。

“参与打架者,在今年的吏部考核上先记一过……至于具体处置,也要请陛下裁定!”

李标让人把群僚分开,又要去求见天子。

“等等!”

韩一良突然又叫住他,“元辅大人,什么时候可以吃饭?”

……

这时候竟然还惦记吃饭!

李标气的拂袖而去,只给韩一良留了个冷漠的背影。

这家伙被陛下私下称赞为“直臣”,李标还想着此人性格同自己类似,都是“不入俗流,持身正直”之人,有意提拔。

可韩一良真是太直了!

“……百官在奉天殿打架?”

朱由检在下朝走人之后,只下令宫中禁卫看守百官,不允许他们走掉,自己便转身去视察起了京营。

等接到李标奏报时,还在和李邦华等京营大臣讲话,询问京营有何缺损。

“这群家伙,真打仗的时候一个个缩手缩脚,斗起嘴皮子来,倒不怕动手了!”天子嗤笑着说道。

“不用管他们,事多皆在于体力过剩,且继续饿着他们!”

朱由检把李标派来请示圣裁的人打发回去,继续同李邦华他们交谈。

而对问结束后,天子还亲自下京营走动,又询问起了将士的感受,并检阅了一下近来操练成果,以及抽查了京营新发下来的火器质量。

等搞完了这一些,太阳都快下山了。

烈日加身一整天,腹中更加饥饿难耐。

一些年纪大的臣子实在顶不住,有些晕眩,至于下午申时,几乎就要倒下。

好在皇后听说奉天殿之事,一时不忍,给老臣们安排了一些遮阳之物和茶水。

只是碍于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仍旧无法让群僚们解脱。

“皇后身为国母,理当劝导陛下一二……”

为了自己能好过点,群僚们不嚷嚷着祖制了,反而对坤宁宫来的太监说道,希望皇后能够对天子说些好话,放他们回去。

这么一天下来,整个人又饥又渴,都快傻了!

而祖制这东西,在文官口里,本来就是有用便提,无用便弃的玩意儿。

那太监只是同情的看了他们一眼,说自己尽量。

而等到日落西山,天色逐渐昏暗起来后,饱受折磨的群僚们总算等来了皇后的消息。

“陛下还没回宫,但皇后娘娘思及百官辛苦,所以让光禄寺那边准备了些简单的吃食,好让大人们享用。”

他说罢,便朝身手挥了挥手,一行太监便抬着几大笼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馒头和两大桶蛋花汤上来。

“皇后仁慈!”

“不愧是大明国母!”

饭菜一上来,四舍五入算饿了两天的官员们顿时肚子咕咕叫,明明是平时一眼都懒得看的食物,眼下却招惹的他们嘴中发馋,舌头直颤。

天色暗淡,

他们没能察觉到太监脸色的异样,只是兴高采烈的撸起袖子,朝着坤宁宫的方向拱了拱手,说了两句好话,便接过宫人们分发过来的馒头和蛋汤,勉强维持着风度,偏偏又难掩急切的吃了起来。

那坤宁宫的太监神色更显得异常,凑过去对一个吃的狂放的官员问道,“好吃吗?”

那官员被他突然问话,吓得被馒头噎了下,只能简单回道,“好吃!”

“真香嘿!”

太监李海脸上微动,又问道,“那你们觉得皇后如何?”

“自然是极为慈爱的!”

热乎的食物下肚,整个人都舒缓了起来,那官员呵呵一笑,也不介意说两句好话。

对着伺候皇帝皇后的太监,他们可不能口出恶言,免得恶了天底下最尊贵的夫妻,招了灾祸。

而他这么一说,也有其他官员响应,都夸赞起了皇后慈爱朝廷官员,处事得体。

李海听完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个阳光开朗的笑容。

“陛下还是说对了,人嘴最重要的能耐,还得是吃饭!”

此话一出,那些正在啃食的官员忽然心头一动,察觉出了些许不对劲。

“陛下驾到!”

与此同时,一声尖锐的叫声传来,震耳欲聋。

朱由检背着手,带着皇后一干人等,缓步再临奉天殿前。

天子面无表情的看着群僚。

“不过是饿了一天,你们便对皇后如此感恩戴德。”

“陕西百姓几年前便逢天灾,被饿得早已骨肉相残,却不见你们为他们说些什么!”

“这就是你们这群当官员的道理?”

群僚呐呐,手里捏着的馒头如同确凿证物,忽然有些烫手。

有人觉得这是天子在戏弄自己,故意让大臣难堪,一怒之下,把那还剩下一半的馒头狠狠扔到地上。

“陛下一直说要就事论事,可今天这般,难道不是陛下故意为之?”

禁卫举着火把,点亮了奉天殿前的一片地方。

朱由检先对身边跟随的皇后嗤笑道,“肚子里吃了东西,说话就是硬气!”

转而,他亲自弯腰,把那粘上灰的馒头捡起来,问韩一良道,“你在陕西,可知道灾年之下,一个馒头价值多少?”

韩一良出列,高声回道,“启禀陛下,以臣去年所见所闻,一个馒头危急之时,可抵得上一条人命了!”

“你放屁!”那乱扔粮食的官员当即愤愤道,“天底下哪有一个馒头就值一个人的道理?”

“你就是在夸大其词!”

“李大人真是目下无尘!”韩一良双手叉腰,毫不客气的说道,“你今天才饿了一天肚子,就受不了了!陕西那边的百姓可是饿了不知道多久!”

“人饿极了,会做出来什么,你知道吗?”

“他们会去吃树皮,吃草根,这玩意儿没了就去吃观音土,泥巴塞到肚子里,两天后就能把人顶死!”

“要是不想吃泥巴,他们就吃人!”

“史书多少次提到‘人食人’,你以为我大明朝就没有这样的事吗?!”

韩一良把自己的乌纱帽摘下来,露出靠近发际线的一道疤痕。

他指着疤痕对群僚道,“诸位知道我这伤怎么来的吗?”

“去年我奉命去陕西下乡,推广甘薯,路上遇到了一伙饿疯了的流民,看我穿的布衣,没几个人保护,就想一拥而上,把我跟手下几个大活人,还有骑的马一块抓了去当饭吃!”

“老子血都快糊一脸了,靠着有马才活了一条命!”

“谁知道你是不是编造的?”

“老子都亮疤了你还要装瞎,可转过头,又凭什么说弹劾薛国观大人的内容是真的?”

韩一良呵呵笑道,“差不多的一件事,你们倒是有两种态度,真是忠心国事啊!”

其他官员忍不住,也跟着嗤笑出声。

实际上,朝堂上诸公为了党争而搞出来的无脑之事,底层官吏也有不少不忍直视的,只是位卑权轻,连大官的面儿都见不到,何论当场笑话人家?

如今韩一良正开了嘴炮,他们也趁机看了热闹跟笑话。

那人面色赤红,还想说什么,却被同僚拉了袖子,让他闭嘴。

今日之事,明显是天子设下的圈套,他们多说,也只会多错而已。

朱由检于是捏着那吃剩的馒头,对那官员说道,“李爱卿手笔果真豪迈,直接把半条人命扔了出去!”

“想来在你眼中,陕西的人便不是人,唯有那些拥有土地,坐守豪财的富户乡绅,才算人了!”

“可惜朕是大明朝的皇帝,是天下人的君父,不仅要念着那一小撮士绅富人,更要顾着那万万黎民!”

说罢,

朱由检竟然是当众对着那脏兮兮的馒头吹了吹灰,自己将之吃了下去!

“只要能救天下大部分人的命,哪怕我朱由检身死,又有何妨?”

“朕不做高居庙堂食肉糜的天子,更不做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独夫!”

“陛下圣明!”

韩一良率先山呼万岁,匍匐在地。

随后,又有一些实务官员跟着下跪。

最后,清流们顶不住如此压力,也只能跪下。

朱由检冷着脸道,“薛国观在陕西做的事,皆出于朕意!”

“以后你们不要再讲了,除非哪天你们想要把朕这个皇帝罢了!弑了!”

“不然,朕是不会停手的!”

说罢,

朱由检转身离去,不再回头。

刘若宰静静的跟随在天子身后,额上有些许汗珠。

无外乎今日这场大戏,天子早就有所预料,故而安排了刘若宰在距离奉天殿不远的一处阁楼之中,用望远镜窥探群僚行迹,并通过值守太监,知道群僚之言论。

天子让他好好的看,好好的听,然后把他们的所做所言写成一个折子戏,让世人知道,那些居庙堂之高的贵人们,是如何对待天下百姓的。

刘若宰知道,

只要这段戏放出去,今日朝堂上的诸多大人,都落不到好了。

他必须想办法,对自己在外笔名严防死守,但凡编戏写文,发表符合天子心意的言论,一律用假名……绝对不能让他人知道!

……

而第二天,一家书斋和戏班子偷偷在京中开了起来。

不过京城素来繁华,除了新店开业招了几个百姓进去干活外,并没有太多人注意到这些小事。

朱由检安排了刘若宰去办后,也不过问太多。

毕竟专业的事还需要专业之人去办,他只要把控好方向就好。

“这汤若望写的《火攻挈要》不错,可见夷人并非当真野蛮,还是有些长处的。”

“还是要多学习。”

朱由检看完受朝廷之令,夷人学者汤若望辅佐徐光启训练火铳火炮将士而成的书籍,诚心赞叹道。

宋应星当即道,“我天朝人才济济,并非无此等样之学者,只是受困于局势,而不曾扬名罢了。”

若使赵士祯等人得以重用,今日又何至于训练神机将士,要得夷人助拳。

朱由检只是摇摇头道,“该认还是得认,起码我天朝在对实务研究的重视上,还是不如夷人的。”

他接见过汤若望,也曾询问过西洋之事,知道西洋那边,多以小国为主,四分五裂,且物产不丰,难以耕种自足,故而多像福建那边的百姓,以海贸往来为主。

也许是有着这样的压力,让西洋人不是很重视和人讲道理,更注重强化手里的拳头,好外出掠夺。

汤若望为了求得大明皇帝的恩赏,让他能在大明朝自由传教,对朱由检的问题堪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连西洋人正在大开航海,四处巡游也告知了东方皇帝陛下,还详细介绍了下自己八年前,从西洋到澳门的路线和途中风景。

朱由检因此大开眼界,方知大明之外,尚且有广阔天地。

可惜眼下境内未定,他对外面再有想法,也难以成行。

“革新之事,朕离不开你们的帮助,诸爱卿还请多多努力。”

朱由检对着徐光启、宋应星等人说道。

宋应星最初被分配到农科院做事,但在其帮助皇庄里的人建造好各种设施后,宋应星便被徐光启请求调来工部,与之一同研究火器。

除了宋应星,还有不少人被徐光启捞了过来,如他的弟子孙元化、毕懋康以及戚继光之子戚昌国等。

这些人联同被朱由检厚养着的许多老手工匠,组成了大明朝的火器研究中心,如今运转良好,制造出的火器比之以往更为精良,并且效率更高,已然配给到了蓟镇那边。

勇卫营两千人皆配之,蓟镇之兵也多有发放。

只是碍于此前过于贫困,老卒都未曾用过几次火器,所以如今还在勉力操练,以求成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辣妈攻略 春满香夏 武师的自我修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猎妖高校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夫君天天酸溜溜 恶魔军官,放我走! 护花野蛮人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跃马大明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流氓帝师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穿越大明朱雄英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穿越梁山成霸业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大明抄家王 
朕就是中兴之主 搬砖呢别闹 - 朕就是中兴之主txt下载 - 朕就是中兴之主最新章节 - 朕就是中兴之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