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首页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从山贼开始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7章 英布叛乱背后的真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时正值初秋,皇帝启程出发,大部分的战将都跟随在侧,只有留守在都城的官员们,负责辅佐太子,因此得以免于随军出征。不过,这些留守的官员们都还是来为皇帝送行,一直送到了都城外的霸上。留侯张良,平日里就体弱多病,这次也强打起精神来送别。这大概是因为他长期修炼辟谷之术,身体比较虚弱。在临别之际,张良对高祖说:

“我本来应该跟随陛下一起去,但无奈我的病情加重了,不方便上路,只能暂时离开陛下。只是希望陛下此次出行,一定要随时小心谨慎,楚人性格勇猛剽悍,千万不要轻易与他们发生冲突!”

高祖点头说道: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建议。”

张良接着又说:

“太子留守在京都,责任重大,陛下应该任命太子为将军,统领关中的军队,这样才能足够让众人信服。”

高祖再次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并且嘱咐张良道:

“子房,你是我的老朋友了,虽然你现在身体不好,但还是希望你能在床上教导太子,这样我就可以放心了。”

张良回答道:

“陛下,叔孙通已经担任了太子的太傅,他的才能足以胜任这份工作,请您放心。”

高祖说:

“叔孙通本来就是一个贤能的臣子,但只靠他一个人恐怕难以应对所有事务,所以还得请你子房来帮忙。子房,你可以委屈一下担任少傅的职位,希望你不要推辞!”

张良于是接受了这一职位,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辅佐太子。接着,高祖又调集了上郡、北地和陇西的骑兵,以及巴蜀的精锐步兵,再加上中尉率领的三万士兵,让他们驻扎在霸上,作为太子的护卫军队。所有的部署都安排妥当之后,高祖才率领大军向东进发,军队按照顺序一队接一队地出发。

英布已经出动军队去攻占地盘,他一方面向东攻打荆国,另一方面向西攻打楚国。他在军队中发布命令说:

“汉帝已经年迈,肯定不会亲自出征。以前那些善于打仗的将领,只有韩信和彭越智勇双全,但现在他们都已经死了,剩下的人都不足为虑。只要你们能奋勇向前,我保证你们一定能取得胜利,甚至夺取天下也并非难事!”

士兵们听到这个命令后,于是首先向荆国发起了进攻。荆王刘贾在战斗中战败逃跑,最终死去。英布占领了荆国的土地后,又调转军队去攻打楚国。楚王刘交把军队分成三路,出城去迎战英布。有人对楚国的统兵将领说:

“英布善于用兵打仗,大家都对他很忌惮。如果我们把兵力集中起来抵抗,或许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但现在我们把军队分成三路,势力和力量都被分散了。如果他击败了我们其中一路军队,其他的军队就会不战而溃,那样楚国就保不住了!”

然而,楚国的将领并没有听从这个建议。果然,在两军交战时,前路的军队被英布打败,左右的两路军队还没交战就自己溃散了,楚国的将领也逃跑了。就连楚王刘交也守不住淮西的都城,只能逃难到薛地去了。英布以为已经攻占了荆楚两地,正是向西进军的好机会,于是就像薛公之前预料的那样,他选择了较为稳妥但稍显保守的策略,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向西进发。当他到达蕲州所属的会甄地区时,正好碰上高祖亲自率领的大军缓缓而来。英布远远望去,隐约看到了皇帝乘坐的黄盖车和左边的旄头旗,心中也不免感到惊讶(没想到高祖会亲自带兵前来)。虽然事情的发展并不完全如他所料,但此时他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摆开阵势,准备与高祖一决高下。

高祖在庸城附近安下了军营,然后登上高处观察敌军的情况。他看到英布的军队非常精锐,所用的阵法也好像和项羽的很像,这让他心里很不高兴。于是,他立刻鼓舞激励各位将领,让他们出营去和英布交战。英布全副武装,站在阵前,高祖远远地对着他喊道:

“我封你为王,这也足以报答你的功劳了,你为什么还要兴兵动众,突然造反呢?”

英布被这么一问,也说不出什么正当的理由,只是随口回答道:

“做王又哪里比得上做皇帝呢?我也无非就是想当皇帝罢了!”

这话虽然直白,但也算痛快。高祖一听英布的话,顿时火冒三丈,狠狠地骂了他几句。接着,他挥动手中的鞭子,示意将领们依次冲杀出去,直捣英布的军阵。英布见状,立刻命令前锋部队放箭。箭矢像雨点般飞来,纷纷射向汉军。虽然不少汉军士兵中箭受伤,但他们依然奋勇向前,毫不退缩。高祖更是亲自冒着箭雨督战,毫无惧色。就在这时,一支箭突然飞来,高祖躲避不及,被射中了胸前。幸好他身披铁甲,箭矢没有深入,只是稍微嵌入了肉里几分,疼痛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高祖用手捂住胸口,保护着受伤的地方,这反而激发了他的怒气,他大声呼喊着要杀敌。当将领们看到高祖即便中箭也依然奋勇呼喊时,他们深知作为臣子,应当为主公竭尽全力,于是纷纷争先恐后地冲向敌人,全然不顾个人的生死安危。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们就决心要拼个你死我活。在密集的箭雨之中,他们硬生生地开出一条血路,一同冲进了英布的军阵。此时,英布的士兵手中的箭已几近耗尽,而汉军的气势却依然旺盛。眨眼之间,英布的军阵就被冲破,汉军如同生龙活虎般横冲直撞,势不可挡。英布的士兵们被打得七零八落,四处逃散,就连英布本人也无法制止这种溃败,只能带着剩余的骑兵,无奈地撤退。高祖仍然率领军队穷追不舍,一直紧逼到淮水边。英布的士兵在渡过淮水向东逃跑的过程中,因为担心汉军追上来,都急着游泳过河,结果很多人被水冲走了。等他们好不容易渡到对岸时,跟随的士兵已经不到千人,再加上一路上不断有人逃走,最后只剩下百余名骑兵还跟着他,这样的力量哪里还能守住淮南地区呢?英布此时已经山穷水尽,不敢再回都城,只能一心想着往江南方向逃窜。恰好此时,长沙王吴臣给英布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到长沙避难。吴臣是吴芮的儿子,吴芮已经因病去世,由吴臣继承了王位。吴臣和英布是郎舅关系,也就是有亲戚关系。英布收到吴臣的信后,心里非常高兴,连忙改变了行进的方向,前往长沙。当他走到鄱阳时,晚上选择在驿站里住宿。然而,他没有料到的是,驿站里早已埋伏下了壮士。这些壮士突然冲出来攻击他。英布完全没有防备,结果被当场杀死。也许他的魂魄能和韩信、彭越等人的魂魄聚在一起,共同诉说彼此的苦难。大家不用多想就能猜到,这些杀死英布的壮士其实是长沙王吴臣派来的。吴臣得到英布的首级后,当然会把它献给高祖,以此来消除嫌疑并报功。虽然“大义灭亲”这种事并不少见,但用诱骗的方式将其杀死,总让人觉得有些不近人情。

那时候,高祖在前往其他地方的途中,顺便来到了沛县,探望故乡的父老乡亲们,就好像穿着华丽的衣服荣归故里一样。沛县的官吏们为了迎接高祖的到来,早早地就准备好了行宫,并且布置得非常隆重。等高祖一到,他们就出城跪在地上迎接。高祖因为是回到自己的故乡,对这些官吏也格外关照,就在马上向他们回礼,让他们起身,然后引导他们进城。百姓们也都扶老携幼,夹道欢迎高祖,一路上鲜花盛开,彩灯挂满街道,高祖看到这些景象,心里非常高兴。一进入行宫,他就立刻召集了父老乡亲和子弟们一起来见他,并且告诉他们不必拘束多礼,大家分坐在两旁。沛县的官吏们早就准备好了丰盛的宴席,并且已经布置妥当。高祖坐在宴席的主位上,他让父老乡亲和子弟们一同入席饮酒。接着,他又精心挑选了二百二十名儿童,教他们唱歌来为宴席增添欢乐气氛。这些孩子们用纯正的乡音,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高祖听了非常高兴。随着酒意渐浓,他的心情也愈发舒畅,于是吩咐身边的人把筑(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拿来放在他面前,他亲自击打节拍,随口唱起歌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意是:

“大风猛烈地吹起,云彩在空中飘荡,我威震天下,如今回到故乡,可哪里能找到勇猛的战士来守卫国家的四面八方呢!”

唱完歌后,高祖让儿童们跟着学唱,一起合唱。这些孩子们非常聪明伶俐,一经教导,立刻就能学会,而且唱得抑扬顿挫,非常动听。高祖听了非常高兴,笑得合不拢嘴,他走下座位,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就像以前那个爱喝酒的无赖一样。跳了一会儿舞,他又回想起了以前的艰难岁月,不由得悲从中来,流下了几滴老泪。父老乡亲和子弟们看到高祖流泪,都感到非常惊讶,纷纷面面相觑。高祖也注意到了大家的反应,于是向众人说道:

“游子思念故乡,这是很正常的情感。我虽然把都城定在了关中,但将来我死后,我的魂魄还是会依恋着这片故土,又怎么能忘怀呢?而且我是从沛县起兵,才得以铲除暴政,幸运地拥有了天下。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就像是我的沐浴之地一样,所以从今以后,这里的百姓可以免除赋税和劳役,世世代代都不再需要缴纳。”

大家听了高祖的话,都纷纷趴在地上磕头感谢。高祖让之前跪拜的人起身回到座位上,大家又继续喝了几轮酒,直到晚上才结束宴席散去。到了第二天,高祖又派人去请武负、王媪以及亲朋好友家中的老妇人们来参加宴席。这些妇女们不太懂宫廷的礼节,高祖就让她们都免礼了,大家只是简单地行了个礼,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然后弯腰下拜,就算是见过面了。简单地行完礼后,她们就按照次序入座了。高祖和她们一起回忆着过去的往事,大家都非常开心,边笑边喝酒,又这样度过了一天。之后,无论是男是女,高祖都为他们设宴款待,这样的宴会持续了十多天。当高祖准备出发的时候,父老乡亲们再三请求他再多留几天。高祖对他们说:

“我这次来带的人很多,马匹也不少,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如果我再继续留下来,岂不是会给我的父老乡亲们增加负担吗?所以,我只能和大家说再见了!”

于是,他下令准备启程。

父老乡亲们都非常舍不得高祖,因此都准备了牛和酒,在沛县的西边为他送行。高祖的车驾一出动,整个沛县几乎都空了,大家都来为他送行。高祖非常感激父老乡亲们的深情厚谊,于是下令在沛县的西边临时搭建帐篷,与大家一起喝酒。这一喝,转眼之间又过了三天,高祖才决定与大家告别。这时,父老乡亲们又跪在地上,向高祖请求道:

“沛中已经免除了赋税和劳役,但是丰邑还没有享受到这样的恩惠,还请陛下能够怜悯我们!”

高祖说:

“丰邑是我长大的地方,我自然更不会忘记。只是从前雍齿背叛了我,而丰邑的人又都愿意帮助他,他们实在是对我太过无情。但现在既然父老乡亲们一再请求,那我就一视同仁,也免除丰邑的赋税和劳役吧。”

其实雍齿现在已经被封侯了,高祖又何必再怨恨丰邑的人呢?父老乡亲们再次代表丰邑的人向高祖叩头致谢。高祖等他们谢完之后,拱了拱手就上车,向西离去了。父老乡亲们回到沛县后,就在高祖住过的行宫前建起了一座高台,命名为“歌风台”。高祖在前往淮南的途中,接连收到了两个好消息,心里非常高兴。

这两个好消息一个是长沙王吴臣派人送来的,献上的是英布的首级。高祖仔细查看验证后,确认无误,便颁布了诏书褒奖吴臣的功劳,并让送信的人带回诏书。另一个消息是周勃发来的捷报,说是在追击陈豨的过程中,他们在当城打败了陈豨的军队,刺死了陈豨,现在已经完全平定了代郡以及雁门、云中这些地方,等待高祖的诏书来决定后续的行动。高祖立刻又发了一道诏书给周勃,让他带领军队返回。只有淮南已经封给了儿子刘长,楚王刘交也回到了他原来的封地。但是荆王刘贾在逃跑过程中去世了,而且没有留下子嗣。因此,特别将荆地改设为吴国,并立了兄长刘仲的儿子刘濞为吴王。刘濞原本是沛侯,刚满二十岁,体力过人。在这次高祖讨伐英布的战争中,刘濞也随行出征,并且在战斗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杀敌众多。高祖考虑到吴地民风彪悍,需要一位强壮有力的王来镇守,才能确保没有忧患,于是特别任命刘濞为吴王,镇守吴地。刘濞在接受任命后来向高祖谢恩,高祖仔细地打量他,发现他面貌粗犷且带着一股隐隐的杀气,不由得心生懊悔。他带着一丝惆怅对刘濞说:

“你的相貌看起来有反叛的迹象,这可怎么办呢?”

说到这里,高祖又觉得自己已经发出的命令不好再收回,感到非常为难。刘濞听后心里暗暗吃惊,立刻趴在地上。高祖则抚摸着刘濞的背说:

“汉朝以后五十年,东南地区可能会有动乱,难道会应验在你身上吗?你应当记住,天下同姓的人都是一家人,千万不要有反叛的念头,切记!切记!”

既然已经看出刘濞有反叛的面相,高祖为何不直接收回封他为王的命令呢?而且关于五十年后会发生动乱的预言,高祖又是如何预知的呢?这可能是因为史书的记载有时喜欢夸大其词,所以这样的记载并不完全可信。刘濞听后连连表示不敢有反叛之心,高祖这才让他起身,又叮嘱了他几句,然后才让他离开。刘濞随即整理好行装,启程前往封地。从此以后,高祖的子弟们被分封到了八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代、吴、赵、梁、淮阳、淮南。除了楚王刘交和吴王刘濞外,其他的都是高祖的亲生儿子。高祖认为他们都是自己的骨肉至亲,应该不会有反叛之心。即便是已经显露出反叛迹象的吴王刘濞,高祖也只是把他当作侄子看待,认为不必太过担心。然而,谁能料到后来竟然发生了那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这个我们暂时先放一放,以后再说。

高祖从淮南出发后,向东行进,途中经过了鲁地。他派遣官员准备了丰盛的祭品,去祭祀孔子。等祭祀完毕后,官员回来复命,高祖便改道向西行进。但在途中,高祖的箭伤又发作了,他不得不匆匆进入关中,回到长乐宫休息,一连躺了好几天。戚姬早晚都守在高祖身边,看到他不停地呻吟,心里非常担忧。于是,她找机会向高祖进言,再三请求高祖一定要保全他们母子的性命。高祖心里暗自思量,只有废掉现在的太子,立戚姬的儿子为太子,才能确保他们母子的安全。因此,他决定再次提起这件废立太子的事情。张良担任着太子的少傅这一职位,从道义上讲,他不能对这件事情置之不理,于是便首先入宫向高祖进谏,说了很多劝阻的话,但高祖就是不理会他。张良心想,自己平时进言的时候,高祖大多都会听从,但这次却完全听不进去,好像有什么隔阂一样。张良觉得自己再劝下去也没什么用,不如先退回去。于是,他连续好几天都关着门,不见客人,对外宣称自己生病了,不能出门。当时,太子太傅叔孙通被高祖的行为激怒了,他入宫强烈地劝谏高祖说:

“以前晋献公因为宠爱骊姬而废掉了太子申生,结果晋国因此混乱了好几十年。秦始皇因为没有早点立扶苏为太子,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这些可都是陛下您亲眼见证过的历史教训啊。现在我们的太子既仁慈又孝顺,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吕后与陛下您一起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并且只生下了太子这一个孩子,您怎么能无缘无故地就背弃他们呢?如果您一定要废掉嫡长子而立年幼的孩子为太子,那我情愿先死,就用我的鲜血洒在地上来表示我的决心和抗议!”

说着,叔孙通便拔出了剑,想要自杀以表决心。高祖慌忙摆手,叫他不要这样做,并对他说:

“我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你怎么能把它当真呢?竟然要用自杀的方式来劝谏,千万不要这样误会我呀!”

叔孙通便把剑放了下来,回答道:

“太子是国家的根本,一旦根本动摇,国家就会震动,怎么能把国家大事当作儿戏呢?”

高祖说:

“我听你的话,不更换太子就是了!”

叔孙通便退了下去。接着,朝廷内外的群臣也纷纷上书,坚决反对更换太子,这让高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既不便强行违背众人的意愿,又不好过分拒绝自己宠爱的妃子,于是只好暂时把这件事搁置起来,以后再想办法。

后来,高祖的伤势稍微好转,他便在宫中设宴,特别邀请了太子刘盈来陪同。太子刘盈应召入宫,同时,那四位老者(四皓)也一同跟了进来。等太子行完礼后,四位老者也都走上前来拜见高祖。高祖看着他们,只见他们胡须和眉毛都像雪一样白,相貌威严庄重,心中感到非常惊异。于是,高祖便问太子:

“这四位老者是谁呢?”

太子还没来得及回答,四位老者已经自我介绍了他们的姓名。高祖听后,惊讶地问道:

“你们就是商山的四位贤士(四皓)吗?我寻找你们已经好几年了,你们一直躲避我,不肯出山。现在为什么突然来到这里,还跟随我的儿子一起出游呢?”

四位老者(四皓)一起说道:

“陛下您过去轻视士人,又常常出口伤人,我们讲究道义,不愿受此侮辱,所以才没有遵从您的命令前来。现在我们听说太子仁厚孝顺,对待士人恭敬有礼,天下的人都伸长脖子仰慕他的道义,愿意为他效死。我们体察到民众的心意,所以特地远道而来,希望能辅佐太子。”

高祖听后,慢慢地说道:

“你们愿意来辅佐我的儿子,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只希望你们能始终如一地保护他,不要让他失去德行。”

四位老者恭敬地听从命令,并按照顺序举杯向高祖敬酒祝寿。高祖勉强接过酒杯,并让那四位老者(四皓)一同坐下,几人一起喝了几杯酒。大约过了一两个小时,高祖总觉得心里不太痛快,于是就吩咐太子先行退席。太子站起身来,四位老者也跟着站起来,跟随着太子,向高祖行礼告别后离开了宴会。高祖急忙把戚姬叫到身边,指着那四位老者对她说:

“我本来打算改立太子,但你看,那四位老者已经站在太子那边辅佐他了,太子的势力已经稳固,很难再有所改变了。”

戚姬听到高祖的话后,眼泪立刻流了下来。但高祖知道,女人只知道流眼泪是没有用的。他安慰戚姬说:

“你也不要太过悲伤,要知道人生自有定数,随遇而安吧。你就先为我跳一支楚舞,我来为你唱一首楚歌。”

戚姬虽然无奈,但也只能听从高祖的话。她在席位前扬起翠绿的衣袖,轻盈地跳起舞来。高祖则思考了一会儿,很快就构思好了歌词,随即高声唱道,歌词大意是:

“天鹅高高地飞翔,一飞就是千里远。它的羽翼已经丰满,可以横渡四海。它已经横渡了四海,我们又能拿它怎么办呢?即使有捕鸟的绳索,又能往哪里施展呢?”

高祖唱完一遍又一遍,反复吟唱了好几遍,那音调听起来十分凄怆。戚姬本来就懂得文学,听着歌词的意思,越发觉得悲伤从心底涌来,无法再继续跳舞,干脆就掩面痛哭,泪水像下雨一样流个不停。高祖看到这样的情景,也没有心情再喝酒了,他吩咐下人撤掉宴席,亲自带着戚姬回到内室。他尽力用温柔的话语安慰戚姬,让她不要太过悲伤。但从此以后,关于废立太子的问题,高祖却再也没有提起过。其实,太子本来就不应该轻易废立,但如果想要保全戚姬,难道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斗罗之金鳄 保护我方族长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穿越1942有空间 福艳之都市后宫 娱乐帝国系统 逍遥四公子 退下,让朕来 黑铁之堡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汴京春深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超凡大航海 重回1982小渔村 踏星 官梯 一剑独尊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武炼巅峰 藏国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锦医卫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这个大明太凶猛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白话三侠五义 穿越之铁血捕快 三国之现代魂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汉吏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靠读懂人心立足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